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精度检验_第1页
数控机床精度检验_第2页
数控机床精度检验_第3页
数控机床精度检验_第4页
数控机床精度检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控机床精度检测数控机床精度检测 数控机床的高精度最终是要靠机床本身的精度来保证 数控机床精度包括 几何精度和切削精度 另一方面 数控机床各项性能的好坏及数控功能能否正 常发挥将直接影响到机床的正常使用 因此 数控机床精度检验对初始使用的 数控机床及维修调整后机床的技术指标恢复是很重要的 1 1 检验所用的工具检验所用的工具 1 11 1 水平仪 水平仪 水平 0 04mm 1000mm 扭曲 0 02mm 1000mm 水平仪的使用和读数 水平仪是用于检查各种机床及其它机械设备导轨的直线度 平面度和设备安装的水平 性 垂直性 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测量时使水平仪工作面紧贴在被测表面 待气泡完全静止后方可读数 水平仪的分度 值是以一米为基长的倾斜值 如需测量长度为 L 的实际倾斜值可以通过下式进行计算 实际倾斜值实际倾斜值 分度值分度值 L 偏差格数偏差格数 水平仪的读数 水平仪的读数 水平仪读数的符号 习惯上规定 气泡移动方向和水平移动方 向相同时读数为正值 相反时为负值 1 21 2 千分表 千分表 1 31 3 莫氏检验棒 莫氏检验棒 2 检验内容 检验内容 2 1 相关标准 例 相关标准 例 加工中心检验条件 第 2 部分 立式加工中心几何精度检验 JB T8771 2 1998 加工中心检验条件 第 7 部分 精加工试件精度检验 JB T8771 7 1998 加工中心检验条件 第 4 部分 线性和回转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检验 JB T8771 4 1998 机床检验通则 第 2 部分 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 JB T17421 2 2000 加工中心技术条件 JB T8801 1998 2 2 检验内容 检验内容 精度检验内容主要包括数控机床的几何精度 定位精度和切削精度 2 2 1 数控机床几何精度的检测 数控机床几何精度的检测 机床的几何精度是指机床某些基础零件本身的几何形状精度 相互位置的 几何精度及其相对运动的几何精度 机床的几何精度是综合反映该设备的关键 机械零部件和组装后几何形状误差 数控机床的基本性能检验与普通机床的检 验方法差不多 使用的检测工具和方法也相似 每一项要独立检验 但要求更 高 所使用的检测工具精度必须比所检测的精度高一级 其检测项目主要有 其检测项目主要有 直线度直线度 一条线在一个平面或空间内的直线度 如数控卧式车床床身导轨的直线度 部件的直线度 如数控升降台铣床工作台纵向基准 T 形槽的直线度 运动的直线度 如立式加工中心 X 轴轴线运动的直线度 平面度 如立式加工中心工作台面的平面度 平面度 如立式加工中心工作台面的平面度 测量方法有 测量方法有 平板法 平板和指示器法 平尺法 精密水平仪法和光学法 平行度 等距度 重合度平行度 等距度 重合度 线和面的平行度 如数控卧式车床顶尖轴线对主刀架溜板移动的平行度 运动的平行度 如立式加工中心工作台面和 X 轴轴线间的平行度 等距度 如立式加工中心定位孔与工作台回转轴线的等距度 同轴度或重合度 如数控卧式车床工具孔轴线与主轴轴线的重合度 垂直度垂直度 直线和平面的垂直度 如立式加工中心主轴轴线和 X 轴轴线运动间的垂直度 运动的垂直度 如立式加工中心 Z 轴轴线和 X 轴轴线运动间的垂直度 旋转旋转 径向跳动 如数控卧式车床或主轴定位孔的径向跳动 周期性轴向窜动 如数控卧式车床主轴的周期性轴向窜动 端面跳动 如数控卧式车床主轴的卡判定位端面的跳动 2 2 2 机床的定位精度检验 机床的定位精度检验 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是测量机床各坐标轴在数控系统控制下所能达到的位 置精度 根据实测的定位精度数值判断机床是否合格 其内容有 各进给轴直线运动精度 直线运动重复定位精度 直线运动轴机械回零点的返回精度 刀架回转精度 2 2 3 机床的切削精度检验 机床的切削精度检验 机床的切削精检验 又称为动态精度检验 其实质是对机床的几何精度和 定位精度在切削时的综合检验 其内容可分为单项切削精度检验和综合试件检 验 单项切削精度检验包括 单项切削精度检验包括 直线切削精度 