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颐和园》教学设计一_第1页
18.《颐和园》教学设计一_第2页
18.《颐和园》教学设计一_第3页
18.《颐和园》教学设计一_第4页
18.《颐和园》教学设计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8 页 18 18 颐和园颐和园 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培养学生的爱 美情趣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能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 练习给课文分 段 3 学会本课的 14 个生字 理解词句 会用 耸 立 和 隐隐约约 2 个词语造句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 2 4 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 难点借助课文 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增强民族自豪 感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和 12 个新词 练习按作者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 2 页 共 18 页 二 教学重 难点 学会本课 14 个生字和 12 个新词 练习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语 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 有一个世界著名 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 那里有著名的长廊 佛 香阁 昆明湖 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 今天就让我们 寻着作者的足迹 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出示幻灯片 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 从直 观入手 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学生轻声读课文 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学习生字新词 1 学习生字 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 记清字形 了解字 义 会给生字组词 利用汉语拼音 读准字音 用声韵两拼法和三拼连续法读准字音 重点指导 栽 爽 葱 朱 赏 的读音 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用拆合法记 殿 昆 爽 葱 郁 堤 雕 第 3 页 共 18 页 的字形 例如 殿 字 我们把它拆成三个部分 左 上角是尸体的 尸 左下角是个 共 字 右边是没 有的 没 的右半边 殳 再把这三个部分正确地 组合在一起就是 殿 字 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记忆 阁 煌 廊 葱 的字形 阁 属于外形内声类 门 形旁表意 各 声旁表音 煌 属于左形右声类 左边 火 形旁表意 右边 皇 表声 葱 属于声占一部类 匆 表声只占中间一部分 廊 属于外形内声类 讲解 声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 有的形 旁能大致表示出属于哪一类的 有的就不能明确地表 示出来 有的声旁能表音 有的就不能准确地表示读 音 如 恍 晃 两个字就不能念成 因此 学生 在遇到形声字时不要 念半边 要正确运用形声字 的构字规律识字 用比较法记忆 栽 雕 赏 的字形 栽 裁 载 赏 党 堂 雕 准 谁 淮 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漆 朱 的字形 突出强调 殿 廊 葱 爽 漆 的字形 殿 字的左下角是个 共 字 廊 字 广 的 里面是 郎 字 右边是 阝 不要写成 卩 第 4 页 共 18 页 葱 字中间部分是 匆 字不要少写一点写成 勿 爽 字的写法 笔顺应是要把字写美观 漆 的 右下角是不要写成 氽 记忆字形时 不一定就是一个生字就用一种方法 有时可以几种方法并用 比如 雕 字 我们可以用 形近字区别对比的比较法来记字形 也可以用拆合法 来记 把 雕 字拆成左右两部分左边是 周 右 边是 隹 学生要能够根据汉字特点灵活选择记忆 字形的方法 借助字典理解字义 词义 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这种能力 学生具 备了这种能力将终生受益 2 解释下列词语 神清气爽 形容人头脑清醒 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 光彩夺目 姿态不一 样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 内层有较好的黏土 表面用琉璃烧制成 的瓦 形状像半边粗竹筒 外部多是绿色或金黄色 鲜艳 发光 多用来铺宫殿或庙宇的屋顶 横槛 本课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板 宫殿 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 远眺 往远处看 第 5 页 共 18 页 画舫 装饰华美 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葱郁 青翠茂密 介绍几种常用的解词方法 1 直观 演示法 表示事物名称的名词 而又 是学生没有掌握的 可以用实物 标本 图片 幻灯 等 让学生直接看到词所表示的具体事物形象 以获 得清晰的印象 例如 琉璃瓦 横槛 画舫 这三个 词语 教师就可以出示幻灯或图片指给学生看 会收 到较好的效果 远眺 一词 教师可以让学生实际 去做 以理解词义 2 形象描绘法 有些形容词的词义可以用语言 描绘形容词所表示的情境 启发学生想象 以达到理 解 例如 金碧辉煌 葱郁 这两个词语就可 以用形象描绘法来解释 3 讲解词素法 有些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 素组成的 讲清学生不理解的词素 把各个词素的意 思合在一起加工整理一下 学生就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了 例如 姿态不一 神清气爽 就可以用这 种方法 4 举例说明法 5 和同义词 反义词比较法 6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第 6 页 共 18 页 