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市龚家垭石灰石矿复垦方案.doc_第1页
湖北荆门市龚家垭石灰石矿复垦方案.doc_第2页
湖北荆门市龚家垭石灰石矿复垦方案.doc_第3页
湖北荆门市龚家垭石灰石矿复垦方案.doc_第4页
湖北荆门市龚家垭石灰石矿复垦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灰石矿石灰石矿 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 2009 字第 号 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 水泥有限公司水泥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二编制日期 二 九年八月十日九年八月十日 项目名称 石灰石矿 项目单位 水泥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 联 系 人 刘伏光 电 话 07248648006 送审时间 2009 年 8 月 10 日 编制单位及人员基本情况编制单位及人员基本情况 编制单位 法人代表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地 址 主 要 编 制 人 员 姓 名职 务职 称签 名专业背景 正高级工程师土地管理 工 程 师 房地产经营 管理 经 理高级工程师矿山地质 高级经理助理工程师土地管理 技 术 员助理工程师土地管理 技 术 员助理工程师工程管理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1 目目 录录 前 言 1 1 总则 2 1 1 编制目的 2 1 2 编制原则 2 1 3 编制依据 3 1 4 土地复垦目标 5 1 5 服务年限 5 1 6 主要计量单位 6 2 项目概况 7 2 1 项目简介 7 2 2 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10 2 3 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 14 2 4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14 3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19 3 1 已破坏土地情况 19 3 2 拟破坏土地预测 21 3 3 破坏土地情况汇总 27 3 4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7 3 5 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 29 3 6 复垦标准 41 4 预防控制与复垦措施 44 4 1 预防控制措施 44 4 2 工程技术措施 44 4 3 生物化学措施 45 5 工程设计及工程量测算 47 5 1 工程设计 47 5 2 工程量测算 55 6 土地复垦投资估算测算 59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2 6 1 编制原则 59 6 2 编制依据 59 6 3 费用构成 60 6 4 工程总投资 64 7 土地复垦效益分析 65 7 1 经济效益 65 7 2 生态效益 66 7 3 社会效益 66 8 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67 9 保障措施 68 9 1 组织领导 68 9 1 1 组织领导 68 9 2 技术保障措施 69 9 3 资金来源及管理使用 69 9 4 公众参与 69 9 5 竣工验收与监督管理 70 10 成果 71 10 1 方案文本 71 10 2 附表 71 10 3 附图 71 10 4 附件 71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1 前前 言言 土地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持了各项 生产建设 但在生产建设中 因挖损 压占 施工等造成了土地的破坏及生态 环境的恶化 为了及时地对破坏土地进行复垦利用或恢复改善生态环境 国土 资源部 发改委 财政部 铁道部 交通部 水利部 环保总局等七部委联合 于 2006 年 9 月 30 日下发了 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06 225 号 及国土资发 2007 81 号文件 要求 发展改革部 门在批准 核准投资项目时 依据有关规定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的建设用 地预审意见 对涉及土地复垦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 对应列入投资概算而未列 入的或投资概算不足的 不予批准 核准立项 对无土地复垦方案 土地 复垦费未列入投资概算或投资概算不足的 不予批复设计文件和开工许可 国土资源厅下发了 国土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 工作的通知 土资发 2007 77 号 通知要求 未上报土地复垦方案 或者土地复垦方案未通过评审 或者经评审土地复垦方案不符合要求的 国土 资源管理部门不予发放采矿许可证 石灰石矿 以下简称 石灰石矿 是属于改扩建矿山 拟扩建范 围内原有 4 家矿山开采生产 4 家矿山分别为 建泉第一石灰厂 金宇水泥厂 建泉第二石灰厂 建泉建筑材料厂 扩建后 矿区范围内的矿山将统一划 归 公司开采 目前矿山正在办理采矿权变更登记手续 按照相关规定需要编 制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2009 年 7 月 受 水泥有限公司 委托 我公司负责该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工作 本方案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国务院 土地复垦规定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 试行 等国家的有关法律 法规及该工程设计资料 结合 石灰石矿的实际 遵循 统一规划 源头控制 防复结合 的要 求及 因地制宜 综合利用 的原则编制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2 