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编 制 制 审审 核 核 批批 准 准 日日 期 期 2 2 0 0 1 1 0 0 年年 8 8 月月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1 目目 录录 一 岗位任务一 岗位任务 二 生产基本原理二 生产基本原理 三 工艺流程概述三 工艺流程概述 四 开车前准备工作及开车步骤四 开车前准备工作及开车步骤 五 正常工艺控制及调节五 正常工艺控制及调节 六 正常停车六 正常停车 七 七 事故处理事故处理 八 安全注意事项八 安全注意事项 九 设备一览表九 设备一览表 十 正常工艺指标十 正常工艺指标 十一 巡检路线及项目十一 巡检路线及项目 十二 工艺流程十二 工艺流程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2 一 岗位任务 一 岗位任务 将焦炉气中的 CH4及不饱和烃在转化炉内与纯 O2气进行部分 氧化及蒸汽转化反应 生成 H2 CO CO2 通过纯 O2气 焦炉气 和蒸汽量的控制 调节好水碳比 以满足甲醇合成生产的需要 同时利用转化反应的余热付产中压蒸汽供转化自用或外送蒸汽管 网 二 生产基本原理二 生产基本原理 焦炉气纯氧催化部分氧化亦称自热转化 即在转化炉上部燃烧室 内 焦炉气中的部分 CH4 CnHm H2与纯氧 蒸汽中的氧进行燃烧 温度达 1300 1500 放出大量的热 以供给甲烷转化所需热量 上部高温气体进入下部触媒层 焦炉气中 CH4及烯烃 炔烃在镍触 媒的作用下 与蒸汽进行转化反应 水 气 0 9 转化炉出口气体 中 CH4 0 6 转化炉上部燃烧反应 CH4 2O2 CO2 2H2O Q 2H2 O2 H2O Q 2CO O2 2CO2 Q 甲烷转化反应主要在触媒层进行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为 CH4 H2O CO 3H2 Q CH4 CO2 2CO 2H2 Q CO H2O CO2 H2 Q CnHm nH2O nCO m 2 n H2 Q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3 氧化锌脱硫槽 D60602 上层装 HT 601 铜系脱氯剂主要组分氧化 铜 以吸收无机氯 HCl 下层装 HT 305 常温氧化锌脱硫剂 主要 组分为氧化锌 以吸收硫化氢 为合格气最后把关至总硫 0 1PPm a 转化反应 COS H2 H2S CO Q RSH H2 RH H2S Q b 吸收反应 ZnO H2S ZnS H2O MxOy 2yHCl MxCl2y y H2O 三 工艺流程概述三 工艺流程概述 1 气体流程 来自精脱硫工段的焦炉气 流量为 29047Nm3 h 压力约 2 3Mpa 总硫 0 1ppm 甲烷含量约 26 温度约 380 为甲烷转 化反应的需要 同时防止焦炉气在高温下碳化 在焦炉气中加入 2 7Mpa 的饱和蒸汽 蒸汽流量根据焦炉气的流量来调节 加入蒸汽 后的焦炉气经焦炉气预热器 C60602 壳程加热至 450 后 再经 预热炉 B60601 预热至 660 进入转化炉 D60601 燃烧室 预 热炉用合成驰放气或气柜来焦炉气作为热源 来自空分工段的氧气 温度 100 压力 2 5Mpa 与预热后的蒸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4 汽混合后 300 进入转化炉燃烧室 氧气流量根据转化炉出口温 度和焦炉气流量来调节 焦炉气和氧气分别进入转化炉燃烧室后立即进行氧化反应放出 热量 并很快进入装有 Z205 和 Z204 的催化剂床层 进行以下反应 1 2H2 O2 H2O 115048Kcal 2 2CH4 O2 2CO 4H2 17 0Kcal 3 CH4 H2O CO H2 49 3Kcal 4 CH4 CO2 2CO 2H2 59 1Kcal 5 CO H2O CO2 H2 9 8Kcal 反应最终按 5 式达到平衡 转化气由转化炉底部引出 温度 920 960 压力约 2 22Mpa 甲烷含量约 0 6 