平面切削精度 圆弧的圆度 圆柱度 尾座套筒轴线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 螺纹检测等 综合试件检验 综合试件检验 根据单项切削精度检验的内容 设计一个具有包括大部分单项 切削内容的工件进行试切加工 来确定机床的切削精度 2 2 42 2 4 数控车床基本检验项目表 数控车床基本检验项目表 数控车床基本检验项目 序号检测内容检测方法 允许误差 mm 实测误差 纵向 导轨在 垂直平 面内的 直线度 0 020 凸 局部公差 在任意 250 长度上测 量为 0 075 1 床身导轨调 水平 横向 导轨的 平行度 0 04 1000 2 溜板移动在水平面内的 直线度 0 02 3 尾座移动对溜板移动的 平行度 a 在垂直平面内 b 在水平面内 0 03 局部公差 在任意 500 测量长度 上为 0 02 4 主轴 a 主轴的轴向窜动 b 主轴轴肩支承面的跳 动 a 0 01 b 0 02 包括轴向 窜动 序号检测内容检测方法 允许误差 mm 实测误差 5 主轴定心轴颈的径向跳 动 0 01 6 主轴锥孔轴线的径向跳 动 a 靠近主轴端面 b 距离主轴端面 300mm 处 a 0 01 b 0 02 7 主轴轴线对溜板移动的 平行度 a 在垂直平面内 b 在水平内 测量长度为 200mm a 在 300 测量长为 0 02 只许 向上偏 b 0 015 只许向上 偏 8顶尖的跳动0 015 9 尾座套筒轴线对溜板移 动的平行度 a 在垂直平面内 b 在水平面内 a 在 100 测量长度 上为 0 015 只 许向上偏 b 在 100 测量长度 为 0 01 只 许向前偏 序号检测内容检测方法 允许误差 mm 实测误差 10 尾座套筒锥孔轴线对溜 板移动的平行度 a 在垂直平面内 b 在水平面内 测量长度 为 200mm a 在 300 测量长度 上为 0 03 只许 向上偏 b 0 03 只 许向前偏 11 两顶针 主轴和尾座两顶尖的等 高 0 05 0 02 只许尾座 高 12 刀架回转的重复定位精 度 0 01 Z 轴0 015 13重复定位精度 X 轴0 01 序号检测内容检测方法 许误差 mm 实测误差 Z 轴 0 045 14定位精度 X 轴 0 04 P1 精车外圆的精度 a 圆度 b 在纵截面内直径一致 性 a 0 005 b 在 200 测 量长度 上为 0 03 P2精车端面的平面度 300 直 径上为 0 02 只 许凹 P3 螺纹 L 2d d 约为 Z 轴丝杆直径 螺距不超过 Z 轴丝杆 螺距之半 任意 60 mm 测 量长度 螺距累 积误差 的允差 为 0 02 mm 注 P1 P3 试切件为钢材 P2 试件为铸铁 3 实例分析一 以数车为例 实例分析一 以数车为例 3 13 1 床身导轨的直线度 床身导轨的直线度 3 1 13 1 1 纵向导轨调平后 床身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 纵向导轨调平后 床身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 检验工具 精密水平仪检验工具 精密水平仪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如 0001 所示 水平仪沿 Z 轴向放在溜板上 沿导轨全长等距离地 在各位置上检验 记录水平仪的读数 算出床身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 差 图图 0001 3 1 23 1 2 横向导轨调平后 床身导轨的直线度 横向导轨调平后 床身导轨的直线度 检验工具 检验工具 精密水平仪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如 0002 所示 水平仪沿 X 轴向放在溜板上 在导轨上移动溜板 记录水平仪读数 其读数最大值即为床身导轨的平行度误差 图图 0002 全长的直线度误差 全长的直线度误差 曲线相对其两端连线的最大坐标值 导轨全长的直线度误差导轨全长的直线度误差 全为 全为 BB 误差曲线中的最大误差格数 例 2 8 格 全 BB 水平仪规格 被测时的每次移动距离 2 8 0 02 1000 250 0 014 0 014 0 02 直线度全程允许公差 这台车床床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检验合格 国标 国标 在 500 1000 长度内只许凸起 0 02 3 23 2 溜板在水平面内移动的平行度 溜板在水平面内移动的平行度 检验工具 检验工具 指示器和检验棒 