1 1 总则总则 1 1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按照 谁破坏 谁复垦 的原则 通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 将生产单位的 土地复垦责任和义务落到实处 为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 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 垦费征收提供依据 1 为完成采矿权变更登记相关工作服务 石灰石矿属于改扩建 矿山 矿山正在进行矿业权变更登记手续 在矿业权变更登记中 土地复垦方 案作为登记的要件之一 必须及时编制 2 为建设单位土地复垦实施提供依据 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 可为 建设单位在矿山关闭后 在落实 谁破坏 谁复垦 义务时 提供技术支持 确保复垦地块达到既定的质量要求 3 为征收 落实复垦资金提供依据 矿山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后 可按照 确定的复垦工程概预算征收 落实复垦资金 4 为做好临时用地复垦管理和监督检查提供依据 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 有利于相关部门监督检查责任单位复垦义务的履行情况 确保土地复垦方案确 定的目标 任务落到实处 1 2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按照经济可行 技术科学合理 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 结合项目开采特点和实际情况 土地复垦方 案编制的原则如下 1 源头控制 预防与复垦相结合 本方案通过对项目用地合理性分析 制 定生产用地预防控制措施 一方面在生产开采过程中防止土地滥占滥用 一方 面制定合理的措施对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 恢复其原有利用价值 2 统一规划 统筹安排 根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认真贯彻 控 制增量 盘活存量 平衡总量 集约利用 的土地利用方针 统一规划土地复 垦面积 数量 地点 统筹安排土地复垦工程量和复垦进度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3 3 因地制宜 综合利用 针对不同区域的土地生态适宜性及不同项目对土 地的破坏程度 确定不同地块的土地复垦方向 宜农则农 宜建则建 同时优 先考虑复垦为农用地 用于粮食生产 种植林果 蓄养牲畜及渔业生产 确实 不适宜农业生产的 可以依法复垦为非农建设用地 4 投资合理 效益最佳的原则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 根据不通复垦方向 地类的投入产出 对各破坏地块采取最合理的复垦方式 努力做到使生态 社 会 经济三效益达到最佳 5 可持续发展 把注重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放在首位 确保项目区生态 社会 经济可持续发展 1 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3 1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 年 8 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1999 年 9 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年 6 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002 年 12 月 6 土地复垦规定 1998 年 11 月 7 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2001 年 5 月 1 3 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996 2010 年 1 3 3 地方性土地复垦政策性文件地方性土地复垦政策性文件 1 土地管理实施办法 1999 年 9 月 2 土地复垦实施管理办法 1995 年 9 月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4 1 3 4 国家和地方有关复垦政策性文件国家和地方有关复垦政策性文件 1 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06 225 号 2 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及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07 81 号 3 国土资源厅关于切实做好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07 77 号 1 3 5 有关规范 标准有关规范 标准 1 土地复垦技术标准 试行 1995 2 全国土地利用分类 2007 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设计规范 DZ T223 2007 4 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技术要求 2007 10 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SL204 1998 6 防洪标准 GB T5021 94 7 造林技术规程 GB T15766 1995 8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GB6000 85 9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标准 2005 年 10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 2005 1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 2005 1 3 6 相关资料相关资料 