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7苏杭实习报告景观姓名:xx 建 筑 与 城 市 规 划 综 合 实 习 报 告 班级:xxxxx学号:xxxxxxxxxx景观、建筑与城市规划综合实习报告姓名:xx 班级:xxxxx 学号:xxxxxxxx实习时间:实习地点:苏州、上海、无锡太湖等地指导老师:xxxxxx2 / 47实习目的:通过实习深化理解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内涵,探询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了解园林景观与城市环境、城市功能、城市需求的关系,以及园林景观规划形式、内容和功能的多样性; 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在景观环境上的特征与差异。实习内容:2016 年 4 月 22 日至 29 日,我们 09 景观的全体同学在苏州、上海、无锡等地进行了为期 7 天的景观、建筑与城市规划综合实习调研活动。7 天来的收获很多。通过对重点实习地苏州的深度调研,获得了很多的第一手资料,学习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下面我来简单的谈一下我的收获。一苏州的道路交通苏州市城区分三大块,分别是老城区,工业区和苏州园区,这三大区域之间交通便利发达,尤其是老城区内的水陆双棋盘的路网格局让人印象深刻,行走在苏州的街道上,你会发现宛如漫步与山谷的小溪边,家家门前有流水,户户墙头有春意。虽然人行步道和车行道只有几米之隔,但是你丝毫感受不3 / 47到城市的喧嚣嘈杂,沿街绿化做得丰富,无论是从色彩上,还是从视觉形态上,都让人感觉格外舒服。四季常绿的街道,将苏州老城区装扮的格外靓丽,路边的公共设施,无论是路灯、步行道、变电箱还是路边店面的装饰,都被裹上了一层古典的外衣,小桥青石板星罗棋布,古色古香的青砖黛瓦点缀其间,让人仿佛回到了当年姑苏盛景的年代。一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和其公共交通设施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苏州的街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些小巧别致,古色古香的公交站了。苏州的公交站很有特色,仿古的建筑形式结合现代的功能需求,造就了这样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公共设施。相对于合肥公交站的简陋、肮脏、拥挤,苏州公交站简直好了太多,精致短小的游廊和飞檐翘脚的凉亭相结合,影壁和漏窗分割出虚实对比的空间,在配置花木点缀其间,乘客在等待公交时,或立或坐,人性体贴的公交站距提醒设施让人感觉温馨。我想一座好的城市,他的耀眼之处并不在于那些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也不在于那些富丽堂皇的地标建筑,他真正惹人喜爱的一定是这些贴近市民生活,为市民生活带来便利的细节。在苏州乘坐公交是一种享受,丝毫没有拥挤的感觉,也没有4 / 47路上堵车所带来的烦躁,有的只是窗外的春色盎然和乘车过程的便利舒心。【苏州的道路、水路和公共交通】我们实习快结束的时候,也就是 4 月 28 日,苏州市的地铁一号线正式通车运营,一号线东西向横跨苏州市区,连接从西至东的苏州三大区域,更加密集的城市轨道线路正在加紧建设,到时候我相信苏州的城市公共交通会更加的便利。因为这干净整洁的马路,便利畅通的城市交通和那古色古香韵味十足的城市面貌,我一下子便爱上了这座城。二苏州的古典园林这是我第二次来苏州,但是前一次来时还没有学习景观的相关知识,游玩也是走马观花看个热闹,借着这次苏州实习的机会,有幸将苏州的大小园子几乎都参观了一遍,有些是老师带着我们去的,有些是我自己去的。看了这么多的园林,包括前期和后期5 / 47对于相关园林知识的学习,对于古典园林的有关设计思想设计手法确实有一些了解,但是要做到精通可能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所以在这里,我只能简单的谈一些我对苏州园林的感受。【苏州的拙政园、艺圃和网师园】我觉得堪称苏州园林之最的非拙政园莫属,无论是从其整体布局、园林规划的层面还是从其建筑形式,植物配置等细节来看,拙政园的造诣都颇深,有些手法的处理,看完之后只能赞叹,连模仿都无从下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与谁同坐轩和宜两亭的对景,以前在上课时光听老师讲解看照片,只觉得新奇并不能体会其妙处,但等苏杭园林实习报告一、 实习目的:1、 通过实地实物观察、绘图,提高实际动眼、动手能力,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认知能力;2、 听取老师现场讲授,增强自己对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6 / 47感性认知。加强对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技术、植物造景、城市绿地规划等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鉴别事物的能力。二、 实习时间:2016 年 10 月 10 日2016 年 10 月 16 日三、 实习地点:苏州:留园、拙政园、狮子林、怡园、苏州博物馆、金鸡湖 杭州:西湖、杭州植物园四、 实习内容:短短的七天实习很快就在汽车的汽笛声中结束了,满载着大家的欢快丰收的喜悦步入正轨开始了新的学习。