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全国卷)2014版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7(无答案)_第1页
(课标全国卷)2014版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7(无答案)_第2页
(课标全国卷)2014版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7(无答案)_第3页
(课标全国卷)2014版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7(无答案)_第4页
(课标全国卷)2014版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7(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模拟试题精编高考模拟试题精编 七七 说明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二 题号一 1112131415 附加 题 总分 得分 第第 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040 分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一 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 选不全的得 2 分 有错选或不答的 得 0 分 1 竖直细杆上套有一个 1 kg 的小圆环 圆环左侧系住一劲度系数k 500 N m 的轻弹簧 已 知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7 圆环始终静止 则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当弹簧伸长量x 2 5 cm 时 圆环与竖直杆的摩擦力为零 B 当弹簧伸长量x 0 5 cm 时 圆环与竖直杆的弹力F 1 5 N C 保持弹簧伸长量不变 适度减小 圆环与细杆之间的弹力变小 D 保持弹簧伸长量不变 适度减小 圆环与细杆之间的摩擦力变小 2 用一内阻为 10 的交流发电机为一阻值为 100 的电饭煲供电 发电机的输出电压 为u 200cos 100 t V 则 A 线圈转动的周期为 0 02 s B 此发电机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200 V C 电饭煲消耗的功率为 0 2 kW D 将此发电机接在变压比为 1 2 的理想变压器上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原线圈电压 的 2 倍 3 一架飞机由静止开始滑行起飞 在时间t内滑行距离x后达到起飞速度 已知飞机在起 飞过程中牵引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运动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则飞机的起飞速度 可能是 A B 2 x t x t C 大于 D 在 到之间 2x t x t 2x t 4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闭合开关 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读数变小 电压表读数变小 B 小灯泡变亮 C 电容器C上的电荷量增大 D 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 5 在外力F作用下 A B两物块开始沿竖直墙面的一侧加速下滑 A B两物块始终相对 静止 且质量分别为mA和mB 墙壁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墙壁对B的弹力一定为F B 加速下滑阶段 系统的加速度为a g F mA mB C 若力F逐渐增大 A所受的合外力先逐渐减小后不变 D 若力F逐渐增大 B所受的合外力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然后突变为零 6 在如图所示的空间存在两个等量的异种电荷 在其形成的电场中有四个点 A B C D 构成一正方形 AC的连线与两点电荷连线重合 其中心恰为电荷连线的中点 O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点的电场强度等于C点的电场强度 B B 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但电势不同 C 一电子由B点沿B A D路径移至D点 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 一质子由C点沿C O A路径移至A点 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7 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有关同步卫星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 3 GMT2 4 2 B 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 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G Mm R2 D 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8 如图甲所示 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 在力F 2 N 作用下向右运动 水平地面MN段光 滑 NO段粗糙 木块从M点运动到O点的v t图象如图乙所示 g 10 m s2 则 A t 6 s 时 拉力F的功率为 8 W B 此木块的质量为 4 kg C 拉力在MO段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W 19 3 D 木块在NO段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W 19 3 9 如图所示 光滑圆环可绕竖直轴O1O2旋转 在圆环上套一个小球 实验时发现 增大圆环 转速 小球在圆环上的位置升高 但无论圆环转速多大 小球都不能上升到与圆心O等高 的N点 现让小球带上正电荷 下列措施可以让小球上升到N点的是 A 在空间加上水平向左的匀强磁场 B 在空间加上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 C 在空间加上方向由圆心O向外的磁场 D 在圆心O点上方某点放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 10 如图所示 水平放置的光滑金属长导轨MM 和NN 之间接有电阻R 导轨左 右两区域分 别存在方向相反且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 设左 右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 为B1和B2 虚线为两区域的分界线 一根阻值也为R的金属棒ab放在导轨上并与其垂直 导轨电阻不计 若金属棒ab在外力F的作用下从左边的磁场区域距离磁场边界x处匀速运 动到右边的磁场区域距离磁场边界x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金属棒通过磁场边界时 通过电阻R的电流反向 B 当金属棒通过磁场边界时 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反向 C 金属棒在题设的运动过程中 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等于零 D 金属棒在题设的运动过程中 回路中产生的热量等于Fx 答题栏 题号 12345678910 答案 第第 卷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6060 分分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 5 小题 共 60 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中必须明 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 5 分 某同学要利用身边的粗细两种弹簧制作弹簧秤 为此首先各取一根弹簧进行了探究弹力和 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 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 从图象上看 1 该同学得出的图象上端弯成曲线 原因是 2 较细的甲弹簧的劲度系数kA N m 较粗的乙弹簧的劲度系数 kB N m 3 