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_第1页
浅议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_第2页
浅议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_第3页
浅议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_第4页
浅议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议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浅议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 提要 朱自清是一位成就卓着的现代散文作家 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语文教育家 其思想 理论体系的构成可以概括为 朱自清超乎寻常地把语文教育的目的确立在使学生了解本国固 有文化并且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的崭新意义上 他鲜明提出作文训练 培养学生写作能 力 和技术训练 培养学生欣赏能力 才是语文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虽然讲解 分析 辨别 练习早已普遍成为语文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但朱自清则独具一格地极力倡导 读 应当成为整个语文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变革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了解与欣赏作文训练 技术训练 精读略读讲读诵读 引论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领域里成就很高的作家 但我们发现他还是现代中国一位出色的 语文教育家 只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我们总是无法摆脱朱自清是一位现代着名散文家的深 刻影响 或者说朱自清大量的文学创作尤其是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多少有些掩盖了他实 际上相当丰厚细致的语文教育思想 朱自清 1920 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杭州 第一师范 扬州第八中学 吴淞中国公学 台州六师 温州第四中学 宁波四中等校任教 1925 年 1932 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系主任 1937 年抗战爆发后 随学校南迁 任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 其教育论着有与叶圣陶合着的 国文教学 精读指导举隅 略读指导举隅 标准与尺度 和 语文拾零 等 我们把目光从他的散文作品转 移到他众多的教育论着 明显可以看到他的语文教育思想自成体系 我想 站在历史的长河 中 以今天的眼光第一次审视作为语文教育家的朱自清 不断地从各个方面来加深对他的教 育思想的认识 将十分有助于提高我们目前以及将来语文教育发展解决重大问题的自觉性 我们把朱自清关于教育目的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方面的独特主张和论述 总称为朱自清的 语文教育思想 本文不揣冒味 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 使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并且提高欣赏文学能力 的教育目的论 他在 古文学的欣赏 一文中相当独特地提出了语文教育的两项目的 非常值得我们注 意 一是选读古书 了解 认识和接受本国固有文化 二是以欣赏作为情感的操练 设身处地 地欣赏古文学 弄清古文学的立场或扬弃或清算 培养欣赏力和批判力 朱自清把语文教育 的远大目标确定在了解本国固有的灿烂文化 加强民族意识并以此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水平 这 种观念显然区别于语文教育就是讲授语文知识使学生语文成绩考试合格或者语文教育就是 一种解析作家作品和语言现象的学术研究的一般观念 朱自清这种对语文教育目的的崭新 揭示让我们感觉到了他的一种具有特定意义对于前人的举步跨越 他还认为 中国人虽然需 要现代化 但是中国人的现代化 得先知道自己才成 这表明朱自清正是一位独尊本国固有 文化的理论家 在他看来 本国固有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奔向未来的一个重要依据 而且也 是语文教育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目的 在这方面 朱自清把语文教育独特地理解为一种继承 文化遗产宏扬民族精神的特殊行为 这显然体现了他个人的特色 朱自清所主张的 了解本国固有文化 是指津津有味地接受古文学的篇章字句 语体 词 汇 成语 风格和技巧 设身处地地接受古代作家的写作态度 喜怒哀乐爱恶欲 他认为语 文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借助对古文学的了解来帮助青年人信古 学古 他说 有些青年 人以为古书古文学里的生活跟现代隔得太远 远得渺渺茫茫的 所以他们不能也不愿意接受 这些 我想从头说起 尽管社会组织不一样 尽管意识形态不一样 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 地方 喜怒哀乐爱恶欲总还是喜怒哀乐爱恶欲 虽然对象不尽同 表现也不尽同 1 朱自清 的这种见解清晰地指明语文教育的使命即要求我们把青年对我国固有的文化精萃的疏远变 为对它的亲近 朱自清以为无论古今人物 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地方 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恶 欲可以跨越历史的长河彼此仍可相互伸展 以此达到青年读者与中国固有文化的思想精神的 相互融合 朱自清着眼于古今情感上的联系来亲近 认识和了解中国固有文化 实际上是从 