干气 进入废 热锅炉 C60601 回收热量副产蒸汽 转化气温度降为 540 然 后经焦炉气预热器 C60602 加热入转化炉焦炉气 温度降为 370 在此温度下气体进入焦炉气初预热器加热原料焦炉气 温度 降至约 270 后 经锅炉给水预热器 C60604 与来之除氧站的锅 炉给水换热至 165 采暖水加热器 C60606 转化气冷却器 C60605 分离器 F60605 分离掉气体中的水分 经脱盐水预热 器 C60607 进一步冷却至 40 后至汽液分离器 F60602 分离掉残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5 余的液体 经转化气加热器 C60608 至 50 进入常温氧化锌脱硫 槽 D60602 进一步脱氯 脱硫后 最后经最终冷却器 C60610 出口到 30 送往合成压缩机工段 2 燃料气及烟气 来自甲醇合成工段的驰放气 经燃料混合器 F60603 分离掉 油水缓冲稳压后进入预热炉底部 在预热炉内燃烧 为焦炉气和蒸 气预热提供热量 烟气由烟道出口蝶阀控制排入大气层 3 水汽流程 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出口的工艺冷凝液进入气提塔 E60601 从上部喷淋而下使冷凝液中溶解的气体经塔底而上的热气体气提后 充分释放 塔底排出的冷凝液用冷凝液泵 J60603AB 送往甲醇合 成 精馏工段 来自锅炉房的锅炉给水 温度为 105 压力约 4 2MPa 在锅炉 给水预热器 C60604 用转化气加热至 200 后 一部分送往甲醇 合成汽包 一部分经废热锅炉的汽包 F60601 进入废热锅炉 生 成约 24T h 的 3 0MPa 中压蒸汽 废热锅炉所生产的蒸汽除供给本 工段用蒸汽外 剩余蒸汽一部分经减温减压后送往低压蒸汽管网 另 一部分送往空分使用 当用蒸汽给转化系统升温时 联系调度 将外管中压蒸汽导入 转化系统 通过减温减压装置 将蒸汽由压力 3 8MPa 温度 430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6 变为 2 9MPa 温度 234 一部分进入预热炉工艺气盘管加热为转化 炉提温 此蒸汽沿转化流程被冷却成蒸汽冷凝液在分离器 气液分 离器后排出 另一部分直接进入转化炉上部盘管作为保护蒸汽 此 蒸汽在氧气管道导淋排空 当温度升至一定温度时 将外送蒸汽改 为废热锅炉汽包自产蒸汽升温 转化炉夹套冷却水采用脱盐水 脱盐水经 DEW 60612 50 150E1 入转化炉夹套 以调节阀控制夹套上部液位 LICA60607 在 2 3 或 1 2 换热所产生的水蒸气经水夹套顶部 VG60609 80 150C4 H 和 VG60610 80 150C4 H 外排大气层 氧气烧嘴夹套保护分为脱盐水层 蒸汽层 脱盐水来自脱盐水 站 由烧嘴保护泵 J60602AB 送至烧嘴水夹套层内 回水进入脱盐水 站 紧急情况下 停电 采用 N2调节阀充压事故水槽 F60604 脱盐 水由事故水槽 F60604 进入氧气烧嘴夹套 应急来保护转化炉烧嘴夹 套 蒸汽经 MS 60610 50 300C3 H 进入夹套保护转化炉烧嘴 四 四 开车前准备工作及开车步骤 开车前准备工作及开车步骤 一 开车前准备工作 1 设备管线 阀门经吹扫 气密合格 2 运转设备试运无问题 3 水 电 气 均具备开车条件 4 仪表 液位计 压力表齐全 准确 灵敏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7 5 安全装置 连锁装置齐全 试运合格 6 检查系统阀门开关位置准确 各盲板按工艺流程严格检查设置正 确 7 工艺系统置换合格 8 点火用具齐全 9 空分车间开车正常 具备供合格氧气条件 二 开车步骤 二 开车步骤 1 废热锅炉汽包建立液位 L60601 L60603 1 2 2 3 2 转化炉水夹套开冷却水 各通水预热器通上水 并调好分配量 并随升温过程及时调节 3 预热炉点火 1 开 B60601 预热炉顶部烟道蝶阀 对预热炉炉膛置换 分析 炉膛可燃气 0 5 为合格 2 倒通燃料气系统流程 对燃烧气系统进行置换 燃气在预热 炉前放空 分析可燃气中 O2 0 5 