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七章:二项式定理与多项式(竞赛精讲)_第1页
高中数学:第七章:二项式定理与多项式(竞赛精讲)_第2页
高中数学:第七章:二项式定理与多项式(竞赛精讲)_第3页
高中数学:第七章:二项式定理与多项式(竞赛精讲)_第4页
高中数学:第七章:二项式定理与多项式(竞赛精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七讲第七讲 二项式定理与多项式二项式定理与多项式 知识 方法 技能 二项式定理 1 二项工定理 n k kknk n n nbaCba 0 N 2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 它是展开式的第 r 1 项 0 1 nrbaCT rrnr nr 3 二项式系数 0 nrC r n 4 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1 0 nkCC kn n k n 2 10 1 11 nkCCC k n k n k n 3 若 n 是偶数 有 即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 n n n n n nnn CCCCC 1 2 10 最大 2 n n C 若 n 是奇数 有 即中项二项的二项式系 n n n n n n n nnn CCCCCC 1 2 1 2 1 10 数相等且最大 2 1 2 n n n n CC 和 4 2 210nn nnnn CCCC 5 2 1531420 n nnnnnn CCCCCC 6 1 1 1 1 k n k n k n k n C k n CnCkC或 7 nkmCCCCCC m mkn mk n mk mn m n m k k n 8 1 121 n kn n kn n n n n n n CCCCC 以上组合恒等式 是指组合数满足的恒等式 是证明一些较复杂的组合恒等式的基 m n C 本工具 7 和 8 的证明将在后面给出 5 证明组合恒等式的方法常用的有 1 公式法 利用上述基本组合恒等式进行证明 2 利用二项式定理 通过赋值法或构造法用二项式定理于解题中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利用数学归纳法 4 构造组合问题模型 将证明方法划归为组合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法 赛题精讲 例例 1 1 求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7 1 1 x x 解 由二项式定理得 77 1 1 1 1 x x x x 77 77 22 7 1 7 0 7 1 1 1 1 x xC x xC x xC x xCC rr 其中第项为 70 1 rr rr r x xCT 1 71 在的展开式中 设第 k 1 项为常数项 记为 r x x 1 1 k T 则 0 1 2 1 rkxC x xCT krk r kkrk rk 由 得 r 2k 0 即 r 2k r 为偶数 再根据 知所求常数项为 393 3 6 6 7 2 7 4 7 1 7 2 7 0 7 CCCCCCC 评述 求某一项时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 例例 2 2 求的展开式里x5的系数 62 321 xx 解 因为 6662 1 31 321 xxxx 1 3 3 3 31 66 6 55 6 44 6 33 6 22 6 1 6 66 6 33 6 22 6 1 6 xCxCxCxCxCxCxCxCxCxC 所以的展开式里x5的系数为 62 321 xx 2 6 3 6 33 6 2 6 24 6 1 6 5 6 3 33 1CCCCCCC 16813 3 5 6 51 6 4 6 4 CCC 评述 本题也可将化为用例 1 的作法可求得 62 321 xx 62 32 1 xx 例例 3 3 已知数列满足 0 0210 aaaa 3 2 1 2 11 iaaa iii 求证 对于任何自然数 n nn nn nn nn n n n n n n xCaxxCaxxCaxxCaxCaxp 1 1 1 1 11 1 222 2 11 1 0 0 是x的一次多项式或零次多项式 1986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 思路分析 由是等差数列 则 2 11niii aaaa知 从而可将表示成的表达式 再化简即可 2 1 01 iidadaa ii xpda 和 0 解 因为 所以数列为等差数列 设其公差为 d 3 2 1 2 11 iaaa iii n a 用心 爱心 专心 有 从而 3 2 1 0 iidaai nn n n n n n n n xCndaxxCdaxxCdaxCaxP 1 2 1 1 0 222 0 11 0 0 0 1 2 1 1 1 1 22211110 0 nn n n n n n nn n n n n n xnCxxCxxCdxCxxCxCa 由二项定理 知 1 1 1 1 1 222110 nnn n n n n n n n xxxCxxCxxCxC 又因为 1 1 1 1 1 1 k n k n nC knk n n knk n kkC 从而 nn n n n n n xnCxxCxxC 22211 1 2 1 1 1 121 1 1 nn n n xxxCxnx 所以 1 1 nxxxnx n 0 ndxaxP 当的一次多项式 当零次多项式 xxPd为时 0 为时 0 xPd 例例 4 4 已知a b 均为正整数 且求 sin 2 0 2 sin 22 22 nbaA ba ab ba n n 其中 证 对一切 An均为整数 N n 思路分析 由联想到复数棣莫佛定理 复数需要 然后分析 An与复数的关系 nsin cos 证明 因为 sin1cos 2 0 2 sin 22 22 2 22 ba ba ba ba ab 所以且 显然的虚部 由于 n in sin cossin 为 n i sin cos 1 2 1 2 2 22 22 222222 22 n nn n bia ba abiba ba i ba ab ba ba 所以从而的虚部 sin cos 222nn bianinba nn n bianbaA 222 sin 为 因为a b 为整数 根据二项式定理 