1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水泥灰岩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 案 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09 年 7 月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5 2 水泥有限公司 矿区灰岩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 方案 非金属地质公司 2009 年 1 月 3 水泥有限公司 矿区灰岩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 告 非金属地质公司 2009 年 1 月 4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4800t d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扩建工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水土保持监测管理站 2008 年 8 月 5 现场调查资料 1 4 土地复垦目标土地复垦目标 1 根据本方案确定的复垦范围 矿山关闭后 保证矿山占用的临时用地 全部得到恢复 复垦面积达到 66 86hm2 2 以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为土地复垦的主要目标 通过土地复垦 使破 坏的土地与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持一致 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3 确保复垦质量 实施持续利用 破坏土地复垦为林地时 应保证三年 后植树成活率 70 以上 五年后郁闭度 30 以上 复垦为旱地时 应保证 3 年后 达到正常产值 1 5 服务年限服务年限 根据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水泥灰岩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计算 全矿区开采范围内资源储量 9176 4 万 t 扣除采空区 395 8 万吨 开采境 界内实际保有资源储量 8780 6 万 t 得出矿山服务年限 43 年 其中山坡露天开 采 29 年 凹陷开采 14 年 本复垦方案确定矿山开采结束毕坑后 1 年全面完成 复垦 故本复垦方案服务年限为 44 年 由于矿山开始年限较长 按相关规定 应分阶段进行复垦 但考虑到该石 灰石矿的实际开采情况 并根据矿山开采破坏土地时序 破坏土地为持续的过 程 即采矿场开采为向下同时向前推进的过程 破坏土地无法进行分阶段复垦 故最终确定本复垦方案的服务年限为 44 年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6 1 6 主要计量单位主要计量单位 面积 平方公里 km2 公顷 hm2 平方米 m2 长度 公 里 km 米 m 厘 米 cm 体积 立 方 米 m3 产量 吨 t 金额 万元 元 时间 年 a 速度 米 秒 m s 重量 千克 kg 比重 吨 立方米 t m3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7 2 2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2 1 项目简介项目简介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水泥厂 简称 水泥厂 1971 年兴建 为大型现代 化水泥企业 企业具有湿法旋窑生产线和熟料窑外分解干法生产线 年产水泥 300 万 t 还拥有一座 12Mw 余热发电站和七个埠外粉磨公司 自九十年代以来 企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为 中国最大的特种水 泥生产基地 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水泥十强之列 近年来 经济发展迅速 工业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高速公路建设需 要大量的建筑材料 水泥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省内规模小 耗能高的立窑水 泥厂将限期关闭 为水泥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为实 现 水泥做强做大的目标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将利用目前有利时机 计划 在今后 2 3 年内在 境内兴建 7 条水泥生产线 公司水泥生产能力将达到 1500 万 t 成为继 海螺 华新 后的又一特大型水泥集团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 公司 为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 子公司 在 镇新建一条日产 4800t 水泥生产线 水泥灰岩矿山是水泥 生产线自备配套矿山 水泥灰岩矿山位于水泥厂南侧 1985 年 非金属矿地质公司完成了 石灰石矿区勘探地质报告 原 矿产储量委员会以 储决字 86 第 1 号下达了本报告决议书 2008 年 非金属矿公司对 矿区扩大勘 探范围 完成 矿区水泥用灰岩矿扩大勘探报告 2009 年 6 月经 国土资源厅组织评审 下达评审备案证明及评审意见书 土资储备字 2009 1 号 批准保有资源储量 9030 7 万 t 2007 年 环境保护研究所编制的 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 4000t d 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保护局以 环函 2007 71 号下达了批文 北京安创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编制的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4800t d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扩建工程安全预 评价报告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荆安监管发 