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1页
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2页
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3页
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4页
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响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 涉及到社会经济诸多方面 研究影响消费的 因素 对认识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考察可支配收入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物 价水平 利率 支出预期和金融资产几个因素对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为了避 免了多重共线性问题 利用 stata 通过因子分析方法 构造出与原始变量的相关性很强 而 他们相互之间相关性很低的新变量 然后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 消费支出 影响因素 多重共线性 因子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一 引言一 引言 根据经典的消费决定理论 收入是消费的来源和基础 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提 高可支配收入就可提高消费支出 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据藏旭恒 1994 年 的研究 从 1952 年到 1978 年 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高达 0 95 以上 这是由于当时的收入水平 是非常低的 所以大部分的收入用于维持基本生活消费 很显然储蓄动机是不足的 本文 研究 1990 年以后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1990 年以后 我国经济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 化 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 消费方式趋于多元化 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如 何有效的刺激消费需求 成了政府部门和学者关心的问题 然而只有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有 深刻的了解 才能制定相应的刺激政策 二 二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消费在经济循环中所处的关键地位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十分复杂 当前对城镇居民的 收入 消费支出及消费结构变化等问题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刘妍 2000 结合国家宏观经济 情况 探讨了转型经济中的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趋势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也于 2003 年利用标准 REPIH 理论 对我国居民整体消费行为进行霍尔检验 分析了不同收入水平下 消费者偏好与约束假设下的消费行为 王军 2001 i 对我国的消费函数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探 讨 但是没有找到一个适合我国经济实际状况的消费函数 姜波克 陈学彬 2005 ii 从货 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基础方面对居民的消费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认为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 因素是持久收入 刘颐权 2005 从消费主体结构和消费客体结构探讨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 因素 冯鑫明 田剑 2005 从改革预期角度提出了预期因素对居民消费支出的作用 等等 大多数研究都是研究中国的消费支出 但由于中国疆土辽阔多民族的国家 经济发展 不平衡 风俗习惯差别大 造成了消费习惯不同 本文研究的是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可以排除上述的干扰 本文选取了可支配收入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物价水平 利率 支出预期和金融资 产作为指标来研究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很强 不可避免的存 在多重共线性 其他大多数研究采用差分来消除多重共线性 虽然可以达到消除多重共线 性的目的 但是经过差分后的数据也损失了一些信息 本文为了尽量利用信息 通过主成 分分析构造出一组新变量 他们是原变量的线性组合 与原变量间有高度相关性 而他们之 间相互正交 相关系数为 0 再以这组新变量做回归 就不会存在共线性问题 同时做到最大 限度的保留了有用信息 再对构造的新变量进行回归 最终得出结论 三 三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 3 13 1 理论假设理论假设 1 本文主要考虑宏观经济对消费支出的影响 2 本文所指金融资产 均指广东省年底存款余额 3 银行存款利率选取一年期利率作为样本数据 4 建模过程中 不考虑其他宏观政策变化等特殊因素的影响 3 23 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本文研究广东省 1990 年 2009 年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 根据宏观经济学消费据顶理论 除可支配收入 外 还有其他因素对居民消费支出有影响 本文选取一下指标 1 X 1 经济增长 2 X 本文采用广东省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它综合代表了广东省经济状况 及社会发展情况 经济稳健发展 社会谐才能促进消费增长 2 产业结构 345 X XX 产业结构是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变动升级的 产业结构也对消费增长产生极为重要 的影响 本文 分别代表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的年产值 3 X 4 X 5 X 3 物价 6 X 当全社会的消费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上升或下降 个人唯一可以做的替代是个人储蓄代 替消费支出或消费支出代替个人储蓄 即消费者可以将其收入在物品和劳务上用得多些或少 些 来对物价水平的变动做出反应 4 利率 7 X 较高的利率提高了个人相对于现在收入的将来收入 促使他以现在消费的形式支出这 个将来收入的部分 持有一定现行收入的个人是否将在衡量较高的利率后作较多的储蓄 依赖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力量对比 5 