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二二 基本理论综合测试卷基本理论综合测试卷 满分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 第 卷 选择题 共 48 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 共 48 分 1 2012 山东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34S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16 B 1H 和 2H 的化学性质相同 C HO 与 HO 为同素异形体 2 162 18 D Na 和 Na 属于同种元素 且性质相同 解析 34S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18 质子数是 16 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 同单质 Na 和 Na 属于同种元素 但二者性质不同 答案 B 2 2012 洛阳统考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 多电子原子中 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 C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D P S Cl 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解析 一般情况下 除 O F 外 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最高化合价 A 项错 误 在多电子原子中 能量较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 能量较高的电子在离核较 远的区域运动 过渡元素是位于 A 族与 A 族之间的副族元素以及第 族元素 位于同周 期的 P S Cl 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三者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 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答案 D 3 2012 北京检测 短周期元素 X Y Z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2 A 若它们均为金属元素 则 X 与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只含离子键 B 若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1 则它们均为非金属元素 C 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大小顺序一定是 Z Y X D Z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不一定大于 X 元素 解析 A 项若 X 为 Na 则其与氧元素组成的 Na2O2中既含离子键 又含共价键 B 项根 据短周期元素 X Y 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1 可确定 X Y Z 分别为 Al Si 和 C 即它 们不全是非金属元素 C 项若 Z 和 Y 为零族元素 则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满足 Z Y X 若 Z 为 F 元素 其没有正价 D 项正确 答案 D 4 2012 山东模拟 X Y 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 20 号元素 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 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2 的还原性一定大于 Y B 由mXa 与nYb 得m a n b C X Y 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 若 X 的原子半径大于 Y 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是 X 大于 Y 解析 因为两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所以 X2 与 Y 是同一周期相邻非金 属元素 同周期元素 非金属性越强 其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故 A 项正确 B 中应 为m a n b X Y 若同为金属元素或同为非金属元素 就在同一周期 C 项错误 答案 A 5 2012 洛阳统考 X Y Z W Q 都是短周期元素 其中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内层电子数的 3 倍 X 与 Z 同族 Y 与 Z 同周期 Q 原子的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的 3 倍 W 与 X Y 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且 W 不为稀有气体元素 X Y Z 三种元素的族序数之和为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Q 与 W 不能形成 10 电子 14 电子 18 电子分子 B 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 H4YO4 C Y Z W 分别与 X 化合 只能形成 AB2型化合物 D X Z W 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形成的钠盐溶液可能显酸性 碱性 中性 解析 由题给信息可推知 X 为氧 Y 为硅 Z 为硫 W 为氢 Q 为碳 碳元素与氢元素 3 可以组成甲烷 乙炔 C2H2 乙烷分子 它们分别为 10 电子 14 电子 18 电子分子 A 项 错误 硅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有两种形式 H4SiO4 H2SiO3 B 项错误 碳 硅 硫与 氧形成的化合物 除 CO2 SiO2 SO2外 还有 CO SO3等 C 项错误 硫 氢 氧形成的钠 盐中 亚硫酸氢钠 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 而硫酸钠溶液显中性 亚硫酸钠溶液显碱性 D 项正确 答案 D 6 2012 江西联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 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 A 族 B 主族元素 X Y 能形成 XY2型化合物 则 X 与 Y 