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1 从永磁体谈起 习题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 A 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B 能吸引钢 铁等物质 C 产生 N 极到 S 极的磁感应线 D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 把一条形磁体 切为两段 那么 A 每段都有两个磁极 B 每段都有一个磁极 C 较长的一段有两个磁极 较短的一段中只有一个磁极 D 较长的一段有两个磁极 较短的一段没有磁极 3 以下有关磁现象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B 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C 同名磁极互相吸引 D 指南针能指南是地磁场的作用 4 给你一根钢条 下列方法中 不能判断它是否有磁性的是 A 把钢条靠近大头针 如果能吸引大头针 就有磁性 不能吸引 就没有磁性 B 用钢条的同一端分别靠近已知磁铁的两极 如果出现排斥现象 则钢条有磁性 否则没有 C 把钢条用细线挂起来 让它自由转动 如果静止时能指向南北 则钢条有磁性 否则没有 D 让钢条靠近已知磁铁 如果能互相吸引 则钢条有磁性 否则没有 5 在研究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时 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四个方案 其中最合理的 是 A 两人各拿一块条形磁铁 并将各自的一个磁极相互靠近 B 用一块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条形磁铁中间 C 将放在粗糙桌面上的两块条形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 D 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靠近另一块用细线悬挂并静止的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 二 填空题二 填空题 1 将一条形磁铁用细线从中间悬挂起来静止时 N 极指向地球的 S 指向地 球的 2 磁感线是用来形象地表示 分布情况的一些有方向的曲线 磁体周围的磁感 线都是从磁体的 极出来 回到 极 3 从课本上画出的磁感线可以看出 磁场越强的地方 磁感线分布越 选填 密 或 疏 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 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4 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 地磁北极在地理 附近 地磁南极在地理 的 附近 三 问答题三 问答题 1 把用线悬挂着的小磁针分别放到地球的北极点和南极点 小磁针的 N 极指向会怎 样 为什么 2 有三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金属棒 其中有两根是具有磁性的磁棒 另一根是无磁性的 铁棒 问 在不借助其他任何器材和物体的情况下 请设计实验把它们区别开 若可以选择其他器材和物体 你还可以有哪些新的设计方案将它们区分开 3 准备两块相同的条形磁铁和足够多的回形针 问 分别用两块磁铁去吸引回形针 看一看回形针被吸引在哪些部位 这说明了什么 将吸引回形针的两块磁铁的异名磁极相接触 会出现什么现象 对此现象加以解释 必用两块蹄形磁铁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桂林医科大学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3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工会知识竞赛培训试题80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海事大学公开招聘辅导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中医事业单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医疗事业单位试题及答案
- 阁楼木板维修方案范本
- 2025武汉市事业单位e类试题及答案
- 屏山县事业单位2025年下半年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测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沉降室耐火材料施工方案
- 板块六 学案40 赏析意象(景象)与意境-分析内涵品象悟境
- 村集体山林管理办法
- 数独教学课件
- 海绵印拓画课件
- 2025年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知识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惯性导航行业投资现状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轻型卒中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耳机品质协议书范本
- 2025版VI设计合同范本
-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等奖教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