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1 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 21 121 1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 1 1 课时 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会根据具体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 提高归纳 分析的能力 2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 一般形式 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重点 重点 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 难点 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 系数还有常数项 导学流程 导学流程 自学课本导图 走进一元二次方程自学课本导图 走进一元二次方程 分析 现设长方形绿地的宽为x米 则长为 米 可列方程 x 去括号得 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方程吗 你能求出它的解吗 想一想你以前学过什么方程 它的特 点是什么 探究新知探究新知 例 1 小明把一张边长为 10cm 的正方形硬纸板的四周各剪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 再折合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 如果要求长方体的底面积为 81cm 那么剪去的正方形的 2 边长是多少 设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xcm 你能列出满足条件的方程吗 你是如何建立方程模型的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动手实验一下 并与同桌交流你的做法和想法 列出的方程是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做一做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 2 倍等于 50 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2 2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 3 且这两个数之积为这个数 求这个数 3 一块面积是 150cm 长方形铁片 它的长比宽多 5cm 则铁片的长是多少 2 观察上述三个方程以及 两个方程的结构特征 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自己试 着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展示反馈展示反馈 挑战自我 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我学会了 1 只含有 个未知数 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这样的 方程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其中 二次项 是一次项 是常数项 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系数 例 2 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 一次项和常 数项及它们的系数 1 2 814 2 x 2 5 1 3 xxx 巩固练习 教材第 19 页练习 归纳小结归纳小结 1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 学习过程中用了哪些数学方法 3 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及系数时要注意什么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 A 1 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1 2 0 2 3 3 1 2 2 xx052 2 yx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3 3 4 0 2 cbxax07 1 4 2 x x 2 将下列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系数 和常数项 1 3x2 x 2 2 7x 3 2x2 3 2x 1 3x x 2 0 4 2x x 1 3 x 5 4 3 判断下列方程后面所给出的数 那些是方程的解 1 1 2 1412 xxx 2 2 4082 2 xx B 1 把方程 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再pqnxmxnxmx 22 0 nm 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2 要使是一元二次方程 则 k 02 1 1 1 xkxk k 3 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解是 0 求 m 的值 043 2 22 mxxm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1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问12 22 xkxxk 1 当 k 为何值时 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2 当 k 为何值时 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2 思考题 你能给出一元三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吗 21 221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5 5 课时 课时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4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初步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 a a 0 或 mx n a a 0 的方程 会用因式分解法 提公因式法 公式法 解某些一 2 x 2 元二次方程 2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基本思想及其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 体会两者之间相互比较 和转化的思想方法 3 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重点 重点 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难点 难点 理解并应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解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 导学流程 导学流程 自主探索自主探索 试一试 解下列方程 并说明你所用的方法 与同伴交流 1 x2 4 2 x2 1 0 