2007 10 号下达了审查意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8 见的批复 2008 年 7 月黄石市安泰消防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 水泥有 限责任公司 水泥灰岩矿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2 1 1 项目名称性质及规模项目名称性质及规模 项目名称 石灰石矿生产项目 项目法人单位 水泥有限公司 建设规模 200 万吨 年 建设性质 改扩建矿山 开拓运输方式 采用公路开拓 汽车运输方式 开采方法 由上而下分台阶开采方式 2 1 2 土地权属 企业性质 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土地权属 企业性质 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 1 土地权属 土地权属 石灰石矿项目区处于 东宝区 镇建泉村范围内 权属属于建泉 村集体所有 2 企业性质 企业性质 水泥有限公司为 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企业性质为国有企业 3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矿区位于 以北约 10 公里 属 东宝区 镇建泉村管辖 地理坐标 东 经 112 09 55 112 11 15 北纬 31 03 15 31 04 30 4 4 交通状况 交通状况 矿山距拟建厂址约 800 米 距焦枝铁路 站约 4 公里 距 207 国道约 3 公 里 襄荆高速公路从矿区东部约 8 公里处通过 有专用公路直达矿山 交通便 利 交通位置见图 2 1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9 图图 2 1 交通位置图交通位置图 2 1 3 矿区范围矿区范围 根据 国土资源厅下发的 关于 石灰石矿变更矿区范围相关事宜 的批复 国土资变 2009 45 号 确定的矿区范围 该矿区有 6 个拐点组成 各拐点的地理坐标如表 2 1 表表 2 12 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直角坐标 拐点 X m Y m 面积 km2 13447367 47337611924 289 23447497 47337612424 289 33446510 47337613022 989 43446794 77337613031 889 53446424 77337612319 189 63446549 77337611939 689 0 9927 2 2 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2 2 1 自然环境条件自然环境条件 1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 矿区属低山区 海拔高度 110 265m 相对高差 155m 矿区内植被较发育 大部分为灌木 少量松树及樟树 矿区内扩建前有金宇水泥厂 建泉建筑材 料厂 建泉第一石灰厂及 建泉第二石灰厂等四家企业开采灰岩 人工开采 较剧 2 气象 气象 矿区系亚热带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受季风影响 冬冷夏热 冰冻期短 七月份气温最高 极端最高气温 39 7 元月份气温最低 极端最 低气温 12 历年平均气温最高 21 1 平均最低气温 13 6 最大蒸发量 1815 0mm 最小蒸发量 1125 5mm 年平均蒸发量 1414 9mm 最大年降雨量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10 1565 6mm 最小降雨量 676 0mm 平均年降雨量 1330mm 区内降水多集中在 4 8 月份 占全年降水量的 62 3 月份和 9 10 月份为平水期 11 月至次年 2 月 为枯水期 多年平均降水日为 111 天 日最大降水量 146mm 雨季日平均降水 量 11 6mm 最长连续降水日 13 天 最长无降水日 44 天 年平均霜期为头年 11 月至次年 3 月上旬 年平均霜期 89 天 潮湿系数 0 87 属湿度适中带 3 水文 水文 矿区内无地表水体 岩溶 节理裂隙不发育 矿床属以大气降水充水为主 的矿床 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 含水层容水空间不发育 断裂构造带导水性能 差 富水性弱 矿区周边库 塘密布 矿区东侧 1km 外围建泉水库 水量充裕 汇水面积 23 6km2 经南桥河 俐河汇入汉江 4 地质概况 地质概况 1 地层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有三迭系下统大冶组 T1d 和第四系 Q 三叠系可划分为 T1d1 T1d2 T1d3 T1d4 T1d5 T1d6 T1d7 T1d8八个岩性 段 第一段 T1d1 下部为灰黄色 灰色薄层泥晶灰岩 泥质灰岩 夹灰黄 色页片状泥晶灰岩和钙质页岩 上部为粉红色薄层泥质灰岩 分布在矿区北部 出露不全 厚度大于 20m 第二段 T1d2 灰色薄层泥晶灰岩 夹少量紫红色页岩 中厚层泥晶灰 岩 单层厚 0 5 5cm 薄层泥晶灰岩中含泥质条带或条纹 出露于矿区北部 厚度 15m 左右 第三段 T1d3 分布矿区北部 灰色中 厚层状粉晶灰岩 中部夹 3 4 层灰色砾屑灰岩 砾屑灰岩单层厚 10 20cm 厚度 37 49m 第四段 T1d4 灰黄色 砖红色厚层花斑状混晶砾屑灰岩 具花斑状或 网纹状构造 分布于矿区中部 厚度 6 5 13 4m 第五段 T1d 5 灰色 浅灰色中厚层 厚层状粉晶灰岩 灰白色 灰色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11 深灰色砾屑灰岩 厚 34 43m 第六段 T1d 6 深灰色厚层状粉晶灰岩 细层纹状构造较发育 中部夹 浅灰色 灰白色砾屑灰岩及深灰色含燧石结核灰岩 厚 84 89m 第七段 T1d 7 肉红色厚层状粉晶灰岩 具颜色深浅相间条带状构造和 黄色泥质条纹状构造 厚 29 41m 第八段 T1d 8 灰色 灰红色中厚层状泥晶灰岩 具泥质条纹构造 下 部夹白云质灰岩 厚度大于 155m 第四系 Q4 主要分布于岩溶洼地及山坡 山麓等低洼处 为黄褐 灰 褐色残坡积 冲坡积粘土 亚粘土 腐殖土等及含砾砂土等 厚度 0 5 4 6m 2 构造 矿区位于白石岩背斜东北翼之次级向斜东翼 总体为一单斜构造 地层倾 向 130 150 但在 6 