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导学案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导学案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导学案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导学案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望岳》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岳 导学案 资料助读 1 关于作者 杜甫 712 770 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 世称杜工部 有 诗圣 之称 其 诗被喻为 诗史 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齐名 世称 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 时的社会矛盾 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 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 显示了唐代 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在艺术上 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 尤长于律诗 风格多样 而以沉郁为主 语言精练 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其代表作有 三吏 三别 新安吏 潼关吏 石壕吏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举进士不第 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世称杜工部 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 被尊为 诗圣 与李白并称 李杜 被称为 诗史 有 杜工部集 传世 2 文题解说 望 是远远地看 岳 是指高大的山 本文指泰山 3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735 诗人到洛阳应进士 结果落第而归 开元二十四 年 736 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 作品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736 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 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 游生活 此后大约三四年内 他一直在山东 河北一带漫游 结交了不少朋友 这 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 色 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杜甫出生于公元 712 年 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 当时的人们普遍具有较 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建功立业 万里封侯是当时文人普遍的人生目标 杜甫有一个显赫的家世 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 他在写作 望岳 时 他的父亲杜闲当时在担任山东兖州司马 杜甫的家族有做 官的传统 他一辈子信守着 奉儒守官 的信条 以 立德立功立言 为终生的人 生理想 4 主题早知道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流露出了对祖国山 河的热爱之情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 敢攀顶峰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以及卓 然独立 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献身精神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 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 全诗没 有一个 望 字 却紧紧围绕诗题 望岳 的 望 字着笔 由远望到近望 再到 凝望 最后是俯望 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 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 傲视 一切的雄心壮志 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二 朗读诗歌 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 训练学生朗读等内容 让学生对文本有 一个整体认识 并较熟练地阅读全文 为下面了解文意奠定基础 一 自读诗句 理解诗意 1 学生细读诗 借助词典 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下来 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待 上课时解决 下面加点的字你会读吗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2 认真听读配乐诗朗诵 望岳 要求 听准字音 把握五言古诗的诵读节奏 给 全诗划分节奏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3 本诗歌应该带着什么情感来读 明确 喜爱赞叹 要求 与小组成员交流 并试着朗读 4 将这首诗读给小组内的成员听 要求 小组推荐 1 2 人朗读 其他小组成员认 真听读 将没有读准的字音和节奏帮助纠正过来 并对朗读进行评价 二 品读诗歌 领悟诗情 围绕 望 理解泰山的巍峨高大 遮天蔽日的形象 1 诗人要去哪里呀 你从何得知 明确 泰山 从 得知 补充资料 东岳 西岳 南岳 北岳 中岳 望岳 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被后人誉为 绝唱 并刻石为碑 立在山 麓 2 泰山景色如何呢 我们一起透过杜甫的一个动作 望 来欣赏泰山的景色 请 同学们先一起大声朗读诗歌 思考杜甫从第一句实际上一直望到哪里 明确 1 描绘泰山景色的是 联 联 联 2 想象登顶感受和望到的景象 3 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 