的虚部当然也为整数 所以对一切 n bia 2 An为整数 N n 评述 把 An为与复数联系在一起是本题的关键 n i sin cos 例例 5 5 已知为整数 P 为素数 求证 yx mod Pyxyx PPP 证明 PPp P P P P P PP yxyCyxCyxCxyx 1122211 由于为整数 可从分子中约去 r 又因为 P 为素 1 2 1 1 1 Pr r rppp C r P 数 且 所以分子中的 P 不会红去 因此有所以pr 1 2 1 PrCP r P 用心 爱心 专心 mod Pyxyx PPP 评述 将展开就与有联系 只要证明其余的数能被 P 整除是本题的关键 P yx PP yx 例例 6 6 若 求证 10 25 12 Nmrm r 1 m 思路分析 由已知 猜想 因此需要求1 25 12 mm r 和 12 25 r 出 即只需要证明为正整数即可 1212 25 25 rr 证明 首先证明 对固定为 r 满足条件的是惟一的 否则 设 m 11 12 25 m r 1 0 2121212122 mmmmmN 则矛盾 所以满足条件的 m 和 1 0 0 1 0 21212121 Zmmmm而 是惟一的 下面求 及m 因为 122122 12 21 12 120 12 1212 22 5 2 5 5 25 25 rr r r r r r rr CCC 22 5 2 5 5 122122 12 21 12 120 12 rr r r r r r CCC 252525 2 22 5 2 5 2 121212 12 313 12 1 12 123223 12 21 12 N rrr r r r r r rr r r r CCC CC 又因为 1 0 25 1 0 25 12 r 从而 所以 2252525 2 121212 12 313 12 1 12 rrrr r r r r r CCCm 12 25 r 故 25 12 r m 1 45 25 1212 rr 评述 猜想进行运算是关键 121212 25 25 25 rrr 与 例例 7 7 数列中 求的末位数字是多少 n a 2 3 3 11 naa a nn2001 a 思路分析 利用 n 取 1 2 3 猜想的末位数字 nn aa 及 解 当 n 1 时 a1 3 3642733 3 2 1 a a 因此的末位数字都27 81 3 81 3 3 333 63636436427 3 2 a a 32 a a 是 7 猜想 现假设 n k 时 34N mman 34N mmak 用心 爱心 专心 当 n k 1 时 3434 1 14 33 mma k k a 34034 34 24124 34 1241 34 0340 34 1 4 1 4 1 4 1 4 mm m mm m m m m m CCCC 从而 3 1 414 TT 34N mman 于是 故的末位数字是 7 27 81 33 34 1 mma n n a 2001 a 评述 猜想是关键 34 man 例例 8 8 求 N 1988 1 的所有形如为自然数 的因子 d 之和 bad ba 32 思路分析 寻求 N 中含 2 和 3 的最高幂次数 为此将 19 变为 20 1 和 18 1 然后用二项 式定理展开 解 因为 N 1988 1 20 1 88 1 1 4 5 88 1 888888 88 878787 88 333 88 222 88 1 88 5454545454 CCCCC 其中 M 是整数 552 22552 565 MM 上式表明 N 的素因数中 2 的最高次幂是 5 又因为 N 1 2 9 88 1 888888 88 222 88 1 88 929292 CCC 32 2 88 34 P 32 2 88 9P 其中 P 为整数 上式表明 N 的素因数中 3 的最高次幂是 2 综上所述 可知 其中 Q 是正整数 不含因数 2 和 3 QN 25 32 因此 N 中所有形如的因数的和为 2 22 23 24 25 3 32 744 ba 32 例例 9 9 设 求数x的个位数字 8219 22015 22015 x 思路分析 直接求x的个位数字很困难 需将与x相关数联系 转化成研究其相关数 解 令 22015 22015 22015 22015 82198219 yxy则 由二项式定理知 对任意正整数 n 22015 22015 8219 为整数 且个位数字为零 2201515 2 22015 22015 22 n n nnn C 因此 x y 是个位数字为零的整数 再对 y 估值 因为 且 2 0 25 5 22015 5 220150 1988 22015 22015 所以 故x的个位数字为 9 4 02 02 22015 20 1919 y 评述 转化的思想很重要 当研究的问题遇到困难时 将其转化为可研究的问题 例例 1010 已知试问 在数列中是否有无穷多 2 1 8 1 0 1110 naaaaa nnn n a 用心 爱心 专心 个能被 15 整除的项 证明你的结论 思路分析 先求出 再将表示成与 15 有关的表达式 便知是否有无穷多项能被 15 n a n a 整除 证明 在数列中有无穷多个能被 15 整除的项 下面证明之 n a 数列的特征方程为它的两个根为 n a 018 2 xx154 154 21 xx 所以 n 0 1 2 nn n BAa 154 154 由 则 152 1 152 1 1 0 10 BAaa得 154 154 152 1 nn n a 取 由二项式定理得 2 1 0 2 kkn 15 42 15 421542 152 1 1133311 nn n n n n nn CCCa 1542 1544 154 1541544 1541544 12 212 2 323 2 121 2 12 2 323 2 121 2 2 2 3311 为整数其中TTk CCC CCC CCC k kk k k k k k kk k k k k k n n n n n n n 由上式知当 15 k 即 30 n 时 15 an 因此数列中有无穷多个能被 15 整除的项 n a 评述 在二项式定理中 经常在一起结合使用 nn baba 与 针对性训练题 1 已知实数均不为 0 多项的三根为 求 xxxxf 23 321 xxx 的值 111 321 321 xxx xxx 2 设 其中为常数 如果dcxbxaxxxf 234 dcba 求的值 3 3 2 2 1 1 fff 0 4 4 1 ff 3 定义在实数集上的函数满足 xf 1 1 xfxxxfxf求 4 证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