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_第1页
2012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_第2页
2012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_第3页
2012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_第4页
2012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目目 录录 黧黑斑病 黄褐斑 中医诊疗方案 试行 301 四弯风病 特应性皮炎 中医诊疗方案 试行 306 顽湿聚结病 结节性痒疹 中医诊疗方案 试行 311 日晒疮 多形性日光疹 中医诊疗方案 试行 314 脚湿气病 足癣 中医诊疗方案 试行 317 皮 肤 科 中医诊疗方案 试行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黧黑斑病 黄褐斑 中医诊疗方案 试行 一 诊断 一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 T001 8 94 1 面部皮损为黑斑 平于皮肤 色如尘垢 淡褐或淡黑 无痒痛 2 常发生在额 眉 颊 鼻背 唇等颜面部 3 多见于女子 起病有慢性过程 4 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中色素过度沉着 真皮中嗜黑素细胞也有较多的色素 可在血管和毛囊周围有少数淋巴细胞浸润 2 西医诊断 参照 临床诊疗指南 皮肤病与性病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 生出版社 2006 年 和 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 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 年修订稿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4 年 7 月第37 卷第7 期 1 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 界限清楚的斑片 通常对称性分布 无炎症表现及鳞 屑 2 无明显自觉症状 3 女性多发 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 4 病情可有季节性 常夏重冬轻 5 排除其它疾病 如颧部褐青色痣 Riehl 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 雀斑 咖啡斑 Albrifht 综合征 炎症后色素沉着 色痣 太田痣等 引起的色素沉 着 二 证候诊断 1 肝郁血瘀证 面部青褐色斑片 或浅或深 边界清楚 对称分布于两颧周围 胁胀胸痞 性情急躁 易怒 女子月经先后不定期 或经前斑色加深 乳房作胀或疼 痛 舌象 舌质红或有紫斑 脉弦 2 脾虚湿蕴证 面部黄褐色斑片如尘土 或灰褐色 边界不清 分布于鼻翼 前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额及口周 神疲纳少 脘腹胀闷 或月经量少 带下清稀 舌象 舌质淡微胖 苔薄 微腻 脉濡细 3 肾阴不足证 面部斑片呈黑褐色 以鼻为中心 对称分布于颜面 状如蝴蝶 腰膝酸软无力 失眠多梦 五心烦热 月经不调 舌象 舌红 苔干或少苔 脉沉 细 二 治疗方案 一 辨证选择口服汤剂 中成药 1 肝郁血瘀证 治法 疏肝活血 推荐方药 逍遥散加减 柴胡 当归 赤芍 白术 茯苓 青皮 陈皮 丹参 红花 香附 生地黄 栀子 甘草等 加减 胁胀胸痞 烦躁易怒加枳壳 郁金 月经不调加益母草 乳房胀痛加郁金 延胡索 川楝子 中成药 逍遥丸 2 脾虚湿蕴证 治法 健脾化湿 推荐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减 党参 白术 茯苓 淮山 薏苡仁 扁豆 砂仁 生地黄 红花 甘草等 加减 脘腹闷胀者加苍术 厚朴 月经不调加当归 益母草 斑色深褐加莪术 凌霄花 中成药 参苓白术丸 3 肾阴不足证 治法 