线以西矿区西北部地层倾向变为 210 230 地层 倾角北缓南陡 北部地层倾角一般在 20 30 左右 南部地层倾角一般在 40 45 个别达 50 60 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 其对矿体 层 沿 走向及倾向的连续性有一定影响 3 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内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沿溶蚀裂隙渗入补给 大气降水多数以地表 径流形式排泄 矿区东 南 西部沟谷坡地为地下水排泄场所 矿区最低侵蚀 基准面为 104 00m 矿井最低排泄面标高为 116m 矿层开采标高为 120 m 均 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 矿区附近有两处泉水出露 均分布于矿区东侧灰岩和粉砂岩接触带附近 区内断裂构造带岩溶不发育 导水性能较差 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水文因素是大气降水 本区属于亚热带气候 雨量充 沛 年降雨量最大可达 1100mm 但由于最低开采标高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 110m 地形又有利于大气降水的自然排泄 储量计算范围内含水层透水性 好 无永久性的地下水 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 对未来露天开采影响不大 4 矿山地质环境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12 地震 根据 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GB18306 2001 本区地 震烈度为 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05g 矿床开采可能引起的自然地质灾害 崩陷 矿区岩溶不发育 故矿山开采时不可能出现大的崩陷区 但在少量 岩溶较发育地段可能发生局部崩陷 因此在今后矿山开采过程中应加大生产勘 探和物探工作 准确把握岩溶的具体位置 对可能出现较大溶洞地段应认真核 查 以避免重型开采设备进入崩陷区 造成安全事故 滑坡 本矿床为海相沉积层状 大多数岩 矿 层完整性较好 属坚硬岩 石 基本不易产生滑坡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尤其是雨后应多观察边坡稳定性 发现疑点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泥石流 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废石场 而本矿床开采不会形成大的废石场 因此产生泥石流的可能性小 矿床开采对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 本矿床为山坡露天矿 矿山开采圈定面积不大 因此 矿山开采对区域地 质环境影响甚微 闭坑后可能造成的自然灾害 矿山闭坑后 开采坡面全部为新鲜的岩石冲面 水土流失量不多 但冲面 裸露需要加以护坡 为防止岩石风化而产生崩落 应在平台覆土 种植植被 逐步恢复生态环境 以防止水土流失 周边环境 矿区内居民已在数年前全部搬迁至矿区外附近居住 矿区内目前无居民居 住 矿区范围内尚有少量工业建筑物 今后矿山开采时亦应根据需要考虑搬迁 矿区开采范围内植被以杂木为主 未见有大片成材林及经济林分布 但在矿区 北部有数十亩旱地 东南部有一杨树林 今后矿山开采时对上述均会产生不良 影响 因此 应与当地有关部门协商予以妥善解决 矿区附近无污染源 地表 地下水水质良好 矿石和废石不易分解出有害组分 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 题简单 所以矿区环境地质质量良好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13 5 工程地质 矿区地形 地貌条件简单 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 地层岩性单一 岩溶 节理裂隙不发育 岩体结构以中厚层状为主 岩石强度高 稳定性好 该矿区 工程地质属简单类型 5 土壤 土壤 项目区地处地处荆山和江汉平原过渡地带 土壤主要为水稻土 潮土 黄 棕壤土 石灰土和紫色土 5 大类 项目区内土壤为黄棕壤 区内的山顶和斜坡 地段 土壤较薄 缓坡面和坡脚地带土壤较为厚实 6 植被 植被 项目区及周边地表覆盖植被以次生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 厂址区域内没有 需要重点保护的古树 大树及珍稀植物 植被较好 项目区内主要树种有马尾 松 杉树 白杨及柏树等 草种重要有白茅 狗牙根及红三叶等 2 2 2 社会经济概况社会经济概况 项目区位于 1985 年建成的东宝区 现辖 1 乡 6 镇街办 169 个行政村 34 个社区居委会 2004 年年末人口 363721 其中乡村人口 248048 人 人口自 然增长率 4 92 2004 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29 22 亿元 同比增长 10 4 其中工业总产值 24 07 亿元 农业总产值 5 15 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3290 元 2 3 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 本次报告根据查询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图件 H49G021067 并结合项目实地踏勘的情况 编制了 石灰石矿 土地利用现状图 根据 2007 年 8 月 1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分类标准 石灰石 矿项目区总占地面积为 66 86hm2 占用范围内土地全部属于建泉村集体所有 土地现状为旱地 有林地 农村道路 采矿用地 农村宅基地和农村道路 具 体见表 2 2 占用位置见附图 1 石灰石矿土地利用现状图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14 表表 2 22 2 石灰石矿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面积表石灰石矿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面积表 