很显然这次实习是轻松的快乐的,但我们没有因为轻松和快乐而乐不思学,实习的结果还是硕果累累的,我们见识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见到了美丽的西湖,我们体会了麻雀虽小五味俱全的苏州园林,更有植物园里留给我们的震撼,当然还有博物馆带给我们的深思。令我们耳目一7 / 47新,意犹未尽。当然作为学习园林的一群人,实习的目的和实习后留给我们的任务才是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回味分析一下两类几乎完全不同性质的园林环境特色,以及博物馆展厅设计的技巧和方法,这也是以后学习和工作中的有效阅历和实践内容,从中去领略实习带给我们知识和经验。按照时间和路线来说,我们是 9 日夜晚准时出发的,10 日早上进到苏州境地。吃过早饭后,我们开始了实习的第一站拙政园。此站我们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弄清拙政园的总体布局及造景技法的运用。当我们各拿到那门票时,心里激动万分,迫不及待的向园子里进发。通过一上午的游览观看,拙政园拙政园全园占地 78 亩,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精华所在。其总体布局 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 3/5。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 ,东为“待霜亭” ,四季景8 / 47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 ,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在这些景物中,可以看出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大都与荷花有关。除了中部景色美不可收外,其它各部分也相当不错。经过一上午的学习,我认为拙政园总的布局为: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10 日一上午我们在拙政园里实习完后,下午我们来到狮子9 / 47林。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 600多年的历史,为元代园林的代表。狮子林平面成东西稍宽的长方形,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感觉。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墙深宅,曲廊环抱。以中部的水池为中心,叠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桥设亭,使得全园布局紧凑,富有“咫足山林”意境。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狮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珑,洞壑宛转,曲折盘旋,如入迷阵,有“桃源十八景”之称。洞顶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狮子起舞之状。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狮子峰为诸峰之首。11 日上午,我们来到留园。看到了留园三绝:冠云峰、楠木殿、鱼化石。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齐集太湖石“瘦、10 / 47皱、漏、透”四奇于一身;楠木殿的仙馆东西墙上分别设了一列开合非常大,但是装饰却简洁精雅的窗户。这样的做法是要把窗户外的两个小庭院的风景借鉴进来,拓展厅堂的视觉空间,保证建筑中有充分的光线。还有,留园在空间处理上和建筑艺术独创一格、收放自然。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西、中、 、北四个景,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一进大门,留园的建筑艺术处理就不同凡响:狭窄的入口内,两道高墙之间是长达 50 余米的曲折走道,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中部景区的湖光山色若隐若现。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游人看到的是回廊复折、11 / 47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高高下下的凉台燠馆、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11 日中午,我们还来到怡园。全园面积约 9 亩,东西狭长。园景因地制宜分为东西两部,中以复廊相隔,廊壁花窗,沟通东西景色,得以增加景深。沪苏杭城市认知实习报告课程名称:城市认知实习指导老师:吴浩12 / 47姓名:曹雅静班级:建 1102-4学号:20162160沪苏杭城市认知实习报告引言:经过了一年的大学学习,我们对展示设计专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是局限于书本和身边的事物,为了加强我们对专业知识更全面的认知,在 2016 年 7 月 1 日2016 年 7月 8 日展开了为期 8 天的城市认知实习,在吴老师和侯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建 1102-4 与建 1102-4 班有了一次“走出去”的机会。