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中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含书目)_第1页
燕山中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含书目)_第2页
燕山中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含书目)_第3页
燕山中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含书目)_第4页
燕山中学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案(含书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燕山中学燕山中学 中中华经华经典典诵读诵读 活活 动动 方方 案案 燕山中学燕山中学 二二 一七年五月一七年五月 目目录录 一 指导思想 1 二 活动目标 2 一 提升文化素养 2 二 培育优秀品格 2 三 提升学习能力 2 四 营造文化氛围 3 三 活动原则 3 一 参与性原则 3 二 差异性原则 3 三 自主性原则 3 四 鼓励性原则 3 四 诵读内容 3 五 诵读活动时间安排及形式 4 一 时间安排 4 二 诵读形式 4 六 活动方法 5 一 开设经典诵读课 活动课 5 二 充分利用学科整合 5 三 组织社团活动 5 四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 6 五 开展 四个一 活动 6 六 建设经典文化校园 6 七 活动要求 7 一 提高认识 明确活动重要意义 7 二 精心组织 注重活动实际效果 7 三 创新形式 力求活动丰富多彩 8 四 加强监督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8 附录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9 一 四书五经类 9 二 神话故事类 9 三 寓言故事类 9 四 爱国治国类 10 五 劝学励志类 10 六 经典古诗类 11 燕山中学 中华经典诵读 活动方案 1 燕山中学燕山中学 中中华经华经典典诵读诵读 活活动动方案方案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文化经典灿若星河 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 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 睿语哲思 浓缩了 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 文学瑰宝 感染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 人 充分发挥这份精神财富的宝贵作用 让学生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 行 学做人是我校开展 中华经典诵读 活动的初衷 我校将经典诵读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推进素质教育 的载体形式 并且与我校教学 科研 育人有机融为一体 目的是让我 校真正成为一个时刻响彻琅琅书声 散发浓浓书香的地方 我校为 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精神家园 为 亲近经典 承续传统 为提高学 生普通话应用水平 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 为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增 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为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为营造 诵读国学经典 积淀文化底蕴 的书香校园 特制定本活动方 案 一 指一 指导导思想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的载体 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 正是 通过文化经典 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承和发展 开展 中华经典诵读 活 动意义深远 基于此种认识 我校把 中学生中华文化经典诵读 活动 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 优秀的古典诗文 唐诗 宋词 元曲等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 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 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 燕山中学 中华经典诵读 活动方案 2 动的蓝本 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 活二 活动动目目标标 中华经典诵读 活动通过诵读经典 以达到对学生们文化熏陶 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使学生们充分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 族精神 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让优秀的中华 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陶冶其性情 一 提升文化素养 一 提升文化素养 活动通过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 化 了解祖国优秀文化 提升人文素养 二 培育 二 培育优优秀品格秀品格 学生们通过诵读经典 理解经典 以经典诗文陶冶自身高雅情操 开阔胸襟 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开朗豁达的性情 自信自 强的人格和善良诚信的品质 三 提升学 三 提升学习习能力能力 活动使学生们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 扩大阅读量 增加诗文 诵读量 培养学生们的读书兴趣 掌握诵读技巧 提高阅读能力 使学 生们在诵读中增强语感 感受文言精华 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 审 美能力及文化素养 燕山中学 中华经典诵读 活动方案 3 四 四 营营造文化氛造文化氛围围 学校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营造和谐的 人文的 丰富的校园 文化和浓厚的阅读氛围 三 活三 活动动原原则则 一 参与性原 一 参与性原则则 大众参与 熟读成诵 二 差异性原 二 差异性原则则 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三 自主性原 三 自主性原则则 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 诵读更多的经典 并给予 相应的评价 四 鼓励性原 四 鼓励性原则则 以鼓励为主 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 四 诵读诵读内容内容 经典书目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 中华经典诗文 诵读读本 中学篇 及中学 语文课程标准 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 内容 以及旨在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 爱 燕山中学 中华经典诵读 活动方案 4 国 惜时 亲情 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 当代美文 五 五 诵读诵读活活动时间动时间安排及形式安排及形式 一 一 时间时间安排安排 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 20 分钟的诵读时间 1 早读 班干部负责诵读或看书吟诵活动 2 语文课前 3 分钟 语文老师负责 教师要见缝插针 充分利用 每天语文课前 3 分钟时间 开展 课前一吟 活动 做到读而常吟之 学而时习之 3 课后 组织丰富活动 体验 诵读 乐趣 开展 诵读比赛 诗文 书画比赛 古诗文诵读先进班集体 等评比活动 二 二 诵读诵读形式形式 1 诵读 以 读经典 背经典 为主要形式 让学生日有所诵 大量 积累 2 表演 以 唱经典 演经典 为主要形式 让学生感受 体验经典 文化的魅力 3 讲故事 了解与诗文创作以及作者相关的故事 通过再创作改 编成内容丰富 语言生动的故事 开展讲故事活动 4 写作 在讲故事的基础上 仿照文包诗的形式进行写作 根据 