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四川省中考语文试题 A A 卷卷 一 一 基础积累基础积累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1 8 分 2019 苏州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 按要求答题 不除糟粕 何来精华 目睹朋友加工琥珀 一块 105 克的原石 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 其貌不 y ng 切除边角后余 82 克 隐约 可见内在的微光 继续打磨 最终诞生一枚 30 克的大圆珠 清洁光亮晶 y ng 剔透 质地柔美 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 何来精华 人也是这样 不经历风吹雨打 不历事炼心 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 愈来愈 璀璨的那条路 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越经世事的打磨 生命越圆润 越精致 越美丽 越有品质的 芳香 那些风雨 其实 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 所以 只要勇于承受 选择忍耐 那些疼痛 都会变成生命的 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 便难有正确的信念 不清理心灵的污垢 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 不剔除思想的糟粕 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 留精华 也是一个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过程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其貌不 y ng 晶 y ng 剔透 蜕 A du B tu 变 污垢 A g u B h u 2 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 A 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 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B 弃糟粕 留精华 也是一个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的过程 3 不改变原意 把 不除糟粕 何来精华 改成陈述句 然后说说原句的表达效果 2 2 分 2019 桐梓模拟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美贸易战的停战 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 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 B 通过升级改造 使桐梓县汽车客运站的面积扩大了不少 第 2 页 共 10 页 C 2019 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 是因为其形式新颖 有文化内涵的缘故 D 自从遵义推出红色旅游项目后 三三两两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地来到遵义游玩 3 2 分 2018 八上 高坪开学考 对 骆驼祥子 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老舍 原名舒庆春 上海人 B 以祥子卖车又买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结构简单而缜密 情节安排得错落有致 丝丝入扣 C 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有一辆自己的新车 他买的第二辆车是被强盗抢走的 D 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 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 他本是农民 进城后以拉车为生 虎妞是祥子 的妻子 也是车厂主刘四爷的女儿 二 二 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3737 分分 4 12 分 2019 七下 临河期末 古文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 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 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莲 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周敦颐 爱莲说 乙 竹似贤 何哉 竹本 固 固以树德 君子见其本 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 直以立身 君子见其性 则思 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 空以体 道 君子见其心 则思应用虚受 者 竹节贞 贞以立志 君子见其节 则思砥砺名行 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 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 焉 节选自白居易 养竹记 注释 本 根 虚受 虚心接受 实 充实 充满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可爱者甚蕃 陶后鲜有闻 第 3 页 共 10 页 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空以体道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君子见其性 