在苏州,杭州,上海三地,通过体会城市发展脉络,参观城市地标性建筑,整体感知城市风格,开阔了我们的视野真正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大致了解到地标性建筑与城市文化的融合的手法,感知了商业区高端商品与老城区古朴的店面、橱窗、陈列的设计风格差异。13 / 47时间虽短,感触不少,遂整理成报告,以作总结。实习内容:一 白墙黑瓦园林城苏州2016 年 7 月 2 日,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第一站苏州,被誉为国家园林城市的苏州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生活的情调与惬意,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典型的江浙地带建筑,整座城市被分为老、新两个城区,统一中略显差异,寻求细微的变化。.拙政园拙政园位于苏州市东北隅,始建于明正德四年间,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占地公顷。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以及南部由住宅改建后的园林博物馆。园林布局以水为主,环以林木,西部由一曲形水池以及依水而建的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构成。东部布局则以平冈草地为主,并配以山池亭阁,视野相对开阔。14 / 47中部是全园精华所在,面积 18 亩半,水面约占三分之一,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临水建有形体不同,高低错落的厅堂楼榭。原来供园主享乐生活用的建筑物,如远香堂、玉兰堂、香洲、小沧浪、等,集中分布在园南靠近住宅一侧,是住宅的延伸。园北部则山池树木并重,以建筑辅之。远香堂是中部的活动中心,回抱于山池之间,周围环境开阔。拙政园里有石板桥、石拱桥等,其中小飞虹桥的型制很特别,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小飞虹桥体为三跨石梁,微微拱起,呈八字型。桥面两侧设有万字护栏,三间八柱,覆盖廊屋,檐枋下饰以倒挂楣子,桥两端与曲廊相连,是一座精美的廊桥。(二) .苏州博物馆在拙政园的旁边是著名国际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贝大师以其大胆而意味深长的精准选址、 “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 “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和谐适度设计原则,使其成为一座既有苏州传统园林建筑特色、又15 / 47具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该馆建筑总面积:15391m2,分首层、二层、地下一层。主要有展厅、公共空间、行政办公区、库房等功能,绿地占地率。博物馆建筑群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大堂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展厅;东部是行政办公区、教育区和饭店,类似三条轴线的布局。在建筑材料、结构细部、室内设计等方面,主要采用现代钢结构加上木质边框和白色天花,同时,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取代了传统建筑的雕花木窗,因此光线柔和便于调控以适宜博物馆展陈。在空间上,书画厅巧用九宫格,中间贯通,对表达条幅式书画的用光和所需墙面十分有利;首层展厅与天窗廊道由墙隔断分开,人漫步廊道,展厅的构架、天花和木边使人联想起中国古建筑的语言,而廊窗外的一个个庭院,由窗取景,若隐若现。而窗景是苏州所有建筑中采用最多,也是最独特的装点方式之一。.小结拙政园豪华级私家园林,最大的特点在于景与诗画相结合,16 / 47无论再哪个方位取景都是一副古朴、雅致的画作。然而窗景是整座园林的特色之一,许许多多的窗景有同样的格局但在细微之处的花纹上略显不同,大有看点。在建筑方面大多的亭台楼阁采用飞檐翘脚的设计,使整个建筑在敦厚的基础上显露出一丝的俏皮。从建筑材料上来看,木、砖、瓦、石是主要成分,这些看似古朴的独到的材料,在经过巧妙的设计之后,形成了古朴与现代相结合的建筑。从颜色上分析,整座园林的植被覆盖面积之大,以绿色为主,花之艳色为辅,同时拥有徽派建筑白墙黑瓦的点缀,整个色调清新淡雅,艳而不腻。苏州博物馆是此行中给我震撼最大的一处建筑,在贝聿铭大师的设计下,博物馆和谐统一,古朴典雅但不失现代之感。在整体布局上,巧妙的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融会贯通,成为建筑风格的延伸,相互借景、相互辉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本身的独特性。