滋补肾阴 推荐方药 六味地黄丸加减 生地黄 玄参 天花粉 知母 山萸肉 淮山 茯 苓 丹皮 丹参 菟丝子 甘草等 加减 腰膝酸软无力加枸杞子 失眠多梦 五心烦热者加生牡蛎 柏子仁 栀子 黄柏 月经不调加益母草 鸡血藤 中成药 六味地黄丸 二 倒模面膜术治疗 中药倒模面膜术每周实施 1 次 12 次为 1 疗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患者平卧 用毛巾将理顺的头发包裹好 以利操作 2 使用清洁剂或洗面奶清洁面部皮肤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3 使用增白霜或中药按摩霜 增白霜可自选 或用丝白祛斑软膏 利用其治疗和 润滑作用 作各种按摩手法治疗 4 按摩手法 双颊螺旋式按摩 四指指腹在双颊由内向外作螺旋形按摩 额肌弹拔 四指并拢 弹按上额部肌肉 鼻旁推抹 由鼻根两旁至鼻唇沟转向两颊有节奏地推抹 额部外抹 双手拇指指腹 由鼻根向上沿额至发际向两侧太阳穴外抹 消除鱼尾纹 用双手小鱼际 轻贴眼外角皮肤 由内向外弧形揉摩 眼轮匝肌圆形揉摩 用中指 食指指腹沿眼眶周围分别作顺时针 逆时针方向环 形揉摩 口轮匝肌圆形揉摩 一手托住下巴 另一手作口周围圆形揉摩 然后两手交替 下颏弹拔 双手指腹由下向上有节奏地弹拔下颏 如弹琴样 双颊部颤抖 双手小鱼际从下颌骨向上颤抖双颊 拍打双颊送气 双手指并拢 手心微凹有节奏地轻轻拍打双颊 额部切叩 双手五指并拢 以尺侧有节奏地叩打额角 按摩穴位 颊车 双手食指点按 迎香 双手食指点按 攒竹 双手拇指点按 太阳 双手拇指点按 上述 12 组手法 每组按摩 30 次左右 手法要求弱力 柔和 轻快 短时 时间 约 15min 再薄涂一层增白霜 5 用脱脂药棉将眼 眉 口及发际作保护性遮盖 6 取 250 350g 医用成型粉 煅石膏 加 42 46 的清水 调成糊状 迅速而 均匀地倒于面部 鼻孔除外 而后盖以面罩 7 待面部模型冷却后掀起已凝固面膜脱模 再清洁面部 三 针灸治疗 1 针刺疗法 肝郁血瘀证 主穴选三阴交 足三里 太冲 备穴为阴陵泉 肝俞 行间 平补 平泻法 每日 1 次 连续 7 天 1 疗程 脾虚湿蕴证 主穴选中脘 足三里 三阴交 备穴为脾俞 上脘 下脘 用补法 每日 1 次 连续 7 天 1 疗程 肾阴不足证 主穴选太溪 三阴交 备穴为肾俞 阴陵泉 用补法 每日 1 次 连续 7 天 1 疗程 2 耳针 可取耳穴内分泌 面颊 皮质下 心 肝 脾 肾 子宫等耳针 或用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耳穴压丸治疗 用王不留行压穴 胶布固定 每次选穴 1 2 个 2 3 天换穴 1 次 3 艾灸 灸足三里 气海 关元等 4 刺络拔罐 选取穴位大椎 肺俞 膈俞 肝俞 脾俞 胃俞 肾俞等 穴位常 规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点刺出血 然后用闪罐法拔罐 留罐 5 10 分钟 隔日治疗 1 次 10 次为 1 疗程 四 外治法 可根据病情选择外用中药祛斑霜剂如丝白祛斑软膏等 糊剂外搽 中药熏洗等 五 护理 1 注意饮食营养 以水果 蔬菜等清淡食物为主 少食油腻 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应尽量避免日光照射 外出时应用太阳伞或太阳帽 从事野外工作或外出旅游 应涂防晒霜或防晒油膏 3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过分忧虑 勿过于疲劳 要有足够的睡眠 并配合适当的 体育锻炼 4 合理选用化妆品 勿使用过敏 有毒副作用的产品 亦勿盲目应用一些虚假广 告宣传的脱色剂 三 疗效评价 一 评价标准 1 皮损疗效评价标准 皮损评估量表 以 MASI 评分作为临床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 皮损消退率 治疗前总积分 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痊愈 皮损消退率 90 显效 皮损消退率 70 90 有效 皮损消退率不足 30 70 无效 皮损消退率 30 2 中医证候及症状疗效评价标准 中医症侯及临床症状消退率 治疗前总积分 