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校教师应特别加强生态道德修养(李文明-101202)_第1页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校教师应特别加强生态道德修养(李文明-101202)_第2页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校教师应特别加强生态道德修养(李文明-101202)_第3页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校教师应特别加强生态道德修养(李文明-101202)_第4页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校教师应特别加强生态道德修养(李文明-1012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江西财经财经大学大学 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李文明李文明 2010 1 目目 录录 一 生态道德修养是新时期公民道德修养新的重要内容一 生态道德修养是新时期公民道德修养新的重要内容 1 二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校教师特别加强生态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二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校教师特别加强生态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2 1 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校所肩负的生态文化建设重任对教师生态素养的要求 2 2 是大学生生态素质教育对师资队伍素质的要求 2 3 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的需要 3 4 是高校教师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需要 3 5 是高校教师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3 三 环鄱阳湖生态经三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济区高校教师加区高校教师加强强生态道德修养的途径生态道德修养的途径 4 1 系统地学习和实践环境科学 生态学 生态伦理学等知识和伦理 4 2 挖掘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体系和传统道德体系中的生态伦理元素 4 3 以生态道德的核心原则来反思和提升传统的道德行为 5 4 注重锻炼在日常教学管理实践中践行生态伦理的能力 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6 1 环环鄱阳湖生鄱阳湖生态经济态经济区内高校教区内高校教师应师应特特别别 加加强强生生态态道德修养道德修养 李文明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摘要摘要 在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历史时期 生态道德修养已成 为公民道德修养新的重要内容 更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应有之义 高校教师所肩负 的对大学生进行环境素质教育的重任 职业道德的提升 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参与以及 个人的全面发展对生态素养的要求等决定了其进行生态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 教师可从系统地学习和实践环境科学 生态学 生态伦理学等知识和伦理 挖掘和运用马 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体系和传统道德体系中的生态伦理元素 以生态道德的核心原则来反思 和提升传统的道德行为 锻炼在日常教学管理实践中践行生态伦理的能力四个方面来进行 生态道德的修养 关键词关键词 高校教师 生态道德 修养 生态文明 一 生态道德修养是新时期公民道德修养新的重要内容一 生态道德修养是新时期公民道德修养新的重要内容 近代工业革命造成的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促发了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以及环境保护运 动 生态复兴运动 和生态教育的兴起和发展 作为生态教育内容之一的生态道德 广义 上是指人们在生存发展过程中 在感知自然界和他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权利后的道德良知 是在人与环境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 人类为谋求可待续发展而约束自己的物质贪欲 善 待自然环境 协调人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 达到人与社会环境及人与自然环境长久 共生共荣的一种伦理规范 1 显然 公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唤起 生态价值观的树立环境环 境友好型及资源节约型行为的付出等构成了生态教育的终极伦理目标 也是新时期公民道 德教育的全新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构想 从理论上讲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是人类遵循人 自然 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以 人与自然 人与人 人与社会和谐共生 良性循环 全面发展 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 化伦理形态 2 值得注意的是 这一文化伦理形态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注入到道德 关系的体系并将其置于各种伦理关系的首要位置 显然 生态文明定向于道德体系的重构 这一重构的核心内容是使生态道德成为新时期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对国际上生 态道德教育潮流的响应 更是对互为对立的二种生态伦理观 自然中心主义 和 人 类中心主义 的整合与超越 3 代表了先进的生态文化的前进方向 