为合格 注意两者采样分析应同 时进行 若有其中一项不合格 也不能点火 3 适当调节预热炉烟道出口碟阀 使炉膛负压适中 引氮气对 转化炉进行升温 4 点着火枪 并将火枪口伸至炉膛内的火咀点火部分 打开火 咀阀 点着火咀 可根据升温要求调节火咀 增点火咀 电子点火可 根据具体规范操作 4 转化炉进行升温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8 观察预热炉炉膛温度 待预热炉出口 TI60606 达 260 且 D60601 转化炉热点温度达 180 以上时 可慢慢引外来中压过热蒸汽 对转化炉进行升温 同时氧气喷嘴通蒸汽保护 气体在气液分离器 后放空 注意 蒸汽排干冷凝水 分析蒸汽含盐量 3mg m3 1 转化炉氮气 蒸汽升温流程 外来氮气 蒸汽 C60602 焦炉气预热器 壳程 B60601 预热炉 D60601 转化炉 C60601 废热锅炉 C60602 焦炉气预热器 管程 C60603 焦炉气初预热 壳程 锅炉给水预热器 采暖水加热器 变频空冷器 分离器 脱盐水预热器 气液分离器 放空 2 升温曲线 以转化炉 TI 60621 为准 温度 升温速率 h 升温时间 h 累计时间 h 常温 2003066 200恒511 200 40030718 400恒422 400 65060527 650恒转化投料 3 蒸汽升温过程注意事项 a 废热锅炉 TIC60607 调节阀全开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9 b 控制预热炉出口气体温度不高于 660 5 配氢 待精脱硫各槽温度正常 分析氧化锌出口气体总硫含量 0 1PPM TICA60605 达 650 且稳定后 可向转化炉配氢 配氢前要保持精脱硫压力高于转化系统压力 0 2Mpa 配氢前要将配氢大阀前后管线置换 配氢操作要缓慢 可分二至三次配完 配氢过程要注意调节预热炉温度 待后系统开车稳定后开大配氢阀 属于系统调整 降低系统阻力 6 配氧 当转化炉配氢结束 TICA60605 控制 650 且稳定后 可向转化炉配 入纯氧 慢慢关小纯氧放空 提高纯氧压力 使之高于转化系统压力 阀 后压力 0 2Mpa 以上 慢慢打开氧气管线上调节阀的前后截止阀 利用氧气管线上调节阀室内遥控稍开调节阀 慢慢少量加入氧 气 可根据转化炉温度高低及变化情况分几次加氧气 加氧原则 a 宜少不宜多 可分数次加氧至要求 系统工艺条件必须稳定 低 流量 低压力的原则 即系统压力保持在 0 8MPa 原料气流量保持 在 8000 10000Nm h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10 b 将转化炉温度提至工艺指标内为止 c 一般每 1000m3 h 工艺焦炉气加入氧气的量不超过 200m3 h 经验 数 d 转化炉触媒温度 550 以上 氧气温度达到 270 以上 转化炉 出口温度达到 500 以上 e 空分氧气分析合格 99 6 管道经置换 送至转化压力控制 2 5Mpa f 排净氧气管道内积水 打开氧气管道上自调阀前后截止阀 G 具备培氧条件后 打开配氧小阀向转化炉配氧 视转化炉情况开 配氢 氧大阀 经炉温调至正常 H 汽包蒸汽压力 氧气压力 系统压力 6 加负荷 a 联系调度让焦炉气压缩机加焦炉气负荷 一次按 500Nm 加 量 加量要缓慢 注意两次加量之间要大于 5 分钟 b 以转化床层温度的变化情况逐渐加大氧气量进行缓慢提温 注意调节时一定要做到缓慢细心 c 待 TRS60625 达 890 可切外来蒸汽 仅利用自产蒸汽 d 转化炉投料正常后 逐步把温度提至 950 水气比调至正 常操作 0 9 预热炉出口温度应逐渐降至 650 10 操作 待温 度压力正常后 常温氧化锌脱硫槽出口转化气成份分析合格 可逐 步向合成气压缩送气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11 7 向合成送气 待气体成份分析合格 温度 40 可逐步将气体送往合成气压缩机 五 正常工艺控制及调节五 正常工艺控制及调节 一 本岗位肩负着三种原料的流量控制比例调节任务 焦炉气 氧气 蒸汽 是很关键的岗位 