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 1 2 3 5 6 8 10 11 等 C 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共价键 D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解析 A 项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 的元素 不一定在 A 族 如 He Fe 等元素 C 项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如 NH4Cl Na2O2等 D 项 AlCl3为共价化合物 根据形成的 常见化合物可判断 B 项正确 答案 B 7 双选 2011 江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温度下 反应 MgCl2 l Mg l Cl2 g 的 H 0 S 0 B 水解反应 NH H2O NH3 H2O H 达到平衡后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4 C 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 D 对于反应 2H2O2 2H2O O2 加入 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 O2的生成速率 解析 A 项正确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H 0 由物质状态可知 S 0 B 项 水解反 应是吸热反应 升温 平衡正向移动 C 项 铅蓄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Pb 2e SO PbSO4 氧化反应 充电时阳极反应 2 4 PbSO4 2H2O 2e PbO2 4H SO 氧化反应 2 4 答案 AD 8 2012 洛阳统考 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FeO s CO g Fe s CO2 g H a kJ mol a 0 该温度下K 0 263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 若c CO 0 100mol L 则c CO2 0 0263mol L B 若要提高 CO 的转化率 则可以加入过量 FeO C 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 若生成 56g Fe 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 kJ 解析 由题干信息知 在 1100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0 263 故达到平衡 c CO2 c CO 4 时 若c CO 0 100mol L 则c CO2 0 026 3mol L 加入 FeO 对平衡移动无影响 B 项错误 因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 故反应过程中 容器内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 C 项错误 利用热化学方程式可知 若生成 56g Fe 则吸收的热量为a kJ 答案 A 9 2011 江苏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图 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 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图 表示 0 100 0mol L 1 NaOH 溶液滴定 20 00mL 0 100 0mol L 1 CH3COOH 溶 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 图 表示 KNO3的溶解度曲线 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 80 时 KNO3的不饱和溶液 D 图 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 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 最大 解析 A 项错误 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并不能改变反应热 该图表示的是放 热反应能量变化图 B 项 20mL 0 100 0mol L NaOH 滴定 20mL 0 100 0mol L 1 CH3COOH 时 恰好生成 CH3COONa 时 pH 7 C 项 只有在曲线上的点才是饱和溶液 D 点溶质质量 小于饱和时溶质质量 故为不饱和溶液 C 正确 D 项 t时尚未达平衡 反应物转化率未 达最大值 答案 C 10 2012 北京 下列关系的表述中 正确的是 5 A 0 1mol L 1 NaHSO4溶液中 c Na c H c SO c OH 2 4 B 中和 pH 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 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 C pH 3 的盐酸和 pH 3 的FeCl3溶液中 水电离的c H 不相等 D 0 1mol L 1 NaHCO3溶液中 c Na c HCO c CO c H2CO3 32 3 解析 A 项 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应为c Na c H 2c SO c OH 故错 2 4 误 B 项 pH 相同的盐酸与醋酸 醋酸的浓度远大于盐酸 故等体积的情况下 醋酸消耗 氢氧化钠的量远大于盐酸 故错误 D 项 碳酸氢钠溶液中 HCO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 3 度 故浓度应该为c H2CO3 c CO 错误 2 3 答案 C 11 2012 洛阳统考 25 时 在含有 Pb2 Sn2 的某溶液中 加入过量金属锡 Sn 发生反应 Sn s Pb2 aq Sn2 aq Pb s H 0 体系中c Pb2 和c Sn2 的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 c Pb2 增大 B 升高温度 平衡体系中c Pb2 增大 C 30 时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 2 D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Sn NO3 2固体后 c Pb2 变小 解析 利用题干中给出的可逆反应可知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 平衡不移动 c Pb2 不变 升高温度 平衡正向移动 c Pb2 减小 由题图可知在 25 时 该反应的 平衡常数K c Sn2 c Pb2 0 22 0 10 2 2 因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升温平衡正向移 