尽管白色的粉墙是博物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17 / 47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取代,以追求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其屋顶的设计也是特色之一玻璃屋顶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心旷神怡。展区的布置也为展品带来了灵活性。二 “淡妆浓抹”婉约镇杭州第二站到达浙江之后,我们首先参观了六大江南水乡之一“乌镇” , 。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接着游览了西湖景区,欣赏了苏堤春晓、曲苑风荷、18 / 47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著名的西湖十景。除此之外我们还参观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乌镇乌镇原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乌镇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19 / 47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乌镇的发展和市镇格局的形成与水有着血脉相连的紧密关系,因水成市,枕河而居,形成了乌镇自由而含不俗而雅致的整体风格和“出门即是桥,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十”字型的城镇空间系统主骨架形态。是人们组织生活、交通的主要脉络,并形成了乌镇独特的新型城镇形态。古镇处处街坊临河、园林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融为一体,是水乡居民崇尚自然、与世无争,追求天人河西的思想体现。. 西湖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著名潟湖,旧称武林水也称西子湖。其余三面环山,面积约平方千米,南北长约 千米,东西宽约千米,云山秀水是西湖的底色;山水与人文交融是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格调。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无论雨雪晴阴都能成景。20 / 47.小结乌镇现存传统民居多为清末明初建筑,布局随意精炼,造型轻巧简洁,白色淡雅宜人,轮廓柔和优美。建筑色彩除了拥有江南水乡的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外,在正立面的处理上,上下两层大多采用木板刷桐油。西湖的湖水是承载着整个西湖景点的基础,没有她的存在那么整个围绕着西湖展开的景点就失去了他们的生命力,有的或许只剩下形式的外壳。花港观鱼是苏堤边上一个尤为出名的景点,假如从门口看是根本不能察觉里面的布局会是那么的自然和独到的,自然的水把里面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空间,彼此之间有木桥和石桥联系着,不论站在那座桥上都可以看见水里的游鱼和岸边草坪布置巧妙的花群,花港观鱼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除了沿路那密植的乔木和搭配丰富的鲜花之外,两个开阔的草坪在里面就显得格外的显眼,当我们在被高大乔木遮盖的密不透风的小路走的时间长了之后,看见这么大块开阔的草坪,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三.线性大都市上海21 / 47上海是此行的最后一站,当车驶入上海市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便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将上海现代化大都市的特色显露出来。当然,在上海最吸引我的就是东方明珠电视塔和上海金茂大厦。与此同时,我们也参观了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外滩,还有新天地。. 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上海城市规划馆位于上海黄浦区,位于人民广场附近,周围有一系列的古典、现代、继承实习时间:2016 年 3 月 31 日2016 年 4 月 6 日实习地点:苏州和杭州实习目的:通过对苏州和杭州一些建筑的参观实习,感受中国园林的博大精深,学习建筑处理的手法,体会建筑师应有的思想,日后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提高自己的建筑修养和设计水平。22 / 47实习概括:2016 年 3 月 31 日,我们 10 级建筑学专业开始了 7 天的苏杭参观实习,在这 7 天里,我们参观了苏州的观前街,月光码头,苏州博物馆,留园、中国人民大学、山塘街、拙政园、网师园、沧浪亭、虎丘塔、周庄、杭州钱江新城、王澍的中国美院、浙讲大学、西溪湿地、西湖,将参观实习的地方分为三类,分别说说我的实习心得体会。报告内容:第一类:古典建筑之园林建筑。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根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二百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网师园也颇负盛名。