操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合成甲醇的产 量和质量 因此在操作中要精心调节控制好以下工艺指标 1 转化炉出口气体中 CH4 0 6 影响转化炉出口 CH4含量的因素 很多 操作上主要有 a 控制好温度 包括入炉各种气体温度 转化炉床层及出口温度等 由于 CH4的蒸汽转化反应为吸热反应 提高温度有利于转化反应进 行 同时提高温度反应速度加快 所以要严格控制好转化炉温度在 工艺指标内 b 保证进转化水 气 0 9 增加水 气比有利于转化反应 如果负荷 变化 比例跟不上来 使水 气比过高或过低 催化剂容易结碳 则 要调好产气量及蒸汽量 达到指标要求 c 控制原料气中总硫 0 1PPmm d 控制好蒸汽质量 蒸汽含盐量 3mg m3 蒸汽含盐量过高会使触 媒层结盐 增大阻力 影响活性 因此要控制好锅炉排污 保证炉 水指标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12 e 生产负荷大小及气量波动也会使转化炉出口 CH4超标 影响转化 气质量 因此要尽量减少波动 保持系统稳定 将生产负荷控制适 当 2 严格控制 H C 比 H C 比是合成甲醇的重要指标 它的高低直接 影响合成甲醇产量 3 系统加减负荷要控制幅度 每次加量或减量氧气压力 工艺焦 炉气压力 二 运转设备开 停车 二 运转设备开 停车 1 鼓风机开车 停车 a 开车前准备 检查各润滑点 加油 盘车 机械电机无问题 联 系电工 电机绝缘合格 出口阀处于关位 入口过滤网清洁 b 开车 启动电机 注意转向正确 转速正常后缓慢开启出口阀 加量至工艺要求 注意电机电流变化 运行后无异响 振动 发热 现象方可离开 c 停车 关出口阀 停电机 2 冷凝液泵开车 停车 a 开车前准备 检查油位 开冷却水 盘车 检查电机绝缘合格 b 开车 开入口阀 排气后 启动电机 待出口水压达到工艺指标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13 要求 缓慢开出口阀 送水至正常 开车过程中要仔细检查机械部 分和电机有无异响振动和发热现象 c 停车 关掉出口阀 按停车按扭 停电机后关入口阀 停冷却水 排出泵体积水 定期盘车 d 倒泵 将备用泵按开车前准备好 先开启备用泵 出口水压与系 统压力平衡或高出时 缓慢打开出口阀 加量至正常 同时倒泵逐 渐减小负荷至之停泵 3 烧嘴保护泵开车 停车 a 开车前准备 检查油位 盘车 检查电机绝缘合格 b 开车 开入口阀 排导淋后 启动电机 待出口水压达到工艺指 标要求 缓慢开出口阀 送水至正常 开车过程中要仔细检查机械 部分和电机有无异响振动和发热现象 c 停车 关掉出口阀 按停车按扭 停电机后关入口阀 停冷却水 排出泵体积水 定期盘车 d 倒泵 将备用泵按开车前准备好 先开启备用泵 出口水压与系 统压力平衡或高出时 缓慢打开出口阀 加量至正常 同时倒泵逐 渐减小负荷至之停泵 三 预热炉操作 三 预热炉操作 1 控制燃料气压力 0 03Mpa 2 燃料气各导淋及燃料气混合器导淋 每小时排放一次 停车时燃 料气系统要置换 3 根据出口温度高低 调节燃料气量 并观察火焰颜色 长短适当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14 使其充分燃烧 TICA60605 预热炉出口温度控制在工艺指标范围内 四 四 水系统操作水系统操作 1 严格控制汽包液位在 1 2 2 3 保持每小时检查一次现场液位与 仪表液位是否一致 防止产生假液位 2 控制汽包给水量 使其与蒸汽量和排污量相平衡 维持液位稳定 3 根据炉水分析 调节连续排污量 是自产蒸汽量的 1 每班间 断排污二次 六 正常停车六 正常停车 一 计划停车 包括长期停车 一 计划停车 包括长期停车 中控接到调度停车指示后 立即通知压缩 精脱硫 空分 合成做 好停车准备 由后工序向前工序顺序停车 依次是转化 精脱硫 压缩 气 柜 转化炉切氧气 关死氧气管道主线 付线各阀门 打开氧气放 空 转化炉切工艺气 关精脱硫入口阀及氧化锌出口阀 焦炉气改 在氧化锌出口放空 精脱硫根据停车要求进行处理 保温保压或降 温 4 引外来蒸汽对转化炉进行降温 蒸汽降温至 250 切换氮气降 