则思中立不倚者 3 甲 文从莲的生长环境 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 乙 文由竹的本固 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 4 结合甲乙两文谈谈 君子应该具有怎样的品性 5 4 分 2019 泰安 阅读下面的唐诗 完成小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1 下列对颔联和颈联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 意境开阔 B 两联均用语清新 不事雕球 且对仗工整 C 颈联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 驱 带 两字写活了画面 D 两联景中含情 突出表现诗人融入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 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 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 第 4 页 共 10 页 B 首联的 徙倚欲何依 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C 颈联中的 返 与 归 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D 尾联诗人放声高歌 怀念伯夷和叔齐 希望与他们为伍 6 6 分 根据要求默写下列诗文 1 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 爱莲说 2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 赤壁 3 辛弃疾在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直接抒发抗金报国 收复中原 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 雄心壮志的词句是 4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中表现诗人不凡抱负的诗句是 5 人生路上难免遇到挫折 这时我们总喜欢用李白 行路难 中的 来激励自己执 着地追求理想 6 杜甫晚年漂泊荆湘 写下了 登岳阳楼 一诗 两句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 7 15 分 2019 九下 靖江期中 为了响应 建设美丽靖江 共筑生态文明 的号召 新华中学八年级 1 班开展了 我为靖城添新颜 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你也参与其中 1 数据观察 请阅读 A 区域绿化情况统计表 后用一句话概括你的发现 时间绿地率 百分比 人均绿地面积 平方米 2016 年 3310 第 5 页 共 10 页 2017 年 35 12 2 2018 年 39 15 6 2 海报宣传 小华将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制作成海报 其中有一幅宣传低碳活动的 LOGO 作品 请阅读后 用简洁的语言将解读填写在横线上 3 要闻发布 小华同学针对这次活动写了一篇广播稿投给学校广播台 稿件有一些问题请帮他完善 5 月 18 日 新华中学八年级 1 班学生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号召大家从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纸屑 垃圾做 起 从节约每一滴水 每一粒粮食做起 从爱护花草 绿化环境做起 以实际行动绿化 美化 净化我们共同的 校园 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宣读了倡议书 全校近一百名学生代表全部参加活动 并在倡议书上签字 活动结束 校团委书记接受了校广播台记者的采访 她以为 地球 生态 环境 生态文 明已经是一种新的时尚 是社会的进步 每一个青年学生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为建设美丽校园美丽靖城 美丽 中国出一份力 文中有一个词语不符合广播稿用语 听了音容易误解 请你向小华指出来 广播稿划线处是一组动宾短语 选择动词填空搭配恰当的一项是 A 维护 爱护 倡导 保护 B 倡导 保护 维护 爱护 C 爱护 维护 保护 倡导 D 保护 爱护 倡导 维护 三 三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737 分分 第 6 页 共 10 页 8 17 分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小题 像珠穆朗玛峰一样长高 陈文中 到省城进修 位在岳麓山脚 每天早晚都在山中漫步 我与这座名山有了一次全面的亲密接触 在山上走得多了 我对岳麓山有了更多的了解 其实 作为山来说 岳麓山是一座极为普通的山 她不高 海拔才 240 米 从山脚到山顶 走路只要半个小时 她也不奇特 没有什么美丽的景点 可以说 这样的山在全 国比比皆是 岳麓山之所以成为名山 是因为她处在湖南省会长沙的旁边 是因为大儒朱熹在她山脚下创建了岳 麓书院 是因为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并留下了著名的诗篇 也就是说 岳麓山的出名 完全不在她 自己 而在于她拥有的天时地利人和 像岳麓山这样的小山有无数 但是像岳麓山这样拥有如此良好的外部条件的山却绝无仅有 这也就决定了 绝大部分的像岳簏山一样的小山只能默默无闻 甚至连名字也没有一个 这就是现实 残酷而冷峻 一座没有任何良好外部条件的山要想为人所知 只有像另外一座山那样 那座山处在一个人迹罕至的荒原 没有任何名人可以为她增添光彩 甚至连见过她的人都很少 当她刚刚 诞生的时候 她还只是地平线上一个隆起的小小的土包 面对这样的现实 她知道 要想让人们知道自己 只有 一条路可走 那就是靠自己慢慢长高 当有一天自己超越世界上所有高峰的时候 自己就成功了 有了这样的一个目标 她就变成了一座有生命的山峰 变成了世界上唯一能自己长高的山峰 