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机熔除硫管路计算 风量的计算 根据设备使用方提供的图纸得知管路的总管 水平管 尺寸为 600 取总管风速为 16m sm s 风速取值见下表 除尘风管的最低风速 除尘风管的最低风速 m s 表 表 F 002 粉尘 类别 粉尘名称 垂 直 水 平 粉尘 类别 粉尘名称 垂 直 水 平 干锯木 小刨屑纺织尘1012重矿物粉尘1416 木屑 刨花1214轻矿物粉尘1214 干燥粗刨花 大块干木屑1415灰土 沙土1618 潮湿粗刨花 大块干木屑1820干细型沙1720 棉絮810 矿物 粉尘 金刚沙 钢玉粉1519 麻1113钢铁粉尘1315 钢铁屑1923 纤维 粉尘 石棉粉尘1218 金属 粉尘 铅尘2025 耐火粉尘材料1417轻质干燥尘末 木加工粉 810 黏土1316煤尘1113 石灰石1416焦炭粉尘1418 矿物 粉尘 水泥1218 其它 粉尘 谷物粉尘1012 所以风量为 Q 16278m3 h 根据 D 4 Q 3600 0 5 脱硫除尘系统的阻力确定 支管的阻力 支管为垂直管 风速取 14m s 风量为 6000m3 h 左右 支管 1 的局部压力损失系数 吸风罩 1 0 15 弯头 2 0 28 风阀 3 0 17 渐扩管 4 0 56 1 16 所以支管 1 的压力损失为 P1 Rm L 2 2 5 897 8 1 16 118 185Pa 支管 2 和 3 是对称布置 所以压损基本和 1 相同 主管的压损 主管的局部压力损失系数 渐扩管 4 0 56 弯头 3 0 28 风帽 4 1 1 84 所以主管的压力损失为 Pz Rm L 2 2 4 405 26 1 84 154 112 399Pa 脱硫除尘系统的总压损 P P1 P2 P3 Pz PC 废气处理装置压损 为 800 1000Pa 1954Pa 根据风量和压损选定风机的型号 4 72No6C 转速 2240r min 流量 19124 m3 h 全压 2004Pa N 15kw 电机型号 Y160L 4 2 铸造厂清理抽风管路计算 2 风量的计算 根据设备使用方提供的图纸得知车间尺寸为 77 50 10m 取车间换气次数为 20 次 h 换气次数取值见下表 每小时各种场所换气次数 场所种类次数场所种类次数 诊疗室6一般作业室6 手术室15涂装室20医院 消毒室12 工厂 变电室20 礼堂6放映室15 教室4 6卫生间10学校 实验室有害气体尘埃发出地20 以上 所以处理风量为 Q N V 770000m3 h 由于采用两台风机对称处理 所以单台风机处 理量为 385000m3 h 铸造厂清理系统的阻力确定 支管的阻力 支管为垂直管 风速取 16m s 风量为 77000m3 h 左右 5 个支管 支 管尺寸 1200 支管 1 的局部压力损失系数 弯头 1 0 28 弯头 2 0 28 风阀 3 0 17 渐扩管 4 0 56 1 29 所以支管 1 的压力损失为 P1 Rm L 2 2 2 012 18 1 29 154 112 235Pa 支管 2 3 和 4 5 是对称布置 所以压损基本和 1 相同 主管的压损 主管的局部压力损失系数 渐扩管 4 0 56 弯头 3 0 28 风帽 4 1 1 84 所以主管的压力损失为 Pz Rm L 2 2 4 405 45 1 84 195 048 556Pa 铸造厂清理系统的总压损 P P1 P2 P3 Pz P4 P5 1731Pa 根据风量和压损选定风机的型号 T4 72No2 20E 转速 660r min 流量 408000 m3 h 全压 1844Pa N 315kw 电机型号 Y450 508 JSQ 148 8 通风除尘管网的设计计算 第六章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通风管道计算有两个基本的任务 一是确定管道的阻力 以确定通风除尘系统所需的风机性能 二是确定管道的尺寸 直径 管道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系统的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一 管道压力计算 一 管道的阻力计算 管道的阻力包括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摩擦阻力由空气的粘性力及空气与管壁之间的摩擦 作用产生 它发生在整个管道的沿程上 因此也称为沿程阻力 3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管道的阻力计算 