百分表和平尺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如 0003 所示 将直验棒顶在主轴和尾座顶尖上 再将百分表固定 在溜板上 百分表水平触及验棒母线 全程移动溜板 调整尾座 使百分表在 行程两端读数相等 检测溜板移动在水平面内的平行度误差 图图 0003 3 33 3 尾座移动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 尾座移动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 垂直平面内尾座移动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垂直平面内尾座移动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 水平面内尾座移动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水平面内尾座移动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 检验工具 检验工具 百分表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如 0004 0005 所示 将尾座套筒伸出后 按正常工作状态锁紧 同时使尾座尽可能的靠近溜板 把安装在溜板上的第二个百分表相对于尾座套 筒的端面调整为零 溜板移动时也要手动移动尾座直至第二个百分表的读数为 零 使尾座与溜板相对距离保持不变 按此法使溜板和尾座全行程移动 只要 第二个百分表的读数始终为零 则第一个百分表相应指示出平行度误差 或沿 行程在每隔 300mm 处记录第一个百分表读数 百分表读数的最大差值即为平行 度误差 第一个指示器分别在图中 ab 位置测量 误差单独计算 图图 0004 图图 0005 3 3 主轴跳动 主轴跳动 主轴的轴向窜动主轴的轴向窜动 主轴的轴肩支承面的跳动主轴的轴肩支承面的跳动 检验工具 检验工具 百分表和专用装置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用专用装置在主轴线上加力 F F 的值为消除轴向间隙的最小值 把百分表安装在机床固定部件上 然后使百分表测头沿主轴轴线分别触及专用 装置的钢球和主轴轴肩支承面 旋转主轴 百分表读数最大差值即为主轴的轴 向窜动误差和主轴轴肩支承面的跳动误差 3 53 5 主轴定心轴颈的径向跳动 主轴定心轴颈的径向跳动 检验工具 检验工具 百分表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如 0006 所示 把百分表安装在机床固定部件上 使百分表测头垂 直于主轴定心轴颈并触及主轴定心轴颈 旋转主轴 百分表读数最大差值即为 主轴定心轴颈的径向跳动误差 图图 00060006 3 3 主轴锥孔轴线的径向跳动 主轴锥孔轴线的径向跳动 检验工具 检验工具 百分表和验棒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如图 0007 将检验棒插在主轴锥孔内 把百分表安装在机床固定部 件上 使百分表测头垂直触及被测表面 旋转主轴 记录百分表的最大读数差 值 在 a b 处分别测量 标记检棒与主轴的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 取下检棒 同向分别旋转检棒 90 度 180 度 270 度后重新插入主轴锥孔 在每个位 置分别检测 取 次检测的平均值即为主轴锥孔轴线的径向跳动误差 图 0007 3 3 主轴轴线 对溜板移动 的平行度 主轴轴线 对溜板移动 的平行度 检验工具 检验工具 百分表和验棒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如图 0007 将检验棒插在主轴锥孔内 把百分表安装在溜板 或刀架 上 然后 使百分表测头垂直在平面触及被测表面 验棒 移动溜板 记录百分表的最大读数差值及方向 旋转主轴 180 度 重复测量一次 取两次 读数的 算术平均值作为在垂直平面内主轴轴线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误差 使百分表测头在水平平面内垂直触及被测表面 验棒 按上述 的方法重 复测量一次 即得水平平面内主轴轴线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误差 图图 00070007 3 3 主轴顶尖的跳动 