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痊愈 治疗后主症 次症消退率 90 显效 治疗后主症 次症消退率 70 90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有效 治疗后主症 次症消退率 30 70 无效 治疗后主症 次症消退率 30 二 评价方法 1 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 MASI 评分 表 1 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 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 MASI 用于评价黄 褐斑的严重程度 评分方法如下 表 1 MASI 评分表 评分 临床指标 0123456 颜色深度 D无轻微轻度中度重度严重 程度均一性 H无轻微轻度显著最大 面积 A 0 1010 2930 4950 6970 89 90 前额评分 0 3 D H A 右颧部评分 0 3 D H A 左颧部评分 0 3 D H A 颏部评分 0 1 D H A MASI 总积分 以上分值总和 2 中医症侯的改善 采用中医主要临床症状评估量表 表 2 评价 表 2 主要临床症状评估量表 主 证记分评分方法 前额评分0 3 D H A 右颧部评分0 3 D H A 左颧部评分0 3 D H A 颏部评分0 1 D H A 主证总分以上分值总和 次 证症状分级记分标准 胁胀胸痞 性情急躁 易怒 0 为正常 1 分轻微 2 分轻度 3 分中度 4 重度 女子月经先后不定期 或经 前斑色加深 0 为正常 1 分轻微 2 分轻度 3 分中度 4 重度 乳房作胀或疼痛 0 为正常 1 分轻微 2 分轻度 3 分中度 4 重度 神疲纳少 脘腹胀闷0 为正常 1 分轻微 2 分轻度 3 分中度 4 重度 月经量少 带下清稀0 为正常 1 分轻微 2 分轻度 3 分中度 4 重度 腰膝酸软无力0 为正常 1 分轻微 2 分轻度 3 分中度 4 重度 失眠多梦 五心烦热0 为正常 1 分轻微 2 分轻度 3 分中度 4 重度 舌象0 为正常 2 分异常 苔象0 为正常 2 分异常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脉象0 为平脉 2 分异常 次证总分 0 5以上分值总和 0 5 总积分主证总分 次证总分 0 5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四弯风病 特应性皮炎 中医诊疗方案 试行 一 诊断 一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 TOO1 8 94 1 皮损特点为干燥 粗糙 肥厚苔藓化 可有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样发作 自觉 瘙痒 2 皮损好发于肘膝关节屈侧 亦可见于小腿伸侧及面颈 口周围等部位 3 可有婴幼儿湿疮的病史 反复发作持续不愈 4 具有遗传过敏倾向 家族或本人常有哮喘 瘾疹等病史 5 可有血清 IgE 增高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2 西医诊断 参照 Williams 诊断标准 英国特应性皮炎协作组于 1994 年制定发 表 具备必要条件 同时至少满足 3 个辅助条件 必备条件 瘙痒 辅助条件 1 屈侧皮肤受累史 包括肘窝 腘窝 踝前 颈部 10 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 2 个人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 或 4 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特应性疾病史 3 全身皮肤干燥史 4 可见的屈侧皮炎 或 4 岁以下儿童在面颊部 前额和四肢伸侧可见湿疹 5 2 岁前发病 适用于 4 岁以上患者 3 分期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制定的 中国特应性皮炎诊断和治疗指 南 2008 年 可将特应性皮炎分为婴儿期 儿童期和青少年成人期三个阶段 1 婴儿期 