7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以上是常用的几种方法 讲解一个词时 不一定 就用一种方法 有时几种方法并用 会更便于学生准 确地掌握词义 3 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宫殿 堤岸 掩映 雕刻 长廊 葱郁 杨柳 耸立 金碧辉煌 神清气爽 细细游赏 隐隐约约 4 听写词语 当堂检查识字效果 宫殿 堤岸 雕刻 长廊 葱郁 金碧辉煌 神 清气爽 细细游赏 齐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让学生质疑问难 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学生中的疑难问题 做到 讲其 所当讲 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1 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默读课文 思考 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位置相邻的自然段哪些联系比较紧密 利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学生讨论后 教 师归纳订正 其分段结果是 一 二 三 四 五 2 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默读课文 看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 看书上的插图或出示风光图片从感性上领略颐和 第 7 页 共 18 页 园几处景观的美景 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 体 会它们在课文中的作用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 绕过大殿 就来到有名的 长廊 走完长廊 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 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 颐和 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 就是昆明湖 读句子 体会这些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 这些句 子都是过渡句 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些句子 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 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我 们给课文分段 游记这类文章的特点是 移步换景 一般是一处景观为一段 划分段落 标出起止 分段结果 同上 3 两种分段方法进行比较 自然段归并法适用于任何一篇课文 应用范围广 在理解了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的基础上 才能运用自然 段归并法比较费时费力 按空间不同位置分段 适用 于游记 参观访问记 写活动的文章 应用范围较窄 但具有方便 快捷的优点 学法指导 教会学生如何给课文分段 第 8 页 共 18 页 1 分段的方法步骤 通读全文 理解课文内容 确定分段依据 细读每个自然段 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看课 文有没有可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的标志 精读全文 按照分段的依据 正确标出段落的起 止 2 分段的依据 按时间顺序分段 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按空间不同位置分段 按不同内容分段 按组织材料的逻辑关系分段 总分式 顺承段式 并列段式 因果段式 转折段式 递进段式 点面段式 3 分段的标志 以时间词语为分段标志 以地点词语为分段标志 第 9 页 共 18 页 以总起 总结的句段为分段标志 以过渡句 段为分段标志 教师要依据课文特点适时地教给学生的分段方法 培养学生的分段能力 不要急于求成 学生要善于抓 住课文的特点 找准分段的依据和标志快速准确地给 课文分段 在练习中不断积累经验 提高分段能力 作业 1 抄写生字新词 2 组词 堤阁漆昆殿爽 提各膝混臀大 栽堂廊 裁党郎 载赏朗 3 练习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 2 4 自然段 4 思考课后思考 练习中的 1 2 3 题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图文对照 学习课文一至三段和第五段 理解课 文内容 了解颐和园里长廊 万寿山佛香阁这几处景 观的景色特点 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增强民族自豪 感 第 10 页 共 18 页 会解答课后思考 练习中的第 1 2 3 题中的有 关问题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试背课文第 2 4 两个自 然段 二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具体的 三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内容 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增强民族 自豪感 四 教学过程 齐读课文 讲读第 1 6 自然段 1 齐读课文 2 提问 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 作者有什么希望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你们想去颐和园吗 那好 就让我们按照作者的 游览顺序来游览一下颐和园的美景吧 明确作者的游览顺序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讲读 学习课文第二段 1 指名朗读 思考讨论 教师归纳明确 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 第 11 页 共 18 页 长廊的特点是什么 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 2 按照提示给第二段分层 分层的提示是 从整体上和外部介绍长廊 从内部介绍长廊 讲长 廊两旁风景宜人 分层的结果 第一层是第 1 2 句 第二层是第 3 句 第三层是 第 4 5 句 3 逐层学习 学习第一层 从整体和外部介绍长廊 长廊的外 部 绿的柱子 红漆的栏杆 学习第二层 长廊内部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 