主轴顶尖的跳动 检验工具 检验工具 百分表和专用顶尖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如 0008 所示 将专用顶尖插在主轴锥孔内 把百分表安装在机床 固定部件上 使百分表测头垂直触及被测表面 旋转主轴 记录百分表的最大 得数差值 图图 00080008 3 3 尾座套筒轴线 对溜板移动 的平行度 尾座套筒轴线 对溜板移动 的平行度 检验工具 检验工具 百分表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如 0009 0010 所示 将尾座套筒伸出有效长度后 按正常工作状态 锁紧 百分表安装在溜板 或刀架上 然后 使百分表测头在垂直平面内垂直触及被测表面 尾座筒套 移动溜板 记 录百分表的最大读数差值及方向 即得在垂直平面内尾座套筒轴线对溜板移动 的平行度误差 使百分表测头在水平平面内垂直触及被测表面 尾座套筒 按上述 的方法重复测量一次 即得在水平平面内尾座套筒轴线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误 差 图图 00090009 图 0010 3 103 10 尾座套筒锥孔轴线 对溜板移动 的平行度 尾座套筒锥孔轴线 对溜板移动 的平行度 检验工具 检验工具 百分表和验棒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尾座套筒不伸出并按正常工作状态锁紧 将检验棒插在尾座套筒锥 孔内 指示器安装在溜板 或刀架 上 然后 把百分表测头在垂直平面内垂直触及被测表面 尾座套筒 移动溜板 记 录百分表的最大读数差值及方向 取下验棒 旋转验棒 180 度后重新插入尾座 套孔 重复测量一次 取两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在垂直平面内尾座套筒锥 孔轴线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误差 把百分表测头在水平平面内垂直触及被测表面 按上述 的方法重复 测量一次 即得在水平平面内尾座套筒锥孔轴线对溜板移动的平行度误差 3 113 11 床头和尾座两顶尖的等高度 床头和尾座两顶尖的等高度 检验工具 检验工具 百分表和验棒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如 0011 所示 将检验棒顶在床头和尾座两顶尖上 把百分表安装 在溜板 或刀架 上 使百分表测头在垂直平面内垂直触及被测表面 检验棒 然后移动溜板至行程两端 移动小拖板 轴 记录百分表在行程两端的最大 读数值的差值 即为床头和尾座两顶尖的等高度 图 0011 3 123 12 刀架转位的重复定位精度 刀架转位的重复定位精度 检验工具 检验工具 百分表和验棒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把百分表安装在机床固定部件上 使百分表测头垂直触及被测表面 检具 在回转刀架的中心行程处记录读数 用自动循环程序使刀架退回 转 位 360 度 最后返回原来的位置 记录新的读数 误差以回转刀架至少回转三 周的最大和最小读数差值计 对回转刀架的每一个位置都应重复进行检验 并 对每一个位置百分表都应调到零 3 133 13 重复定位精度 定位精度 重复定位精度 定位精度 检验工具 检验工具 激光干涉仪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因为用步距规测量定位精度时操作简单 因而在批量生产中被广泛 采用 无论采用哪种测量仪器 在全程上的测量点数应不少于 5 点 测量间距按 下式确定 Pi iP k P 为测量间距 k 为各目标位置时取不同的值 以获得全测量行 程上各目标位置的不均匀间隔 从而保证周期误差被充分采样 3 143 14 机床精度验收报告的撰写 机床精度验收报告的撰写 机床精度验收报告宜用表格的形式撰写 检验报告项目中必须列出检验的 序号 检验类容 检测方法及示图 允许值 实测值等内容 如上数控车床基 本检验项目表所示 在检测方法除了示图外还可适量增加文字说明表达检测方 法过程 4 实例分析二 实例分析二 铣床铣床 加工中心精度检验报告以供参考 加工中心精度检验报告以供参考 4 1 数控铣床的的检验标准 数控铣床的的检验标准 引用标准 GB T17421 1 1998 机床检验通则第一部分 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床 的几何精度 4 2 