支出预期 8 X 在收入预期不变的条件下 支出预期越高 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就越低 反之 人们的 消费需求也就越高 6 金融资产 9 X 居民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 在居民对未来预期收入不确定性心理增强时 近期消 费意味着效用的损失 导致居民注重储蓄而不是消费 居民的消费不足 是经济发展和再 生产顺利进行的一个主要障碍 3 33 3 因子分析因子分析 表 1 表示了各因素的相关系数 可看出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比较高 有的甚至接近于 1 如果直接进行回归分析 肯定存在多重共线性 最小二乘法估计将不再是无偏估计 相 关检验也不具意义 导致回归结果不正确 表 1 相关性回归 可支配 收入 经济增 长 第一产 业 第二产 业 第三产 业 物价指 数年利率 支出预 期 金融资 产 可支配入1 经济增长 0 4331 第一产业0 989 0 4671 第二产业0 974 0 3470 9741 第三产业0 977 0 3680 9690 9971 物价指数 0 3310 724 0 313 0 298 0 3331 年利率 0 70 586 0 655 0 621 0 650 7591 支出预期0 996 0 4980 9880 9630 967 0 396 0 7421 金融资产0 984 0 3920 970 9890 993 0 376 0 7040 9781 本文采用 KMO 检验 得出检验值为 0 792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通过主成分分析构造 出一组新变量 他们是原变量的线性组合 与原变量间有高度相关性 而他们之间相互正交 相关系数为 0 再以这组新变量做回归 就不会存在共线性问题 设这组新变量为 F 两组变量间的关系如方程 3 13 1 3 1 11 221115 33 49195 59 TT FX FXaa FX Faa FX 记为 FXA 表 2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F1F2F3F4F5 可支配收入1 1563 3232 1650 458 7 876 经济增长0 01190 1580 1321 3160 101 第一产业 0 07111 935 4 0351 296 0 304 第二产业1 164 0 3115 53 6 4810 91 第三产业 0 3510 11 4 0310 977 9 073 物价指数0 1050 1550 543 0 6030 35 年利率 0 001460 528 0 9130 733 0 592 支出预期 0 789 3 479 1 575 5136 693 金融资产 0 0946 1 3181 424 0 864 0 551 3 43 4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 前面得出的各因子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可以直接采用 EXCEL 进行回归 以 15 FF Y 为因变量 为自变量 做最小二乘法回归 模型 3 2 15 FF 3 12345 0 7880330 055770 027360 0906940 01305 7 549096 2 27977 6 965343 16 35742 2 2777 1 75E06 0 037667 6 6E06 5 68E 11 0 03766 Multiple R0 999902R Square0 999804 Adjusted R S YFFFFF t P quare0 933085 2 相关统计检验量如表 3 所反映 该模型拟合程度非常好 基本反映了各新变量与消费 支出的关系 表 3 检验统计量 检验统 计量R 方 调整 R 方FDW标准误 估计值0 0 2841 9242 156150 707 将消费支出与新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写成矩阵形式 3 12345 0 795287 0 05487 0 02874 0 091391 0 01287 YFFFFF 3 记为 YFB 做如下转变 3 0 810752 0 114989 0 06796 0 053186 0 034609 0 00022 0 068589 0 027856 0 11117 YFBXA BX ABX 4 所以消费支出与原始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3 1233 56789 0 8107520 1149890 067960 053186 0 0346090 000220 068589X0 0278560 11117 YXXXX XXXX 5 模型表明 可支配收入提高 1 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将提高 0 81 可支配收入的 作用最大 可支配收入增加 人均消费支出增加 是明显的收入效应 与理论一致 广东 省生产总值增长 1 消费支出将提高 0 11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产值各增加 对消费支出均具有促进作用 CPI 上升 个人储蓄代替消费支出 利率上升 提高了个人相 对于现在收入的将来收入 促使他以现在消费的形式支出这个将来收入的部分 支出预期 越高 居民的消费需求将会下降 两者呈现反向关系 收入用于储蓄存款的增加 消费支 出减少 可以看作是替代效应的表现 四 结论四 结论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 结合当前宏观政策取向和宏观经济运行特点 需提高居民可支配 收入 实现经济稳健增长 实施产业结构升级 加强宏观调控 实现物价稳定 结合当前 宏观经济情况 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 降低居民支出预期 加大居民保障性财政支出 居民 只有在具有保障的环境下 才会减少储蓄而增加消费 这些都是消费持续健康增长的有力 支撑 第一 大力提高居民收入是促进居民消费的根本所在 一方面保持经济稳健增长以增 强国民财富的总量 并致力改变在国民收入宏观分配关系 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扭转居 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低于 GDP 增长速度的局面 另一方面改善国民收入微观分配关系 缩小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降低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有利于促进居民总体消费水平 第二 微观主体预期和货币政策手段相结合 加强对居民预期的引导 降低居民物价 上涨预期 治理通货膨胀要尽量减小牺牲经济增长速度的代价 在居民心理承受期内实现 物价的平稳回落 若单纯采取紧缩货币供给 在微观主体预期仍处高位 物价仍会继续上 扬 而经济因为紧缩会出现衰退 甚至会出现滞胀 因此应将降低微观主体预期和货币政 策手段相结合 同时政府要增强政策的信用度和持续性 实现微观主体的良好预期 刺激 消费合理增长和经济持续性发展 第三 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 为城镇居民消费建立一个稳定的社 会环境 由于居民消费还受长期因素的影响 以保持以后消费水平不降低 或者用于教育 养老等其他目的 我国目前仍处于低收入 低福利发展阶段 公共医疗 教育等制度的不 完善导致中国城镇居民为预防未来不确定因素而谨慎消费 只有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有保 障了 居民才敢减少储蓄而增加消费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