温至 100 以下 温度以转化炉床层温度 TI60623 为准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15 转化炉蒸汽降温开始后可关汽包出口阀门 自产蒸汽就地放 空 但要注意保持系统压力 降温由开始后逐渐降低 T60605 温度 降温速率控制在 100 h 5 转化 B60601 预热炉灭火停燃料气 待加热炉炉膛温度 T60626 降 至 50 以下 停鼓风机 打开炉底人孔或看火孔进行自然降温 6 水系统根据停车情况进行处理 冬季要注意防冻 二 二 短期停车 包括临时停车 短期停车 包括临时停车 1 接调度通知 切除 D60602 氧化锌脱硫槽 气体在 F60602 出口 放空 2 转化炉依次切氧气 工艺气 精脱硫系统保温保压 3 利用自产蒸汽 外来蒸汽 按降温要求进行降温 如停车时间很 短 系统自产蒸汽够用 可将转化炉保温 如系统自产蒸汽不够用 可引少量外来蒸汽对转化炉进行保温 如停车时间较长则将温度降 至 500 或按长停车要求进行 预热炉可维持火咀或灭火 4 水系统要及时调节供水量 转化炉停止降温或温度较低 汽包液 位较难控制时可将自产蒸汽就地放空 关死汽包出口阀门 5 各自动自调仪表打至手动位置 七 七 事故处理事故处理 1 全厂停电 停电后各运转设备处于静止状态 各自动调节阀归原 位 需做紧急处理 迅速关死如下各阀门 入口氧气自调阀并前后切断 精脱硫进口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16 阀 常温氧化锌槽进出口阀 迅速开启下列阀门 US60603 纯氧放空阀 各运转设备恢复到停车位置 各自调仪表打至手动位置 或现场控制 关连续排污 工艺系统根据情况保温保压 2 焦炉气中断 因压缩机问题或化产车间问题 造成焦炉气中断 应做如下处理 立即切除氧气 切断入口氧气自调阀 纯氧放空 切精脱硫系统进 出口阀 切 D60602 出入口阀 保温保压 转化炉引外来蒸汽进行置换或蒸汽降温 酌情处理 汽包维持液位 停止排污 预热炉酌情处理 如停车时间长 则按正常停车处理 3 氧气中断 氧气中断立即查找原因 若因氧气管线调节阀出现问题 应立即 启用付线 控制氧气量 若因空分问题断氧立即关死氧气管线主付 线阀及切断阀 开氧气放空阀 若氧气长时间不能供应可按正常停 车处理 4 停仪表空气 工艺处理同停电 5 仪表微机停电 各自调阀失控 因此应做紧急停车处理 6 锅炉干锅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17 发现干锅后应做紧急停车处理 切记不可马上向锅炉注水 否则 急剧产生大量蒸汽超压 导致爆炸事故 做紧急停车处理 转化炉切氧气 焦炉气 引外来蒸汽先进汽包至 废热锅炉 切记先排净蒸汽管线内的冷凝水后再通入蒸汽 并开废 锅排污阀 逐渐冷却降温后方允许加水 并认真检查废锅有无泄露 及使用情况 7 预热炉断燃烧气 预热炉断燃烧气后 火咀灭火 应做停车处理 切不可未查明原因前恢复供气 8 自产蒸汽带水 原因 仪表失灵或液位控制过高 处理 1 立即打开锅炉间断排污阀 把液位降至正常 并把给定值 调制正常指标 2 联系仪表工核对或修理失灵仪表 根据情况可作停车处理 3 严重带水时 应联系转化岗位切除自产蒸汽 用外来高压 蒸汽供生产使用 待汽包液位稳定后 再把自产蒸汽逐步投入 生产系统 八 安全注意事项八 安全注意事项 1 生产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公司车间的安全技术规程 严格执行操作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18 的 六严格 和 十四个 不准 要听从指挥 服从领导 2 进入岗位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3 班前四小时和班中禁止喝酒 在操作现场要严肃认真 不许打闹 及做其他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4 消防器材和防护器材 如各类灭火器 防护衣 防毒面具 氧气 呼吸器 长管 防护眼镜等必须齐备 操作人员应会正确使用 