数控铣床的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的要求 数控铣床的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的要求 主要针对工作台宽度 320 1250mm 的 一般用途的卧式和立式数控床身铣床 根据机 床本身的等级 检测精度的要求也分普通级和精密级 普通级 普通级 多指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的经济型数控机床 精密级 精密级 多指在加工时精度要求高的高档数控机床 4 3 检测前准备工作的要求 检测前准备工作的要求 4 3 1 参照 参照 GB T17421 1 尤其是精度检验前的安装 主轴及其部件的空运转升温和检验方尤其是精度检验前的安装 主轴及其部件的空运转升温和检验方 法法 4 3 2 参照 参照 GB T17421 1 1998 中中 3 1 的规定 调整机床安装水平的规定 调整机床安装水平 十字工作台型铣床调整安装水平时 将工作台 滑座和主轴箱等移动部件分别置于行 程的中间位置 在工作台中央位置放置水平仪 水平仪在纵向和横向的读数均不得超过 0 030 1000mm 立柱移动型和滑枕移动型铣床调整安装水平时 在床身导轨上放置圆检验棒 对 V 形 导轨 或板桥 对平导轨 圆检验棒和板桥上垂直于床身导轨放一平尺 在圆检验棒 板 桥和平尺上各放一个水平仪 水平仪 a 和导轨平行 水平仪和导轨垂直 调整导轨水平 水平仪 a 和 b 的读数均不得超过 0 03 1000 4 3 3 检测内容 检测内容 4 3 3 1 几何精度检测 几何精度检测 G1 主轴箱垂向移动的直线度 G2 工作台面对主轴箱垂向移动的垂直度 G3 工作台面的平面度 G4 工作台面对工作台 或立柱 或滑枕 移动的平行度 G5 主轴端部的跳动 G6 主轴锥孔轴线的径向跳动 G7 主轴旋转轴线对工作台面的平行度 仅适用于卧式床身铣床 G8 主轴旋转轴线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 仅适用于立式床身铣身 G9 主轴旋转轴线对工作台 或立柱 或滑枕 横向移动的平行度 G10 工作台中央或基准 T 形槽的直线度 G11 主轴旋转轴线对工作台中央或基准 T 形槽的垂直度 仅适用于卧式床身铣床 G12 中央或基准 T 形槽对工作台纵向移动的平行度 G13 工作台 或立柱 或滑枕 横向移动对工作台纵向移动的垂直度 G14 直线运动坐标的定位精度 G15 直线运动坐标的重复定位精度 G16 直线运动坐标的平均反向值 4 3 3 2 工件试切的精度 工件试切的精度 要求加工一个工件有圆 正方形 六边形 球面 普通级和精密级数控床身的几何精度和加工精度的检验项目都是相同的 区别就在于 在机床本身所具备的划分等级上的床身 检验同一项目时精密级的要求精度高 公差要小 还有就是用户所要求的检验项目 序号简图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检验工具 参照GB T 17421 1 1998 的有关条文 5 2 3 2 1 G1 a 允差 b 允差 在 300 测量长度上 在 300 测量长度上 普通级精密级普通级精密级 0 0160 0100 0160 010 主轴箱垂 向移动的 直线度 a 在机床的 横向垂直 平面内 b 在机床 的纵向平 面内 角 尺 工作台位于行 程的中间位置 角尺放在工作台面上 a 横向垂直平面内 b 纵向垂 直平面内 固定指示器 使其测头触及角尺的检验 面 调整角尺 使指示器读数 在测量长度的两端相等 按测量长度 移动主轴箱 进行检验 a b 的误差分别计算 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 差值计 序号简图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检验工具 参照GB T 17421 1 1998 的有关条文 5 5 2 2 2 G2 允差 ab 普通级精密级普通级精密级 0 016 3000 010 3000 016 3000 010 300 工作台面对 主轴箱垂向 移动的垂直 度 a 在机床的 横向垂直平 面内 b 在机床的 纵向垂直平 面内 角尺 工作台位于 行程中间位置 角尺放在工作台面上 a 横向垂直平面内 b 纵向垂直平面内 固定 指示器 使其侧头触及 角尺的检验面 移动主 轴箱进行检验 a b 的误差分别计 算 误差以指示器读数 的最大差值计 简 图检验项目检验方法 检验工具 参照 GB T 17421 1 1998 的 有关条文 5 3 2 2 5 3 2 3 G3 d