请同学们任选一联说一说 明确 1 首联 望到了泰山 的景象 这是 望 2 颔联望到了泰山 的景象 这 望 钟 聚集 既写出泰山神奇秀丽 又写出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 割 分 阴暗对照之明显 阳光像一把刀一样有力地把阴暗隔开 突出泰山的 3 颈联望到了 景象 这是 望 三 再读古诗 赏析名句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主旨 学会欣赏诗歌的能力 1 泰山如此绵延不尽 如此神奇秀丽 如此巍峨高大 杜甫看了心潮澎湃 他情不自 禁地产生了一个愿望 杜甫的愿望是什么 明确 我还没有登上山顶 景色就如此神奇美丽了 如果我登上了最高峰呢 2 请你想象登上最高峰 一览众山小 的景象和感受 3 登上绝顶眼界变宽了 心胸开阔了 登上绝顶才能欣赏到绝美的风景 这是身在低 处的人永远无法体验到的 所以孔子登上了东山就认为鲁国很小 登上泰山胸怀 竟然博大得认为天下都很小 林则徐更说过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4 这句话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它告诉我们 不怕困难 勇攀高峰 不但望得远 而且可以雄视一切 包举天下 它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壮志 不怕困难 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获得更大胜利 拓展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甫 诗题 望岳 但全诗没有一个 望 字 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并由望岳想到将来 的登岳 这样 层层递进 虚实结合 表现出了诗人伟大的胸襟与抱负 首联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岱宗 是泰山的别名 因居五岳之首 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 即到底怎 么样呢 夫 语助词 无实在意义 齐鲁 指春秋时诸侯国名 齐在山北 鲁在 山南 未了 即未尽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 五岳之首的泰山究竟有多么雄伟 横跨齐鲁大地 青翠的山峦绵延不断 一望无际 诗人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 高 从而形象地描写出了泰山之高大 特别是诗人首句运用设问 语势有力 呼之 欲出 不但引起读者的注意 而且强调了诗歌描写的对象 颔联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造化 指大自然 造物主 钟 即聚集的意思 神秀 神奇秀丽的景 色 阴阳 即山北称阴 山南称阳 割 即划分之意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大 自然把天地之间所有神奇与秀丽全都聚集在这座高山之上 高耸的山峰入云蔽日 乃至山南山北在明暗上竟有早晚之别 这一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 巍峨高大的形象 钟 字将大自然拟人化 使之富有情感 由于山高 向日的一 面挡住了阳光 背日的一面阳光就照不着 形成阴 阳两面 而诗人却说是 割昏 晓 割 字用得很奇妙 不但把阴阳这一自然现象拟人化 神奇之妙蕴含其中 而 且表现出昏晓界限的分明 从而突出了山之高大 颈联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荡胸生 层云 是说山中层云叠生 使人心胸为之激荡 决眦 睁大眼睛 决 裂 开 眦 即眼眶 入 即隐没 归鸟 是投林还巢的鸟 这两句的意思 就是说 山中层云上浮 令人望去心胸为之激荡不已 竭尽眼力还可以看到飞鸟渐 渐隐没在山林中 这里 诗人首先写了山中云气层出不穷而激发了内心的荡漾 由 物及心 触动了内在情感的产生 诗人杜甫面对这雄伟壮丽的大好河山 雄心勃勃 的诗人怎能不产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尾联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会当 是唐人口语 意即 一定要 或者 终当 凌 即登上 这一 联的意思是说 总有一天我会登上这高峻的顶峰 把四周矮小的群山尽收眼底 这 里 诗人写由望岳而想到登岳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诗人杜甫心中满怀雄心壮志 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气概 这不但表明力争上游的精神 而且也表现了杜 甫在政治上 自比稷与契 的理想与信心 总而言之 对于 望岳 这首诗 历代诗歌评论家都很重视 也给出高度的评价 被后人誉为 绝唱 并刻石为碑 立在山麓 阅读 望岳 回答问题 1 全诗没有一个 望 字 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 而 时间是从 至 并由望岳联想到将来登岳 2 齐鲁青未了 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造化钟神秀 一句描写了泰 山的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写的是 景 用 描 写 表达了 3 造化 句写泰山的 是 写 阴阳 句写泰山的 是 写 4 望岳 中每一联都有 望 的意思 但望的角度不同 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首联是 颔联是 颈联是 尾联是 5 诗的前两联着力写泰山的 后两联着力表现的是 6 对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句做赏析 7 钟 字用得好 历来被人称道 试分析其好在何处 8 文中 割 字用得极好 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9 选出下列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此句写近望所见 未了 有绵绵不尽之意 B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上句写泰山秀美 用的是虚笔 下句写泰山的高大 是实写 C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写的是实景 乃细望所见 D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富有哲理 表达作者不怕困难 俯视一切的雄心壮 志 10 下列对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