1 个月 2 岁 表现为婴儿湿疹 皮损主要为渗出型和干燥型两 种 多分布于两面颊 额部和头皮 2 儿童期 2 12 岁 多由婴儿期演变而来 也可以不经过婴儿期 其皮损 表现为湿疹型和痒疹型 多发生于肘窝 腘窝和小腿伸侧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3 青少年成人期 12 岁 皮损与儿童期类似 多为局限性干燥性皮炎损害 主要发生在肘窝 腘窝 颈前等 也可发生在面部和手背 二 证候诊断 1 心脾积热证 脸部红斑 丘疹 脱屑或头皮黄色痂皮 伴糜烂渗液 有时蔓延 到躯干和四肢 哭闹不安 可伴有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指纹呈紫色达气关或脉数 本型常见于婴儿期 2 心火脾虚证 面部 颈部 肘窝 腘窝或躯干等部位反复发作的红斑 水肿 或丘疱疹 水疱 或有渗液 瘙痒明显 烦躁不安 眠差 纳呆 舌尖红 脉偏数 本型常见于儿童反复发作的急性期 3 脾虚蕴湿证 四肢或其他部位散在的丘疹 丘疱疹 水疱 倦怠乏力 食欲不 振 大便溏稀 舌质淡 苔白腻 脉缓或指纹色淡 本型常见于婴儿和儿童反复发作 的稳定期 4 血虚风燥证 皮肤干燥 肘窝 腘窝常见苔藓样变 躯干 四肢可见结节性痒 疹 继发抓痕 瘙痒剧烈 面色苍白 形体偏瘦 眠差 大便偏干 舌质偏淡 脉弦 细 本型常见于青少年和成人期反复发作的稳定期 二 治疗方案 一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 心脾积热证 治法 清心导赤 推荐方药 三心导赤饮加减 连翘 栀子 莲子心 玄参 生地黄 车前子 蝉 蜕 灯心草 甘草 茯苓等 中成药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花藤子颗粒等 2 心火脾虚证 治法 清心培土 推荐方药 清心培土方加减 淡竹叶 连翘 灯心草 生地 白术 山药 薏苡 仁 钩藤 牡蛎 防风 甘草等 加减 皮损鲜红酌加水牛角 栀子 牡丹皮 瘙痒明显酌加苦参 白鲜皮 地肤 子 眠差酌加龙齿 珍珠母 合欢皮 3 脾虚蕴湿证 治法 健脾渗湿 推荐方药 小儿化湿汤加减 苍术 茯苓 炒麦芽 陈皮 泽泻 滑石 甘草 炒白术 炒薏苡仁等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加减 皮损渗出酌加萆薢 茵陈 马齿苋 纳差酌加鸡内金 谷芽 山药 腹泻 酌加伏龙肝 炒黄连 中成药 参苓白术丸 片 等 4 血虚风燥证 治法 养血祛风 推荐方药 当归饮子加减 黄芪 生地 熟地 白芍 当归 川芎 何首乌 白 蒺藜 荆芥 防风等 加减 皮肤干燥明显酌加沙参 麦冬 石斛 情绪急躁酌加钩藤 牡蛎 眠差酌 加龙齿 珍珠末 百合 中成药 润燥止痒胶囊等 二 外治法 1 针对红肿 糜烂 渗出的皮损 1 可选择清热解毒收敛的中药如黄柏 生 地榆 马齿苋 野菊花等水煎作间歇性开放性冷湿敷 湿敷间隔期可外搽 5 10 甘草 油 紫草油或青黛油 2 可选用收敛燥湿散剂如祛湿散或青黛散香油调和局部外涂 2 针对潮红 丘疹 丘疱疹或散在水疱而无渗液的皮损 可选用清热解毒止痒的 中药水煎 待冷却后外洗 3 针对干燥 脱屑 肥厚苔藓样皮损 1 可根据临床实践选取养血活血 润 肤止痒中药进行熏洗治疗 2 可选用冰黄肤乐软膏 或青鹏软膏 或 5 10 黄连软 膏 或复方蛇脂软膏 或其他润肤膏外搽或封包治疗 三 推拿治疗 临床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推拿治疗 推拿治疗尤其适合于 12 岁以下小儿 可指导 患儿父母为患儿进行推拿治疗 涂抹润肤剂后 辅予以按摩手法 基本手法 发作期 清天河水 天河水 穴位名 又名天河 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 于 总 筋之上曲池之下 成一直线 出自 厘正按摩要术 清天河水操作手法 用食 中 二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到肘横纹 揉中脘 沿两侧膀胱经抚背 缓解期 摩腹 捏脊 揉按足三里 加减 疹红 渗液明显者 加强清天河水 皮肤干燥者 揉按三阴交 瘙痒明显 揉按曲池 风池 三阴交 眠差 猿猴摘桃 双手的食指与拇指从耳垂部位逐步向上 如猿猴摘桃状 重复摘的动作 摘至耳尖 便溏 揉脐 