d 每次测量移动距离 局部公差 在任意 300 测量长度上 普通级 精密级 0 02 0 012 工作台面 的平面度 水平仪 或 工作台位于行程中 间位置 平尺量 用水平 仪检验 如图 在 工作台面上选择由 O A C 三点所组 成的平面做为基准 平面 并使两条直 线 OA 和 OC 互相 垂直且分别平行于 工作台面的轮廓边 将水平仪放在工作 台面上 采用两点 连锁法 分别沿 OX 和 OY 方向移 动 测量台面轮廓 OA OC 上的各点 然后使水平仪沿 O A O A CB 移动 测 量整个台面轮廓上 的各点 通过作图 或计算 求出各测 点相对于基准平面 的偏差 误差以其 最大与最小偏差的 代数差值计 用平尺和量块 检验 按 GB T17421 1 1998 中 5 3 2 2 规定的方 法进行 块 简 图检验项目检验方法 检验工具 参照GB T 17421 1 1998 的有关条文 5 4 2 2 2 1 G4 ab 在任意 300 测 量长度上 0 0250 016 在任意 300 测 量长度上 0 0250 016 最大允差0 050 03 工作台面对 工作台 或立 柱 或滑枕 移 动的平行度 a 横向 b 纵向 平 尺 在 工作台面上放两个 等高块 平尺 放在等高块上 a 横 向 b 纵向 在主轴中 央处固定指示器 使 其测头触及平 尺的检验面 按测量 长度 横向移动工作 台 或立柱 或滑 枕 和纵向移动工 作台进行检验 a b 的误差 分别计算 误差以 指示 器 读 数的最大差值计 当工作台长 度大于 1600mm 时 则将 平尺逐 次移动进行检验 简 图检验项目检验方法 检验工具 参照GB T 17421 1 1998 的 有关条文 G5 主轴端部 的跳动 a 主轴定 心轴颈的 径向跳动 用于有定 心轴颈的 床身铣床 b 主轴的 轴向窜动 c 主轴轴 肩支承面 的跳动 a 5 6 1 2 2 专用检验 b 5 6 2 2 1 5 6 2 2 2 棒 c 5 6 3 2 固定指示器 使其测头分别触 及 a 主轴定心 轴颈表面 b 插入 主轴锥孔中的专 用检验棒端面中 心处 c 主轴轴肩 支承面靠近边缘 处 旋转主轴进 允差 普通级精密级 a0 010 006 b0 010 006 c0 020 012 行检验 a b c 的 误差分别计算 跳动或窜动误差 以指示器读数的 最大差值计 b c 项检 验时 应通过主 轴中心线加一个 由制造厂规定的 轴向力 F 对已 消除轴向游隙的 主轴 可不加力 简 图检验项目检验方法 检验工具 参照GB T 17421 1 1998 的有 关条文 5 6 1 2 3 G6 允差 mm 序号普通级精密级 a 0 0100 006 b 0 0200 012 主轴锥孔 轴线的径 向跳动 a 靠近 主轴端面 b 距主 轴端面 300mm 处 指示器 检验棒 在主轴 锥孔中插入检验 棒 固定指示器 使 其测头触及检验 棒的表面 300mm 处 旋转主轴进 行检验 拔出检验棒 相对主轴旋转 90o 重新插入主 轴锥孔中 依次 重复检验三次 a b 的误差 分别计算 径向 跳动误差以四次 测量结果的算术 平均值计 G7 允差 mm 普通级精密级 在测量 300 0 0160 010 主轴旋转 轴线对工 作台面的 平行度 仅适用 于卧式床 身铣床 参照GB T 17421 1 1998 的有 关条文 5 4 1 2 4 检验棒 工作台 位于纵向行程的 中间位置 在主轴锥孔 中插入检验棒 将 带有指示器的支 架放在工作台面 上 使指示器的测 头触及检验棒的 表面 按测量长度 移动支架进行检 验 将主轴旋转 180o 重复检验一 次 误差以两次 测量结果的代数 和之半计 简 图检验项 目 检验方法 检验工具 参照GB T 17421 1 1998 的有关条 5 5 1 2 1 5 5 1 2 4 2 G8 允差 mm 序号普通级精密级 a 0 016 3000 010 300 b 0 016 3000 010 300 主轴旋 转轴线 对工作 台面的 垂直度 仅适用 于立式 床身铣 身 a 在机床 的横向 垂直平 面内 b 在机床 的纵向 垂直平 面内 专用检验棒 工作 台位于纵向行程的中 间位置 将指示器装在 插入主轴锥孔中的专 用检验棒上 使其测头 触及工作台面 a 横向 垂直平面内 b 纵向垂 直平面内 按测量长 度 旋转主轴进行检 验 拔出检验棒 旋转 180 o 插入主轴锥孔 中 重复检验一次 a b 的误差分别计算 误差以两次测量结果 的代数和之半计 G9 允差 mm 在 300 测量长度 序号普通级精密级 a 0 016 3000 010 300 b 0 016 3000 010 300 主轴旋 转轴线 对工作 台 或立 柱 或滑 枕 横向 移动的 平行度 a 