地 类面积 hm2 比重 旱地 0 640 96 有林地 38 3557 36 农村道路 0 210 31 采矿用地 27 4040 98 农村宅基地 0 260 39 合计 66 86100 00 2 4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项目生产工艺流程 2 4 1 矿体赋存条件矿体赋存条件 矿体 层 由三叠系下统大冶组 T1d 组成 矿体呈层状 矿体产状与地 层产状一致 即呈单斜构造 总体走向为北东 南西向 矿体 层 产状变化较 大 东部倾向 130 150 西部倾向逐渐变为 210 230 倾向变化转折处 在 6 线附近 倾角变化较大 总体为北缓南陡 北部地层倾角一般在 20 30 左右 南部地层倾角一般在 40 45 个别达 50 60 矿体按岩性 特征划分为 T1d3 T1d5 T1d6 T1d7 T1d8 5 个矿层 划分原则与地层一致 矿 体 层 沿走向延伸长度大于 1200m 工程控制长度 970m 出露宽度 280 720m 2 4 2 建设方案建设方案 根据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 水泥有 限责任公司 水泥灰岩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该矿山为露天开采矿山 采用水平台阶采矿方法 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 具体如下 1 建设规模 建设规模年产石灰岩 200 万 t 2 开采方式 矿山最低开采标高 120m 相对高差 145m 开采矿体均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之 上 且第四系覆盖层较小 采取露天开采方式 采用机械化设备 由上而下 分台阶开采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15 3 3 开拓运输方案开拓运输方案 本矿为露天矿 矿区地形坡度 10 15 地形较缓 最高开采标高 265m 最低开采水平 120m 破碎站位于矿区东北部 200m 处 根据矿区地形地貌 矿体的赋存情况 采用公路开拓 汽车运输方案 2 4 3 矿山开采矿山开采 1 1 开采境界 开采境界 1 最终边坡角 49 2 最终边坡要素 台阶高度 14m 台阶坡面角 65 安全平台宽度 4m 清扫平台宽度 10m 表土及风化层坡面角 45 运输平台宽度 16m 3 最终境界 根据选择的开采范围和最终边坡要素圈定开采境界 境界圈定范围见开采 终了平面图及勘探线剖面图 圈定结果见表 2 3 表表 2 32 3 开采境界圈定结果表开采境界圈定结果表 序号参 数 名 称单位全矿备注 地表m880 700 1境界尺寸 底部m700 330 2最大开采深度m145 3最低开采水平m120 4采场最高标高m265 5最终帮坡角度 49 6矿石量万 m33288 6 8780 6 万 t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16 序号参 数 名 称单位全矿备注 7夹层石量万 m3168 60 8表土量万 m318 38 9平均剥采比m3 m30 05 10采矿场占地面积ha55 61 2 2 采矿与剥离 采矿与剥离 1 开采顺序 采矿总体顺序为自上而下按 14m 高一个台阶逐层开采 开采工作线南北向 布置 由东向西推进 2 采掘要素 开采台阶高 14m 台阶工作坡面角 75 最小工作平台宽度 45m 最小工作线长度 200m 同时开采水平数 1 2 个 2 4 4 总体布置总体布置 矿山由采矿场 生产附属区 排土场 矿山道路 炸药库等几部分组成 1 1 采矿场 采矿场 采矿场分为 246m 232m 218m 204m 190m 176m 162m 148m 134m 和 120m 共 10 个开采水平 基建水平为 246m 和 232m 2 2 生产附属区 生产附属区 供电 供水及生活设施布置在水泥厂内 矿区生产附属区设有破碎站和行 政管理区 布置有矿区办公房 材料库 机修间 变电间 变电间靠近破碎站 矿区办公房 材料库 机修间布置在矿区东侧道路旁 生产附属区四周植树绿 化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17 3 3 排土场 排土场 排土场选择原则为少占山地 运输距离短 排土容量满足要求 根据现场 踏勘 采矿场西侧有一小山沟 是矿区范围内较理想的排土场 排土场排土标 高 190m 排土高差 20m 占地 7 72hm2 库容量约 110 万 m3 能满足矿山临时 排土容量要求 在排土场东侧 下部 182m 标高设挡土坝 透水坝 以防止 暴雨季节形成泥石流 同时在排土场外围开挖截水沟 将界外水体引出排土场 后期排土场设在矿区北侧 排土标高 170m 在 130m 标高设挡土坝 透水 坝 排弃物为高镁灰岩 高钾钠灰岩和表土 在生产中应分类堆放并考虑综合 利用 4 4 炸药仓库 炸药仓库 本次设计拟新建炸药库 按照每天平均炸药消耗量为 1t 按照每 10 天进 行一次深孔爆破 一次爆破需要量为 10t 故炸药库容量确定为 15t 按爆破安 全规程 炸药库库址距村庄和厂区安全允许距离不得小于 500m 本矿区东南向为较密集的村庄 西侧交通不便 设计考虑将炸药库布置在 北侧的山坡上 该库址距水泥厂厂区和村庄大于 500m 且在水泥厂的山背后 对水泥厂不会造成威胁 炸药和雷管必须分库存放 存储点之间的内部距离 应按不殉爆原则确定 炸药库库址的选择应取得当地公安部门的批准 并由专门机构设计 2 4 5 项目区内破坏土地时序项目区内破坏土地时序 根据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水泥灰岩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确定各破坏地块的破坏时序 临时炸药仓库在矿山正常生产后 就不再使用 破坏完毕 可提前进行复垦 根据排土场的库容量 预计 号排土场在 2046 年 9 月达到最大堆放量 可提前复垦堆放夹石部分 然后使用 号排土场 直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18 到矿山生产结束 采矿场开采顺序为自上而下按 14m 高一个台阶逐层开采 开 采工作线南北向布置 由东向西推进 开采为一持续过程 直到开采闭坑后才 能进行复垦 综上 矿山破坏土地时序为 临时炸药仓库 号排土场 号排土场 炸药仓库 采矿场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19 3 