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1页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2页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3页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4页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第 14 课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影响其变化的 因素 一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 鸦片战争前 与 多沿袭传统 2 鸦片战争后 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1 衣 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 后 孙中山设计了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西服 旗袍 学生装和 等服装更是五花 八门 2 食 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 住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 4 社会风俗 维新派 主张 废止缠足 并改革传统的 辛亥革命前后 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民国时期 政府颁布 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大城市的婚丧仪式改为 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 二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 20 世纪 50 70 年代 1 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但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 计划供应 总体水平较低 2 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 改革开放后 党和政府把 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1 衣 服装颜色从 走向五彩缤纷 从单一的款式走向 2 食 到 1987 年 中国已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 政府还 倡导 3 住 1995 年 国家在城镇启动了 4 风俗习惯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讲究卫生 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知识点一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 竞尚洋装 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 B 西方服饰具有时代特征 C 民国政府以法令形式推行新服饰 D 人们思想解放 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服饰 2 在下列区域中 近代社会生活变化最明显的是 A 西部内陆 B 东部沿海 C 大中城市 D 通商口岸 3 在中国近现代 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 它有五粒纽扣 代表五权分立和五族共和 它的四个口袋 代表礼义廉耻 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 它是下列服饰图中 的 4 番菜争推一品香 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 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 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 明朝 B 清朝C 民国 D 新中国 5 客家民居是中国四大民居建筑之一 是研究民族 民俗 社会人文历史和中国传统 文化的 活化石 以下是建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几种客家民居 从中可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客家围龙屋 客家椭圆楼 城堡围楼 东西合璧式围楼 聚族而居 小农经济的基地 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近代受到西风东渐的影响 A B C D 6 男女平权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阴阳合历 你过你的年 我过我的年 上 述材料反映了 A 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 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 民国初年社会的风貌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新变化 7 梳一东洋头 披件西洋衣 宣读婚约 互换戒指 才一鞠躬 即携手同归 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造成民国时期婚姻变化的原因 包括 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 念的改变 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社会的进步 A B C D 知识点二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8 送嫁妆 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 下表的统计能够说明 时期所送的嫁妆 80 年代被褥 红包袱 三门柜 手表 自行车 缝纫机 小型黑白电视 90 年代被褥 红包袱 高档组合家具 VCD 机 彩电 冰箱 摩托车 保留了传统特色 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改革开放 人们收入增加 品种越来越丰富 越来越现代化 A B C D 9 1995 年 国家在城镇启动了 安居工程 目的是 A 实现杜甫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 的理想 B 解决中低收入职工的住房问题 C 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 D 开发商品房市场 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10 粉丝 是现在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 它来源于英语的 fans 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 变化的原因是 A 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词语 B 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C 受港台和地方语言的影响 D 受生活水平的影响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11 历史名人的一举一动往往透露出一个时代的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蔡元培的三次婚姻 第一次婚姻 1889 年 迎娶王昭 1900 年病逝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第二次婚姻 1902 年 迎娶黄仲玉 1920 年病逝 他提出五个条件 不缠足 识字 男不 得娶妾 姨太太 若夫先死妻可改嫁 意见不合可离婚 婚礼 开演说会代替闹洞房 第三次婚姻 1923 年 迎娶周峻 他再次提出条件 具备一定文化素质 年龄略大 熟谙 英文 能成为研究助手 婚礼 蔡元培西装革履 周峻身披白色的婚纱 在婚礼的宴席上 蔡 元培向大家讲述了他和周峻的恋爱经过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近代中国男装的变化 2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近代中国服饰西化的原因 3 上述材料印证了近代中国婚俗怎样的变迁过程 4 归纳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规律 5 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社会发展变化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12 家庭是文明社会的基本细胞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 礼记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 