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 的伦理智慧和与时俱进的道德追求 作者简介 李文明 1968 男 江西临川人 副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为环境教育 移动电话电子邮箱 rabbithm 江西财经大学李文明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校教师应特别加强生态道德修养 2 2 二 二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校教师特别加强生态道德修养的必要性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校教师特别加强生态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校教师加强生态道德修养是时代的呼唤 历史的必然 是由 教师的职业使命 职业道德 社会角色 个人全面发展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1 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校所肩负的生态文化建设重任对教师生态素养的要求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校所肩负的生态文化建设重任对教师生态素养的要求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以下简称 生态经济区 建设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响应党的十七 大报告提出的 建设生态文明 战略 于 2008 年 3 月所提出促进环鄱阳湖区域内生态与经济 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 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生态经济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以生态环境 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 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 把区域内生态建设 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态的恢复与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 统一规划 综合建设 培育天蓝 水清 地绿 景美的生态景观 诱导整体 和谐 开放 文明的生态文化 孵化高效 低耗的生态产业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区 实现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度统一 显然 作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 区的各类高等院校 理当首当其冲地肩负起生态学原理知识的普及和运用 生态景观的营 造 生态文化节的诱导 生态产业的孵化 生态社区的建立 生态文化的培植 尤其是具 有较高生态素养的 能胜任生态经济区建设任务的各级各类高级人才的培养重任 这一 重任的完成 均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区域内高校教师的生态素养 因此 生态经济区内的 高校教师生态素养的培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2 是大学生生态素质教育对师资队伍素质的要求是大学生生态素质教育对师资队伍素质的要求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纲要 1996 2010 年 指出 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 和科学文化素质 包括生态意识在内 的基本手段之一 大学生是基础生态教育的当然对 象 同时 大学时期的生态教育是学生完整学习生涯中接受更高层次生态教育的必经阶段 然而 在全国应试教育的大气候下 生态教育没有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共识并获得应有的重 视 同时以往各级各类学校 包括大学 的生态教育往往只停留在生态知识 环境保护和 环境法规教育三个层次上 并没有被提高到生态道德教育的高度来进行 而高层次生态教 育的缺失 又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普遍缺乏生态意识 生态价值观和生态行为自律能力 从而造成了大学生诸多的问题生态行为 如在校园内外虐待动物 攀折花木 践踏草地 乱扔垃圾 到处涂鸦 制造噪音妨碍他人学习与休息等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伤熊事件就 是最好的证明 一般来说 大学生的思想比高中生等更为成熟 处在较高的社会层次 他们毕业后将 成为各行各业的决策者 研究者 经营者和管理者 成为所在单位或地区能起较大影响或 作用的重要社会力量 其生态道德意识如何 对生态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因此 在大学中 对业已在中小学 包括幼儿园 接受过较低层次生态教育的大学生开展生态道德教育 使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提高其生态道德水平 已成为大学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要 求教师做到 教书先强己 育人者先律己 4 面对历史赋予的 对大学生进行以伦理层次 为主的生态教育的重任 大学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进行生态道德修养以达到 强己 和 江西财经大学李文明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校教师应特别加强生态道德修养 3 3 律己 否则就无法胜任这一历史重任 3 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的需要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的需要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高等教育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 