3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矿山开采对土地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挖损 压占 塌陷 污染等形态 矿山 土地复垦一般是先从技术 经济的层面对矿山已破坏土地状况进行分析 对拟 破坏土地进行预测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复垦可行性评价 最终确定土地复垦方向及复垦标准 石灰石矿由 建泉第一石灰厂 金宇水泥厂 建泉第二石灰厂 建 泉建筑材料厂 4 家矿山整合而来 矿区内石灰石已开采多年 特别是金宇水泥 厂矿山规模最大 对土地的破坏较为严重 根据对矿山现状的分析 对土地的 破坏表现为已破坏和拟破坏两个部分 3 1 已破坏土地情况已破坏土地情况 该露天开采矿山的矿业活动不可避免地破坏 扰动原始地形地貌及土地植 被 使被开采的山体岩石直接裸露 经过历年的开采 该矿的破坏主要表现包 括采矿场挖损 矿山公路挖损 排土场压占及生产附属区压占 破坏的土地以 林地和采矿用地为主 植被主要为次生灌木和草本植物等 3 1 1 采矿场破坏土地情况采矿场破坏土地情况 扩建后的矿区内原有 建泉第一石灰厂 金宇水泥厂 建泉第二石灰厂 建泉建筑材料厂 4 家矿山开采生产 根据矿山提供的现状地形图和现场 GPS 定点勘查 石灰石矿矿区内已形 成 3 个较大面积的露天采矿场 矿区的北向东西各一个 南向分布一个 具体 位置见附图 2 总占用土地面积 16 07hm2 破坏原地类为林地和采矿用地 破坏范围内土层和植被被全部剥离 清除 裸露的地表上多见废石 基岩和粉 尘 土地破坏程度严重 采矿形成的多级台阶 边坡高度在 40 60m 左右 边坡 稳定性较好 未发现垮塌现象 采矿场现状见照片 3 1 3 2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20 照片 3 1 矿区北向西侧采矿场 照片 3 2 采矿场台阶 3 1 2 矿山公路破坏土地情况矿山公路破坏土地情况 该矿位于 以北约 10 公里 距 207 国道约 3 公里 有专用公路直达矿山 矿山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式 目前修建了约长 1548 米 宽 4 米的矿区简易 公路 将矿区采场与村级公路连接 矿山公路破坏土地面积共计 0 62hm2 占用 的原地类为林地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21 3 1 3 矿山生产附属设施破坏土地情况矿山生产附属设施破坏土地情况 石灰石矿供电 供水及生活设施均布置在水泥厂内 经现场勘查 矿山 生产使用的破碎站 原矿堆积场等均 建设在采矿场已形成的平台内 此部 分面积已经计算在采矿场中 采矿场 外的附属生活设施布置有两块 一处 为矿区东南角的临时炸药仓库 占地 面积 0 05 hm2 另一处为矿区东侧的 附属生产用房建设区 区内布置有矿 区办公房 材料库 机修间 变电间 占地面积约 0 17hm2 建筑面积在 1000 m2左右 照片 3 3 矿山现使用的炸药库 建筑均为一层砖砌简易结 构用房 3 1 4 已破坏土地情况汇总已破坏土地情况汇总 根据对矿山已破坏土地情况的分析 该矿已破坏土地总面积为 16 91hm2 详见表 3 1 表表 3 1 已破坏土地情况汇总表已破坏土地情况汇总表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面积 面积 hmhm2 2 原地类原地类破坏方式破坏方式 1采矿场16 07林地 采矿用地挖损 2矿山公路0 62林地 采矿用地压占 3生产附属区0 22采矿用地压占 合 计16 91 3 2 拟破坏土地预测拟破坏土地预测 根据矿山的后期建设方案 预测随着矿业活动的进一步推进 加剧土地破 坏主要表现为开采挖损 废石废土堆积压占及矿山公路的新建 对具体破坏情 况预测如下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22 3 2 1 采矿场破坏土地预测采矿场破坏土地预测 随着矿山的进一步开采 采矿场的开采面积将近一步扩大 根据开发利用 方案设计的开采终了境界 矿山最终形成 246m 232m 218m 204m 190m 176m 162m 148m 134m 和 120m 共 10 个开 采水平 底部为一个开采基底平台 总占地面积为 55 61 hm2 扣除已破坏的 16 07 hm2的部分 采矿场将拟破坏土地面积为 39 54 hm2 占用地类为林地 采矿用地 旱地和农村宅基地 照片 3 4 采矿场扩建位置 矿山开采结束后 采矿场形成一个底部平坦的开采平台和周边较为陡峭的 开采坡面 两种类型差别较大 底部开采平台形成一个 600 700m 长 350 450m 宽不规则的长方形占地面积约 22 31 hm2 地面标高在 120m 左右 地势较为平坦 四周均形成开采台阶 台阶按照高度 14m 坡面角 65 两个 安全平台一个清扫平台的要素进行设置 安全平台宽 4m 清扫平台宽 10m 终 了的边坡东侧较低 北侧最高 西南次之 3 2 2 矿山公路占用土地预测矿山公路占用土地预测 随着矿山的进一步开采 为了很好处理夹层石和余土排放运输的问题 需要 新建矿山公路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 矿山将修建一条长约 753m 宽 12m 的 矿山公路 通往 号排土场 通往 号排土场需要从矿区的北侧迂回进行运输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23 排放 预计修建矿山公路长度约 1076m 宽度设计在 4m 两条矿山公路预计共 占地 1 33hm2 3 2 3 炸药仓库建设占用土地预测炸药仓库建设占用土地预测 矿山现使用的炸药仓库属临时使用性质 且紧靠生产区 不符合炸药仓库 的设置标准 根据矿山的总平面布置 设计拟新建炸药库 按爆破安全规程 炸药库库址距村庄和厂区安全允许距离不得小于 500m 本矿区东南向为较密集 的村庄 西侧交通不便 设计考虑将炸药库布置在北侧的山坡上 该库址距水 泥厂厂区和村庄大于 500m 且在水泥厂的山背后 对水泥厂不会造成威胁 预 计炸药仓库占地 0 16hm2 占用地类为林地 库内建设炸药库 雷管库和值班房 3 2 4 排土场破坏土地预测排土场破坏土地预测 排土场占地面积预测主要是先预测出矿山后期废石 余土的排放总量后 在选择适当的场地来满足堆放的要求 1 1 采矿场产生废弃夹层石 表土层总量预测 采矿场产生废弃夹层石 表土层总量预测 1 夹层石量 石源储灰石矿可采资量为 8780 6 万 t 按照 2 67t m3的 比重计算 矿山后期可采的矿石量为 3288 6m3 在矿石开采的过程中 产生的 夹层石和地表土层需要运出排放堆积 按照矿山以往夹层石量分析 夹层石量 