长高的过程是痛苦的 必须承受来自地球两大板块的巨大压力 巨大的压力使她的骨骼咯咯作响 巨大的 压力使她的骨骼变了形状 巨大的压力使她痛苦得不能呼吸 在痛彻肺腑的压力下 她也许会想到放弃 但是也 许她知道 没有压力 自己就不会长高 于是 她默默承受生长的痛苦 长高的过程是缓慢的 一年只能生长几毫米 要想超越那些生来就有几千米的山峰 她要经过几亿年不懈 地坚持 在漫长的岁月中 她也许有过迷茫 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最终成功 但也许她知道 只要中途退出 她 就永远只能是别人脚下的一个小小的土包 长高的过程是寂寞的 作为一个矮小而没有任何名气的小山 没有人来为她的成长喝彩 甚至连过往的动 物也不会在她面前停下匆匆的脚步 没有观众 没有喝彩 她就在心里为自己暗暗加油 即使痛苦 即使漫长 即使寂寞 她仍然坚持自己的目标 在空旷的高原上缓缓生长 慢慢地 她发现蓝 天离自己越来越近 她发现照在身上的阳光越来越灿烂 她发现拂过脸庞的山风越来越强劲 终于有一天 她发 第 7 页 共 10 页 现整个世界已经在她的脚下 人们纷至沓来 在她的脚下扎起经幡 虔诚地祈求她的保佑 她的名字和容貌传遍世界每一个地方 每一 个登山者都把她作为自己最伟大的目标 你已经知道了 她的名字叫珠穆朗玛 当没有人可以依靠的时候 就要靠自己不断生长 山如此 人也如此 摘自 2006 年第 12 期 中国青年 1 本文作者的观点是 所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 和 2 第 4 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3 请用简洁的语言为第 段再补充一个 长高的过程是痛苦的 的论据 4 毛泽东曾说 不动笔墨不读书 请从内容 语言等方面任选一点用批注法给第 段作注 写在下面 的空白处 5 结合选文谈谈你对下面这两句话的理解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史记 山积而高 泽积而长 刘禹锡 9 20 分 2019 七上 珠海月考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江南的春雪 对于一位在江南住惯的人 在严寒的冬天也难得一见雪的踪影 春天下雪便是奇迹了 物以稀为贵 今年 的春雪就越发显得珍贵 一阵汹涌的雪子过后 接踵而来的是芦絮般的小雪 一小片 一小片的 稀稀拉拉 下得不大 但不久地 面上屋顶上白了一层 宛如覆盖了一丛白毯 树枝上 草坪间 山尖上顶着一串串的小白花 与朦胧的天空灰白 相间 很有些中国古代山水画 雪烟俱净 山水共色 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 的韵味 雪虽然下得不大 可是整个苍茫的大地比往常宁静了许多 但也不像唐代诗人柳宗元所描绘的 千山鸟飞 绝 万径人踪灭 那样冷静 宁静之中也蕴含着蠕动 漫天的飞雪本身就是一幅时尚的动漫 它在向大地炫耀的 第 8 页 共 10 页 同时 也一步一步地浇灭了人们内心的烦躁和不安 还有路上三三两两的车仍在穿梭 与飞雪的纠缠更添大地的 娇媚 偶尔还有几个行人匆匆赶路 游离在这寂寥的雪国中 行人的稀少 我想到了一个原因 那可能是跟人们 爱美有关 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这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 倒不如躲在家中偎依在火炉旁边 一边嗑着瓜子 一 边调侃 享受着雪带来的宁静和悠闲 如果是读书人的话 映雪读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雪除了给人们带来宁静外 还给人们带来极高的兴致和美好的希望 有了雪 文人就妙笔生花 有了雪 情人就风花雪月 有了雪 农夫就信心百倍 有了雪 咱们老百姓就真高兴 江南的春雪虽韵味十足 意兴盎然 但也有它先天的不足 相比北国的雪 它显得不够刚毅 不够坚强 不够浑厚 娇气 羞涩 短暂也就在所难免了 北京的雪我是见过的 但并不像李白所说 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 片吹落轩辕台 那么夸张 如果真要把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做个比喻的话 我想 北国的雪就好比北方汉子 豪 放 洒脱 洋洋洒洒 而江南的雪如同小家碧玉 娇小 细腻 缠缠绵绵 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地理与 气候决定人的精神气质 从南北雪的形态特征来看 孟德斯鸠的理论确实有道理 春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 到正月十二下午停了 可我的心间却没有停留对雪的眷恋 我不仅眷恋雪的洁白 眷恋雪的晶莹剔透 更眷恋雪的那种不夹带一丝丝杂质的纯正 这让我想起了为人处世 人如果能够像雪一样坦 坦荡荡 纯正洁白 世间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恩恩怨怨了 人类也就可以和谐幸福地生活 而人们常常把雪当作 天使 当作 棉被 当作好事情的预兆 也就是因为雪代表了人们内心的追求 自然 纯洁 洒脱 虽然有 时候人们达不到洁白无瑕的那种境界 但向往她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事物 这场春雪已经融化了 但它播撒在人们心间的希望种子是不会融化的 到了秋天的时候还会丰收 文章有删节 1 请分析第 段 宁静之中也蕴含着蠕动 一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2 江南的春雪有什么特点 第 段中将江南的雪与北方的雪作对比 有什么作用 3 为什么雪停了 可我的心间却没有停留对雪的眷恋 4 联系全文 简要概括本文的主旨 四 四 写作写作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10 5 分 2016 八上 巢湖期末 下面两道作文题 请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 这个世界还有一种东西叫幸福 其实 幸福很简单 如果你不那么匆匆 如果你有爱的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