在垂直 平面内 b 在水平 面内 参照GB T 17421 1 1998 的有关条文 5 4 2 2 3 检验棒 工作台位 于纵向行程的中间位 置 在主轴锥孔中插 入检验棒 将指示器固 定在工作台面上 使其 测头触及检验棒的表 面 a 垂直平面内 b 水 平面内 按测量长度 横 向移动工作台 或立柱 或滑枕 进行检验 将主轴旋转 180o 重复检验一次 a b 的误差分别 计算 误差以两次测 量结果的代数和之半 计 简 图检验项 目 检验方法 检验工具 参照GB T 17421 1 1998 的有关条文 5 2 1 2 5 2 1 2 1 5 2 1 2 3 或 5 2 3 2 G10 允差 mm 在 500 测量长度 普通级 0 010 最大允差 0 030 精密级 0 008 最大允差 0 025 工作台 中央或 基准 T 形槽的 直线度 平 尺 专用滑板 或钢丝 显微镜 用平尺检验 在工作台面上放两 个等高块 平尺放 在其上 将带有指 示器的专用滑板放 在工作台面上并紧 靠 T 形槽一侧 使 指示器测头触及平 尺的检验面 调整 平尺 使指示器读 数在 T 形槽全长的 两端相等 移动专 用滑板进行检验 误差以指示器 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用钢丝和显微 镜检验 按 GB T17421 1 1998 中 5 2 1 2 3 规定的 方法进行 G11 允差 mm 在 300 测量长度 普通级 0 020 精密级 0 016 主轴旋 转轴线 对工作 台中央 或基准 T 形槽的 垂直度 仅适用 于卧式 床身铣 床 参照GB T 17421 1 1998 的有关条文 5 5 1 2 1 5 5 1 2 5 2 专用检验棒 专 用滑板 工作台位于纵 向行程的中间位置 将专用滑板放在工 作台面上并紧靠 T 形槽一侧 指示器 装在插入主轴锥孔 中的专用检验棒上 使其测头触及专用 滑板的检验面 按 测量长度 移动滑 板后旋转主轴进行 检验 拔出检验棒 旋转 180o 插入主 轴锥孔中 重复检 验一次 误差以两次测 量结果的代数和之 半计 G12 允差 mm 在 300 测量长度 普通级 0 015 最大允差 0 040 精密级 0 010 最大允差 0 025 中央或 基准 T 形槽对 工作台 纵向移 动的平 行度 指示器 或指示器 专用滑板 5 4 2 2 1 5 4 2 2 2 1 工作台位于横 向行程的中间位置 在主轴中央处 固定指示器 使其 测头触及 T 形槽侧 面 按测量长度 纵向移动工作台进 行检验 误差以指示器 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简 图检验项目检验方法 检验工具 参照GB T 17421 1 1998 的有 关条文 5 5 2 2 4 G13 允差 mm 在 300 测量长度 普通级 0 020 精密级 0 012 工作台 或立柱 或滑枕 横向移动 对工作台 纵向移动 的垂直度 角 尺 a 将平 尺放在工作台面 纵向行程 平 尺 的中间 位置 固定指示 器 使其测头触 及平尺的检验面 调整平尺 使指 示器读数在纵向 移动长度的两端 相等 角尺放在工 作台面上 使其 一边紧靠调整好 的平尺 然后使 工作台位于纵向 行程的中间位置 b 固定指示 器 使其测头触 及角尺的另一边 按测量长度 横向移动工作台 功立柱 或滑 枕 进行检验 误差以指示 器读数的最大差 值计 简 图检验 项目 检验方法 检验工具 参照GB T 17421 1 1998 的 有关条文 5 5 1 G14 坐标行程普通级精密级 500 500 8 00 0 04 0 05 0 025 0 03 直线 运动 坐标 的定 位精 度 非检测坐标上的运动 部件位于行程的中间位 置 当坐标行程小于或等 于 2000mm 时 每 1000mm 内至少适当选取 5 个测点 大于 2000mm 时 每隔 250mm 左右适 当选取 1 个测点 以这 些测点的位置作为目标 位置 P 快速移动运动部 件 分别对各目标位置 从正 负两个方向进行 5 次定位 测出正 负向 每次定位时 运动部件 实际到达的位置 Pj与目 标位置 Pj之差值 Pij Pj 即位置偏差 Xj 按 GB T 10931 1989 规定的方法 计算出在 坐标全行程的各目标位 置上 正 负向定位时 800 12500 060 04 1250 20000 070 05 2000 32000 080 06 的平均位置偏差 j和标 X 准偏差 Sj 误差 A 以所 有 j 3Sj 的最大值与 X 所有 j 3Sj 的最小 X 值之差值计 即 A j 3Sj max j 3Sj min XX 每个直线运动坐标均 须检验 