我们参观了留园、拙政园、网师园、沧浪亭四座园林。 留园大致分为中、东、西、北四部分。冠云峰是留园的一大奇观,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冠云峰23 / 47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细看还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很是有趣。留园建筑数量较多,空间处理比较突出,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全园分成主题不同、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用墙隔开,用连冠云峰廊相连接,又用漏窗、门洞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给人带来很多情趣。 一进大门,先经过狭窄的入口内,两边是高高的墙,再经过曲折的走道,古代造园家充分运用了空间大小、方向、明暗的变化,将这条单调的通道处理得意趣无穷。过道尽头是迷离掩映的漏窗、洞门,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中部的假山和湖面。绕过门窗,眼前景色才一览无余,达到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留园内的通道,通过环环相扣的空间造成层层加深的气氛,我们看到的是回廊复折、小院深深是接连不断错落变化的建筑组合。园内精美宏丽的厅24 / 47堂,则与安静闲适的书斋、丰富多样的庭院、幽僻小巧的天井、迤逦相属的风亭月榭巧妙地组成有韵律的整体,使园内每个部分、每个角落无不受到建筑美的光辉辐射。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想要将湖面的景色一览无余,所以就取消了面向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 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在留园里,我们流连忘返,深深被中国造园艺术的博大精深所震撼。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 一进入拙政园,就可以看到远香堂,25 / 47远香堂是中园的主体建筑,其他一切景点均围绕远香堂而建,堂名因荷而得。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堂西有小飞虹、小沧浪等处。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小飞虹故以为名。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小沧浪北是旱船香洲,香洲西南是玉兰堂。进入“别有洞天门”即可到达西园。西园的主体建筑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卅六鸳鸯馆。两馆共一厅,内部一分为二,北厅原是园主宴会、听戏的地方,在笙萧管弦之中观鸳鸯戏水,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 是以“鸳鸯馆”名之,南厅植有曼陀罗花,故称之以“曼陀罗花馆”馆中安有蓝色的玻璃,通过玻璃看外面,就可以看到雪落满园的景象,令人称奇。在这里,香洲和与谁同坐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香洲是为“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26 / 47纤丽而雅洁。香洲寄托了文人的理想与情操。 与谁同坐轩是一个小亭,非常别致,修成折扇状。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故名“与谁同坐轩” 。轩依水而建,平面形状为扇形,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半栏均成扇面状,坐在小亭里,感觉自己置身于美景之中,很是惬意。 拙政园中很多景点的名字都是从诗词中提取的,比如听雨轩,取自于李商隐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兰雪堂取自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诗意而名,见山楼 取自于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领略到中国的诗词文化。 网师园是苏州最小的园林。西楼小山丛桂轩是网师园主厅,轩的南、西是两个小院,幽曲深闭,里面种了一些桂树。轩北有用黄石叠成的“云岗” 。从轩西向北,可至蹈和馆和濯缨水阁。水阁悬于池上,倚栏照水,波光潋滟,柳暗花明。中部为主园,中间是水池,清澈如27 / 47镜。环池建廊、轩、亭、榭,夹岸有叠石曲桥,疏密 有致,配合得当。西部是内园,占地一亩,自成庭园。园中有屋宇、亭廊、泉石、花草,体现了苏州庭园布置的精萃。濯缨水阁和看松读画轩隔池相望,是读书作画的所在;月到风来亭和射鸭廊遥遥相对,是观鱼和欣赏水中倒影的好地方。殿春簃自成院落,是主人读书修身的地方,环境幽静,具有典型的明朝风格。综观网师园,以水为主,主题突出,布局紧凑,沿池布置简洁自然,空间尺度斟酌恰当,并成功地运用比例陪衬关系和对比手法,获得较好的艺术效果,尤以精致小巧著称,摒除了堆砌罗列的烦琐风尚,不愧为苏州古典园林小巧典雅,以少胜多的典范。 ” 楚辞中曾有这样的诗句:28 / 4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苏州著名而又古老的沧浪亭之名就出于此。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见一泓绿水绕于园外,漫步过桥,始得入内。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隆然高耸。山上种了竹子和一些古树,山顶上便是沧浪石亭。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 连,廊中砌有花窗漏阁,穿行廊上,可以从漏窗看到山水。 沧浪亭清幽古朴,适意自然,如清水芙蓉,洗尽铅华,无一丝脂粉气息。沧浪亭最具特色的就是“借景” 。园外一泓溪水,让园内的景物看起来似隔非隔,远远望去,埼上林木森森,深远空灵,具有古朴清旷的风格特征。而园里园外这道似隔非隔的溪水的作用就29 / 47构成了苏舜钦精神上的一道屏障,起到了“隔尘” , “隔凡”的作用。这种以水代替园林高墙的做法,是他的独创,使得隔岸的景色更增添诗的意境。沧浪亭之美,在于它清逸、脱俗。一砖一石、一花一草都仿佛浸润了园主的品性和情操。园林如其人,它体现出了园主的性情爱好与审美情趣,品格的高低就全仰仗园林主人的对于人文山水画的领会及其诗词文学的素养。沧浪亭虽无拙政园的开敞、气派,也无留园亭台楼馆的鳞次栉比,风清花媚。但沧浪亭古木参天,绿竹摇风,林木苍郁,幽径曲折,高筑四望,借景园外,以郊野山水为衬托,秀色遥遥,自然闲雅,气质古朴。开苏州古典园林造园之滥觞。第二类:现代建筑钱江新城30 / 47如果说“西湖时代”的杭州城是秀美的话,那么“钱塘江时代“的杭州城则是现代、大气的。钱江新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城区的东南部,钱塘江北岸。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市民中心,市民中心设计秉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理念,由中心六座环抱的建筑和四周四座方形裙楼构成。中央六座建筑是将来杭州市行政场所,四周的裙楼是供市民使用的场所,分别为:杭州市图书馆,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杭州市市民服务中心。看到了杭州大剧院,杭州大剧院是一个球体,进入里面,你31 / 47会发现空间感特别好。在钱江新城规划中,给我感触最多的是地上地下将进行同步开发。地下空间制定了一个专门的控制性规划,这是一次城市规划的新亮点和新发展。钱江新城的地下城,使车位可以互相连通,商业也可以连通,人在地下,可以自由穿行,不受地面交通干扰,形成了一个真正的自成一体的系统。规划中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地下部分规模较大,将形成集商业、文化娱乐设施、交通疏散、停车、人防等防灾设施和设备用房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区域。地下商业也是其中一大特色。据钱江新城的地下商业将形成以地下通道为主体,下沉广场、共享中庭相结合形成东西向直线复合型地下商业步行空间。地下停车的设计也很有意思,各单位的地下车库可以连通,不会“各自为政” 。规划的地下车位以地下室二三层为主,局部考虑地下四层。同时为提高车库停放使用效率,避免各单位设立独立地下车库造成车库出入口过多,规划要求,同一街坊的地下车库应考虑连通,形成小环型独立系统。在以城市主、次32 / 47干路分割的各相对独立区块内,几个相对集中的建筑物之间,地下会有通道相通,空中有封闭或半封闭的长廊相连,使建筑之间联系加强。地下有购物长廊,地上有绿树相伴,空中有休闲长廊。杭州未来城市中心钱江新城,将会让走路成为真正的一种享受。在钱江新城规划中,给我感触最多的是地上地下将进行同步开发。地下空间制定了一个专门的控制性规划,这是一次城市规划的新亮点和新发展。钱江新城的地下城,使车位可以互相连通,商业也可以连通,人在地下,可以自由穿行,不受地面交通干扰,形成了一个真正的自成一体的系统。规划中钱江新城核心区块地下部分规模较大,将形成集商业、文化娱乐设施、交通疏散、停车、人防等防灾设施和设备用房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区域。地下商业也是其中一大特色。据钱江新城的地下商业将形成以地下通道为主体,下沉广场、共享中庭相结合形成东西向直线复合型地下商业步行空间。地下停车的设计也很有意思,各单位的地下车库可以连通,不会“各自为政” 。规划的地下车33 / 47位以地下室二三层为主,局部考虑地下四层。同时为提高车库停放使用效率,避免各单位设立独立地下车库造成车库出入口过多,规划要求,同一街坊的地下车库应考虑连通,形成小环型独立系统。在以城市主、次干路分割的各相对独立区块内,几个相对集中的建筑物之间,地下会有通道相通,空中有封闭或半封闭的长廊相连,使建筑之间联系加强。地下有购物长廊,地上有绿树相伴,空中有休闲长廊。杭州未来城市中心钱江新城,将会让走路成为真正的一种享受。第三:继承建筑之学校建筑中国人民大学,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空间做的真好,由于它建在苏州,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苏州建筑的影响,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相互交融,里面和谐的色调给人很舒适的感受,现代的材料和古典造园手法的结合,体现出这做学校的文化内涵。