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案2-尚晓娟_第1页
语文学案2-尚晓娟_第2页
语文学案2-尚晓娟_第3页
语文学案2-尚晓娟_第4页
语文学案2-尚晓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屯镇初级中学 年级 学科课堂导学案 第 周 星期 上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课题 6 黄河颂黄河颂 课时 第课时 第 1 课时课时 设计人 设计人 备课组长 备课组长 教研组长 教研组长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 感悟和理解诗句的含义 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 感悟和理解诗句的含义 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2 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 优美 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 优美 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3 追求美好人生 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追求美好人生 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预习指导 课堂流程 1 复习检查 2 小组展示 一 知识回顾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故事 了解黄河在中华 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二 知识积累 1 作者 2 字词 浊流 狂澜 山巅 屏障 澎湃 哺育 三 问题设置 文本探究 1 读诗歌 注意停顿 重音 速度 语调的处理 2 诗人从哪些个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 什么感情 3 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 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 这些句子表现了黄 河的什么特点 4 品读诗歌 赏析诗歌的美 要求学生以 我欣赏这首诗的 因为 的句式说话 四 拓展延伸 学习收获 启发等 请学生说说与黄河有关的诗句 俗语 成语等 五 课堂检测 结合句意 体会下列带括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1 掀起 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2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3 你 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 条铁的臂膀 3 同学质疑 4 老师点评 纠错 补充 5 课堂总结 布置作 业及预习任务 武屯镇初级中学 年级 学科课堂导学案 第 周 星期 上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课题 7 最后一课最后一课 课时 第课时 第 1 课时课时 设计人 设计人 备课组长 备课组长 教研组长 教研组长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结合小说的背景理解题目的含义 结合小说的背景理解题目的含义 2 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3 理解并体会文中各种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人物的思想感情 理解并体会文中各种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人物的思想感情 预习指导 课堂流程 1 复习检查 2 小组展示 一 知识回顾 1 小说的概念 小说以刻画 的中心 通过完整的 和具体的 反映社会生活 2 小说的三要素 3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 二 自主先学 1 作者简介 2 背景资料 3 字词积累 注音 哽 赚 踱 捂 祈祷 挟 三 问题设置 文本探究 1 你能结合背景解释一下题目 最后一课 的含义吗 2 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主要讲述 的故事 3 小弗郎士在文章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4 文章上课前作者哪些地方运用了环境描写 有 什么作用 5 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景有怎样的不同 6 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 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 么大的变化 四 拓展延伸 谈谈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并说说为什么 五 课堂检测 1 最后一课 的作者是 国人 体裁是 本文是 以 为历史背景创作的 2 作者运用第 人称 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采用 描写 写出 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 从 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 同学质疑 4 老师点评 纠错 补充 5 课堂总结 布置作 业及预习任务 武屯镇初级中学 年级 学科课堂导学案 第 周 星期 上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课题 7 最后一课最后一课 课时 第课时 第 2 课时课时 设计人 设计人 备课组长 备课组长 教研组长 教研组长 预习指导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 2 2 理解体会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理解体会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3 3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认真学习 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认真学习 将来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3 同学质疑 课堂流程 1 复习检查 2 小组展示 一 知识回顾 1 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些形象的 2 屋顶上的鸽子咕咕的低声叫着 我心里想 他们 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用德国话唱歌 描写的对象是 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表现了 二 问题设置 文本探究 用笔勾画出韩麦尔先生的语言 动作等重要语句 了解韩麦尔先生的思想感情 韩麦尔先生为什么在最后一课穿上盛装 3 监狱大门和钥匙分别比喻什么 