5 岗位禁止动火 如因检修必须动火时 应严格遵守动火制度 办 理动火手续后 在有工艺专人监护下方能动火 6 气体油类着火时 应用蒸汽 泡沫 干粉 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电器设着火时 应用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电器设备及各种油类着 火都严禁用水灭火 7 当甲醇大量泄露时 应带上防毒面具及必须的防护用具进行处理 8 进入毒区工作时 必须带好防毒面具 并必须 2 人以上方可工作 9 有人中毒时 应立即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安全的地方 并通知医院 进行抢救 10 不准在有压力的设备上进行检修工作 11 运转设备的转动部分要设有安全罩及防护安全栏杆 禁止在运 转部位进行工作 12 开关阀门不能用力过猛 开关高压阀门时 不能正面对阀门 应侧身开关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19 13 检修设备时 必须放掉压力加好盲板 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进 行 14 进入设备容器内工作时 必须办好进塔入罐手续 分析有毒气 体含量在允许范围内 并且氧含量应高 19 有两人以上监护的情 况下方可进入 15 电器设备绝缘不合格 严禁使用 16 安全阀应定期校验 17 登高作业三米以上应戴安全带 18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爆炸范围 CH4 5 35 14 9 CO 12 8 75 0 H2 4 15 75 0 H2S 4 3 45 4 CH3OH 6 36 5 19 有毒气体最高允许浓度 CO 0 02mg L 空气 H2S 0 01mg L 空气 CH3OH 0 05mg L 空气 20 预热炉点火安全操作要点 A 燃料煤气管线必须置换合格 O2 0 5 才能投入点火 必须 严格 B 在点火前 预热炉炉膛内必须吹扫 取样分析炉膛内可燃物 CO H2 0 5 才能点火 以防炉膛爆炸 C 如果一次点火不成功 第二次点火之前 必须开大烟囱蝶阀 吹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20 除炉膛内可燃气体 取样分析 CO H2 0 5 才能进行第二次 点火 D 点火时应严格遵守先点明火 后开煤气的操作顺序 不得颠倒 注意炉膛内及时 最好是点火前 通入传热介质 严禁出现干烧炉 膛内盘管的现象 E 在升温过程中 应随时观察炉体表面 内表面及炉管膨胀情况 观察炉壳密封状况和钢结构 有无异常变化 若发现问题及时向车 间领导及调度汇报 并做好记录 F 坚持每小时巡检一次 用红外测温仪对炉膛壁不同位置进行壁温 测量 对测量数据做好记录 21 转化炉投氧安全技术要点 A 投氧前转化炉上层温度必须达到自然点 660 以上 氧气温度达 到 270 以上 转化炉出口温度达 500 以上 B 投氧前 氧气到系统前 必须置换分析氧气纯度 O2 99 6 c 投氧前 系统工艺条件必须稳定 低流量 低压力的原则 即系 统压力保持在 0 8MPa 原料气流量保持在 8000 10000Nm h d 投料过程要严格控制蒸汽压力 氧气压力 焦炉气压力 九 设备一览表九 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位号设备名称及技术规格 1D 60601转化炉 金属烧嘴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21 内径 2200mm H 17416mm 筒体外设有水夹套 内装催化剂 19m3 床层高 5m 上部装填 FZ 5 高度 1m 下部装填 FZ 4 高度 4m 上部压层氧化铝球 25 下部垫层氧化铝球 50 操作介质 焦炉气 水蒸气 氧气 转化气 操作温度 960 1600 操作压力 2 3Mpa 1 型号 型号 FZ 5 外观 瓦灰色三孔蜂窝状 颗粒度 mm 25 18mm 