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 但 在公共 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 是不够的 这样 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 自私观念 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 费正清 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 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 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 母亲 孩子远离 家庭 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美 杰里 本特利 新全球史 材料四 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 这种社会细胞 家庭改革 对于提高人民的 政治热情 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 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的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 1953 年 请回答 1 中国古代强调 家齐而后国治 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 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 的原因 3 据材料三 四 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材料四 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 4 父母在 不远游 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 1 物质文化生活 社会习俗 2 西方文化 1 洋布 洋装 辛亥革命 中山装 粗布大衫 裙子 2 吃西 餐 3 西方建筑样式 4 断发易服 婚姻制度 断发易服 剪辫易服 简约文明 二 1 1 票证 2 勤俭节约 无私奉献 2 实现小康 1 灰蓝色调 多样化 2 温饱问题 菜篮子工程 3 安居工程 4 休 闲娱乐 注重环保 赈济灾区 对点训练 1 A 伴随着列强的侵略 西方的近代文明和生活习惯等传入中国 冲击了中国社会 旧的风俗习惯 中国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风尚 2 D 3 B 题干材料叙述的服饰符合中山装的特征 四个选项中 B 为中山装 4 B 题干中描述的外来食品摆上中国餐桌 是在鸦片战争后 据此可知最早可能出 现于清朝时期 5 C 从民居的规模和外观上看可知 正确 从最后一幅图片的风格可知 正确 6 C 从题目中的 男女平权 阴阳合历 可知当时开始使用公历 这符合辛亥革 命后的史实 故 C 项正确 7 B 本题以近代文明婚礼的程序 内容为情境 考查近代婚姻礼俗的变迁及原因 与 旧式婚姻相比 新式婚姻一是主张婚姻自主 二是婚姻礼俗删繁就简 仿效西方新式婚礼 这与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西方思想的传播 近代教育的发展及重大社会政治 思想运动等 都有密切联系 新式婚姻在清末民初就已出现 故 不对 8 C 本题考查的核心是近现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 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选项 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9 B 1995 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 安居工程 目的是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较低价 格买到合适的住房 10 B 紧扣题干材料要求即 粉丝 由英语音译而来 B 为最佳选项 综合运用 11 1 变化 由传统服装到西服 由西服到中山装 2 原因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主要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的涌入 社会政治运动的影响 生产方式的变化 外来文化的冲击 3 过程 由旧式婚姻到中西合璧 再到完全新式 4 规律 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 济 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实质上是东西方 文化的激烈碰撞 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 并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有利于 封建因素的消弭和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5 联系 社会生活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 社会政治 经济及文化的变化导致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了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近代生活习俗变迁的原因和规律的掌握 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 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特别是对原因和规律的归纳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思考 12 1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或自然经济 儒家的伦理道德 或儒家思想 2 变化 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 更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学东渐 民主思想的传播 民族危机的加深 3 社会经济的发展 或社会化大生产 国家的政治变革 或政府政策推动 婚姻自主 男女平等 家庭民主 4 这一传统观念有其积极意义 应重视传统观念的现实价值 但不应固守传统 这一 观念在当今的淡化是一种社会进步 教材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请思考 你认为 导致当今中国产品丰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方法点拨 把握问题的关键词 当今 从经济 政策 科技 物质文明的创造者等角度 分析归纳 产品丰富的原因 答案要点 首先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和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实现小康社 会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其次 新时期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计划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了极为丰富的商品生产体系 再次 改革开放以来 我 国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政府还启动了 菜篮子工程 安居工程 等项目 使人们的衣食住 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四 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五 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 探究学习总结 一 本课测评 请回答 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 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 方法点拨 可列举从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 衣 食 住 风俗习惯等方面变化的表现 然后从外因和内因分析变化的原因 答案要点 1 变化表现 衣的方面 从长袍马褂到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 食的方面 从传统饮食到引进西餐 再到讲求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健康 住的方面 从传 统平房到宽敞楼房 风俗方面 改变陈规陋习 推广文明习俗 2 变化原因 外因 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 使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 习俗传入中国 内因 先进的中国人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