方法途径方面强调了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怎样达到了解本国固有文化这一目的 另一方面 朱自清又提出语文教育的另一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接受文学 培养欣赏力 培养 批判力 他说 接受文学 我们有我们的立场 得弄清楚自己的立场 再弄清楚古文学的立场 所谓知己知彼 然后才能分别出那些是该扬弃的 那些是该保留的 自己有立场 却并不妨 碍了解或认识古文学 因为一面可以设身处地地为古人着想 一面还是可以回到自己立场上 批判的 这 设身处地 是欣赏的重要的关键 也就是所谓 感情移入 2 这段话今天看 来似乎相当普通 但其体会切身 因而其意义也就不同寻常 它指出了欣赏的首要问题是解 决立场 并且作品的立场和读者阅读时自我的立场更不能混为一谈 这里清楚地说明以坚定 的立场和批判力对待文学是培养学生欣赏文学能力的第一要义 这种说法反映出欣赏能力 培植的关键又在于对作品的感情移入即设身处地地体味原来作家作品的喜怒哀乐 这样特 殊的意义 理应真正深刻地通过语文教育的课堂介绍给自己的学生 让这些体现中国最主要 的文化历史内涵的作品从培养学生的欣赏力批判力的角度出发给学生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倘若真正着眼于发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 那么朱自清的这些见解是颇为崭新的 朱自清实际上以此肇开了语文教育之目的在于了解本国固有文化之先声 并深刻认识到 提高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与语文教育的紧密联系 从他的论述来看 语文教育必须以了解本 国固有文化为基础最终使学生达到能够欣赏文学的目的 概言之 了解与欣赏 即构成了朱 自清语文教育目的论的中心内容 朱自清本身就是一位精通中国固有文化的学者 因而极为 尊崇以语文教育来传播中国固有的灿烂文化 同时朱自清又是一位注重写作艺术力量的文学 家 因而他也要求语文教育承担培养学生欣赏文学分析文学的能力的任务 由此可见朱自清 与众不同的理论特色 二 作文训练 技术训练 的教育内容论 朱自清把作文训练确定为语文教育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他说 写作是基本的训练 是生 活技术的训练 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 3 他认为 学生通过写作能力的培养 会增长 文学运用和认识社会人生的知识经验 因而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 可见写作的力量是不可低 估的 朱自清显然排斥长久以来以思想训导作为语文教育的主体内容 他高度肯定了写作能 力培养的社会功能 他尖锐指出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 因为 思想也就存在词汇 字句 篇章 声调里 4 这里朱自清集中地否定了一些教 育者对于思想训导的偏重 它攻击这种偏导而极力张扬包括词汇 字句 篇章 声调在 内的技术训练 他欲匡正语文教育中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的作风的贫乏和单一 使语文教 育的建设真正具有内在精神 在他看来 仅仅接受文化思想远远不能证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运 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阅读古书的能力 理解古书的语言形式 篇章结构 句式体裁的能力 因此朱自清进而提出 技术训练 这两方面即构成了他的语文教育内容的框架 特别强调学 生在接受写作能力培养的同时尤其迫切需要切实加强学生运用文字能力 阅读能力 理解 能力这些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 一 作文训练 朱自清认为学生作文的最大毛病是文脉不清层次不清思路不清 其次是乱用标点符号 朱自清是一位很有见解的语文教育理论家 他对学生的作文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当尖锐的 意见 学生的写作往往抓不住题目 他们往往写下些不是支离便是宽泛的废话 在开篇时尤其如 此 此外 层次的杂乱 意思的贯联 字句重复 也触皆然 他们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很 不在意 标点符号表明词句的性质 帮助达意的明确和表情的恰切 作用跟文字一样 决不 是附加在文字上 可有可无的玩意儿 多半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轻视或认识不足 随处 乱点 其实不充分利用 写作的效果便会因此减少 5 长久以来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作文训练大多有忽略文脉和标点的倾向 朱自清这些言论可 谓切中时弊 人们注重的是文章写作的思想和意义 而不是它的文脉条理 标点符号 朱先 生这番话自然是一种倡导 即为纠正语文教育的作文训练中散漫无纪的忽视文脉和标点的毛 病而建立起一种新观念 学生作文必须以文章条理清晰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为最首要的条件 朱自清尤其强调当时语文教育中所存在的几种奇特现象 一是学生错误地不自觉地把作 文当作了说话的记录 使语脉蒙蔽了学生自己 因此造成层次技术拙劣 二是教师在授译讲 书过程中多说不相干的闲话 也给学生作文思路带来坏影响 三是学生阅读太少或不仔细 并且过分依赖说话 朱自清在这里尖锐地批评了教师讲课闲话过多影响学生作文文脉和学 生阅读太少导致作文过分依赖说话的不良倾向 他还以一种犀利的目光发现学生写作中所 隐藏的通病 即学生把作文与说话等同 在朱自清看来 1 作文不是说话 必须剔除一些无用 的废话 2 作文是用文字记录下来 并不同于说话 它必须让人读了觉得文字的好处 朱自清提出的作文训练显然注重这两大主要内容 一是解决学生作文的文脉条理 二是帮 助学生弄清作文不同于说话 朱自清实质上是以文章写作的结构形式 即所谓文脉条理 对 作文训练提出了极高要求 这是一个相当明晰和重要的见解 如何进行作文训练 朱自清的主张独具一格 1 通过朗读 诵读的帮助提高写作 他提出 该让他们多多用心诵读各家各派的文字 获得那统一的文字或语脉 文脉 因为朗诵对 于说话和作文也有帮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