解 x 解 左边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得 x 0 必有 x 1 0 或 0 得x1 x2 精讲点拨精讲点拨 1 这种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 2 这种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1 方程x2 4 能否用因式分解法来解 要用因式分解法解 首先应将它化成什么形 式 2 方程x2 1 0 能否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 要用直接开平方法解 首先应将它化成 什么形式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反馈调控反馈调控 1 试用两种方法解方程x2 900 0 1 直接开平方法 2 因式分解法 2 解下列方程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5 1 x2 2 0 2 16x2 25 0 解 1 移项 得x2 2 2 移项 得 直接开平方 得 方程两边都除以 16 得 2 x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 直接开平方 得x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 x1 x2 2 1 x2 2 x 3 解下列方程 1 3x2 2x 0 2 x2 3x 解 1 方程左边分解因式 得 所以 或 原方程的解是 x1 x2 2 原方程即 0 方程左边分解因式 得 0 所以 或 原方程的解是 x1 x2 总结归纳总结归纳 以上解方程的方法是如何使二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的 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 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分别是什么 巩固提高巩固提高 解下列方程 1 x 1 2 4 0 2 12 2 x 2 9 0 分 析 两个方程都可以转化为 2 a的形式 从而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解 1 原方程可以变形为 2 2 原方程可以变形为 有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 x1 x2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会了解怎样的一元二次方程 步骤是什么 它们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 学生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6 思考整理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 A 1 解下列方程 1 x2 169 2 45 x2 0 3 12y2 25 0 4 x2 2x 0 5 t 2 t 1 0 6 x x 1 5x 0 7 x 3x 2 6 3x 2 0 B 2 小明在解方程 x2 3x 时 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x 得 x 3 这样做法对吗 为什么会 少一个解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1 解下列方程 1 2x 3 0 2 50 x 225 0 2 x 2 x 教师引导学生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2 构造一个以 2 为根的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第第 2 2 课课 时时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1 掌握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2 理解解方程中的程序化 体会化归思想 重点 重点 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7 难点 难点 配方的过程 导学流程导学流程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自学教科书例 4 完成填空 精讲点拨精讲点拨 上面 我们把方程x2 4x 3 0 变形为 x 2 2 1 它的左边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 式 右边是一个 常数 这样 就能应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求解 这种解一元 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练一练 配方 填空 1 x2 6x x 2 2 x2 8x x 2 3 x2 x x 2 2 3 从这些练习中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1 2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 x2 6x 7 0 2 x2 3x 1 0 解 1 移项 得x2 6x 方程左边配方 得x2 2 x 3 2 7 即 2 所以 x 3 原方程的解是 x1 x2 2 移项 得x2 3x 1 方程左边配方 得x2 3x 2 1 即 所以 原方程的解是 x1 x2 总结规律总结规律 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是 1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哪些步骤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8 深入探究深入探究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 2 01124 2 xx0323 2 xx 这两道题与例 5 中的两道题有何区别 请与同伴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请两名同学 到黑板展示自己的做法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会了用怎样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有哪些步骤 学生思考后回答整理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 A 用配方法解方程 1 x2 8x 2 0 2 x2 5x 6 0 3 2x2 x 6 4 4 x2 px q 0 p2 4q 0 5 4x2 6x 4 x 2 2x 2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已知代数式 x2 5x 7 先用配方法说明 不论 x 取何值 这个代数式的值总是正数 再求 出当 x 取何值时 这个代数式的值最小 最小值是多少 第第 3 3 课课 时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经历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 加强推理技能训练 进一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2 会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3 进一步体验类比 转化 