加强摩腹 大便干 揉天 枢 临床可根据症状 体征选取相应的穴位及手法进行推拿治疗 每日 1 次 每次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10 15 分钟 对于急性期皮损处不宜进行推拿 四 针灸疗法 根据病情可选用体针 耳针 穴位贴敷 包括敷脐疗法 梅花针叩刺 灸法等治 疗 五 健康教育 1 合理洗浴 清洁皮肤 合理洗浴 一般用温水 27 30 摄氏度 快速冲洗 约 5 分钟 洗澡后 2 分钟内 立即涂抹润肤剂 以避免表皮脱水 此外 还应避免使用碱性洗涤剂清洁皮肤 2 避免诱发和加重因素 食物过敏多发生于婴幼儿患者 部分儿童和青少年成人患者也可能发生食物过敏 常见的过敏食物包括鸡蛋 鱼 贝类 奶 花生 大豆 坚果和小麦等 在日常食谱 的基础上采用逐步添加食物或者逐步限制食物的方法有助于发现过敏的食物品种 一 旦发现食物过敏 应避免食用过敏食物 防止诱发和加重病情 吸入性过敏物质与特 应性皮炎也有关 如尘螨 花粉 动物皮屑是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 常常引起青少年 和成人的病情加重 应加以避免 同时亦应避免皮肤接触刺激性纤维 羊毛 粗的纤 维纺织品等 不要使用过紧 过暖的衣物 以免出汗过多 避免接触烟草 经常修剪 指甲 避免抓伤皮肤 3 合理的生活起居 避免熬夜和精神过度紧张 避免进食辛辣 刺激性食物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保 持大便通畅 4 坚持合理治疗 医患应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建立良好的医患互信关系 坚持合理治疗和护 理 使疾病得到长期的缓解 可根据病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 疗效评价 一 评价标准 依据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积分的总和即综合评分的改善程度来判断疗效 分 4 级 判定 痊愈 皮损完全消退 症状消失 n 95 显效 皮损大部分消退 症状明显减轻 95 n 70 有效 皮损部分消退 症状有所改善 70 n 30 无效 皮损消退不明显 症状未减轻反而加重 n 30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疗效指数 n 治疗前 SCORAD 积分一治疗后 SCORAD 积分 治疗前 SCORAD 积分 100 二 评价方法 以特应性皮炎评分指数 SCORAD 作为病情严重度评分法 计算公式 SCORAD A 5 7B 2 C 最高 103 分 皮肤病变范围 A 2岁以上儿童 头部前后各4 5 躯干前后各18 单侧上 肢前后各4 5 单侧下肢前后各9 阴囊1 2岁以下儿童中 头部前后各8 5 躯干前后各18 单侧上肢前后各4 5 单侧下肢前后各6 手掌前后各1 阴囊 1 计算 手部包括腕部 足部包括踝部 躯干包括臀部 单纯干燥性皮损区域不纳入 计算范围 皮损严重程度 B 评分标准0 3四级评分法 症状包括 红斑 丘疹 或 水 肿 表皮剥脱 裂纹 或 皲裂 渗出 或 结痂 苔藓化 皮肤干燥 评价未受累 皮肤 瘙痒和睡眠影响程度 C 确信患者或其父母有能力恰当地回答问题 让他 她 指出最近 3 个昼夜瘙痒和睡眠的平均水平在 10cm 评价刻度尺上的对应点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顽湿聚结病 结节性痒疹 中医诊疗方案 试行 一 诊断 一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 T001 8 94 1 皮损呈半球形隆起 触之坚实 散在孤立 色暗红或灰褐 阵作剧痒 2 常发生于四肢伸侧 尤以小腿伸侧为多见 3 多见于成年妇女 病程缓慢 2 西医诊断 参照 临床诊疗指南 皮肤病与性病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 卫生出版社 2006 年 1 好发于成年女性 皮损好发于四肢伸侧 尤以小腿胫前为多见 其次为手足 背部 亦可见于背 腰围及臀部 2 初期为水肿性淡红色或红色丘疹 逐渐形成黄豆至蚕豆大小半球状坚实结节 表面粗糙 角化明显 部分呈疣状增生 