G15 允差 mm 普通级 0 020 精密级 0 016 直线 运动 坐标 的重 复定 位精 度 非检测坐标上的运动 部件位于行程的中间位 置 当坐标行程小于或等 于 2000mm 时 每 1000mm 内至少适当选取 5 个测点 大于 2000mm 时 每隔 250mm 左右适 当选取 1 个测点 以这 些测点的位置伯为目标 位置 Pj 快速移动运动 部件 分别对各目标位 置从正 负两个方向进 行五次定位 测出正 负向每次定位时 运动 部件实际到达的位置 Pj 与目标位置 Pj之差值 Pij Pj 即位置偏差 Xij 按 GB T10931 1989 规定的方法 计算出在 坐标全行程的各目标位 置上 正 负向定位时 的平均位置偏差j 和标X 准偏差 Sj 误差 R 以所 有 6Sj 6Sj的最大 值计 即 R 6Sj max 每个直线运动坐标均 须检验 简 图检验项目检验方法 检验工具 参照GB T 17421 1 1998 的有 关条文 G16 允差 mm 普通级 0 012 精密级 0 008 直线运动 坐标的平 均反向值 非检验坐标上 的运动部件位于 行程的中间位置 当坐标行程 小于或等于 2000mm 时 每 1000mm 内至少 适当选取 5 个测 点 大于 2000mm 时 每 隔 250mm 左右 适当选取 1 个测 点 以这些测点 的位置作为目标 位置 Pj 快速移 动运动部件 分 别对各目标位置 从正 负向每次 定位时 运动部 件实际到达的位 置 Pij与目标位 置 Pj之差值 即 位置偏差 Xij 按 GB T10931 1989 规定的方法 计 算出在坐标全行 程的各目标位置 上 正 负向定 位的平均位置偏 差之差值 j X j 即反 X 向差值 Bj 各反 向值的平均值就 是坐标的平均反 向值误差 j B 即 j B m 1 Bj m j 1 各个直线运动坐 标均须检验 简图检验性 质 切削条 件 检验 项目 检验 工具 说明 参照GB T 17421 1 1998 的有关 条文 P1 允差普通级 a 0 020 b 0 030 c 0 030 100 测量长度上 精密级 a 0 012 b 0 020 c 0 012 100 测量长度上 B 立式 铣床 沿 X 坐标 方向 对 A 面 进行精 铣 接 刀处重 叠约 5 10m m 分别 沿 X Y 坐标方 向对 B C D 面进 行精铣 用套 式面铣 刀 用同 一把铣 刀进行 滚铣 a 每 个试 件 A 面的 直线 度 b 试 件 A 面的 等高 c C 和 B 面 D 和 B 面 的相 互垂 直度 及 B C D 面分 别对 A 面 的垂 直度 平 尺 块 规 千分 尺 角 尺 块 规 平 板 在卧铣试 件的 B 面 或立铣试 件的 A 面 上放两个 等高块 平尺放在 其上 用 块规接触 B 面或 A 面与平尺 的检验面 进行检验 直线度误 差以块规 尺寸的最 大差值计 用千 分尺测量 A E 面间 的距离 等高误差 以其最大 差值计 在平 板上放一 角尺和两 个等高块 分别将试 件的 A B C D 面放 在等高块 上 按测 量长度 用块规接 触试件的 被检验面 和角尺的 检验面进 行检验 垂直度误 差以块规 尺的最大 差值计 P2 允差 300 测量长度上 普通级 a 0 020 b 0 040 c 0 040 用 X Y 坐标的 直线插 补 对 A B C D 四周面 进行精 铣 立铣刀 切削深 度 t0 1 mm a 四 面的 直线 度 b 相 对面 间的 平行 度 c 相 邻两 面间 的垂 直度 指示 器 平 板 指示 器 平 板 指示 器 角 尺 平 板 3 1 3 2 2 4 1 4 2 试切前 应确保试 件安装基 准的平直 试件安 装在工作 台的中间 位置 使 其一个加 工面与 X 坐标成 30O 角 在平板上 放两个垫 块 试件 放在其上 固定指示 器 使其 测头触及 被检验面 精密级 a 0 012 b 0 025 c 0 025 调整垫块 使指示器 在试件两 端的读数 相等 沿 加工方向 按测量长 度 在平 板上移动 指示器进 行检验 直线度误 差以指示 器在各面 上读数最 大差值中 的最大值 计 在平板 上放两个 等高块 试件放在 其上 固 定角尺于 平板上 再固定指 示器 使 其测头触 及被检验 面 沿加 工方向 按测量长 度 在角 尺上移动 指示器进 行检验 垂直度误 差以指示 器在各面 上读数最 大差值中 的最大值 计 简图检验性切削条检验检验说明 质件项目工具参照GB T 17421 1 1998 的有关 条文 P3 允差 mm 普通级 a 0 030 250 长 a 0 035 4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