降次的数学思想方法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9 重点重点 用公式法解简单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难点 推导求根公式的过程 导学流程导学流程 复习提问 复习提问 1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有哪些 2 用配方法解方程 3x2 6x 8 0 3 你能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吗 请你和同桌讨论一下 ax2 bx c 0 a 0 推导公式推导公式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 0 a 0 因为a 0 方程两边都除以a 得 0 移项 得 x2 x a b 配方 得 x2 x a b a c 即 2 因为 a 0 所以 4 a2 0 当b2 4 ac 0 时 直接开平方 得 所以 x 即 x 由以上研究的结果 得到了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 0 的求根公式 精讲点拨精讲点拨 利用这个公式 我们可以由一元二次方程中系数 a b c 的值 直接求得方程的解 这 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公式法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b2 4 ac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它不小于 0 呢 如果它小于 0 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展示反馈展示反馈 学生在合作交流后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当b2 4ac 0 时 方程有 个 的实数根 填相等或不相等 x b2 4 ac 0 a acbb 2 4 2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10 当b2 4ac 0 时 方程有 个 的实数根 x1 x2 当b2 4ac 0 时 方程 实数根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1 做一做 1 方程 2x 3x 1 0 中 a b c 2 2 方程 2x 1 4 中 a b c 2 3 方程 3x 2x 4 0 中 则该一元二次方程 实数根 2 acb4 2 4 不解方程 判断方程 x 4x 4 0 的根的情况 2 2 2 应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 2 x2 x 6 0 2 x2 4x 2 3 5x2 4x 12 0 4 4x2 4x 10 1 8x 解 1 这里 a b c b2 4ac 所以 x a acbb 2 4 2 即原方程的解是 x1 x2 2 将方程化为一般式 得 0 因为 b2 4ac 所以 x 原方程的解是 x1 x2 3 因为 所以 x 原方程的解是 x1 x2 4 整理 得 0 因为 b2 4ac 所以 x1 x2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11 1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什么 2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 A 1 应用公式法解方程 1 x2 6x 1 0 2 2x2 x 6 3 4x2 3x 1 x 2 4 3x x 3 2 x 1 x 1 5 x 2 x 5 8 6 x 1 2 2 x 1 B 2 某农场要建一个矩形的养鸭场 养鸭场的一边靠墙 墙长 25m 另三边用篱笆围成 篱笆长为 40m 1 养鸭场的面积能达到 150m 吗 能达到 200 m 吗 22 2 能达到 250 m 吗 2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m 取什么值时 关于 x 的方程 2x2 m 2 x 2m 2 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第第 4 4 课时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选学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选学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了解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2 知道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12 重点重点 如何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根的情况 难点难点 根的判别式的变式应用 导学流程导学流程 复习引入复习引入 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c 0 a 0 只有当系数a b c满足条件 b2 4ac 0 时 才有实数根 观察上式我们不难发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三种情况 当 b2 4ac 0 时 方程有 个 的实数根 填相等或不相等 当 b2 4ac 0 时 方程有 个 的实数根 x1 x2 当 b2 4ac 0 时 方程 实数根 精讲点拨精讲点拨 这里的 b2 4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通常用 来表示 用它可以直 接判断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实数根 如对方程 x2 x 1 0 可由 b2 4ac 0 直接判断它 实数根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方程根的判别式应用 1 不解方程 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1 x2 2x 8 0 2 3x2 4x 1 3 x 3x 2 6x2 0 4 x2 1 x 0 3 5 x x 8 16 6 x 2 x 5 1 2 说明不论 m 取何值 关于 x 的方程 x 1 x 2 m2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解 把化为一般形式得 b2 4ac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13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应用判别式来确定方程中的待定系数 1 m 取什么值时 关于 x 的方程 x2 2x m 2 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求出这时方程的 根 解 因为 b2 4ac 因为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所以 b2 4ac 0 即 解得 这时方程的根 2 m 取什么值时 关于 x 的方程 x2 2m 2 x m2 2m 2 0 没有实数根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1 使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应注意哪些事项 2 列举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用途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 