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进行改写 扩写 5 诗文绘画 根据诗文的内容和意境 进行创作性的诗配画 燕山中学 中华经典诵读 活动方案 5 6 诗文书法 以硬笔书法为主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用毛笔书法的 形式 书写经典诗文 六 活六 活动动方法方法 一 开 一 开设经设经典典诵读课诵读课 活 活动课动课 每周一节 由语文老师担任教师 通过开展晨读 早读 大课间 读书活动节等时间段让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 利用自习课 选 修课 辅导课 活动课 班会课 读报课等时间 开发经典诗文兴趣课 体验课等特色课程 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 数量 质量上保 质保量完成 二 充分利用学科整合 二 充分利用学科整合 通过学科整合 在音乐教学中 将音乐学科与诗文诵读相结合 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 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 在美术教 学中 教师可将美术学科与诗文诵读结合 给经典诗文配画 并着力 使之成为美术教学中探索学科整合的一条途径 其他学科 如政治 历史等亦可探索与诗文诵读的相关整合 三 三 组织组织社社团团活活动动 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 组织学校的各种社团积极参与诵读活动 利用黑板报 橱窗 宣传栏 校园广播 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 读活动 燕山中学 中华经典诵读 活动方案 6 四 开展国学 四 开展国学经经典典诵读实诵读实践活践活动动 组织开展诵读比赛 知识竞赛 写经典 悟经典 演经典等活动和 比赛 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终 生受益 努力做到诵读为主 讲解为辅 品味诗文 畅谈体会 分清层 次 因材施教 师生互动 交流情感 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 个 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 诵读与展示相结合 评比与激励相结合 总 结与提高相结合 五 开展 五 开展 四个一四个一 活活动动 每日一读 每天利用早读或语文课时间集体诵读 时间不少于 10 分钟 每日一记 每日精选一篇经典诗文 并要求学生背诵 每周一课 每周设一堂经典赏析课 由语文教师讲解国学经典 赏析诗词名篇 每月一赛 学校每月组织一次经典诵读比赛 大力推进国学经典 活动在校园的深入开展 六 建 六 建设经设经典文化校园典文化校园 学校要将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经典文化 以文字 图画 喷绘画 的形式设置在墙壁上 在绿地花坛等显要位置设置小型经典语录广告 牌 让师生们触目可及 在休闲娱乐之余 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滋 养 提升师生的文化修养 黑板报 宣传栏要根据时令季节或环境需 燕山中学 中华经典诵读 活动方案 7 要定期更换 不断扩大经典内容的吸引力和覆盖面 营造浓郁的经典 文化氛围 七 活七 活动动要求要求 一 提高 一 提高认识认识 明确活 明确活动动重要意重要意义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其中蕴含着丰富 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 通过深入开展 中华经典诵读 活动 能 够使广大师生 特别是学生们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激发其对祖国 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进 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这是在新形势 下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 是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一 项具体措施 各班级要结合工作实际 多层次 多形式地开展经典诵 读 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 礼仪规范教育和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 来 增强活动教育效果 二 精心 二 精心组织组织 注重活 注重活动实际动实际效果效果 开展 中华经典诵读 活动 要与清明 端午 中秋 春节等传统节 日和其他节庆的重大演出相结合 挖掘与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 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 开展 中华经 典诵读 活动 要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 从古代 现代 当代名家名篇中精选作品 注重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耳熟能详的经典佳 作 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 要把 中华经典诵 燕山中学 中华经典诵读 活动方案 8 读 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 段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 选编经典诵读读本 纳入校本课 程管理 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融合 要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师诵读知 识和能力的培训 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 组织好广大学生开展诵读活 动 增强活动效果 三 三 创创新形式 力求活新形式 力求活动动丰富多彩丰富多彩 以班级为点 以年级为线 以学校为面 以个人为根 以集体学习 为干 以校园活动为叶 以开创风气为主 以文化熏陶为本 以文化教 育为重 各年级要在活动中注重艺术创新 用普通话和现代舞台艺术 手段表现经典内容 通过诵读活动学习知识 陶冶情操 激励人生 演 绎时代精神 四 加 四 加强监强监督 建立考核督 建立考核评评价机制价机制 学校将对此项活动进行总结 对做得好的指导教师 班级和学生 进行表彰 附附录录 中中华经华经典典诵读诵读推荐篇目推荐篇目 仅供参考 燕山中学 中华经典诵读 活动方案 9 一 四 一 四书书五五经类经类 1 论语 2 孟子 3 诗经 关睢 子矜 鸡鸣 伐檀 硕鼠 4 礼记 苛政猛于虎也 不食嗟来之食 学记 教学为先 5 左传 曹刿论战 二 神 二 神话话故事故事类类 1 精卫填海 山海径 2 夸父逐日 山海径 3 鲧禹治水 山海径 4 女娲补天 山海径 5 嫦娥奔月 山海径 三 寓言故事 三 寓言故事类类 1 画蛇添足 战国策 2 狐假虎威 战国策 3 鹬蚌相争 战国策 4 拔苗助长 孟子 5 自相矛盾 韩非子 8 买椟还珠 韩非子 9 曾子杀猪 韩非子 燕山中学 中华经典诵读 活动方案 10 6 愚公移山 列子 7 螳螂捕蝉 说苑 10 朝三暮四 庄子 四 四 爱爱国治国国治国类类 1 国殇 屈原 2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3 阿房宫赋 杜牧 4 木兰诗 北朝民族 5 岳阳楼记 范仲淹 6 满江红 岳飞 7 正气歌 文天祥 8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9 前出师表 诸葛亮 10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五 五 劝劝学励志学励志类类 1 劝学 荀子 2 师说 韩愈 3 孟母戒子 韩愈 4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5 孙权劝学 司马光 燕山中学 中华经典诵读 活动方案 11 6 陋宝铭 刘禹锡 7 爱莲说 周敦颐 8 为学 彭端淑 9 卖油翁 欧阳修 10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六 六 经经典古典古诗类诗类 1 静夜思 李白 2 送友人 李白 3 望庐山瀑布 李白 4 游子吟 孟郊 5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8 春望 杜甫 9 春夜喜雨 杜甫 10 初春小雨 杜甫 11 望岳 杜甫 12 石壕吏 杜甫 13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甫 14 过零丁洋 文天祥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