局部阻力则是空气通过管道的转弯 断面变化 连接部件等处时 由于涡流 冲击作用产生的 能量损失 1 摩擦阻力 管道的摩擦阻力采用下式计算 Pm L De U2 2 式中 Pm 摩擦阻力 Pa 摩擦阻力系数 其值与流态有关 L 管道长度 m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管道的阻力计算 1 摩擦阻力 管道的摩擦阻力采用下式计算 Pm L De U2 2 式中 Pm 摩擦阻力 Pa 摩擦阻力系数 其值与流态有关 L 管道长度 m 空气密度 Kg m3 U 管内平均流速 m s De 风管的当量直径 m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当量直径 De 4 f P 式中 f 管道的断面积 m2 P 管道的周长 m 对于圆管 当量直径即为管道的直径 对于矩形管 通常采用两种当量直径 即流速当量直径 和流量当量直径 流速当量直径是假设当量管道的流速与矩形管的流速相等 并且单位长度 的摩擦阻力也相等 由此推得流速当量直径为 De 2ab a b a b 为矩形管断面的长 宽边尺寸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流量当量直径是假设等效圆管的流量与矩形管的流量相等 并且单位长度的摩擦阻力也相 等 由此推得流量当量直径为 实际计算中多采用流速当量直径 在实际设计计算中 一般将上述摩擦阻力计算式作一定的变换 使其变为更直观的表达式 目前有如下两种变换方式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1 比摩阻法 令 Rm De U2 2 称 Rm 为比摩阻 Pa m 其意义是单位长度管道的摩擦阻力 这样摩擦阻力计算式则变换成 下列表达式 Pm Rm L 为了便于工程设计计算 人们对 Rm 的确定已作出了线解图 设计时只需根据管内风量 管 径和管壁粗糙度由线解图上即可查出 Rm 值 这样就很容易由上式算出摩擦阻力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2 综合摩擦阻力系数法 管内风速 U L f L 为管内风量 f 为管道断面积 将 U 代入摩擦 4 阻力计算式 Pm L De U2 2 后 令 Km L De 2f2 则摩擦阻力计算式变换为下列表达式 Pm Km L2 称 Km 为综合摩擦阻力系数 N S2 m8 采用 Pm Km L2 计算式更便于管道系统的分析及风机的选择 因此在管网系统运行分析 与调节计算时 多采用该计算式 第六章 通风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管道摩擦阻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设计计算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主要影响因素有 管壁的 粗糙度和空气温度 粗糙度越大 摩擦阻力系数 值越大 摩擦阻力越大 温度影响空气密 度和粘度 因而影响比摩阻 Rm 温度上升 比摩阻 Rm 下降 线解图上查得的 Rm 是 20 时的数值 实际计算应根据具体温度进行修正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2 局部阻力 局部阻力计算式为 Z U2 2 Pa 其中 为局部阻力系数 根据不同的构件查表获得 在通风除尘管网中中 连接部件很多 因此局部阻力较大 为了减少系统运行的能耗 在设计 管网系统时 应尽可能降低管网的局部阻力 降低管网的局部阻力可采取以下措施 1 避免风管断面的突然变化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2 局部阻力 2 减少风管的转弯数量 尽可能增大转弯半径 3 三通汇流要防止出现引射现象 尽可能做到各分支管内流速相等 分支管道中中心线夹角 要尽可能小 一般要求不大于 30 4 降低排风口的出口流速 减少出口的动压损失 5 通风系统各部件及设备之间的连接要合理 风管布置要合理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二 管内压力分布 分析管内压力分布的目的是了解管内压力的分布规律 为管网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 依据 分析的原理是风流的能量方程和静压 动压与全压的关系式 在通风风流基本理论一章中已作分析 