A 1 方程 x2 4x 4 0 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2 下列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中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A x2 1 0 B x2 x 1 0 C x2 2x 3 0 D 4x2 4x 1 0 3 若关于 x 的方程 x2 x k 0 没有实数根 则 A k B k C k D k 4 1 4 1 4 1 4 1 4 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 2x 2k 0 有实数根 则 k 得范围是 A k B k C k D k 2 1 2 1 2 1 2 1 B 5 取什么值时 关于 x 的方程 4x2 2 x 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求出这时方程的根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14 6 说明不论 取何值 关于 x 的方程 x2 2 x 0 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第第 5 5 课课 时 习题课 时 习题课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能结合具体问题选择合理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重点重点 选择合理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使运算简便 难点难点 理解四种解法的区别与联系 复习提问复习提问 1 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2 请说出每种解法各适合什么类型的一元二次方程 精讲点拨精讲点拨 观察方程特点 寻找最佳解题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选择顺序一般为 直接开平方 法 因式分解法 公式法 若没有特殊说明一般不采用配方法 其中 公式法是一 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万能钥匙 适用于任何一元二次方程 因式分解法和直接开平方法是 特殊方法 在解符合某些特点的一元二次方程时 非常简便 练习一 分别用三种方法来解以下方程 1 x2 2x 8 0 2 3x2 24x 0 用因式分解法 用配方法 用公式法 用因式分解法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15 用配方法 用公式法 练习二 你认为下列方程你用什么方法来解更简便 1 12y2 25 0 你用 法 2 x2 2x 0 你用 法 3 x x 1 5x 0 你用 法 4 x2 6x 1 0 你用 法 5 3x2 4x 1 你用 法 6 3x2 4x 你用 法 对应训练 1 解下列方程 1 2x 1 2 1 0 2 x 3 2 2 2 1 3 x2 2x 8 0 4 3x2 4x 1 5 x 3x 2 6x2 0 6 2x 3 2 x2 2 当 x 取何值时 能满足下列要求 1 3x2 6 的值等于 21 2 3x2 6 的值与x 2 的值相等 3 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16 1 3x2 4x 2x 2 x 3 2 1 3 1 3 x2 1 x 0 4 x x 6 2 x 8 3 5 x 1 x 1 6 x x 8 16 x22 7 x 2 x 5 1 8 2x 1 2 2 2x 1 4 已知y1 2x2 7x 1 y2 6x 2 当x取何值时y1 y2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根据你学习的体会 小结一下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般有哪几种方法 通常你是如何选择的 和同学交流一下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1 已知 x2 y2 x2 y2 1 6 0 则 x2 y2 的值是 A 3 或 2 B 3 或 2 C 3 D 2 2 试求出下列方程的解 1 x x 5 x x 6 0 2 222 1 1 21 2 2 2 x x x x 3 某服装厂为学校艺术团生产一批演出服 总成本 3000 元 售价每套 30 元 服装厂向 24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17 名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提供 经核算 这 24 套演出服的成本正好是原定生产这批演出服的利 润 问这批演出服共生产了多少套 21 321 3 实践与探索 实践与探索 3 3 课时 课时 第第 1 1 课课 时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 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 检验 所得结果是否合理 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会运用方程模型解决面积问题 并能求出最大面积 3 进一步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 世界的数学模型 重点重点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列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 难点 会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等量关系 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 检验所得的结果是否 合理 导学流程导学流程 复习提问复习提问 1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2 解方程的方法有几种 通常如何进行选择 请解出课本第 18 页问题 1 所列方程 并检验 结果是否合理 3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 29 页例 7 并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4 请同学们总结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在开始学习这一章时 我们已经动手实验 直观体验长方体的制作过程 从图中能直观 发现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 10 2x cm 的正方形 在本节课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这样的长方 体侧面积会不会有最大值 你是如何获得这个侧面积最大值的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18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1 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第 33 页问题 1 填写表中空格 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与同学们交 流你的做法 思考 1 从你填表数据中 你认为折合而成的长方体的侧面积会不会有最大值 2 