触之有坚实感 常伴剥脱 结痂及苔藓样改 变 皮疹孤立散在 一般不相互融合 3 自觉剧痒 呈阵发性 以夜间及精神紧张时为甚 4 病程慢性 可迁延多年不愈 二 证候诊断 1 湿热风毒证 皮疹呈半球形隆起 色红或灰褐 散在孤立 触之坚实 剧痒时 作 伴心烦口渴 小便黄 大便不调 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 2 血瘀风燥证 结节坚硬 表面粗糙 色紫红或紫褐 皮肤肥厚 干燥 阵发性 瘙痒 舌紫暗 苔薄 脉涩 二 治疗方案 一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 湿热风毒证 治法 清热除湿 祛风止痒 推荐方药 全虫方加减 全蝎 皂角刺 猪牙皂角 白蒺藜 生槐花 威灵仙 白鲜皮 苦参 黄柏等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乌蛇祛风汤加减 乌梢蛇 黄芩 黄连 银花 连翘 白芷 羌活 荆芥 防 风等 中成药 二妙丸 四妙丸等 2 血瘀风燥证 治法 养血活血 祛风止痒 推荐方药 乌蛇荣皮汤加减 生地 当归 桂枝 赤芍 川芎 桃仁 红花 丹 皮 紫草 白蒺藜 白鲜皮 乌梢蛇 甘草等 中成药 大黄蜇虫丸 乌蛇止痒丸等 二 外治法 1 外用中药药膏 可选用清热除湿 祛风止痒类中药调成软膏 硬膏外擦或贴敷 外用蜈黛软膏 消炎癣湿药膏等 每日 2 3 次 2 中药药浴 选取川椒 黄柏 蛇床子 百部 川芎 丹参 苍术 枯矾等中药 水煎外洗患处 每日 1 次 3 穴位贴敷 选止痒安神中药 石菖蒲 朱砂 茯神等 调成药膏贴敷于神阙穴 每日 1 次 4 中药熏蒸 可选用全自动中药熏蒸治疗仪 选用祛风止痒类中药 当归 白芍 白鲜皮 五倍子 百部 地肤子 鹤虱等 煎液熏蒸 每次 20 分钟 每日 1 次 5 针灸治疗 体针法 取阿是穴配合循经取穴 按辨证行相应针法 留针 20 25 分钟 每日 1 次 针刺拔罐 病变局部常规消毒 梅花针叩刺至局部微微出血 留罐 5 7 分钟 隔日 1 次 火针疗法 常规消毒结节 火针点刺 每个结节点刺 2 3 次 隔天 1 次 耳穴治疗 耳穴贴压王不留行 取穴 相应部位 耳尖 神门 肾上腺 三焦 等穴 每日按压 3 4 次 每次 1 分钟左右 3 天更换王不留行 1 次 三 其他疗法 可采用中频治疗仪等设备行生物反馈治疗 四 护理调摄 纠正胃肠功能紊乱 防止虫咬 消除感染因素 改善营养及卫生状况 禁止搔抓 和刺激 保持心情愉快 清淡饮食 三 疗效评价 一 评价标准 参照 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 T 001 8 94 评定疗效 具体如下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按尼莫地平法计算 以皮疹消退率作为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以瘙痒程度评分下降率作 为症状判定标准 皮疹消退率 治疗前皮损严重程度总评分 治疗后皮损严重程度总评分 治疗前 皮损严重程度总评分 瘙痒缓解率 治疗前瘙痒评分 治疗后瘙痒评分 治疗前瘙痒评分 痊愈 消退率 90 显效 90 消退率 70 好转 70 消退率 30 无效 消退率 30 二 评价方法 1 皮疹评分法 1 临床症状评分 临床表现分为三项 即 肥厚 H 角化 K 表皮剥脱 E 每一临床表现的严重度以 0 4 分计分 0 无 1 轻 2 中 3 重 各种症状分 值之间可记 0 5 分 2 皮疹数目评分 将全身分为 4 个部位 即 头 颈 H 上肢 UL 躯 干 T 下肢 LL 上肢包括腋外侧和手 躯干包括腋中部和腹股沟部 下肢包括臀 和足部 皮损数目计分 0 分为无皮疹 0 分 1 分为 1 5 个 2 分为 6 10 个 3 分 为 11 15 个 4 分为 15 个 3 根据上述各项 各部位皮疹数目及临床症状评分总和即为皮损严重程度的总 评分 2 瘙痒评分法 患者自述瘙痒程度用一个直观模拟标度尺测量 尺子的左端表示无瘙痒 右端表 示剧烈瘙痒 无法入睡 中间表示不同程度的瘙痒 尺子的反面有与正面相应的刻度 0 10 测定时让患者自己指定瘙痒程度在尺子正面的所在位置 医师则可读取 记录 尺子反面的相应刻度 此刻度即为该患者的瘙痒记分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日晒疮 