动 故 30 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2 2 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 Sn NO3 2固体后 c Sn2 增大 平衡逆向移动 使c Pb2 变大 答案 C 12 2012 北京检测 对下列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6 A 根据图 可判断反应的 H 0 B 图 可表示压强 p 对反应 2A g 2B g 3C g D s 的影响 C 图 可表示向醋酸溶液中通入氨气时 溶液导电性随氨气量的变化 D 根据图 除去 CuSO4溶液中的 Fe3 可加入 CuO 调节 pH 至 3 5 解析 A 项升温 v 逆 v 正 即平衡逆向移动 则该反应的 H 0 B 项反应前后 气体总体积不相等 压强不同则平衡时反应物的百分含量一定不同 D 项当溶液 pH 调至 3 5 时 Fe3 沉淀完全而除去 答案 D 13 2012 山东期末 下列物质的量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A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HA 溶液与 M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c H c M c OH c A B pH 相等的 CH3COONa NaOH 和 Na2CO3三种溶液 c NaOH c Na2CO3 c OH c HCO c H 3 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A 项正确 由于酸性 CH3COOH HCO H2O 等浓度的 3 CH3COONa NaOH 和 Na2CO3溶液 pH NaOH pH Na2CO3 pH CH3COONa 故等 pH 时 c NaOH c Na2CO3 c HCO c OH c H D 项错误 3 3 答案 D 14 2012 辽宁测试 有如表所示三个实验 实验 1将金属 X 与金属 Y 用导线连接 浸入电解质溶液中 Y 不易被腐蚀 实验 2 将片状的金属 X W 分别投入等体积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中 都有气体产生 W 比 X 反应剧烈 实验 3 用惰性电极电解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Y 和 Z 的硝酸盐混合溶液 在阴极上首先析出 单质 Z 依据上述实验现象 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Y Z X W B 实验 1 中 Y 作正极 C Z 放入 CuSO4溶液中一定有 Cu 析出 D 用 X Z 和稀硫酸可构成原电池 X 作正极 解析 实验 1 表明 X 的活泼性大于 Y Y 为原电池的正极 实验 2 表明 W 比 X 活泼 实 验 3 表明 Y 比 Z 活泼 据此可知 A 项错误 B 项正确 如果 Z 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Cu 之后 则 Z 放入 CuSO4溶液中不能析出 Cu C 项错误 用 X Z 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时 X 为负极 D 项错误 答案 B 15 2012 北京检测 用 a b 两个质量相等的 Pt 电极电解 AlCl3和 CuSO4的混合溶液 n AlCl3 n CuSO4 1 9 t1时刻 a 电极得到混合气体 其中 Cl2在标准状况下为 224mL 忽略气体的溶解 t2时刻 Cu 全部在电极上析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 t2时刻 两电极的质量相差 3 84g C 电解过程中 溶液的 pH 不断增大 D t2时刻后 b 电极的电极反应是 4OH 4e 2H2O O2 解析 根据 a 电极得到 Cl2 即 2Cl 2e Cl2 则电极 a 为阳极 与电源的正极 相连 根据生成 Cl2的体积可求得原混合溶液中含 Cl 0 02mol 故 CuSO4为 0 06mol t2 时阴极 b 上 Cu2 完全析出 其电极质量增加 0 06mol 64g mol 3 84g B 项正确 Cl 和 Cu2 放电时 溶液 pH 不变 当 OH 和 Cu2 放电时 溶液酸性增强 t2时刻后 a b 两 极分别是 OH 和 H 放电 溶液 pH 又保持不变 b 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2H 2e H2 答案 B 16 2012 郑州质量预测 已知 CuSO4溶液分别与 NaCO3 Na2S 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 CuSO4 Na2CO3主要反应 Cu2 CO H2O Cu OH 2 CO2 2 3 8 次要反应 Cu2 CO CuCO3 几乎不发生反应 2 3 主要反应 Cu2 S2 CuS CuSO4 Na2S 次要反应 Cu2 S2 2H2O Cu OH 2 H2S 几乎不发生反应 据此判断 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 CuS Cu OH 2 CuCO3 B Cu OH 2 CuS CuCO3 C CuCO3 Cu OH 2 CuS D CuCO3 CuSt1 所示 反应时间 min n SiF4 moln H2O mol 01 202 40 t10 80a t2b1 60 通过a或b的值及化学平衡原理说明t1时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3 若只改变一个条件使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变大 该反应 填序号 a 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一定是减小压强造成的 d 一定是升高温度造成的 e SiF4的平衡转化率一定增大 4 反应进行 2min 时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减小了 0 03g L 则这 2min 内该反应的反应 速率v HF mol L mol 解析 2 0 t1min 反应消耗的 SiF4为 0 4mol 根据已知反应可确定消耗的 H2O 为 0 8mol 故a 1 6 t2min 时 H2O 依然为 1 6mol 故b 0 8 由此可判断t1时该反应已 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4 反应中气体密度之所以减小 是因为反应生成了 SiO2固体 即 2min 内生成 SiO2固 体的质量为 1L 0 03g L 0 03g 即生成 HF 0 002mol 故v HF 0 001mol L min 0 002mol 1L 2min 答案 1 bcd 10 2 a 1 60 或b 0 80 说明在一定条件下 t1 t2时各组分的浓度 或物质的量 均已不再发生改变 所以t1的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3 ade 4 0 001 19 12 分 2012 湖南联考 