主要结论 1 风机的风压等于风管的阻力和出口动压损失之和 2 风机吸入段的全压和静压都是负值 风机入口处的负压最大 风机压出段的全压和静压 都是正值 在出口处正压最大 3 各分支管道的压力自动平衡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一 管道直径的计算 在计算管道直径时 应满足以下约束条件 1 管内流速的要求 对于除尘管道 为了防止粉尘沉积管壁上 管内流速要大于一定的数 值 即 U Umin Umin 为防止粉尘沉积的最小风速 对非除尘管网可不受这个条件的约束 2 阻力平衡要求 要使各分支的风量满足设计要求 各分支的阻力必须平衡 如果设计的 阻力不平衡就应进行调节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5 一 管道直径的计算 3 管道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的合理性 管道直径增大 阻力减少 运行费用降低 但阻力 增大 运行费用也增大 因此 管径的合理性应表现在管道投资费用与运行费用总和最小 设计时 要使确定的管径完全满足上述约束条件是很困难的 因此人们提出了各种计算方法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1 假定流速法 其原理是取管内流速等于最小风速或经济风速 根据管内的流量 Li 即可得管径 Di 为 Di 4Li Vmin 采用假定流速法求出的各分支阻力一般不平衡需进行阻力平衡调节 假定流速法的计算步 骤如下 1 绘制通风系统轴侧图 对各管段先进编号 标注各管段的长度和风量 2 选择管内合理的空气流速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3 根据各管段的风量和选定的流速确定各管段的管径 并计算各管段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 力 4 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调节 5 计算系统的总阻力 并根据总阻力和总风量选择风机 2 等压损法 该法的原理是 假设风机的风压 H 为已知 各管段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相等 由此而求出各 分支的管径 这种方法计算结果也很难满足阻力平衡要求 因此也需要进行阻力平衡调节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3 静压复得法 该法原理是在管道的分支处 由于分流使流速降低 根据静压与动压的转换 原理 流速降低 使风管分支处复得一定的静压 令此复得静压等于该管段的阻力 由此即可 求得管道的直径 此法主要用于高风速管网的计算 4 优化设计法 该法的原理是以管道投资费用与运行费用总和最低作为目标函数而获得管道 直径 这种方法是管网设计计算中的新理论 它对于降低通风系统的能耗 提高管网风平衡 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均匀送风管道的计算 要求送风管道从风管侧壁上的若干风口 或短管 以相同的出口速度 均匀地把等量的空气 送入室内 这种送风管道称为均匀送风管道 均匀送风管道的构造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均匀 送风管道的断面变化 即断面逐渐缩小 而侧风口 或短管 的面积相等 另一种是送风管道的 断面不变化而侧风口 或短管 的面积都不相等 其计算的基本原理是保持各侧孔的静压相等 根据管道阻力的计算和能量方程即可求得各 侧孔静压相等的关系式 第六章 通风除尘管网设计计算 均匀送风管道计算的目的是确定侧孔的面积 风管断面尺寸以及均匀送风管段的阻力 当侧 孔的数量 侧孔的间距以及每个侧孔的送风量确定之后 按上述原理即可计算出均匀送风管 道的尺寸 三 管道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管道的阻力计算和尺寸计算只是管道设计的部分内容 在设计中还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 如 风管的布置问题 风管类型与材料的确定问题 管件定型化问题 风管的防火防爆措施 风 6 管的防腐 泄水及保温措施等 在设计中都应充分考虑 图 6 1 1 直管与弯管 一 摩擦阻力 一 摩擦阻力 1 1 圆形管道摩擦阻力的计算 