这句的含义是什 么 4 韩麦尔先生的动作 神情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感情 三 拓展 学习了 最后一课 后 你受到了哪些教育 四 课堂检测 续写 最后一课 下课了 4 老师点评 纠错 补充 5 课堂总结 布置作 业及预习任务 武屯镇初级中学 年级 学科课堂导学案 第 周 星期 上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课题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课时 课时 1 课时课时 设计人 设计人 备课组长 备课组长 教研组长 教研组长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2 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3 3 领悟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领悟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3 同学质疑 预习指导 课堂流程 1 复习检查 2 小组展示 一 知识回顾 1 背诵光未然先生的 黄河颂 2 时代背景 本文写于 20 世纪 20 年代 正当五 四运动高潮过后 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 加紧对中国人民的压迫 加紧了对新文化运动的 破坏 封建复古势力从一蹶不振中昂起头来 对 新文化运动发动猖狂的反扑 社会黑暗到了极点 二 自主先学 1 作者简介 2 根据拼音写词语或给汉字注音 一 xie 千里 丛山 die 岭 险 jun 阻 yi 逼 xia qi qu 横 生 浊 流滚滚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 问题设置 文本探究 1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学生互动 共同解答 2 学生尝试概括每一段的意思 并自主发言 其余 同学评议 3 阐述文中提倡的 雄伟的精神 4 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 趣味 5 本文中一系列比喻来说理 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 试指出文中 用了哪些比喻 表现作者什么情怀 四 能力提高 收集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名篇佳句 请写出你最欣赏的名句 至 少三句 并以其中的一句为例 说明喜欢的理由 五 课堂检测 解释下列词语 1 逼狭 2 亦复如是 3 回环 4 横生 4 老师点评 纠错 补充 5 课堂总结 布置作 业及预习任务 武屯镇初级中学 年级 学科课堂导学案 第 周 星期 上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课题 9 土地的誓言土地的誓言 课时 课时 1 课时课时 设计人 设计人 备课组长 备课组长 教研组长 教研组长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 把握作者的思想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 把握作者的思想 2 揣摩 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揣摩 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3 培养 强化学生热爱故土 热爱祖国的情感 培养 强化学生热爱故土 热爱祖国的情感 预习指导 课堂流程 1 复习检查 2 小组展示 一 知识回顾 1 了解九一八事变 2 诵读 游子吟 二 知识积累 1 作者简介 2 背景资料 3 字词积累 lan 语 默 qi 白 hua 树 田 long 泛 lan 浆 ye 阻 yi 炽痛 斑斓 怪诞 亘古 污秽 嗥鸣 三 问题设置 文本探究 1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 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深情地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深情地 朗读这些句子 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朗读这些句子 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2 再读课文 加深理解 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手法 技巧 把自己对故土的这 种感情表达出来的 请举例说明 3 学生精读课文 进行语言品味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提示 a 进行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 直接抒发感情 b 修辞手法 c 人称的恰当运用 四 拓展延伸 学习收获 启发等 仔细阅读课文第 2 段 花在春天 秋天 模仿各个段落 请用一段文字生动描写我们这儿春天的景色 说一说秋天家乡有哪些特 产 学生仿句说话 其余同学评价 五 课堂检测 播放歌曲 松花江上 谈谈你的感受 3 同学质疑 4 老师点评 纠错 补充 5 课堂总结 布置作 业及预习任务 武屯镇初级中学 年级 学科课堂导学案 第 周 星期 上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 课题 10木兰花木兰花 课时 课时 1 课时课时 设计人 设计人 备课组长 备课组长 教研组长 教研组长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知识 包括一些主要的词语和句式 积累文言知识 包括一些主要的词语和句式 2 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初步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3 体会本文结构上繁简得当的特点 并学习各种有详有略的叙事方法 体会本文结构上繁简得当的特点 并学习各种有详有略的叙事方法 4 理解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理解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预习指导 课堂流程 1 复习检查 2 小组展示 一 知识回顾 古今中外历史上的 巾帼英雄 知多少 二 知识积累 1 查资料初步认识花木兰 2 作者 3 字词 机杼 可汗 金柝 戎 机 簪 头 燕 山 胡骑 三 问题设置 文本探究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 愿为市鞍马 2 东市买骏马 3 旦辞爷娘去 4 赏赐百千强 5 出郭相扶将 6 对镜帖花黄 7 朔气传金柝 8 当户理红妆 2 古今含义的变化 1 军书十二卷 2 双兔像地走 3 愿驰千里足 4 赏赐百千强 3 翻译下列句子 1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 2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3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4 当窗理云髻 对镜帖花黄 4 分析人物 木兰是一个 5 这首诗详略叙述处理恰当 诗中详写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