堆密度 1 08 1 12 比表面积 5m2 g 使用温度 1400 使用压力 Mpa 常压 4Mpa 碳空速 h 1 1200 起始活性温度 580 径向抗压碎强度 400N 颗 组分 Al2O3 90 NiO 5 SiO2 0 2 Fe2O3 0 3 水份 1 2 型号 型号 FZ 4 外观 瓦灰色六孔蜂窝状 颗粒度 mm 19 19mm 堆密度 0 85 0 95 比表面积 7m2 g 使用温度 600 1300 使用压力 Mpa 常压 4Mpa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22 碳空速 h 1 1200 起始活性温度 580 径向抗压碎强度 400N 颗 组分 Al2O3 80 NiO 14 SiO2 0 2 Fe2O3 0 3 水份 1 2D60602 氧化锌脱硫槽 2040 20mm H 12882mm 内装触媒两层 单层高度 3 6 米 脱硫剂装填量 19 47m3 脱氯剂装填量 3 14m3 压垫层耐火球 25 2m3 操作介质 转化气 操作温度 40 操作压力 2 1Mpa 1 常温温脱氯剂 JX 5B 2 型 外观 灰白色条状 粒度 mm 4 0 0 3 5 20 堆积密度 kg l 1 0 55 0 75 径向抗压碎力均值 Ncm 1 60 磨耗率 5 活性氧化锌含量 20 氢氧化钙含量 60 氧化铝含量 20 温度 5 60 压力 Mpa 常压 5 0 气态空速 h 1 2000 高径比 3 入口 H2CI 含量 10 6 200 入口 H2CI 含量 10 6 0 1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23 穿透氯容 25 2 中温氧化锌脱硫剂 LYT 310 型 外观 灰白色条状 规格 3 5 5 15mm 堆密度 0 75 1 1kg l 抗压强度 90N cm 穿透硫容 10 30 氧化锌含量 60 磨耗 3 床层高径比 3 压力 常压 5 0Mpa 空速 1000 3000h 1 温度 20 120 3B60601 预热炉 内径 4787mm H 16560mm 烟囱高 15000mm 内有加热管 操作介质 管外 燃料气 管内 焦炉气 蒸汽 管内操作温度 焦炉气 蒸汽 500 660 蒸汽 230 400 管内操作压力 焦炉气 蒸汽 2 35 2 33Mpa 蒸汽 2 9Mpa 4C60601 废热锅炉 带汽包 F60601 卧式 内径 1450mm 汽包内径 1500mm 换热管 38 4 5 L 4000mm 换热面积 A 148m3 管 程 壳程 汽包 操作介质 转化气 水 蒸汽 水 蒸汽 操作温度 970 540 234 234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24 操作压力 2 3Mpa 3 0Mpa 3 0Mpa 5C60602 焦炉气预热器 固定管板式 壳体内径 1200mm 换热管 19 2 L 7500mm 换热面积 A 814m 2 管程 壳程 操作介质 转化气 焦炉气 操作温度 550 420 360 530 操作压力 2 2Mpa 2 3Mpa 6C60603 焦炉气初预热器 固定管板式 壳体内径 900mm 换热管 19 2 L 4500mm 换热面积 A 253m2 壳程 管程 操作介质 转化气 焦炉气 操作温度 420 300 40 320 操作压力 2 2Mpa 2 5Mpa 7C60604 锅炉给水预热器 固定管板式 壳体内径 900mm 换热管 25 2 L 6000mm 换热面积 A 277m2 管程 壳程 操作介质 转化气 水 操作温度 310 161 95 200 操作压力 2 12Mpa 4 2Mpa 8C60606 采暖水加热器 U 型管式 壳体内径 900mm 换热管 25 2 L 4500mm 换热面积 A 193m2 管程 壳程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25 操作介质 转化气 水 操作温度 145 100 65 90 操作压力 2 1Mpa 0 6Mpa 9C60607 