设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xcm 则长方体的底面边长为 cm 侧面积为 cm 如果将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 x 为自变量 折合而成的长方体的侧面积为函数 y 则可得 2 到 3 对于这个函数 我们并不了解它的性质 你能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点 看看与你的感觉是否一致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在上题中 用配方法将得到的 式配方会得出什么结论 能否验证 探索 中的结论 请同学们合作完成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 有一个长是宽 3 倍的矩形铁皮 四周各截去一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做成高是 6cm 容积 是 300cm3的长方体容器 设矩形的宽为 xcm 则长为 cm 长方体的底面长为 cm 宽为 cm 则可列方程为 2 将进价 40 元的商品按 50 元出售时 每月能卖 500 个 已知该商品每涨价 2 元 其月销 售额就减少 20 个 为保证每月 8000 元利润 单价应定为多少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请盘点你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 A 1 一块长 30 米 宽 20 米的长方形操场 现要将它的面积增加一倍 但不改变操场的 形状 问长和宽各应增加多少米 B 2 某商店准备进一批季节性小家电 单价 40 元 经市场预测 销售定价为 52 元时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19 可售出 180 个 定价每增加 1 元 销售量将减少 10 个 商店若准备获利 2000 元 则应进货 多少个 定价为多少 1 本题如何设未知数较适宜 需要列出哪些相关量的代数式 2 列得方程的解是否都符合题意 如何解释 3 请你为商店估算一下 若要获得最大利润 则应进货多少 定价是多少 第第 2 2 课课 时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继续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 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 检验所得结果是否合理 进一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会运用方程模型解决增长率问题 3 了解增设辅助未知数的方法 明确辅助未知数的作用 重点重点 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解决增长率的问题 难点难点 设辅助未知数 导学流程导学流程 课前热身课前热身 1 某磷肥厂今年一月份的磷肥产量为 4 万吨 若二月份的产量增长率为 x 则二月份产量 为 若三月份的产量的增长率是二月份的两倍 则三月份的产量为 2 某林场现有的木材蓄积量为立方米 预计在今后两年内木材蓄积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a 那么两年后该临场木材蓄积量为 立方米 p 0 0 探究新知探究新知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20 例 1 第 18 页 问题 2 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 5 万册 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 7 2 万册 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设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今年年底的图书数是 万册 同样 明年年 底的图书数又是今年年底的 倍 即 万册 可列 得方程 7 2 请同学们自己整理出做题步骤 注意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例 2 第 34 页 问题 2 阳江市市政府考虑在两年后实现市财政净收入翻一番 那么 这两年中财政净收入的平均年增长率应为多少 精讲点拨精讲点拨 财政净收入翻一番 意味着净收入增长到原来的两倍 财政净收入和平均年增长率都是未知数 其中财政净收入是一个辅助未知数 列出方 程后 辅助未知数自动消去 反馈矫正反馈矫正 请一名同学黑板演练 写出完整的步骤 完成课本 探索 部分的问题 关键在于找出不同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要求同学分别列出 方程即可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 教材第 30 页例 8 某药品经过两次降价 每瓶零售价由 56 元降为 31 5 元 已知两次 降价的百分率相同 求每次降价的百分率 2 哈尔滨市政府为了改善城市容貌 绿化环境 计划经过两年时间 绿地面积增加 44 0 0 这两年平均每年面积的增长率是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题目 说出这道题与前面所做例题的区别与联系 然后根据相 等关系列出方程 市第四中学初三年级初一开学时就参加课程改革试验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初一阶段就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21 有 48 人在市级以上各项活动中得奖 之后逐年增加 到三年级结束共有 183 人次在市级以 上得奖 求这两年中得奖人次的平均年增长率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请说出你在本节课收获了什么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 A 1 某工厂一月份的产值是 50000 元 3 月份的产值达到 60000 元 这两个月的产值平 均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2 某商店二月份营业额为 50 万元 春节过后三月份下降了 30 四月份有回升 五月份又 比四月份增加了 5 个百分点 即增加了 5 营业额达到 48 3 万元 求四 五两个月平均增 长的百分率 B 3 为了绿化学校附近的荒山 某校初三年级学生连续三年春季上山植树 至今已成活 了 2000 棵 已知这些学生在初一时种了 400 棵 若平均成活率 95 求这个年级两年来植 树数的平均年增长率 精确到 1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22 第第 3 3 课课 时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相关待定系数的值 2 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探讨 经历和体验数学的发现过程 提高探究性 学习的能力 重点重点 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相关待定系数的值 难点难点 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必须是在 b2 4ac 不小于 0 的情况下 导学流程导学流程 复习引入复习引入 1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几种 3 如何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4 