圆形管道摩擦阻力的计算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 空气在横断面形状不变的管道内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按下式计 算 6 1 1 对于圆形风管 摩擦阻力计算公式可改为 6 1 2 圆形风管单位长度的摩擦阻力 又称比摩阻 为 6 1 3 以上各式中 摩擦阻力系数 v 风秘内空气的平均流速 m s 空气的密度 kg m3 l 风管长度 m Rs 风管的水力半径 m f 管道中充满流体部分的横断面积 m2 P 湿周 在通风 空调系统中即为风管的周长 m D 圆形风管直径 m 摩擦阻力系数 与空气在风管内的流动状态和风管管壁的粗糙度有关 在通风和 空调系统中 薄钢板风管的空气流动状态大多数属于紊流光滑区到粗糙区之间的过渡 区 通常 高速风管的流动状态也处于过渡区 只有流速很高 表面粗糙的砖 混凝 土风管流动状态才属于粗糙区 计算过渡区摩擦阻力系数的公式很多 下面列出的公 式适用范围较大 在目前得到较广泛的采用 7 6 1 4 式中 K 风管内壁粗糙度 mm D 风管直径 mm 进行通风管道的设计时 为了避免烦琐的计算 可根据公式 6 1 3 和 6 1 4 制成各种形式的计算表或线解图 供计算管道阻力时使用 只要已知流量 管径 流速 阻力四个参数中的任意两个 即可利用线解图求得其余的两个参数 线解图是 按过渡区的 值 在压力 B0 101 3kPa 温度 t0 20 宽气密度 0 1 204kg m3 运 动粘度 v0 15 06 10 6m2 s 管壁粗糙度 K 0 15mm 圆形风管等条件下得出的 当实 际使用条件下上述条件不相符时 应进行修正 1 1 密度和粘度的修正 密度和粘度的修正 6 1 5 式中 Rm 实际的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Pa m Rmo 图上查出的单位长度摩擦阻力 Pa m 实际的空气密度 kg m3 v 实际的空气运动粘度 m2 s 2 2 空气温度和大气压力的修正 空气温度和大气压力的修正 6 1 6 式中 Kt 温度修正系数 KB 大气压力修正系数 6 1 7 式中 t 实际的空气温度 6 1 8 式中 B 实际的大气压力 kPa 3 3 管壁粗糙度的修正 管壁粗糙度的修正 在通风空调工程中 常采用不同材料制作风管 各种材料的粗糙度 K 见表 6 1 1 当风管管壁的粗糙度 K 0 15mm 时 可按下式修正 8 Rm KrRmo Pa m 6 1 9 Kr Kv 0 25 6 1 10 式中 Kr 管壁粗糙度修正系数 K 管壁粗糙度 mm v 管内空气流速 m s 表表 6 1 16 1 1 各种材料的粗糙度各种材料的粗糙度 K K 风管材料风管材料粗糙度 粗糙度 mmmm 薄钢板或镀锌薄钢板0 15 0 18 塑料板0 01 0 05 矿渣石膏板 1 0 矿渣混凝土板 1 5 胶合板 1 0 砖砌体3 6 混凝土1 3 木板0 2 1 0 2 2 矩形风管的摩擦阻力计算 矩形风管的摩擦阻力计算 上述计算是按圆形风管得出的 要进行矩形风管计算 需先把矩形风管断面尺寸 折算成相当的圆形风管直径 即折算成当量直径 再由此求得矩形风管的单位长度摩 擦阻力 所谓 当量直径 就是与矩形风管有相同单位长度摩擦阻力的圆形风管直径 它有流速当量直径和流量当量直径两种 1 流速当量直径 假设某一圆形风管中的空气流速与矩形风管中的空气流速相等 并且两者的单位 长度摩擦阻力也相等 则该圆风管的直径就称为此矩形风管的流速当量直径 以 Dv表 示 根据这一定义 从公式 6 1 1 可以看出 圆形风管和矩形风管的水力半径必须 相等 圆形风管的水力半径 9 矩形风管的水力半径 令 则 6 1 11 Dv称为边长为 a b 的矩形风管的流速当量直径 2 流量当量直径 设某一圆形风管中的空气流量与矩形风管的空气流量相等 并且单位长度摩擦阻 力也相等 则该圆形风管的直径就称为此矩形风管的流量当量直径 以 DL表示 根据 推导 流量当量直径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6 1 12 必须指出 利用当量直径求矩形风管的阻力 要注意其对应关系 采用流速当量 直径时 必须用矩形风管中的空气流速去查出阻力 采用流量当量直径时 必须用矩 形风管中的空气流量去查出阻力 用两种方法求得的矩形风管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是相 等的 3 3 摩擦阻力的转换计算式 摩擦阻力的转换计算式 在实际设计计算中 