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D卷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D卷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D卷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D卷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醉翁亭记》同步练习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7 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 1111 课课 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 2 分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 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瞭望 料想 角逐 角色 襁褓 强聒不舍 和颜悦色 曲高和寡 B 缜密 慎重 剽悍 肥膘 媲美 陟罚臧否 颓垣断壁 亘古不变 C 机械 亵渎 诅咒 咀嚼 烧灼 弄巧成拙 猝不及防 鞠躬尽瘁 D 陨落 吮吸 分歧 祈祷 对峙 脍炙人口 韬光养晦 滔滔不绝 2 2 分 下面句子中的 之 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其反激之力 3 2 分 读 陋室铭 本文在写作方法方法典型的特点是 A 借景抒情 B 借物抒情 C 运用象征 D 动静结合 4 2 分 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录毕 走送之 跑 媵人持汤沃灌 浸泡 B 薄暮冥冥 迫近 春和景明 日光 第 2 页 共 7 页 C 至于斟酌损益 革除 深入不毛 不长草 D 公输盘不说 通 悦 高兴 然胡不已乎 停止 5 2 分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 或 异二者之为 B 刻 唐贤今人诗 赋于其上 C 居 庙堂之高 则 忧其民 D 树木 丛生 百草 丰茂 二 二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949 分分 6 9 分 阅读文言文 完成小题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 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 心下匆匆 方寸无多 往来应接不暇 如看场中美色 一眼即过 与我何与也 千古过目成诵 孰有如孔子者乎 读 易 至韦编三绝 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 微言精义 愈探愈出 愈研愈入 愈往而不知 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 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 然其在翰林读 阿房宫赋 至四鼓 老吏 苦之 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 遂了其事乎 惟虞世南 张睢阳 张方平 平生书不再读 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 又有无所不诵之陋 即如 史记 百三十篇中 以 项羽本纪 为最 而 项羽本纪 中 又以巨鹿之战 鸿门之宴 垓下之会为最 反覆诵观 可欣可泣 在此数段耳 若一部 史记 篇篇都读 字字 都记 岂非没分晓的钝汉 更有小说家言 各种传奇恶曲 及打油诗词 亦复寓目不忘 如破烂厨柜 臭油坏酱 悉贮其中 其龌龊亦耐不得 1 上文选自 一书 作者是 朝的郑燮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岂以一过即记 遂了其事乎 3 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把过目成诵比作场中看美色 指出匆匆而读毫无收获 第 3 页 共 7 页 B 举孔子读 易 至韦编三绝的事例 阐明了圣人往往具备 生知安行 的资质 C 举东坡和虞世南等人的事例 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学习应该深入研读方能领悟真谛的道理 D 作者对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 的观点表示反对 7 24 分 阅读 甲 乙 两段选文 完成下题 甲 吴广素爱人 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 广故数言欲亡 忿恚尉 令辱之 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 剑挺 广起 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 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 皆已失期 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 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 扶苏 项燕 从民欲也 袒右 称大楚 为坛而盟 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 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 收而 攻蕲 蕲下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銍 酆 苦 柘 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 车六七百乘 骑 千余 卒数万人 乙 秦二世元年七月 陈胜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 会稽守 通谓梁 曰 江西皆反 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 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 使公及桓楚将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梁曰 桓楚亡 人莫知其处 独籍 知之耳 梁乃出 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 与守坐 曰 请召籍 使受命召桓楚 守曰 诺 梁 召籍入 须臾 梁眴 籍曰 可行矣 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 佩其印绶 门下大惊 扰乱 籍所 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慴伏 莫敢起 于是梁为会稽守 籍为裨将 徇下县 节选自 史记 项羽本纪 注 会稽守 会稽郡的郡守 梁 项梁 是项羽的叔父 籍 项籍 字羽 所以又称项羽 眴 以目示意 使眼色 1 解释下列加线的字 吴广素爱人 素 陈胜佐之 佐 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亡 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遂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广故数言欲亡 忿恚尉 令辱之 以激怒其众 第 4 页 共 7 页 吾闻先即制人 后则为人所制 3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甲 乙 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 从 甲 乙 两文所叙述的事件中 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5 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 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8 16 分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甲 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少时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 目似瞑 意暇甚 屠暴起 以刀劈狼 首 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 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 股 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 而顷刻两毙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蒲松龄 狼 乙 有富室 偶得二小狼 与家犬杂畜 亦与犬相安 稍长 亦颇驯 竟忘其为狼 一日 主人昼寝厅事 闻群犬呜呜作怒声 惊起周视 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 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 则二狼伺其未觉 将啮其喉 犬 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 狼子野心 信不诬哉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 而阴怀不测 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 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纪晓岚 阅微草堂笔记 1 解释句中划线的字 目似瞑 一狼洞其中 将啮其喉 乃伪睡以俟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刀劈狼首 乃伪睡以俟 B 久之 目似瞑 犬阻之 不使前也 C 狼亦黠矣 而顷刻两毙 乃杀而取其革 D 竟忘其为狼 及其家穿井 3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 第 5 页 共 7 页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 甲 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 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第 6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