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c 0 a 0 的求根公式是什么 探究新知探究新知 1 解下列方程 将得到的根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观察表格中两个根的和与积 它们和原来 的方程的系数有什么联系 1 2x 0 2 3x 4 0 3 2 5x 7 0 2 x 2 x 2 x 方程 1 x 2 x 21 xx 21 xx 2x 0 2 x 3x 4 0 2 x 2 5x 7 0 2 x 2 请根据以上表格中的观察 发现进一步猜想 若方程 ax2 bx c 0 a 0 的根是 1 x 则 并加以证明 学生分组交流 讨论 2 x 21 xx 21 xx 然后归纳总结 精讲点拨精讲点拨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 0 a 0 的求根公式 x 可以分别求 a acbb 2 4 2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23 出与的值 21 xx 21 xx 一般地 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 0 a 0 有两个根x1 x2 那么 这就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1 xx a b 21 xx a c 反馈练习反馈练习 1 下列方程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各是多少 3y 1 0 3 2x 2 2 3x 0 4p p 1 3 2 y 2 x 2 x 2 关于 x 的方程 x2 4x 5 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根的积是 5 B 两根的和是 5 C 两根的和是 4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3 若 1 和 3 是方程 x2 px q 0 的两根 则 p q 思考 通过以上练习 可以发现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做题时 应注意哪 些事项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1 已知 是方程 2 3x 4 0 的两个实数根 则 的值是 2 x 2 已知反比例函数 当 x 0 时 y 随着 x 的增大而增大 则关于 x 的方程 x ab y a 2x b 0 的根的情况是 2 x A 有两个正根 B 有两个负根 C 有一个正根 一个负根 D 没有实数根 3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k 1 2k 3 x k 1 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 求 k 2 x 1 x 2 x 的取值范围 2 是否存在实数 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互为相反数 如果存在求出 k 的值 如果不存 在 请说明理由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24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1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什么 2 使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应注意哪些事项 达标检测达标检测 A 1 已知 是方程 x 3 0 的两个实数根 则 1 x 2 x 2 x 21 xx 21 xx 2 若方程 x2 px 2 0 的一个根是 2 则另一个根是 p 3 下列方程中两根之和是 2 的方程是 A 2x 4 0 B 2x 4 0 C 2x 4 0 D 2x 4 0 2 x 2 x 2 x 2 x 4 已知 是方程 2x 3 0 的两个实数根 则 1 x 2 x 2 x 2 2 2 1 xx 21 11 xx B 5 先阅读下列材料 然后按要求解答有关问题 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m 1 x m 4 0 两实数根的平方和为 2 求 m 的值 2 x 解 设方程的两实根为 x x 那么 m 1 m 4 1221 xx 21 xx 所以 27 4 2 1 2 22 21 2 21 2 2 2 1 mmmxxxxxx 即 9 解得 m 3 2 m 请指出上述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和不完整之处 并写出正确解答 过程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25 6 已知是方程 2x 5 0 的实数根 求的值 2 x 2 2 一元二次方程 复习课 一元二次方程 复习课 复习目标复习目标 1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2 能灵活运用直接开平方法 配方法 公式法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 会根据根的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4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 并会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5 通过复习深入理解方程思想 转化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 整体思想 并会应用 进一步 培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重点 能灵活运用直接开平方法 配方法 公式法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难点 1 会根据根的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2 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 并会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复习流程复习流程 回忆整理回忆整理 1 方程中只含有 未知数 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这样的 方程叫做一元二次 方程 通常可写成如下的一般形式 其中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 例如 一元二次方程 7x 3 2x2化成一般形式是 其中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2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有 1 2 3 4 求根公式法 求根公式是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26 3 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 0 a 0 的根的判别式是 当 时 它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 时 它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 时 它没有实数根 例如 不解方程 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 