高励急性卒中意识障碍干预_第1页
高励急性卒中意识障碍干预_第2页
高励急性卒中意识障碍干预_第3页
高励急性卒中意识障碍干预_第4页
高励急性卒中意识障碍干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卒中意识障碍的干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高 励2012.03.04,急性脑卒中,是我国人群最主要的自然死因和致残病因、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是急性卒中治疗的核心和目标,死亡率 占死亡总数脑血管病 137.7/10万 22.3%心 脏 病 106.6/10万 17.3%,在中国,脑血管疾病高于心血管疾病,世界卫生报告, 2002, WHO Geneva, 2002.,中国脑血管病的现状,中国脑卒中综合规范临床诊治研究方案协作组 Chin J Neurol January 2005 Vol 38 No1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Dec 2008.Vol.11 No.12,10.7%,26.1%,19.8%,41.2%,急性缺血性卒中,伴意识障碍,伴意识障碍,急性出血性卒中,急性卒中死亡率,67.3%,中国脑卒中综合规范临床诊治研究方案协作组 Chin J Neurol January 2005 Vol 38 No1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Dec 2008.Vol.11 No.12,31.8%,68.3%,43.5%,52.4%,急性缺血性卒中,伴意识障碍,伴意识障碍,急性出血性卒中,急性卒中致残率,年龄因素: 年龄越大预后越差神经功能评分(NIHSS): NIHSS评分每增加1分,病死率增加2%意识障碍程度(GCS): GCS评分每降低1分,病死率增加16.2%,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Dec 2008.Vol.11 No.12,中国脑卒中综合规范临床诊治研究方案协作组 Chin J Neurol January 2005 Vol 38 No1,与急性卒中预后有密切关系的因素,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相关研究,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Davalos等的SR纳入急性卒中用胞二磷胆碱与不用比较的RCT4个,Mata分析显示3个月时全面恢复率(包括Barther BI95,NIHSS1,改良Rankin Scale MRS1),胞二磷胆碱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安全性与对照组相似.,Davalos A ,Castillo J,et.Oral citicolin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a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pooling analysis of clinictrials.Stroke,2002,33:68-69,另一项SR纳入8个RCT,包括14d内的缺血和出血性卒中患者2063例,Mata-分析显示胞二磷胆碱组远期死亡或残疾的绝对危险度降低10.4%,每治疗1000例患者降低104例死亡或残疾,阳清伟、刘鸣.胞二磷胆碱临床研究和应用的循证.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3,3:2850-2857.,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醒脑静组134例,对照组126例,两组比较,P0.05。,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急症,2000,9(2):45-47.,醒脑静对急性卒中意识障碍的干预治疗,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总有效率,醒脑静组,对照组,61%,87.9%,(分,xs),醒脑静组134例,对照组126例,两组比较,P0.05。,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医急症,(2):45-47,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醒脑静对急性卒中意识障碍的干预治疗,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醒脑静治疗脑出血的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醒脑静注射液与对照组比较,有减少脑出血患者的死亡/依赖的趋势,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P0.05)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ADL) 。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刘鸣 吴波 华西医科大学,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刘鸣 吴波 华西医科大学,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总结我院2000-2010年对284例急性卒中意识障碍干预治疗的对照研究研究组284例:胞二磷胆碱+醒脑静,对照组284例,两组基本治疗措施一致干预时期急性卒中后4天干预疗程:7天,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结果1、病程第15天清醒病例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0.05,清醒率明显提高,平均清醒时间缩短,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组别 例 数 良好 非良好 中 残 重残 植物状态 死亡 试验组 184 117(63.6) 13(7.1) 21(11.4) 9(4.9) 24(13.1)对照组 184 53(28.8) 22(11.9) 25(13.6) 18(9.8) 64(34.9)x 6.973P 0.0089,与对照组比较p0.05,死亡率、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病程第60天病例预后比较,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纳洛酮用于急性脑卒中取得一定疗效,国内外陆续都有报道,但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缺乏循证依据。,Jabily Nalaxone adnsinistration to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1984,15:36-38,罗庆明.盐酸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3):171,孟庆林,纳洛酮治疗脑梗死的现状与展望.中国急救医学,2000,20:123-125,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依达拉奉用于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孔令振等对11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结论是:能显著缩短患者意识恢复时间,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孔令振,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病疾病杂志,2010,13(3):11-12,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依达拉奉改善脑卒中意识障碍临床研究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比较 例(%),治疗组3个时段障碍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孔令振,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病疾病杂志,2010,13(3):11-12,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依达拉奉对重型脑损伤促醒作用的临床研究温剑峰对60例重型脑损伤患者(GCS8分)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依达拉奉对重型脑损伤的促醒作用。结论是:依达拉奉治疗重型脑损伤昏迷患者不仅能加速清醒,还能促进预后,改善生活质量。,温剑锋,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9):953-954,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二组治疗后1月清醒例数比较The revived cases in two groups after one month,与对照组比较p0.05,温剑锋,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9):953-954,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依达拉奉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例,%)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between edaravon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与对照组比较p0.05,温剑锋,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9):953-954,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甲氯酚酯、亚低温、针刺治疗等用于急性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治疗,已有相关的报道,并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缺乏循证依据。 曾宪容 刘鸣等,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预试验 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3,36(4)247-251,脑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相关研究,截止目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我们认为:积极、恰当、有效地对急性卒中意识障碍进行干预,对卒中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的观点,急性卒中意识障碍的 忽 略 是一个严重的临 床 问 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急性卒中发生时的临床思路:生命体征的管理是否有溶栓指针(脑梗死)是否有手术指针(脑出血)是否有介入治疗指针(梗死、出血)控制脑水肿、控制颅内压血压、血糖、内环境的管理然而急性卒中的意识障碍常常被忽略!,一、急性卒中意识障碍被忽略的情况,A、意识障碍定位的忽略(定位提示预后趋势)B、意识障碍定性的忽略(定性决定预后)C、意识障碍程度评估的忽略(程度决定干预强度)D、意识障碍干预时期的忽略(急性期、稳定期)E、意识障碍干预措施的忽略(药物、物理治疗),二、急性卒中意识障碍干预时机的选择,依据发病机制、病因、病理、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结果决定干预时机,尽早使用干预措施急性卒中意识障碍的评估与干预贯穿治疗全程;,1、急性卒中意识障碍药物的选择应具有: 脑细胞保护、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脑微循环、减轻炎性反应、减轻脑水肿、减缓神经细胞凋亡、促醒的药物;,三、急性卒中意识障碍药物干预原则,2、依据病程及病理变化尽早选择干预措施1)、急性期:选择具有脱水、降颅压、清除自由基、细胞保护剂;2)、稳定期:选择脑代谢促进剂、代谢调节剂、神经递质调节剂、网状上行激活促进剂;3)、康复期:神经修复剂、神经营养剂;,3、在无临床反指针的情况下,应尽早使用促醒剂,但促醒剂的使用为症状性治疗,决不能代替病因治疗;4、促醒药物的选择,应依据病理性损伤选择非病理性损伤促醒途径。如:皮质损伤,选择网状激活系统或递质有关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