一般将上述摩擦阻力计算式作一定的变换 使其变为更直观 的表达式 目前有如下两种变换方式 1 比摩阻法 令 称 Rm 为比摩阻 Pa m 其意义是单位长度管道的摩擦阻力 这样摩擦阻力计算式 则变换成下列表达式 10 6 1 13 为了便于工程设计计算 人们对 Rm 的确定已作出了线解图 设计时只需根据管内 风量 管径和管壁粗糙度由线解图上即可查出 Rm 值 这样就很容易由上式算出摩擦阻 力 2 综合摩擦阻力系数法 管内风速 L 为管内风量 f 为管道断面积 将代入摩擦阻力计算式 后 令 则摩擦阻力计算式变换为下列表达式 6 1 14 称 Km为综合摩擦阻力系数 N S2 m8 采用 计算式更便于管道系统的分析及风机的选择 因此 在管网系 统运行分析与调节计算时 多采用该计算式 二 局部阻力的计算 二 局部阻力的计算 当空气流过断面变化的管件 如各种变径管 风管进出口 阀门 流向 变化的 管件 弯头 和流量变化的管件 如三通 四通 风管的侧面送 排风口 都会产生 局部阻力 局部阻力按下式计算 6 1 15 式中 局部阻力系数 11 局部阻力系数一般用实验方法确定 实验时先测出管件前后的全压差 即局部阻 力 Z 再除以与速度 v 相应的动压 求得局部阻力系数值 有的还整理成经 验公式 计算局部阻力时 必须注意值所对应的气流速度 由于通风 空调系统中空气的流动都处于自模区 局部阻力系数只取决于管件的形 状 一般不考虑相对粗糙度和雷诺数的影响 局部阻力在通风 空调系统中占有较大比例 在设计时应加以注意 为了减小局 部阻力 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1 避免风管断面的突然变化 2 减少风管的转弯数量 尽可能增大转弯半径 图 6 1 2 管道弯头 如图 6 1 2 布置管道时 应尽量以直线 减少弯头 圆形风管弯头的曲率半径一 般大于 1 2 倍管径 矩形风管弯头断面的长度比 B A 愈大 阻力愈小 在民用 建筑中 常采用矩形直角弯头 应在其中设导流片 3 三通汇流要防止出现引射现象 尽可能做到各分支管内流速相等 分支管道 中心线夹角要尽可能小 一般要求不大于 30 12 如图 6 1 3 三通内流速不同的两股气流汇合时的碰撞 以及气流速度改变时形成 涡流是造成局部阻力的原因 两股气流在汇合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一般是不相同的 它 们的局部阻力应分别计算 合流三通内直管的气流速度大于支管的气流速度时 会发生直管气流引射支管气 流的作用 即流速大的直管气流失去能量 流速小的支管气流得到能量 因而支管的 局部阻力有时出现负值 同理 直管的局部阻力有时也会出现负值 但是 不可能同 时为负值 必须指出 引射过程会有能量损失 为了减小三通的局部阻力 应避免出 现引射现象 为减小三通的局部阻力 还应注意支管和干管的连接 减小其夹角 同时还应尽 量使支管和干管内的流速保持相等 二 管道直径设计计算步骤二 管道直径设计计算步骤 以假定流速法为例 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 1 绘制通风或空调系统轴测图 对各管段进行编号 标注长度和风量 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间中心线长度计算 不扣除管件 如三通 弯头 本身的长 度 2 确定合理的空气流速 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对通风 空调系统的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 流速高 风管断面 小 材料耗用少 建造费用小 但是系统的阻力大 动力消耗增大 运用费用增加 对除尘系统会增加设备和管道的摩损 对空调系统会增加噪声 流速低 阻力小 动 力消耗少 但是风管断面大 材料和建造费用大 风管占用的空间也增大 对除尘系 统流速过低会使粉尘沉积堵塞管道 因此 必须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合理的 流速 根据经验总结 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可按表 6 2 1 表 6 2 2 及表 6 2 3 确定 除 尘器后风管内的流速可比表 6 2 3 中的数值适当减小 表表 6 2 16 2 1 一般通风系统中常用空气流速 一般通风系统中常用空气流速 m sm s 类 别风管材料干管支管 室内进风 口 室内回风 口 新鲜空气 入口 工业建筑机械通 讯 薄钢板 混凝土砖 