x 5x 21 20 2 x2 9 6x 3 x2 3x 5 4 设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 0 a 0 的两个根分别为 x1 x2 则 x1 x2 x1 x2 例如 方程 2x2 3x 2 0 的两个根分别为 x1 x2 则 x1 x2 x1 x2 交流提高交流提高 请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 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 典例精析典例精析 例 1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m 2 x2 3x m2 4 0 有一个解是 0 求 m 的值 分析 根据根的意义 把 x 0 代入方程 可得 m2 4 0 则 m1 2 m2 2 但应注意 m 2 0 则 m 2 因此 m 2 请问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 2 解下列方程 1 2 x2 x 6 0 2 x2 4x 2 3 5x2 4x 12 0 4 4x2 4x 10 1 8x 5 x 1 x 1 6 2x 1 2 2 2x 1 x22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27 分析 解题时应抓住各方程的特点 选择较合适的方法 例 3 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m 1 x2 2m 1 x m 0 当 m 取何值时 1 它没有实数根 2 它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并求出它的根 3 它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分析 在解题时应注意 m 1 0 这个隐含的条件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A 1 关于x的方程mx2 3x x2 mx 2 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是 2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 px q 0 的两个根是 0 和 3 求p和 q的值 3 m 取什么值时 关于x的方程 2x2 m 2 x 2m 2 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求出这时方程的根 4 解下列方程 1 x2 1 x 0 2 x 2 x 5 1 3 3 3 x 5 2 2 5 x 5 说明不论m取何值 关于 x 的方程 x 1 x 2 m2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28 6 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x2 6x p2 2p 5 0 的一个根是 2 求方程的另一个根和 p 的值 请用两种方法来解 B 7 写一个根为 x 1 另一个根满足 1 x 1 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8 x1 x2是方程 x2 5x 7 0 的两根 在不解方程的情况下 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 x12 x22 2 3 x1 3 x2 3 21 11 xx 课堂总结课堂总结 1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新的感受 答案 答案 21 1 一元二次方程 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 A A 1 1 是一元二次方程 2 3 4 不是一元二次方程 2 1 3x2 x 2 0 二次项系数是 3 一次项系数是 1 常数项是 2 2 2x2 7x 3 0 二次项系数是 2 一次项系数是 7 常数项是 3 3 3x2 8x 1 0 二次项系数是 3 一次项系数是 8 常数项是 1 3 1 1 和 2 2 2 和 4 B 1 m n x2 m n x p q 二次项系数是 m n 一次项系数是 m n 常数项是 p q 2 k 1 3 m 2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1 1 k 3 是一元二次方程 2 k 3 是一元一次方程 2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3 的整式方程式是一元三次方程 它的一般形 式是 ax3 bx2 cx d 0 21 221 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5 5 课时 课时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29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 A 1 1 13 13 2 3 3 1 x 2 x 1 x5 2 x5 3 4 0 2 1 y 6 35 2 y 6 35 1 x 2 x 5 2 1 6 0 4 7 6 1 t 2 t 1 x 2 x 1 x 2 x 3 2 B 不对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1 1 3 1 2 45 5 1 x 2 x 1 x 2 x 2 答案不唯一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 A 1 2 1 6 1 x423 2 x423 1 x 2 x 3 2 1 x 2 x 2 3 B 4 x 5 2 4 2 qpp 2 3 4 3 4 9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当 x 时 代数式的值最小 最小值是 2 5 4 3 第第 3 3 课时课时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 A 1 1 3 2 2 2 1 x2 2 x223 1 x 2 x 2 3 3 4 x1 x2 1 x 2 x 2 1 2 739 2 739 5 6 3 6 1 1 1 x 2 x 1 x 2 x B 2 1 能达到 150m2和 200 m2 2 不能达到 250 m2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m 2 或 m 10 第第 4 4 课时课时 选学 选学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1 12 4m 12 4m 0 3 1 2 m 4 3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 A 1 B 2 B 3 B 4 C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30 B 5 k 2 或 k 10 当 k 2 时 x1 x2 当 k 10 时 x1 x2 2 1 2 3 6 提示 b2 4 ac 4k2 5 0 第第 5 5 课时课时 习题课习题课 对应训练对应训练 1 1 1 0 2 5 1 3 2 4 1 x 2 x 1 x 2 x 1 x 2 x 4 1 5 0 6 1 3 1 x 3 1 2 x 1 x 3 2 2 x 1 x 2 x 2 1 3 3 2 1 1 x 2 x 1 x 2 x 3 4 3 1 2 0 2 3 3 3 0 1 1 x 2 x 1 x3 2 x3 1 x 2 x3 4 4 5 1 x 2 x 1 x23 2 x23 6 4 4 4 4 7 1 x2 2 x2 1 x 2 533 2 x 2 533 8 1 x 2 1 2 x 2 1 4 x 1 