彩的画 且内容各不相同 读句子 提问 画的内容 包括 人物 花草 风景 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 同的 这说明了什么 学习第三层 长廊两旁 风景宜人 长廊两旁 栽满了花木 这一种花还没谢 那一种又开了 这 句说明了什么 使人神清气爽 的 微风从左边 的昆明湖上吹来 这句话间接地说明了长廊是昆明湖 边的一处美景 长廊在昆明湖的右边 一进颐和园的大门 长廊就把它那富有特点的美 第 12 页 共 18 页 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4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怎样朗读这段才能把长廊的美读出来呢 教师在语气 语句轻重音 停顿等方面指导学生 朗读 教师范读 学生模仿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朗读或齐读 注意 学生读的形式要丰富一些 不要让学生产 生枯燥乏味感 俗话说 熟读成诵 在熟读的基础 上练习背诵此段 5 完成课后思考 练习第 1 题中的第小题 说出 颐和园的长廊是什么样的 明确要求 先说出长廊的整体特点 长 再分 层说出长廊的外部 内部和两旁各是什么样的 并以 长廊的内部为主 学生练习 指名回答 讲读 学习第三段 指名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第 3 4 两个自然段 思考 回答问题 1 作者游完长廊 站在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都 第 13 页 共 18 页 看到了哪些景观 它们各是怎样的 佛香阁 八角形宝塔 建在半山腰 三层顶上所 铺的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 排云殿 一排排 金碧辉煌 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读书 让 学生从书中去寻找答案 组织好语言 提高口语表达 能力 让学生多读 多说 以便形成能力 2 作者登上万寿山 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不同的 三个方向望 分别看到了什么 向下望 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葱郁的树 丛 黄色 绿的琉璃瓦屋顶 朱红的宫墙 组成了一幅 古色古香的风景画 正前面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绿得像一块碧 玉 游船 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 几乎不留一点儿 痕迹 向东远眺 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 城里的白塔 3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试背第 4 自然段 完成课后思考 练习第 1 题中的第小题 登上万 寿山 呈现在作者眼前的是怎样的景色 1 提示说明 作者的观察点是固定的 在万寿山 上 地点没有发生变化 但是作者的观察视角发生了 第 14 页 共 18 页 变化 看到的景物 景色也就不同了 这与整篇课文 移步换景 的特点是有所不同的 我们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 就要善于发现这些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的部 分 让学生在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 通过对比 在这 种比较中更好地来学习 提高学习能力 这个自然段是按照方向变化的顺序来写的 学生 可以按照书上的方向顺序来说 也可以变化一下方向 顺序来说 2 学生练习 3 指名回答 完成课后思考 练习第 3 题中的第小题 1 出示这段话 说句子 正前面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绿得像一块碧 玉 游船 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 几乎不留一点痕 迹 2 说说这段话是抓住什么来描写景物的 3 学生思考 回答 教师订正 归纳总结 这段话是抓住了昆明湖 平静 的特点来描写的 描写得很具体 形象 昆明湖漆氽得像一面镜子 这个比喻句写出了昆明湖水面平静 水波不兴的特点 绿得像一块碧玉 写出了湖水晶莹透亮如碧玉一般 的特点 湖水非常绿 也说明昆明湖湖水的水质好 第 15 页 共 18 页 游船 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 几乎不留一点痕 迹 说明湖面非常平静 滑 字与上面的 镜子 一词相得益彰 这是以动的画面反衬出昆明湖的静 这段文字的形象性很强 闭上眼睛 想一想 在头脑 中就能浮现出昆明湖平静的美 给人以一种安逸 舒 适的感觉 4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要边读边想象 想 象出昆明湖平静的美来 学生对课文第二 三段这部分内容还有没有不懂 的问题提出来 师生共同研究解答 作业 1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 2 4 自然段 2 思考课后思考 练习中还没有讲的问题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目标 图文对照 学习课文第四段 了解颐和园里昆明 湖及十七孔桥的景物特点 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增 强民族自豪感 会解答课后思考 练习中第 1 3 题中的有关问 题 指导用 耸立 和 隐隐约约 两个词语造句 第 16 页 共 18 页 检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 2 4 自然段 二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具体的 三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内容 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增强民族 自豪感 四 教学过程 齐读全文 昨天我们领略了颐和园里长廊 万寿 山佛香阁的美景 今天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昆明湖和 十七孔桥的美景 学习课文第四段 1 指名朗读第四段 思考 回答问题 作者从万寿山下来 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 物 十七孔桥是怎样的 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