浙江大学是一34 / 47座很古朴的学校,松柏苍劲,可能是由于建校的时候还没意识到苏州该拥有的文化内涵,我觉得浙江大学的建筑代表不了苏州的建筑。苏州园林篇苏州园林中植物配置的特点 气候条件 苏州位于长江之南,西滨太湖东临金鸡、独墅及黄天荡等湖泊,大运河流经南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为,绝对最高温度,绝对最低温度-8;年平均降雨量为毫米,春秋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土质肥沃,物产丰富,人文荟萃;明清以来,城厢内外兴建了大小园林 180 余处,西郊吴县,北郊常熟,历来盛产花木,对园林植物配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苏州园林主要由山、水池、建筑和植物四大素材所组成,于山、水池和建筑的周围,以各种植物和多种方式进行配置,在相互的衬托与掩映下,能创造出许多美丽的画面,使人神往。 苏州园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造园意境,植物配置随着园中各个景点主题的不同要求而展现出不同内容,现将苏州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综述如下。 一、35 / 47植物配置与诗情画意有密切联系苏州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创造一座富于诗情画意的“城市山林” ,是自然山水风景的艺术提炼与概括,所以植物配置的要求比较高,山与水池是山水园中的主要内容。于山水之间或在园林一角,布置一些建筑,在建筑物内大都是悬有名称的匾额,和描绘附近景色的对联。如拙政园中部主山上的“雪香云蔚”亭,亭内的匾额上写着“山花野鸟之间” ,山上林木葱郁,浓荫蔽日,坡上灌木花草丛生。游人至此,仿佛置身于丘壑林泉之间,山林野趣油然而生。亭前挂有文征明的对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把这一景点的意境,充分描绘出来。拙政园西部的“留听阁” ,东侧池内栽植荷花。当时园主取李商隐诗句:“秋阳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故题名为“留听阁” 。使人联想到深秋天气,一池残荷,秋雨落在荷叶上,发出淅淅沥沥的雨声,耐人耐味,意境深远。苏州园林面积有限,所以布局紧凑,迂回曲折,引人入胜,确有步移景异之趣。植物是造景的主要素材之一,它与山、水池、建筑物构成各种不同的画面。例如留园的“揖掌轩” 、网师园的“殿春簃” 、 “看松续画轩”等建筑物,后墙设窗,36 / 47以竹石(蕉石或松石等)为绘,夏日绿荫满窗,令人乐而忘暑,隆冬时节天竹红果累累,腊梅满枝黄花,生动如画。大空间内植物配置另有一番景象,如沧浪亭土山上的古树三、五成丛,形成一片深山老林,遍地箬竹,苍古入画。拙政园“荷风四面亭”周围,垂柳低拂水面,荷花芦苇成片,一幅江南水乡的深秋景色,映在辽阔的水面之上。网师园曲栏畔的白皮松,斜出水面,姿态优美,掩映于“月到风来亭”前,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二、植物造景突出厅堂名称苏州园林内建筑较多,造型各异,其功能各不相同,欣赏花木为主题的建筑更加众多。如赏梅的有拙政园的“雪香云蔚”亭、狮子林的“问梅阁” ;赏荷花的有拙政园的“远香堂”和“香洲” 、怡园的“藕香榭”等;赏牡丹的有怡园的“湛露堂” ;赏芍药有网师园的“殿春簃” ;赏桂花的有留园的“闻木樨香轩” 、沧浪亭的“清香馆” 、网师园的“小山丛桂轩” ,还有以欣赏松柏为主题的如狮子林的“指柏轩” 、网师园的“看松续画轩”等。七座古典园林(拙政园、狮子林、耦园、网师园、怡园、沧浪亭、留园)共有建37 / 47筑 160 余处,其中以植物命名的有 50 余处,说明植物配置在园中的重要地位,它既能起到点景作用,又能给人们美的意境的享受,如“梧竹幽居” 、 “听雨轩” 、 “翠玲珑”等。三、园林植物的选择方式苏州园林虽面积有限,但要求树种丰富。植物的种类有乔木、灌木、攀援植物(藤萝类)、地被植物、水生植物及竹类。这些植物首先要符合自然山林景观的需要,或是适合小空间内布置小景的作用。(一)树种的选择1.观叶类:松柏是山林中主要树种,所以人造的“城市山林”中必需象征性地种一些松柏来点缀山景,常用的有白皮松、黑松、罗汉松、桧柏等。高大阔叶乔木在园中能构成主要风景画面,如银杏、榉、榆、朴、枫、乌桕、皂荚、梧桐、垂柳等,这些乔木的叶色,季相变化相当明显,颜色丰富多采,十分悦目。38 / 472.观花类:花木是园中的重点,是人们观赏的主要对象。特别是几种传统名花,如梅花、山茶、杜鹃、牡丹、芍药、荷花、桂花、天竹、蜡梅等,常新选用,其他如玉兰、垂丝海棠、丁香、紫薇、大绣球、花石榴等大部分园林常常选用。3.观果类:在园林中果树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树种,数量虽不多,但它的观赏效果比较高。如拙政园批把园内的枇把,待霜亭的桔子,怡园的枣树和柿树,还有木瓜和石榴等在各园都能看到。4.地被植物及小灌木,箬竹、山竹、匍地柏、书带草、葱兰、葱兰、鸢尾、六月雪、金丝桃、迎春、金雀等这些植物能点缀山坡和假山、花台,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5.攀援植物:是点缀和装饰墙面、假山、驳岸不可缺少的植物,园中常见的有爬山虎、薜荔、络石、凌霄、金银花、云南黄馨、构杞、地柏、雀梅等这些藤蔓植物,能增加山林野趣。6.