脱盐水预热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壳体内径 800mm 换热管 19 2 L 6000mm 换热面积 A 279 2m2 管程 壳程 操作介质 转化气 脱盐水 操作温度 120 40 25 85 操作压力 2 2Mpa 0 6Mpa 10C60608 转化气加热器 固定管板式 壳体内径 350mm 换热管 19 2 L 1000mm 换热面积 A 4 6m2 管程 壳程 操作介质 转化气 中压蒸汽 操作温度 40 50 234 操作压力 2 1Mpa 3 0Mpa 11C60610 最终水冷器 固定管板式 壳体内径 500mm 换热管 19 2 L 3000mm 换热面积 A 51 6m2 管程 壳程 操作介质 转化气 水 操作温度 50 40 32 35 操作压力 2 05Mpa 0 5Mpa 12F60602 气液分离器 立式容器 上部有丝网除沫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26 内径 1400 H 9330mm 操作介质 转化气 水 操作温度 30 48 操作压力 2 2Mpa 13F60603 燃料气混合器 立式圆筒体 内径 1000 H 2706mm 操作介质 合成弛放气 操作温度 40 操作压力 0 02Mpa 14F60604 事故水槽 卧式 1600 L 4800mm 操作介质 水 氮气 操作温度 30 40 操作压力 0 8Mpa 15F60605 分离器 立式容器 1400 H 5775mm 操作介质 转化气 水 操作温度 110 操作压力 2 2Mpa 16F60606 排污灌 立式 1500 H 2850mm 操作介质 水 蒸汽 操作温度 234 100 17E60601 气提塔 立式 内径 800 H 15000mm 操作介质 冷凝液 空气 操作温度 102 操作压力 0 1MPa 18C60605 转化器冷却器 空冷器 8900 6340 5404 操作介质 转化气 操作温度 165 120 操作压力 2 2Mpa 19C60609 冷凝液冷却器 蒸发式水冷 4910 1620 4546 操作介质 冷凝液 操作温度 100 37 操作压力 0 4Mpa 转化岗位操作规程 27 20J60601 空气鼓风机 流量 8400m3 min 压升 8KPa 进气压力 大气压力 出气压力 0 008Mpa 附电机 30kW 21J60602AB 烧嘴保护泵 流量 Q 12m3 h 排出压力 3 5Mpa 附电机 45kW 22J60603AB 冷凝液泵 流量 Q 21m3 h 扬程 H 45m 附电机 7 5kW 十 正常工艺指标十 正常工艺指标 仪表代号 控制点温度 工艺指标 TI60601 焦炉气初预器入口焦炉气 40 TI60604 焦炉气预热器出口 360 TICA60605 预热炉焦炉气出口 660 TIA60616 预热炉蒸汽出口 300 TI606023 转化炉触媒层热点 1100 TRS60625 转化炉出口 950 TIC606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瑶海区注册公司合同范本
- 消防安全协议书合同范本
- 股东借款合同协议书范本
- 锅炉安装工程协议合同书
- 物流仓储安全管理协议书
- 税务代理项目协议书范本
- 灵活用工协议与劳动合同
- 江西北斗卫星导航协议书
- 股票期权服务协议合同书
- 脱落墙体粉刷维修协议书
- 2025年客房服务员(高级)客房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题库
- 医院防暴伤医培训
- 2025年战略合作协议和框架协议
- 办公楼电气系统改造方案
- 征地拆迁工作整改措施
- GB/T 45089-2024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
- 《车路协同 路侧感知系统 第2部分:测试方法》
- 办公楼物业保安管理服务方案
- 游戏开发与运营合同
- 2024儿童身高现状报告
- 重庆市园林水生植物栽植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