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中生物《第四章 种群与群落》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中生物《第四章 种群与群落》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中生物《第四章 种群与群落》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中生物《第四章 种群与群落》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中生物《第四章 种群与群落》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中生物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四章 种群与群落种群与群落 单元单元 综合测试题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新人教版必修 3 3 一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 2 分 共 40 分 1 池塘养鱼时 为保护池塘生态系统和长期保持较高的产鱼量 应采取最佳方案是 A 大量增加饵料的投入量 B 大量增加鱼苗的投入量 C 及时 适量地捕捞成鱼 D 限制捕鱼 2 赤眼蜂将卵产在稻螟的卵里 蜂卵孵化的幼虫又以稻螟卵里的营养物质为食物 赤眼蜂 与稻螟的这种关系是 A 竞争 B 共生 C 捕食 D 寄生 3 近年我国在近海海域实行 伏季休渔 其目的是 A 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 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B 检测渔船和捕鱼器械 节省燃料 C 防止 赤潮 的出现和海水污染恶化 D 实施分区管理 避免渔事纠纷 4 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长出了曲霉 则曲霉和蘑菇的关系是 A 竞争 B 共生 C 捕食 D 寄生 5 下列生物种间斗争最激烈的一组是 A 水稻和杂草 B 老虎和野猪 C 草鱼和鲤鱼 D 野猪和山羊 6 下图表示物种 a 和物种 b 的相互关系 a 和 b 可能是下列哪组 生物 A 水稻和杂草 B 食草昆虫和草 C 兔和鼠 D 衣藻和甲藻 7 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这个森林中的 A 水源和土壤 B 细菌和真菌 C 各种动植物 D 有害的生物 8 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 森林中有乔木层 灌木层和草本层 B 森林中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2 C 一片竹林中竹子高矮不一 D 鹿群中有的鹿高 有的鹿矮 9 在控制条件下将生态和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两种 农作物 甲和乙 混种在一起 对实验数据统计处理 后 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 请预测当播种比例为甲 乙 5 5 时 种群竞争能力将表现出的趋势是 A 甲乙均增强 B 乙强甲弱 C 甲强乙弱 D 甲 乙均减弱 10 在自然界中 大多数种群总是处在波动中的原因是 A 人类的干扰 B 食物的不足 C 多种因素的影响 D 环境条件是无限的 11 曲线图是数学模型的一种形式 这种形式与数学方程式相比 优点是 A 容易作图 B 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 更加好看 D 只有容易看出数值的变化规律 12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 波动 稳定和下降等 B 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引起的 C 自然界中 种群的增长一般是 J 型曲线 D 自然界中 种群的增长一般是 S 型曲线 13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型牧场内 迁入一小群绵羊 8 年后已经发展到 500 只左右 这 个羊群数量将会 A 维持在一个水平上 B 不断下降 C 缓慢上升 D 迅速上升 14 在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 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 其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标志不能过 分醒目 因为该法的前提是 A 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B 要注意色素无害 而溶剂可能有毒 C 在调查研究期间标志不能消失 3 D 不能导致动物的疾病 感染等 15 下列现象是种群密度过大时将会引起的生态学反应 请指出错误的一项 A 寄生虫增多 B 传染病容易流行 C 竞争加剧 D 繁殖率升高 16 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 错误的是 A 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 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B 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 C 人口数量既有其生理基础 又有其社会制约因素 D 不同人口种群出生率的差异主要是生殖年龄与个体数 17 在决定鲸的捕捞量时 需研究下图 该图表示了生殖数 量 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 图中哪条曲线代表了生殖 的数量变化 P 点代表什 么 A 曲线 1 表示生殖数量 P 点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 B 曲线 2 表示 生殖数量 P 点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 C 曲线 1 表示生殖数量 P 点代表环境 的负载能力 D 曲线 2 表示生殖数量 P 点代表各种群的最大数量 18 下图是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d 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 所致 B 涸泽而渔 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 b 以下 使 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 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 可能效果适得 其反 D c 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是种群内个 体间发生竞争的结果 19 下列能表示蛇和鼠相互关系的曲线是 4 20 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 述不正确的是 A K 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B 在 K 值之前 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 C 假设这是鱼的种群 当种群达到 K 值时开始捕捞 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D 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 在 K 值时出生率 死亡率 二 多项选择题 