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人类生活如果没有音乐是不可想象的,尤其对于人的情感世界来说,音乐无异于空气和水一般重要。人需要音乐,社会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同样需要音乐。而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就是我们实施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我们的教育对象是6_12岁的孩子,心理学家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以活动特点为标准,将6_7岁的孩子划分为游戏活动期,7_12岁的孩子为基本的学习活动期。那么针对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怎样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蕴涵着教学的策略性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对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性进行了研究,意在通过教学研究使学生们能在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上,感受音乐的美以及音乐带给他们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情感体验所带来的无限快乐。 1、在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学生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 因此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感性认识、实践活动为基础,使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如一年级的有趣的声音世界,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从一开始学习音乐就能注意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音源、乐器、音响,如:寻找身边的声音;敲一敲听一听;通过报纸、纸板、塑料袋磨擦、抖动等进行音效模仿,引起他们对音乐的高低、长短、强弱的兴趣和思考,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歌曲教学中。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很容易地将生活中的经验与音乐要素有机的进行结合,更快、更有效地学会音乐知识。而在教乐理知识二份、四分音符时,一般的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两拍,四分音符唱一拍。”这些概念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既抽象又枯燥,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因此我努力营造出一个让学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乐环境:首先让学生们分辨出声音的长短,如猫叫的声音长,狗叫的声音短;大钟的声音长,小钟的声音短等等。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接着我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之后再来学习音乐知识,从而完成了音乐知识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有强烈的表现欲望,非常喜欢唱歌。我通过音乐游戏走音乐迷宫等活动,先让他们唱准音符,接下来在教会他们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的同时,又在山谷回音真好听中,充分开发教室里的资源,利用唱台做“高山”,在回音游戏中,让学生学会通过强弱和速度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绪。中高年级学生已经逐步掌握了演唱技巧,通过训练,他们能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能准确地视唱曲谱进行二部合唱,在合唱中他们学会了和谐,并知道了在合唱中不但要声音和谐、统一,同学之间的默契配合也是唱好合唱的关键。三年级开始我们开设了口风琴进课堂的教学。学生们看到口风琴非常喜欢,对它爱不释手,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用口风琴演奏简单的小乐曲,为歌曲演唱伴奏,甚至可以自己弹唱他们喜爱的歌曲。学生们在齐唱、合唱、齐奏、合奏等集体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培养了自信心。我也因为重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重视学生的思维判断,从而实现了学生的有效学习,课堂的有效教学。 2、在音乐的聆听与想象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比其它艺术更能直接有力地进入人的心里。苏霍姆林斯基在认识自己一书中这样告诉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懂得人的情感,这里有欢乐、痛苦、委屈、困惑、惊慌、羞愧和许多别的情感。”如何获得这种情感体验,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学会聆听,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如江雪是根据柳宗元的诗所创作的歌曲,欣赏中我着重让学生体会音乐中空灵而静谧的意境,领会旋律、情绪、速度的音乐要素在情感表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再来指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感受音乐和诗句交融在一起的诗情画意。提高了全体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欣赏教学就是三度创造。我们要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会想象,欣赏教学也最能为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创设空间。因为音乐的魅力在于:当人们沉浸在优美动听、饱含情感的音乐中时,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但是如何让学生能更好地走进音乐,理解音乐,教学环节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时,我第一次授课的内容如下: 1、出示曲名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介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2、歌曲是几拍子的? 3、分段欣赏:(欣赏重点是第一圆舞曲)听赏第一圆舞曲:第一圆舞曲的速度、旋律有什么特点?记忆第一圆舞曲主题。视唱曲谱、演唱第一圆舞曲、加入打击乐器用优美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听赏第二圆舞曲:速度旋律有什么变化?这段圆舞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如小鸟圆舞曲、快乐的舞蹈等)听赏第三圆舞曲:这段旋律的音区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段圆舞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如姑娘们的歌唱、河水的歌唱等)听赏第四圆舞曲:这段旋律与第三圆舞曲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如自由的天空、湛蓝的河水等)听赏第五圆舞曲: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如勤劳的人民、歌唱幸福的生活等)在第一次授课后,我感觉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在给圆舞曲取名字的过程中,显得不是很积极,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这个教学环节有畏难情绪,不知如何运用正确的词语来起名字。因此虽然感觉学生很想发言,但举手的却很少。又因为受教师所提问题的限制,五个圆舞曲欣赏下来,留在学生记忆中的音乐形象有点支离破碎的感觉,学生并没有真正走进音乐,了解乐曲内在的情感。因此当老师介绍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非正式的第二国歌时,学生的反响并不是很热烈。课后我针对此课进行反思,并在学生中作了调查,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通过反思我发现原来的教学设计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为每个圆舞曲起名字,形式雷同,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欣赏过程过分注重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变化,忽略了学生对乐曲的情感体验。 3、将乐曲的创作背景介绍放在欣赏前进行,学生印象不深,对乐曲的理解帮助不大。随后我重新调整了教学设计,精心设计了呈现方式,在第二次授课中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次授课的设计如下:在出示课题之后,进入第一圆舞曲的欣赏。学生通过视唱曲谱、学习歌词、加入二部花腔合唱、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加入打击乐器演唱等教学环节。充分感受优美的旋律带来的美的享受。(与第一次授课不同的是,教师加强了对学生演唱第一圆舞曲的指导,能让学生在自己的歌声中陶醉。)