或 x 2 3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1 C 2 1 2 1 x3 x4 2 1 1 x 2 x 2 131 2 131 1 x 2 1 2 x 3 120 套 21 321 3 实践与探索 实践与探索 3 3 课时 课时 第第 1 1 课课 时时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 A 1 长约增加 12 4 米 宽约增加 8 3 米 2 1 设定价 52 x 元 则每销售 1 个 获利润 52 x 40 元 共销售 180 10 x 个 2 解得方程的解为 8 2 符合题意的解为 8 定价为 60 元时 进货 100 个 1 x 2 x 1 x 3 当定价为 55 元时 获利最大 此时应进货 150 个 第第 2 2 课课 时时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平均增长率为 25 0 0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31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 A 1 平均月增长的百分率为 9 5 0 0 2 4 月份增长 15 5 月份增长 20 0 0 0 0 B 每年平均增长率约为 62 0 0 第第 3 3 课课 时时 拓展提高拓展提高 1 2 C 3 1 k 且 k 1 2 不存在 2 7 12 13 达标测评达标测评 A 1 1 3 2 1 3 3 B 4 10 3 2 B 5 首先由 m2 9 可解得 m 3 其次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应验证根的判别式 当 m 3 时 b2 4ac 0 方程无实根 应舍去 当 m 3 时 b2 4ac 0 符合题意 所以 m 3 6 0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 复习课复习课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A 1 m 1 2 p 3 q 0 3 m 2 或 m 10 当 m 2 时 1 当 m 10 时 3 1 x 2 x 1 x 2 x 4 1 0 1 1 x 2 x3 2 1 x 2 533 2 x 2 533 3 5 1 x 2 x 3 13 5 略 6 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4 p 1 或 p 3 B 7 答案不唯一 8 1 39 2 3 17 7 5 第第 2525 章章 随机事件的概率导学案随机事件的概率导学案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32 2525 1 1 1 1 什么是概率什么是概率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在简单的问题中预测事件的概率 2 知道所求具体问题概率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提高用数学知识来决问题的能 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概率问题的探索 使学生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使 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 并形成自己的看法 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及辩 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对概率定义的理解和简单事件的概率的计算 学习难点 用概率对事件进行认识 导学流程 导学流程 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 问题 1 如果天气预报说 明日降水的概率是 80 那么你会带雨具吗 2 有两个工厂生产同一型号足球 甲厂产品的次品率为 0 001 乙厂产品的次品率 是 0 01 若两厂的产品在价格等其他方面的条件都相同 你愿意买哪个厂的产品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一 自学课本 127 页至 128 页内容 大约用五分钟时间 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 掌握概率的定义 2 学习课本中表 26 1 1 并把表格补充完整 3 如何从频率的角度解释某一具体的概率值 4 除实验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概率 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在自学的基础上 跟同桌交流书中所有问题的答案 答案不统一的 前后桌的同 学再讨论后统一答案 精讲点拨 精讲点拨 1 P 关注的结果 个数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的 关注的结果个数 2 实验频率跟理论概率是统一的 练习达标 练习达标 分层练习 A 组 1 掷一枚普通正六面体骰子 求出下列事件出现的概率 P 掷得点数是 6 P 掷得点数小于 7 P 掷得点数为 5 或 3 P 掷得点数大于 6 2 甲产品合格率为 98 乙产品的合格率为 80 你认为买哪一种产品更可靠 隆化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海有涯 刻苦是抵达成功彼岸的船桨 33 3 阿强在一次抽奖活动中 只抽了一张 就中了一等奖 能不能说这次抽奖活动的中奖率为 百分之百 为什么 4 从一副扑克牌 除去大小王 中任抽一张 P 抽到红心 P 抽到黑桃 P 抽到红心 3 P 抽到 5 5 有 5 张数字卡片 它们的背面完全相同 正面分别标有 1 2 2 3 4 现将它们的背面 朝上 从中任意摸到一张卡片 则 P 摸到 1 号卡片 P 摸到 2 号卡片 P 摸到 3 号卡片 P 摸到 4 号卡片 6 任意翻一下日历 翻出 1 月 6 日的概率为 翻出 4 月 31 日的概率为 B B 组组 1 某商场为了吸引顾客 设立了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 并规定 顾客每购买 100 元的 商品 就能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 如果转盘停止后 指针正好对准红 黄或绿色区域 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 100 元 50 元 20 元的购物券 转盘被等分成 20 个扇形 甲顾客购 物 120 元 他获得购物券的概率是多少 他得到 100 元 50 元 20 元购物券的概率分别是 多少 2 中央电视台 幸运 52 栏目中的 百宝箱 互动环节 是一种竞猜游戏 游戏设置了如 图所示的翻奖牌 如果只能在 9 个数字中选中一个翻牌 试求以下事件的概率 1 得到书 籍 2 得到奖励 3 什么奖励也没有 C C 组组 1 用 4 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设计一个摸球游戏 1 使摸到白球的概率为 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2 1 2 1 2 使摸到白球的概率为 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概率都是 2 1 4 1 你能用 8 个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分别设计满足如上条件的游戏吗 课堂小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