每题均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多选 少选 错选均不得分 二 多项选择题 每题均不止一个正确选项 多选 少选 错选均不得分 3 3 分一题 共分一题 共 1212 分 分 21 下面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在垂直方向上 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 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 在水平方向上 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 D 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22 下面甲 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 甲 和混合培养 乙 时的种群增长速度 从该图所示的结果 不可以推断出 A 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 B 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 C 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D 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 23 下列实例中 可能构成生物群落的是 A 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B 无菌培养基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C 亚马逊河谷的热带雨林 D 一片竹林中的所有生物 24 在进出口口岸 进出口检疫部门要对进口货物进行严格检疫 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 包括虫卵和微生物 流入境内 若害虫流入境内 将 A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将呈 J 型增长 B 一般会缺少天敌 C 对境内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D 一定不适应新环境 很快死亡 二 非选择题 共二 非选择题 共 4848 分 分 时间 种群大小 K 5 25 9 分 下图是一资源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 环境后的增长曲线 请回答 1 图中表示的是种群增长的 型曲线 表示 K 值的一点是 2 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 3 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在迁入第 年后开始的 4 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 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 应该使该动物种群 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5 迁入种群第二年后 增长明显加快的原因你认为主要是 2 分 6 第 8 年后 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2 分 26 7 分 如图表示我国湿润森林区及山地植被分布情况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此图表示的是群落中各种生物在 空间上的配置状况 图中纵排表示该群落的 结 构 具有明显的 现象 这 些植被的分布是受 何种 外界因素 的影响 2 图中横排表示该群落的 结构 表明由于 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段的植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 27 10 分 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花 分别生长在海拔 10m 500m 1000m 处的同一山坡上 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 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 6 异 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 为检验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 的 影响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 实验处理 春天 将海拔 500m 1000m 处的野菊幼苗同时移栽于 10m 处 2 实验对照 生长于 m 处的野菊 3 收集数据 第 2 年秋天 4 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一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果是 移栽至 10m 处野菊株高 假设二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果是 移栽至 10m 处野菊株高 假设三 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实验结果是 移栽至 10m 处 野菊株高 28 8 分 20 世纪 50 年代 有人将水葫芦带到非洲的刚果盆地 三年后 水葫芦征 服了所有水生植物对手 反客为主 在刚果上游 1500 公里的河道上蔓延 阻塞了航道 为 了消灭水葫芦 当地政府花费巨资 沿河喷洒除草剂 但不到半个月 水葫芦又迅速生长 起来 最后是请来了海牛 一条海牛每天能吃掉 40 多平方米的水葫芦 于是河道畅通了 刚果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请回答 1 水葫芦与其它水生植物的关系是 2 水葫芦在刚果之所以能战胜所有对手 并在河道上蔓延是因为 3 通过上述例子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4 请运用生态学原理对用除草剂和海牛消除水葫芦的效果及其影响作出评价 29 14 分 图 6 3 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和枯草杆菌 过几天放入大草 履虫 再过几天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 它们都是以枯草杆菌为食的 根据图示分析回答问 7 题 1 枯草杆菌和草履虫的关系是 两种草履虫的关系是 2 A 和 B 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和 的数量变化情况 3 曲线 C 表示 3 曲线 A 在 ab 段下降的原因是 4 曲线 C 在 cd 段下降的原因是 8 参考答案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616 C CD DA AA AA AB BA AA AC CC CB BC CA AA AD DD D 17171818191920202121222223232424 C CD DD DC CABCABCABDABDACDACDABCABC 25 1 S d 2 b 3 6 4 b 5 食物充足且无天敌 6 食物减少 天敌增加 种内斗争加剧 26 1 垂直 分层 温度 2 水平 地形 阳光 湿度 27 2 10m 500m 1000m 3 测量株高 记录数据 4 与 10m 处野菊株高显著差异 与原海拔处 500m 1000m 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 比 10m 处矮 比原海拔处高 28 1 竞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