等 6 14 4 12 2 8 2 6 1 5 3 5 1 5 3 0 2 5 3 5 2 0 3 0 5 5 6 5 5 6 13 工业辅助及民用 建筑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0 5 1 0 5 8 0 5 0 7 2 5 0 2 1 0 2 4 表表 6 2 26 2 2 空调系统低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空调系统低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 频率为 1000Hz 时室内允许声压级 dB 部 位 4040 60 60 新风入口3 5 4 04 0 4 55 0 6 0 总管和总干管6 0 8 06 0 8 07 0 12 0 无送 回风口的支管3 0 4 05 0 7 06 0 8 0 有送 回风口的支管2 0 3 03 0 5 03 0 6 0 表表 6 2 36 2 3 除尘风管的最小风速 除尘风管的最小风速 m sm s 粉尘类别粉尘类别粉尘名称粉尘名称垂直风管垂直风管水平风管水平风管 干锯末 小刨屑 纺织尘 1012 木屑 刨花 1214 干燥粗刨花 大块干木屑 1416 潮湿粗刨花 大块湿木屑 1820 棉絮 810 麻 1113 纤维粉尘 石棉粉尘 1218 耐火材料粉尘 1417 粘土 1316 石灰石 1416 水泥 1218 湿土 含水 2 以下 1518 重矿物粉尘 1416 轻矿物粉尘 1214 矿物粉尘 灰土 砂尘 1618 14 干细型砂 1720 金刚砂 刚玉粉 1519 钢铁粉尘 1315 钢铁屑 1923 金属粉尘 铅尘 2025 轻质干粉尘 木工磨床粉尘 烟草灰 810 煤尘 1113 焦炭粉尘 1418 其它粉尘 谷物粉尘 1012 3 根据各风管的风量和选择的流速 按式 6 2 1 计算各管段的断面尺寸 并 计算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 确定风管断面尺寸时 应采用规范统一规定的通风管道规格 以利于工业化加工 制作 风管断面尺寸确定后 应按管内实际流速计算阻力 阻力计算应从最不利环路 即阻力最大的环路 开始 袋式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后风管内的风量应把漏风量和反吹风量计入 在正常运 行条件下 除尘器的漏风率应不大于 5 4 并联管路的阻力平衡调节 为了保证各送 排风点达到预期的风量 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汽车抵押贷款贷后跟踪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防洪渠水资源调配管理服务合同
- 2025版电力设备外包电工检修与维护合同
- 2025年度汽车维修厂汽车维修配件进出口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人才劳务派遣与培训评估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工程招投标实训成果汇编与承包合同范本
- 2025版货物租车合同智能监控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版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森林火灾培训知识总结
- 2025年古镇旅游导览员面试指南与模拟题
- 2025秋季开学初班主任会议德育副校长讲话:从‘知责’到‘善育’这4步你做到几步
- 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管理
- 【课件】酷家乐工具操作基础课程-云设计5.0
- GB 1886.23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概述课件
- 脑梗死病人-护理查房课件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全套课件
- 医院介入手术病人护送交接流程
- 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班主任培训班) 课件
- 骨关节结核教案
- 楼板厚度检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