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登岳阳楼》教案 人教版第五册_第1页
高中语文《登岳阳楼》教案 人教版第五册_第2页
高中语文《登岳阳楼》教案 人教版第五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登登 岳岳 阳阳 楼楼 一 诵读提示 这首诗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 感慨也极深沉 要读得缓慢些 首联从 昔闻 到 今上 长达数十年 已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 读得快了则意味不同 可能正如仇注所 云 喜初登也 颔联写岳阳楼景色 读时须有纵目远眺之意 日夜浮 三字尤应慢读 似乎说 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 这是为下文蓄势 下面两联说感慨 要用深沉 的语调读 颈联说个人 有无限辛酸 调子低些为好 尾联说国家 有满腔悲愤 调子稍 稍上升 这是全诗高潮所在 二 整体感知 大历三年 768 冬 杜甫从公安 今湖北公安 到达岳阳 从 岸风翻夕浪 舟雪洒 寒灯 泊岳阳城下 看 到达之时正是深冬 杜甫曾两次登岳阳楼 这首诗所记当是 第一次 时间大约是到达岳阳之初 另一次是跟岳州太守一同去的 也写了诗 诗题是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从诗中 春泥百草生 句看 时间是第二年春天 因系应酬之作 不如这一首有名 全诗分两层 前一层先叙登楼 后写洞庭湖景观 一起一承 章法分明 起句以 昔闻 与 今上 对应 看似平常 却颇有深意在 昔 当指诗人的青年时代 又值 开元盛世 到处都 是歌舞升平的景象 诗人既闻洞庭之名 必有向往之意 可惜未能一游 如今呢 祖国山 河残破 疮疾满目 而诗人也到了暮年 且历尽人生坎坷 却有幸登楼 怎能不百感交集 呢 但诗人只叙事 不说情 把情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 接着就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 千的画面 吴楚东南拆 乾坤日夜浮 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 仅凭肉眼是看不到的 它 使人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观沧海 自然 诗人此刻的心情跟曹操有所不同 后一层先说个人景况 后说国事艰难 使人担忧 一转一合 显而易见 亲朋 两句中 要害是 孤舟 一词 诗人自离茨州之日起 全家人都生活在船上 实际上已无 家可归 所以由写景转人抒情先说个人景况 再说 从洞庭水转换到 孤舟 脉络也十分 清晰 至于说亲朋 无一字 显然是无所依托之意 这又加重了诗人自伤飘泊的感情 但 诗人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 他总是以国事为念 因此 当他站在岳阳楼上 凭轩 远眺 时 就联想到当时吐善犯边的情况 不禁潸然泪下了 这个抒情结尾将诗的思想内容提到 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 凭轩 二字又巧妙地照应了第二句 以此结束全诗恰到好处 这首诗可以说是咏岳阳楼的绝唱 唐庚 子西文录 云 尝过岳阳楼 观子美诗 不过四十字耳 其气象闳放 涵蓄深远 殆与洞庭争雄 所谓富哉言乎者 太白 退之辈 率为大篇 注 极其笔力 终不逮也 杜诗更小而大 余诗更大而小 这决非过誉 注 这里指的是李白的 秋登巴陵望洞庭 共 100 字 和韩愈的 岳阳楼别窦司直 共 460 字 三 鉴赏要点 雄浑阔大的意境 还是在杜甫的年轻时代 孟浩然就以歌咏洞庭的名句 气吞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见 有关资料 而蜚声诗坛 但杜甫后来居上 此诗颔联 吴楚东南拆 乾坤日夜浮 比孟 句又高出一筹 金玉诗话 云 洞庭无下壮观 自首骚人墨客 斗丽搜奇者尤众 然莫若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则洞庭空旷无际 雄壮如在目前 至读子美诗 则又不 然 吴楚东南拆 乾坤日夜浮 不知少陵胸中 吞几云梦也 吞几云梦 是一种形象 的说法 意思是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得多 孟诗中的视野仅及于长江北岸的云梦泽 用心 爱心 专心2 而杜诗则扩大到了吴楚两地 甚至把整个宇宙都包容了进去 这样的境界如果不是胸中大 有丘壑 是写不出来的 杜甫这两句诗不仅好在有开阔的视野 而且气象雄浑 内涵丰富 远非他人所能及 这要归功于 诉 浮 两个字炼得好 试想 广嘉数千里的吴 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两个 湖 一下子断裂为二 这气势何等磅密 而日 月 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 缓缓 行进 这景象又何等宏丽 庄子说过 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 子 逍遥游 洞庭湖能负载比月 星辰 则湖水之丰厚简直到了惊人的程度 前人评这两 句诗说 