如何降低大气中 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 CO2是当 前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 科学家用 H2和 CO2生产甲醇燃料 为探究该反应原理 进行如下实验 某温度下 在容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1mol CO2和 3 25mol H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测得 CO2 CH3OH g 和 H2O g 的物质的量 n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从反应开始到 3min 时 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 H2 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 CO2的转化率增大的是 A 在原容器中再充入 1mol CO2 B 在原容器中再充入 1mol H2 C 在原容器中充入 1mol He D 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E 缩小容器的容积 F 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出 2 常温常压下 饱和 CO2水溶液的 pH 5 6 c H2CO3 1 5 10 5mol L 若忽略水 的电离及 H2CO3的第二级电离 则 H2CO3 HCO H 的电离平衡常数K 已知 3 10 5 6 2 5 10 6 3 科学家还利用氢气在一定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乙醇燃料 其热化学反应方程 式为 2CO2 g 6H2 g CH3CH2OH g 3H2O g H a kJ mol 在一定压强下 测得该 反应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1 上述反应的a 0 填 大于 或 小于 恒温下 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固体催化剂 则反应产生的热量 填 增大 减小 或 不变 增大的值 则生成乙醇的物质的量 填 增大 减小 不变 n H2 n CO2 或 不能确定 解析 1 从反应开始到 3min 时 v CO2 1 00mol 0 5mol 2L 3min mol L min 根据反应方程式 CO2 3H2 CH3OH H2O 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化 0 25 3 学反应速率之比 则v H2 0 25mol L min 在原容器中再充入 1mol H2 平衡右移 缩小容器的容积 压强增大 平衡右移 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出 减小了水蒸气的浓度 平衡右移 2 饱和 CO2水溶液的 pH 5 6 则c H c HCO 3 10 5 6mol L 2 5 10 6mol L H2CO3 HCO H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3 4 2 10 7 c HCO 3 c H c H2CO3 2 5 10 6 2 1 5 10 5 3 上述反应中 升高温度 CO2的转化率降低 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 正反应为放 热反应 a 或 向 NaCN 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 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 1 100 时 KW 10 12 1mol L 1的 NaOH 溶液中 c H 1 10 12mol L 25 时 KW 10 14 KW 25 HCN HCO 根据越弱越水解原理 可 3 确定溶液的碱性 Na2CO3溶液 NaCN 溶液 CH3COONa 溶液 混合后的溶液中 电荷守恒式 为c Na c H c CH3COO c OH 因为溶液显碱性 即c H c CH3COO 根据酸性 H2CO3 HCN HCO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NaCN H2O CO2 HCN NaHCO3 答案 1 1 10 12 NaCN 溶液 CH3COONa 溶液 13 NaCN H2O CO2 HCN NaH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 大学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效果评估
- 2025年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考试题库-隐患排查与消防设施管理试题
- 2025年乡村医生农村急救技能考试题库:操作与案例分析
- 2025年大学劳动教育专业题库- 劳动教育专业的博士生培养与学术讲师团队
- 2025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模拟试卷: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市场竞争案例分析试题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人文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 2025年大学华文教育专业题库- 语文教学活动创新与实践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艺术鉴赏与人文修养
- 2025年大学融合教育专业题库- 教育创业与融合教育发展
- 社区护理学专项模拟试题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冲刺模拟卷
-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课件
- GB/T 45147-2024道路车辆总质量大于3.5 t的车辆气制动系统试验使用滚筒制动试验台获取和使用参考值
- 食管纵隔瘘护理
- 建筑项目水泥采购合同
- 华为ICT大赛网络赛道考试题库(786题)
- 水果采购协议样本
- 中职英语(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1)Part01-Unit2-Transportation
-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1
- 2024-2030年中国止痛药品市场供需形势及未来前景动态研究研究报告
- 风电110KV升压站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 2018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3部分:检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