若用甲 乙两根弹簧分别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秤 则这两个弹簧秤的量程分别不能 超过 N 和 N 12 10 分 小明同学为了用半偏法测量一个电压表的内阻 量程为 3 V 内阻约为 3 k 设 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 半偏法测电压表的内阻是一种 填 精确测量 近似测量 或 粗略测量 的方法 用半偏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电压表的内阻与滑动变阻器的总阻 值满足 2 实验时先闭合 S1和 S2 调节R 使电压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再断开 S2 保持R不变 调节R 使电压表指针半偏 读出此时R 的阻值为 3 005 4 则电压表 V 的内阻测 量值RV 该测量值 实际值 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3 小军同学也设计了一个电路 如图乙所示 测量电压表的内阻RV 所用电源内阻不计 实验步骤如下 先断开开关 S1 S2 将电阻箱 1 的电阻调至最大 闭合 S1 调节电阻箱 1 同时观察电压表指针 当指针处于满偏刻度时 读取电阻箱 1 的阻值为 1 500 保持电阻箱 1 的电阻不变 闭合 S2 只调节电阻箱 2 同时观察电压表指针 当指针处 于半偏刻度时 读取电阻箱 2 的阻值为 1 000 则此电压表的内阻的测量值为 RV 13 13 分 2012 年 11 月 我国舰载机在航母上首降成功 设某一舰载机的质量为 m 2 5 104 kg 速度为v0 42 m s 若仅受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作用 舰载机将在甲板 以上以a0 0 8 m 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 着舰过程中航母静止不动 1 舰载机着舰后 若仅受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作用 航母甲板至少多长才能保证舰载机不 滑到海里 2 为了舰载机在有限长度的跑道上停下来 甲板上设置了阻拦索让舰载机减速 同时考虑 到舰载机挂索失败需要复飞的情况 舰载机着舰时不关闭发动机 图示为舰载机勾住阻拦 索后某一时刻的情景 此时发动机的推力大小为F 1 2 105 N 减速的加速度a1 20 m s2 此时阻拦索夹角 106 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保持不变 求此时阻拦索承受的 张力大小 已知 sin 53 0 8 cos 53 0 6 14 14 分 如图所示 光滑水平轨道与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半圆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 过 圆心O的水平界面的下方分布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 现有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 q的 小球从水平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 小球运动到C点离开圆轨道后 经界面MN上的P点 进入电场 P点恰好在A点的正上方 小球可视为质点 小球运动到C点之前电荷量保持不 变 经过C点后电荷量立即变为零 已知A B间的距离为 2R 重力加速度为g 在上述运 动过程中 求 1 电场强度E的大小 2 小球在圆轨道上运动时的最大速率 3 小球对圆轨道的最大压力 15 18 分 如图所示 在xOy平面坐标系中 直线MN与y轴成 30 角 M点的坐标为 0 a 在y轴与直线MN之间的区域内 存在垂直xOy平面向里 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 电 子束以相同速度从y轴上 0 y a的区间垂直于y轴和磁场射入磁场 已知从O点射入 2 3 磁场的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恰好与直线MN相切 忽略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1 求电子的比荷 2 若在xOy坐标系的第 象限加上沿y轴正方向大小为E Bv0的匀强电场 在x0 a处 4 3 垂直于x轴放置一荧光屏 计算说明荧光屏上发光区的形状和范围 附加题 本题共 3 小题 每小题 15 分 分别考查 3 3 3 4 3 5 模块 请考生根据本 省考试情况选择相应题目作答 其分值不计入总分 1 物理 选修 3 3 15 分 1 5 分 关于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 其内能一定增大 B 对某物体做功 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 C 若两分子间距离增大 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D 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的 2 5 分 如图所示 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 图中横轴 表示时间t 纵轴表示温度T 从图中可以确定曲线M表示 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T0表示晶体的 曲线M的bc段表示 过程 此过程中 物体 填 吸收 或 放出 热量 内能 填 增加 减小 或 不变 3 5 分 一质量为M的气缸中 用质量为m 横截面积为S的活塞封闭一定质 量的理想气体 活塞与气缸之间无摩擦且不漏气 气缸竖直放置时 空气柱长度为L0 如 图甲所示 若将气缸按图乙所示悬挂 求静止时气柱长度为多少 已知大气压强为p0 且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2 物理 选修 3 4 15 分 1 5 分 一列简谐横波在t 0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 t 0 02 s 时刻的波形如图 中虚线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波向右传播 波速一定为 1 m s B 如果波向右传播 波速可能为 5 m s C 如果波向左传播 最小波速为 3 m s D 如果波向左传播 波速一定是 3 m s 的整数倍 2 5 分 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 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 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 如果增大S1与S2的间距 则会观察到相邻条纹间距 填 变大 不变 或 变 小 的干涉图样 如果将绿光换为红光 则可以观察到相邻条纹间距 填 变大 不变 或 变小 的干涉图样 3 5 分 如图所示 容器中盛有水 PM为水面 从A点发出一束白光 射到水面上的O点 后 折射光 发生了色散 照到器壁上a b之间 如果AP OM m PO Mb 1 3 m ab 1 m 则从A点发出的白光射到PM上的入射点O向右移动多少时开始有色光 3 消失 移动多少时器壁上的色光全部消失 3 物理 选修 3 5 15 分 1 5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可以有效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 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或分解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吸收核能 C 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D 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 认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 性 2 5 分 在 衰变中常伴有一种被称为 中微子 的粒子放出 但中微子的性质十分特 别 在实验中很难探测 1953 年 莱尼斯和柯文建造了一个由大水槽和探测器组成的实验 系统 利用中微子与水中的 H 的核反应 间接地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 中微子与水中的 1 1 H 发生核反应 产生中子 n 和正电子 e 即 中微子 H n e 由此可以判 1 11 00 11 11 00 1 定 中微子的质量数为 电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