准则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具有继承性和时代性 遵循教师职业 道德的继承性 需要传承教师职业道德的优良传统 而根据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性 更要 结合时代特点 重塑教师职业道德 5 高校教师担负着主导高校学生生态德育的职能 其 特点是为以人格来培养人格 以灵魂来塑造灵魂 教育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同时也是 一个完整世界的反映 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核心的全社会道德体系完成了吸收 并固化生态道德的系统再造以后 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无疑也应及时动态地反映这一教育现 象的变迁 教师相应的职业道德无疑也应体现这一崭新的价值取向和现代性特征 因此 高校教师要担当起生态道德教育的重任 必须在加强自身传统的思想品质和人格等的修养 外 更要不遗余力地加强生态道德修养 树立生态伦理观念 提高对生态问题或生态事件 进行客观评价的能力 提高作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环境行为的自觉性 既言传又身 教 以真正具备进行生态德育教育所要求的生态道德素质 这是高校对学生全面推进生态 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4 是高校教师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需要是高校教师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需要 在我国构建以公民道德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 教师的道德行为 无 论是职业性的还是非职业性的 均被要求具有社会性和示范性 这是与全社会对高校教师 群体赋予更高的社会评价和社会地位紧密相联的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如生态经济区 建设 绿色校园 绿色社区 绿色景区等的创建等 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尤其是身负更高层 次的 传道 授业 解惑 重任的广大高校教师的积极参与 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中 高校教师无论是作为政府的决策参谋者 企业的咨询者 公共事务的评论者 还是作 为普通消费者 社区居民 家庭成员等均应保持 示范意识 均应表明积极的生态伦理立 场 展示对生态事务或问题的敏感性及评价能力 展现生态道德的践行能力 保持对有悖 于生态道德的问题生态行为进行适度干预的意识 自觉性和行动力 这一切 均离不开对 生态知识的学习 对环保技能的掌握 尤其是对生态伦理的观念内化和行为外化 5 是高校教师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高校教师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般来说 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六个方面 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 自由发展 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 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 类特性在个体身上得到充分 发展 个人价值的实现 6 7 8 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资源浪费 生 态破坏等对传统个人全面发展体系的挑战使得有必要重新审视上述六个方面的新内涵 尤 其是关于 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 人的主体性全面发展 和 个人价值的实现 三个 方面 首先 高校教师通过生态道德修养 充分认识人与自然 教师与学生 教师与其他教 师 教师与其他公民等的平等关系并践行调整这种关系的生态伦理将使其 社会关系的丰 富和发展 达到更高的层次 其次 高校教育无论是作为自然界的主体 社会的主体还是 自我发展的主体与 主体 所指向的对象 自然界 学校或社会等 以及与主体互为 环 江西财经大学李文明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校教师应特别加强生态道德修养 4 4 境 的其他 主体 之间保持着互利双赢 多赢 和谐共生的格局将使其 人的主体性 获得全面发展 最后 高校教师通过生态道德修养所获得的生态意识的增强 生态道德的 提升 生态行为的优化将使他们更有可能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 如进行生态教化的需要等 在某一方面 如提高学生及整个社会的生态素质等方面 有所成就 得到社会的认同 从 而使其 个人价值 得到更充分的实现 三 三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教师加强生态道德修养的途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校教师加强生态道德修养的途径 生态道德修养是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生态 生态问题 知识 生态意识 生态伦理 环保实践等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要素或环节 概括而言 高校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加强自身生态道德的修养 1 系统地学习和实践环境科学 生态学 生态伦理学等知识和伦理系统地学习和实践环境科学 生态学 生态伦理学等知识和伦理 系统地学习上述知识 有利于全面正确地把握环境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 了解生 态问题 生态破坏等产生的根源和可能的防治办法 从而形成生态 生态问题 意识 保 持对生态问题的敏感性 掌握一定的生态保护技能 提高对生态事件的评价能力 增强实 施环境友好型行为的自觉性 从而完成生态道德的自主内化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生态文 化的培植 特别是通过对生态伦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在自然中心论 或生物中心论 与 人类中心论二大对立的思潮中找到平衡点 进行整合和超越 