虽不到洞庭者读之 可使脑次豁达 这话有理 诗人把洞庭湖的景象写得如此 宏伟壮丽 的确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意念 就是 称赞人的精神美 认为人要有开阔的胸襟 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天下大事 从这一点来看 诗人的这一番描写正是为结尾张本 全诗的境界是统一的 新唐书 本传说杜甫 好论天下事 似有贬意 但在我们看来 这恰恰是杜甫优于 其他诗人之处 之所以 好论 是因为他胸中时时以 天下事 为念 这首诗写诗人在生 活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 心中所想的仍是国运的艰难 甚至为之流涕 就是一个有 力的证明 一这几首诗都不难成诵 最好在自读之初一边看注释一边练习背诵 待到成诵后再进 行鉴赏分析 所设计的三个小题 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帮助学生迅速成诵 题中所涉及的 知识有押韵 对仗和章法 这些过去都学过 不必再讲 这道练习无须一次完成 读一首 完成一首 如 旅夜书怀 押韵属正格 首联也是对仗 前一层写旅夜风景 后一层抒 发自伤飘泊之情 附录一 杜甫年谱 据朱鹤龄所编 有删节 唐睿宗先天元年 712 甫生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 731 公年二十 游吴越 开元二十三年 735 公自吴越归 赴京兆贡举 不第 开元二十五年 737 公游齐赵 开元二十九年 741 公年三十 在东都 洛阳 天宝五载 746 公归长安 天宝十载 751 公年四十 在长安 进 三大礼赋 玄宗奇之 命待制集贤院 天宝十四载 755 授河西尉 不拜 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十一月 往奉先 肃宗至德元载 756 五月 自奉先往白水依舅氏崔少府 六月 又自白水往鹿州 闻肃宗即位 自鹿赢服奔行在 遂陷贼中 至德二载 757 四月 脱贼 谒上凤翔 拜左拾遗 疏救房殖 上怒 招三司推问 宰相张镐救之 获免 八月 墨制放还郴州省家 十月 上还西京 长安 公扈从 乾元元年 758 任左拾遗 六月 出为华州司功 冬晚 离官 间至东都 乾元二年 759 春 自东都回华州 七月 弃它西去 度陇 客秦州 十月 往同谷 十二月 人蜀 至成都 上元元年 760 公在成都 卜居浣花溪 代宗宝应元年 762 公居成都草堂 七月 送严武还朝 未见 西川兵马使徐知道反 因人梓州 冬 复归成都 迎家至梓 十二月 往射洪南之通泉 皆梓属邑 广德元年 763 公在详州 是岁 召补京兆功曹 不赴 广德二年 764 严武再镇蜀 春晚 遂归成都草堂 六月 武表为节度参谋 检校工部 员外郎 赐绯鱼袋 永泰元年 765 正月 辞幕府归草堂 四月 严武卒 五月 离蜀南下 自戎州至渝州 六月至忠州 秋 至云安 居之 用心 爱心 专心3 大历元年 766 春 自云安至接州 居之 秋 寓西闻 大历二年 767 公在夔州 春 迁居赤甲 三月 迁壤西 秋 迁东屯 未见 复自东 屯归壤西 大历三年 768 正月 去夔出峡 三月 至江陵 秋 移居公安 冬晚 之岳州 今湖 南岳阳市 大历四年 7 6 9 正月 自岳州之潭州 今湖南长沙市 未见 人衡州 今湖南衡阳 市人夏 畏热 复回潭州 大历五年 770 公年五十九 春 在潭州 夏四月 避臧玠乱入衡州 欲入郴州依舅氏 崔伟 因至耒阳 泊方田驿 秋 舟了荆楚 竟以寓卒 旅殡岳阳 附录二 宋祁 新唐书 杜甫传 有删节 南字子美 少贫 不自振 客吴 楚 齐 赵间 李鲨奇其材 先往见之 举进士 不中第 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 甫奏赋三篇 帝奇之 使待制集贤院 数上赋领 因高自 称道 巨言 先臣恕 预以来 承儒守官十一世 追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 臣赖绪业 自七岁属辞 且四十年 然衣不盖体 常寄食于人 窃恐转死沟壑 伏惟天子哀怜之 若 令执先臣故事 拔泥涂之久辱 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 先鸣诸子 至沉郁顿挫 随 时敏给 杨雄 枚皋可企及也 有臣如此 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 天子入蜀 甫避 走三川 肃宗立 自翩州赢服欲奔行在 为贼所得 至德二载 亡走凤翔 上谒 拜左拾遗 与房浪为布衣交 浪时败陈涛斜 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 甫上书 言罪细不宜免大臣 帝 怒 诏三司推问 宰相张镐日 甫若抵罪 绝言者路 帝乃解 甫谢 且称 琅 宰 相子 少自树立 为醇儒 有大臣体 时论许琅才湛公辅 陛下果委而相之 现其深念主 化 义形于色 然性失于简 酷嗜鼓琴 廷兰诧殖门下 贫疾昏老 依倚为非 遭爱惜人 情 一至估污 臣叹其功名未就 志气挫衄 nu 觊陛下弃细录大 所以冒死称述 涉近 讦 jie 激 违忏圣心 陛下赦臣百死 再赐骸骨 天下之幸 非臣独蒙 然帝自是不 甚省录 从还京师 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关辅饥 辄弃官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