竹类:是园林中主要树种之一,用途颇广,它有时作为造景的主题,有时可作“配角” ,也可作为隐蔽房屋墙壁或作39 / 47为障景用。竹类的主要品种有棕竹、刚竹、罗汉竹、紫竹、方竹、斑竹、孝顺竹、金丝竹、箬竹、凤尾竹、菲白竹、山竹。7.水生植物:苏州园林水面较多,所以水生植物显得十分需要,特别是荷花,是我国传统名花,也是水面造景的主要素材。小水面往往以睡莲点缀,较大的水面还种植芦苇数丛,增加江南水乡的景色。(二)树形的选择园林内所选用的植物,树形力求自然美观,因地制宜。苏州园林属山水园性质,树木多不宜修剪成整形规则式,如“球形” 、 “水平式绿篱”等,以免造成不协调。树形的选择在苏州园林中非常重要,因为园内一草一木,都应体现出山林野趣。不论在假山上或是池畔,或花台上以及建筑群之间的小空间栽植的树木都要具有一定姿态,才能适合园林内植物配置的要求。例如有树干通直、高耸,巍然挺立之势,象留园中部的大银杏,树干弯曲,斜临水面,呈临水式。象怡园上岸上的白皮松,树干弯曲,倒挂于峭壁之池,呈悬崖式。象耦园假山高处的瓜子黄杨,树40 / 47于横卧于地面,呈卧干式。象网师园“看松续画轩”前花台上的黑松,树干屈曲,树枝下垂,苍劲古朴,呈曲干式。狮子林“指柏轩”前假山上的古柏,苍古入画。以上这些配置在苏州园林中的花木,是园林古树名木中的珍品。苏州园林景观设计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图画苏州有许多名园,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这些园林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也从而具有了各自的风格与生命力。一般说来,图画中描绘的景致既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画家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炼、集中,然后创作出既不悖于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画图来。据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州是中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41 / 47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 。古代的造园者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园林建筑与景观又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荡怡然自得的,还有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四园生活的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揉和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网师园也颇负盛名。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42 / 47苏州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苏州园林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一、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 ,43 / 47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 ,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 ,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面房租赁合同
- 安全施工管理培训课件
- 安全施工培训课程内容课件
- 安全施工培训教案课件
- (苏教2024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3 肥沃的土壤 课件(新教材)
- 二一一工程实施方案(3篇)
- 安全文明用语培训课件
- 球面透镜的矫正原理
- 防城港市上思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表
- 农业气象服务创新与智慧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
- 保险权益转让协议书
- 2025版校园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表
- 康养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ISO 37001-2025 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文版-雷泽佳译-2025)
- 项目规划表-数字化转型计划
- GB/T 45133-2025气体分析混合气体组成的测定基于单点和两点校准的比较法
- 村委雇佣合同范本
- 工业废水处理工初级复习题+答案
- 《阀门的类型及原理》课件
- 《雷达新进展》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花肥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