多形性日光疹 中医诊疗方案 试行 一 诊断 一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 参照 中医皮肤性病学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 材 杨志波 范瑞强 邓丙戌编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0 1 常发生于盛夏及春末夏初 有日光暴晒史 青年男女多见 2 多发生于日光照射的部位 如颜面 颈前三角区 手背 前臂 背部 等处 3 皮损有红斑 丘疹 水疱 结节 苔藓化等 皮损呈多形性 亦有破 溃 抓痕 血痂等 4 自觉灼热 瘙痒 刺痛 2 西医诊断 参照 临床诊疗指南 皮肤病与性病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 特殊的发病年龄 季节 间歇性发作 发疹形态及其与日光照射的关 系可提示本病的诊断 2 光敏感试验可出现异常红斑反应或光激发试验阳性 3 除外其他可能的紫外线相关性皮肤病 询问化学物质接触史及服药史 除外光敏性接触性皮炎或光敏性药疹 自身抗体 ANA 抗 Ro 抗体 抗 La 抗 体 阴性或活检除外红斑狼疮 血 尿 粪卟啉检查除外卟啉病 二 证候诊断 1 热毒炽盛证 曝光部位皮肤出现红斑 肿胀 丘疹 自觉灼热 刺痛 瘙痒 伴口干欲饮 大便干结 小便短黄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数 2 湿毒蕴结证 曝光部位皮肤出现红斑 水疱或大疱 破后流滋 糜烂结 痂 自觉灼热 刺痛 瘙痒 伴身热 口不渴或喝不多饮 舌质红 苔薄黄或 腻 脉滑数 二 治疗方案 一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 热毒炽盛证 治法 清热解毒消斑 推荐方药 黄连解毒汤加减 黄芩 黄连 栀子 青蒿 生石膏 生地黄 牡丹皮 赤芍 金银花等 中成药 栀子金花丸 雷公藤多甙片 复方甘草酸苷片等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2 湿毒蕴结证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 推荐方药 五皮饮加减 生薏苡仁 土茯苓 滑石 桑白皮 地骨皮 白 鲜皮 牡丹皮 马齿苋 甘草等 中成药 湿毒清胶囊 雷公藤多甙片 复方甘草酸苷片等 二 静脉滴注中成药注射剂 根据病情可选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等 三 中药外治 1 中药塌渍 选用马齿苋等中药煎煮取汁 纱布浸入药水敷于患部 每日 4 5 次 2 中药汽化冷喷 中药局部湿敷后用低频脉冲治疗机 电薰仪 或负离子 冷喷机对患处汽化治疗 3 中药外搽 根据患者皮损特点可选用三黄洗剂 蜈黛软膏 青鹏软膏以 及中药油膏 中药散剂等 四 针灸治疗 1 体针法 取天柱 风池 风门 肺俞 施平补平泻法 不留针 再取百 会 尺泽 足三里用补法 留针 20 分钟 每日 1 次 2 耳穴压豆法 取肾上腺 神门 肺 大肠 内分泌 将王不留行至于小 块胶布中央 然后贴在穴位上 嘱患者每日按压穴位数次 每次压 10 分钟 3 耳穴埋针法 取肾上腺 神门 肺 大肠 内分泌 用皮内针埋入 每 天按压数次 每次压 10 分钟 五 护理调摄 1 避免日光暴晒 夏日应缩短室外劳作时间 2 外出应戴宽边遮阳帽 打遮阳伞 穿长袖衣裤 有本病发作史者 皮肤 暴露部位外搽防晒霜剂 3 避免搔抓 以免继发感染 4 避免接触和摄入光敏物 如菠菜 油菜 芥菜 雪菜 苋菜 芹菜 小 白菜 刺儿菜等富含呋喃香豆素的蔬菜 喹诺酮类 磺胺类 氯霉素类及四环 素类抗生素 甲氧沙林 抗肿瘤药 抗真菌药 部分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 非 那根及某些中药如白芷 补骨脂等 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5 可多食富含番茄红素 胡萝卜素 维生素 E 维生素 C 类食物 三 疗效评价 一 评价标准 痊愈 皮损完全消退 积分值减少 95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显效 