之后在其他四个圆舞曲的欣赏中,教师取消了为圆舞曲起名字这个环节,而进行了如下的设计: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第二圆舞曲中的音乐情绪是一致的吗?如果不一致又有怎样的变化?(教师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本身所带给听众的情感体验,感受在一个圆舞曲中两个不同的小主题交织在一起的丰富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逐渐走进音乐,他们与音乐产生共鸣,在音乐中有了不同的体会和感受。而这也正是这首乐曲一百多年来广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经久不衰的原因之所在吧。)音乐想象在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课堂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和不同的想象,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自由的想象空间,不要用“标准答案”束缚住学生们的想象力,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音乐也是如此。 3、在音乐创编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愿望: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使他们喜欢音乐,愿意学习音乐。在低年级我是这样做的 ,在唱歌或欣赏音乐时,让孩子们跟着音乐即兴做一些动作,可以创编简单的歌词,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运用声音模仿、打击乐器的敲击和利用生活中的报纸、塑料布等抖一抖、搓一搓,来创编声音的故事,如小白兔盖房子中,学生合作创编出风雨声、盖房子叮叮咚咚的的敲击声等。他们体验用声音、音乐、音响讲故事的快乐,学会初步的合作表演。这一切都是在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架桥设阶,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为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因此也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进入中高年级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创编歌词,创编律动、创编舞蹈并参与表演。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创造性地制作小小打击乐器、制作小头饰。他们在饮料瓶里加入小石子就是沙球,把啤酒瓶盖用铁丝穿起来就成了串铃。将杯子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带有音高的小乐器,敲击出美妙的乐曲,学生们陶醉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其乐无穷。 三五年级的教材中,每学年都会有一个小音乐剧。三年级的蜗牛与黄鹂鸟从选择音乐、设计对话到创编声音效果,从边唱边舞蜗牛与黄鹂鸟到创编蜗牛的独舞,学生在演唱、表演和创编中,逐步发展自己的表演能力,积累创作经验。四年级的东郭先生、五年级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创编一个有说、有唱、有歌、有舞的综合音乐小剧。他们通过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创编“音乐剧”中不同场景的对话、表演,还要根据剧情设计服装、道具,布景、化妆等,通过活动学生们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音乐活动毕业晚会,从节目选排、教室布置、解说词的穿插,一切都由学生们自己来完成,他们将六年来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和回报,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回忆。我们欣喜地发现通过六年的学习,孩子们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了,他们的创造力、表现力及艺术鉴赏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音乐创造活动中,学生们树立了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而学生们也在活动中,互相启发,完善了理解,提高了认识;并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与老师与同学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建立自信,在活动中形成自觉学习的意识,在活动中感受音乐创造的乐趣。而我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课堂效率也明显提高了。 4、在音乐实践活动中,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海涅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话语尽,音乐始。”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曾告诉我们:“教,是为了不教。”思想品德教育是灵魂深处的教育,而深入灵魂的教育,音乐是很好的途径。但是我们不能将这种教育当作一种知识来讲。因为没有音乐情感的参与,那只会是空洞的说教,其教育目的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自然渗透、自然养成。在我们的教材中可以说每首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并且对情绪、思想倾向、人文内涵都有着不同的诠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懂得真善美。如一年级的国旗国旗真美丽,课堂上我会让孩子们亲手来做一面国旗,孩子们通过活动了解了红旗上的五颗星代表的不同含义;懂得了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当孩子们再次唱起“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你”时,都情不自禁地亲了亲自己制作的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从心底油然升起。 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因为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能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能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性情。田园随想是多种艺术形式综合展示的一节音乐课,怎样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并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去感受田园的美丽风光,进而激发他们的表现和创作欲望呢?首先是创设情境,为了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仿佛来到大自然中,我在音乐教室的地上洒满了落叶,我们师生边聆听着法国著名作曲家比才的间奏曲,边缓缓走进教室,学生们脚下踩着树叶,发出了窸窣的声音,闻着秋叶散发出的清香气息,立刻就被此情此景深深地吸引住了,课堂上有一种静谧在悄悄散开,以至于整节课他们都表现的那样宁静、平和。学生又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了表演,他们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带到课上展示给同学们。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充满自信,洋溢着成功快乐的笑脸时,我仿佛看到了舞蹈家、演奏家、画家、诗人学生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六年级的爱满人间及欣赏曲欢乐颂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将爱的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会策划活动方案模板图(3篇)
- 嘉兴多人团建活动方案策划(3篇)
- 泸州水下施工方案(3篇)
- 中职对口考试题库及答案
- 艺术鉴赏考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文明用语题目及答案
- 小区绿化及环保设施建设合同
- 看假文盲有感700字15篇
- 元宵节作文500字左右20258篇范文
- 农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合同
- 废气处理活性炭吸附操作规范
- 2025年体育教练员执业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住培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重庆辅警管理知识模拟100题及答案
- T-SCSTA001-2025《四川省好住房评价标准》
-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护理
- 《病理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 医务人员礼仪培训
- 体检中心销售技巧销售话术
-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1 We have new friends(Lesson2) |人教精通版
- 《投资学》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