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 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 在高 考和各种数学竞赛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 容之一 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 大部分数列的求 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 下面 就几个历届高考数学来谈谈数列求和 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一 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一 利用常用求和公式求和 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求和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1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d nn na aan S n n 2 1 2 1 1 2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1 11 1 1 11 1 q q qaa q qa qna S n n n 自然数方幂和公式 3 4 1 2 1 1 nnkS n k n 12 1 6 1 1 2 nnnkS n k n 5 2 1 3 1 2 1 nnkS n k n 例例 求和 1 x2 x4 x6 x2n 4 x 0 解 解 x 0 该数列是首项为 1 公比为 x2的等比数列而且有 n 3 项 当 x2 1 即 x 1 时 和为 n 3 评注 评注 1 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当公比是用字母表示 时 应对其是否为 1 进行讨论 如本题若为 等比 的形式而并未 指明其为等比数列 还应对 x 是否为 0 进行讨论 2 要弄清数列共有多少项 末项不一定是第 n 项 对应高考考题 设数列 1 1 2 1 2 12 22 n 的前顶和为 则的值 n s n s 二 错位相减法求和二 错位相减法求和 错位相减法求和在高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近几年来的高考题 其中的数列方面都出了这方面的内容 需要我们的学生认真掌握好 这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在推导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 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求数列 an bn 的前 n 项和 其中 an bn 分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求和时一般在已知和式的两边 都乘以组成这个数列的等比数列的公比 然后再将得到的新和式 q 和原和式相减 转化为同倍数的等比数列求和 这种方法就是错位 相减法 例例 求和 132 12 7531 n n xnxxxS1 x 解 由题可知 的通项是等差数列 2n 1 的通项与 1 12 n xn 等比数列 的通项之积 1 n x 设 n n xnxxxxxS 12 7531 432 设制错位 得 nn n xnxxxxxSx 12 222221 1 1432 错位相减 再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得 n n n xn x x xSx 12 1 1 21 1 1 2 1 1 1 12 12 x xxnxn S nn n 注意 1 要考虑 当公比 x 为值 1 时为特殊情况 2 错位相减时要注意末项 此类题的特点是所求数列是由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 对应项相乘 对应高考考题 设正项等比数列的首项 前 n 项和为 n a 2 1 1 a 且 求的通项 n S0 12 2 1020 10 30 10 SSS n a 求的前 n 项和 n nS n T 三 反序相加法求和三 反序相加法求和 这是推导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时所用的方法 就是将一个 数列倒过来排列 反序 再把它与原数列相加 就可以得到 n 个 1n aa 例例 求证 nn nnnn nCnCCC2 1 12 53 210 证明 设 n nnnnn CnCCCS 12 53 210 把 式右边倒转过来得 011 3 12 12 nn n n n nn CCCnCnS 反序 又由可得 mn n m n CC n n n nnnn CCCnCnS 110 3 12 12 得 nn n n nnnn nCCCCnS2 1 2 22 2 110 反序相加 n n nS2 1 四 分组法求和四 分组法求和 有一类数列 既不是等差数列 也不是等比数列 若将这类数 列适当拆开 可分为几个等差 等比或常见的数列 然后分别求和 再将其合并即可 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其中中一个是等差 n a nnn bac nn ba 数列 另一个是等比数列 求和时一般用分组结合法 例例 求数列的前 n 项和 16 1 4 8 1 3 4 1 2 2 1 1 分析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而数列分别是等 n n na 2 1 n n 2 1 差数列 等比数列 求和时一般用分组结合法 解 因为 所以 n n na 2 1 2 1 8 1 3 4 1 2 2 1 1 n n ns 分组 2 1 8 1 4 1 2 1 321 n n 前一个括号内是一个等比数列的和 后一个括号内是一个等差数列 的和 因此 1 2 1 2 2 1 1 2 1 1 2 1 2 1 2 n n nnnn 五 裂项法求和五 裂项法求和 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 裂项法的实质 是将数列中的每项 通项 分解 然后重新组合 使之能消去一些 项 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 通项分解 裂项 如 1 2 1 nfnfan nn nn tan 1tan 1cos cos 1sin 3 4 1 11 1 1 nnnn an 12 1 12 1 2 1 1 12 12 2 2 nnnn n an 5 2 1 1 1 1 2 1 2 1 1 nnnnnnn an 例例 求数列的前 n 项和 1 1 32 1 21 1 nn 解 设 nn nn an 1 1 1 裂项 则 1 1 32 1 21 1 nn Sn 裂项求和 1 23 12 nn 11 n 小结 此类变形的特点是将原数列每一项拆为两项之后 其中中间 的大部分项都互相抵消了 只剩下有限的几项 注意 余下的项具有如下的特点 1 余下的项前后的位置前后是对称的 2 余下的项前后的正负性是相反的 练习练习 在数列 an 中 又 11 2 1 1 n n nn an 求数列 bn 的前 n 项的和 1 2 nn n aa b 六 合并法求和六 合并法求和 针对一些特殊的数列 将某些项合并在一起就具有某种特殊的 性质 因此 在求数列的和时 可将这些项放在一起先求和 然后 再求 Sn 例例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 若 的值 103231365 logloglog 9aaaaa 求 解 设 1032313 logloglogaaaSn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 qpnm aaaaqpnm 找特殊性质项 和对数的运算性质 得NMNM aaa logloglog log log log log log log 635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麻将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创新与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研究报告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课件全套 李志刚 第1-7章 职业理想与职业兴趣-职场适应与职业发展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某中学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 城市规划设计行业市场需求趋势
- 公司治理视角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差异应对策略研究
-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模式的多维剖析与战略选择
- “互联网+”赋能黄山风景区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的深度剖析与提升策略
- 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 表面处理 术语 征求意见稿
- 电商培训课件下载
- 脑电双频指数bis课件
- 新生儿溶血症案例分析报告
- 心内科入科教育培训
- (完整版)销售酒糟合同
- 脑动脉供血不足的护理查房
- 高考数学大全
- 高校工会管理制度
- 《茶文化》课程标准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及护理课件
- 外科学-腹外疝
-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