可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和 生态价值观 如主张人类的生存利益大于自然的生存利益 但自然的生存利益大于人类的 非生存利益 主张赋予自然以道德关系的主体地位 对自然给予道德的关怀 承认自然对 人类的使用价值 但同时也承认自然本身的存在价值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可最终形 成 知识 技能 意识 伦理 行为 的良性互动 2 挖掘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体系和传统道德体系中的生态伦理元素挖掘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体系和传统道德体系中的生态伦理元素 首先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和谐社会建设理论 科学发展观中等 这一理论体系中均有程度 不同的生态伦理元素 从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到系统的生态伦理理论框架 其中 关于人 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人与自然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人是自然界发展到 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人们不能过分地沉醉于人对自然的胜利 人在处理其自身与自然的 关系中要采取辩证的方法 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 也要像其他生物一样与其 自然生态既斗争又合作 只有这样 人类的生存资源才能不断扩充 生存条件才能不断改 善 9 其实 上述马克思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论述就已经非常 接近今天成熟的生态伦理观 而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又对马克思主义相关 经典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体系中生态伦理要素是高校教师在进行 生态道德修养时值得认真学习研究的宝贵伦理遗产或资源 其次 传统生态文化和道德体系中也有值得挖掘和运用的生态伦理元素 如儒家的天 人合一思想 道家的 人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的修行原则 易经 中的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生相克和阴阳平衡的理论等均也蕴含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等 而中华民族传统道 德中具有全人类普适性的善待母亲这一道德要求具有社会与自然的双重特征 大自然是整 江西财经大学李文明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高校教师应特别加强生态道德修养 5 5 个人类的母亲 人类应象保护自己的生身母亲一样尊敬和保护它 10 这些生态伦理元素同 样是进行生态道德修养所可资学习借鉴的宝贵伦理文化资源 3 以生态道德的核心原则来反思和提升传统的道德行为以生态道德的核心原则来反思和提升传统的道德行为 生态道德的核心原则是主张生态关系中主体的相互平等 强调各方均有存在的权利和 价值 其主要的伦理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生态礼仪 即人这一相对强势主体对自然这 一相对弱势主体应给予礼仪尊重和道德关怀 这一体现生态正义和生态公正的是伦理原则 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诠释不同的人际礼仪现象和社会事物的差异化现象 首先 人际礼 仪的本质是尊重为本 即礼仪的价值所在是维护 体现人的尊严 其次 在礼仪活动的运 行或演绎过程中 处于相对强势地位的主体要对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主体要体现出更多的 礼仪正义和礼仪公正 就师生之间的礼仪关系而言 每个学生均有存在的价值 均有平等 地在人格上受到教师尊重 享受教师所给予 国民待遇 的权利 同时 大学生群体中家 庭出身的不同 学习成绩的优劣 纪律观念的强弱等 在一定程度上是生物多样性在大学 生群体社会人文生态特征中的表现 也是一种生态美 高校教师要承认和接受这种 生物 多样性 并对全体学生公平公正地给予尊重和关爱 值得一提的是 高校教师所追求的礼 仪正义和礼仪公正最终会因良好的职业道德表现而成为一种树立威信 赢得学生尊重 塑 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的教育影响力量或要素 4 注重锻炼在日常教学管理实践中践行生态伦理的能力注重锻炼在日常教学管理实践中践行生态伦理的能力 教师生态道德的好坏 主要取决于自律能力的强与弱 而自律能力的强弱 是通过教 师个体将生态道德规范内化于自身 再外化于生态道德行为而表现出来的 高校教师要主 动以生态道德去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尤其要锻炼结合学科知识教学和对学生的日常管 理服务实施生态德育的能力 做到知行合一 首先 高校教师在教学组织和日常管理中要 保持对自身自然生态行为和人际生态行为的元认知 时刻反观自己的生态行为是否符合生 态道德的要求 并努力克服问题生态行为 如在公共场所吸烟 乱丢垃圾 没有做到对全 体学生的尊重等 使自身的外在生态行为更具有积极的 建设性的示范作用 成为对学生 生态道德教育的 行为教材 其次 教师可结合学科教学特点 挖掘生态教育主题 适时 进行生态教育 如从事管理 营销 统计 文学等专业教学的教师可分别选择绿色管理 绿色营销 绿色 GDP 生态文学等为主题 对学生进行 渗透式 的生态道德教育以收到 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最后 高校教师在非教学场所同样要一如继往地践行生态伦理 并 不断提高生态道德修养水平 如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注意节水节能 在家居装修中主动使用 和体验环保型产品及服务 如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参加以生态教育为核心要素的生态旅游 等 主动参加有益于生态保护的公益活动 参加旨在保护生态的非政府组织或受聘对学生 环保社团组织提供技术或伦理指导 也可充当社区或旅游景点 区 的环保志愿者 等等 当然 为优化高校教育生态道德修养的整体生态 除教师自身自觉加强生态道德修养 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