皮损大部分消退 95 积分值减少 70 有效 皮损部分消退 70 积分值减少 30 无效 皮损消退不明显 积分值减少不足 30 计算公式 尼莫地平法 为 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 100 二 评价方法 根据 EASI 评分 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 法和 VAS 评分 瘙痒程度 直观模拟尺评分 法对患者不同部位皮损症状严重程度 所占面积的大小 瘙 痒程度进行评分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 EASI 评分法 1 临床症状的评分 临床表现分为四项 即 红斑 erythema E 硬肿 水肿 丘疹 induration edema papulation I 表皮剥脱 excoriation Ex 苔藓化 1ichenification L 每一临床表现的严重度以 0 3 分计分 0 无 1 轻 2 中 3 重 各种症状分值之间可记半级分 即 0 5 2 临床表现面积大小评分 将全身分为 4 个部位 即 头 颈 H 上 肢 UL 躯干 T 下肢 LL 上肢包括腋外侧和手 躯干包括腋中部和腹 股沟部 下肢包括臀和足部 皮损面积大小计算用患者手掌为 1 估算 易 于掌握 但在记分时需按中国新九分法换算成所占该部位的比例计分 皮损 面积占各部位面积的比例分值为 0 6 即 0 为无皮疹 1 为 10 2 为 10 19 3 为 20 49 4 为 50 69 5 为 70 89 6 为 90 100 3 由于儿童与成人各部位占全身的比例不完全相同 8 岁以上头颈为10 上肢20 躯干 30 下肢 40 而 0 7 岁则头颈 20 上肢 20 躯干 30 下肢 30 4 根据上述各项 如8 岁以上患者 头 颈部为 E I Ex L 面积 0 1 上肢为 E I Ex L 面积 0 2 躯干为 E I Ex L 面积 0 3 下肢为 E I Ex L 面积 0 4 如0 7 岁患儿 则表中头 颈部为 E I Ex L 面积 0 2 下肢为 E I Ex L 面积 0 3 其它不变 各部位分值相加即为 EASI 皮损症状严重程度的总分 注 E 为红斑 I 为硬肿 水肿 或丘疹 Ex 为表皮剥脱 L 为苔藓化 2 VAS 评分法 自述瘙痒程度用一个直观模拟标度尺测量 尺子的左端表示无瘙痒 右端 表示剧烈瘙痒 无法入睡 中间表示不同程度的瘙痒 尺子的反面有与正面相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应的刻度 0 10 测定时让患者自己指定瘙痒程度在尺子正面的所在位置 医 师则可读取 记录尺子反面的相应刻度 此刻度即为该患者的瘙痒记分 脚湿气病 足癣 中医诊疗方案 试行 一 诊断 一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准 试行 1995 年 1 趾间浸渍 覆以白皮 常伴恶臭 或足跖 足缘群集水疱 干燥脱屑 或足跟 足缘甚至整个足跖皮肤肥厚 干燥 皲裂 自觉剧痒 夏季尤甚 2 足部多汗者易患本病 3 真菌培养或 和 镜检阳性 2 西医诊断 参照 临床诊疗指南 皮肤病与性病分册 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必备条件 真菌镜检或培养阳性 辅助条件 1 水疱型 起病较急 夏重冬轻 足心和趾间成群或散在厚壁小水疱 瘙痒剧烈 2 丘疹鳞屑型 多见于趾间 以丘疹脱屑为主 可剧烈瘙痒 也可无任 何症状 3 浸渍糜烂型 趾间糜烂 浸渍发白 遭到破坏的角质层容易刮除而露 出红斑糜烂基底面 不同程度的瘙痒 继发细菌感染可出现恶臭 4 角化过度型 多见于病程过长者 累及整个足跖甚至向足背蔓延 角 质增厚 脱屑 干燥 冬季足跟及足缘可伴皲裂 5 混合型 具有以上四型中两型或两型以上者 二 证候诊断 1 湿热下注证 密集水疱 糜烂流水 浸淫成片 瘙痒疼痛或有发热 舌 苔薄黄 脉滑数 2 血虚风燥证 皮肤增厚 粗糙干裂 瘙痒不流水 舌红苔薄 脉细 二 治疗方案 脚湿气病 足癣 的中医治疗以外治为主 以清热燥湿杀虫为治法 可选 择具有上述功效的中药组方制成不同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