产生总量预计在 168 60 万 m3左右 产生的夹层石主要为高镁灰岩 高钾灰岩 在考虑综合利用的前提下 高镁灰岩可与 MgO 含量低的矿石搭配使用 高钾灰 岩可与 K2O Na2含量低的矿石搭配使用 综合利用量考虑在 30 可消耗夹层石 量 50 58 万 m3 2 表土层 表土层根据现场调查分析 整个采矿区内土层山顶上部分布较 稀薄 厚度在 0 3m 左右 缓山坡和坡脚处土层较厚 均在 0 5 以上 局部可达 到 0 7m 以上 采矿场内剥离产生的表土按照按平均 0 5m 计算 拟破坏区面积 位 39 54hm2 可剥离表土量为 197700m3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24 照片 3 5 采矿场开采边缘的表土层 3 总量 根据预测 采矿场共需要排除 137 79 万 m3的夹层石和表土 其 中夹层石居多 2 2 排土场占地预测 排土场占地预测 1 排土场拟建位置 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 矿山设计两个排土场 一个 排土场 号排土场 位于矿区西侧的小山沟 是矿区范围内较理想的排土场 标高 190m 高差 20m 占地约 7 72hm2 库容量约 110 万 m3 另一个排土场 号排土场 设在矿区北侧 标高 170m 占地面积约 1 20hm2 客容量在 30 万 m3左右 两个排土场总库容量在 140mm3左右 可满足夹层石和表土的堆放要 求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25 照片 6 号排土场拟建位置 2 排土场堆放 设计矿山先期采用 号排土场 在 号排土场服务期结束 后 再启用 号排土场 采矿场剥离表土是矿山后期复垦的主要土源 堆积时 必须和夹层石分开堆放 依据矿山从上往下的开采方式 表层土在矿山先期开 采中基本全部被预先剥离 设计剥离后全部堆积在 排土场的北侧 后期开采 逐渐产生的夹层石不可与表层土混合堆积 3 2 5 取土场选取破坏土地情况预测取土场选取破坏土地情况预测 石灰石矿矿山闭坑后 是否需要选取取土场地取土 主要在于预测矿山 剥离预存的表土是否能满足破坏地块覆土的需求 以下按照表土需求量和供应 量进行预测 1 1 表土需求量计算 表土需求量计算 根据对 石灰石矿已破坏土地情况分析和拟破坏土地预测 矿山开采生产 主要在于采矿场 矿山公路 生产附属区 排土场压占土地 预计共破坏土地 面积约 66 86hm2 各复垦单元具体覆土标准如下 开采基底平台 场地内基本无土壤层和分化层 按照 60cm 的标准覆土 开采边坡台阶 可植被恢复地方主要为安全平台和清扫平台 按照总面积 的三分之一进行覆土 覆土标准为覆盖 30cm 的表土层 排土场 主要为采矿场产生的夹层石 土壤含量极低 按照 40cm 的厚度进 行表土层覆土 矿山公路 部分公路路面分化层较多 少数进行了硬化 设计在硬化地面 清理后 进行穴状整地客土回填 穴状布置间距为 2 2m 挖穴口径为 80cm 深度为 80cm 生产附属区 分化层较厚 按照穴状整地客土回填 具体表土需求量见表 3 2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26 表表 3 23 2 各破坏地块覆土需求量各破坏地块覆土需求量 场地名称场地名称 破坏面积破坏面积 hmhm2 2 需覆土面积需覆土面积 hmhm2 2 覆土方式覆土方式覆土标准覆土标准 表土需求量表土需求量 m m3 3 采矿场基底22 3122 31全面覆土60cm133860 采矿场边坡33 3011 10全面覆土30cm33300 号排土场7 727 72全面覆土40cm30880 号排土场1 201 20全面覆土40cm4800 矿山公路1 951 95穴状覆土2496 生产附属区0 220 22穴状覆土282 炸药仓库0 160 16穴状覆土 口径 80cm 深度 80cm 205 合 计66 8644 66 205823 2 2 土源供给量分析 土源供给量分析 根据对拟扩建采矿场可剥离余土的预测 采矿场可剥离表土量为 197700m3 不足部分 8123 m3 在排土场占用前进行预测剥离 剥离时可适当 的增加剥离土方量 以防止堆存期间水土流失的损失量 经过预测 拟破坏地 块表土的剥离量可满足场地覆土的需求 石灰石矿不需要选取取土场地 3 2 6 拟破坏土地情况汇总拟破坏土地情况汇总 综上所述 根据对矿山已破坏土地情况的分析 该矿拟破坏土地总面积为 49 95hm2 详见表 3 3 表表 3 33 3 拟破坏土地情况汇总表拟破坏土地情况汇总表 序号序号名称名称面积 面积 hmhm2 2 原地类原地类破坏方式破坏方式 1采矿场39 54 林地 采矿用地 旱地 农村宅基地 挖损 2矿山公路1 33林地压占 3 号排土场7 72林地压占 4 号排土场1 20林地压占 5炸药仓库0 16林地压占 合 计49 95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27 3 3 破坏土地情况汇总破坏土地情况汇总 根据对该矿已破坏土地和拟破坏土地面积的分析 矿山开采将共破坏土地 66 86hm2 占用类型以林地和采矿用地为主 植被主要为灌木 杂草等 土地 破坏方式以压占 挖损为主 破坏程度为一般 较严重 具体情况见表 3 4 表表 3 43 4 项目区破坏土地统计表项目区破坏土地统计表 名称名称破坏地类破坏地类 面积面积 hmhm2 2 破坏程破坏程 度度 破坏方式破坏方式 已破坏林地 采矿用地 16 07 较严重挖损 采矿场 拟破坏 林地 采矿用地 旱地 农村宅基地 39 54较严重挖损 号排土场拟破坏林地 7 72 中度压占 号排土场拟破坏林地 1 20 中度压占 生产附属区已破坏采矿用地 0 22 一般压占 已破坏林地 采矿用地 0 62 一般压占 矿山公路 拟破坏林地 农村道路 1 33 一般压占 炸药仓库拟破坏林地 0 16 一般压占 合 计 66 86 3 4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 4 1 矿山开采对地表的破坏矿山开采对地表的破坏 石灰石矿属于露天开采 开采范围内对地表的影响较大 特别是大规模 的露采时 采场内地貌发生较大的改变 周边形成了较陡的人工开采边坡 区 域内 地层表土全部被剥离 出现较大面积的裸露面 排土场内堆积着岩溶低 洼地内分布的较多的地表土和裂隙土 以及开采产生的底板和夹石 堆积高度 将达到 10 15m 左右 表土和废石的大量长期堆积 不仅对土地产生一定的破 坏 而且易发生次生灾害 由此可见 矿山开采对地表的影响较为严重 石灰石矿土地复垦方案 28 3 4 2 矿山开采对植被的影响矿山开采对植被的影响 石灰石矿露天采场的开采 排土场的堆放以及生产附属区 矿山公路的 修建 均造成较大面积植被的毁坏 占用范围内植被基本被全部清除 直至矿 山关闭复垦后 植被才得以慢慢恢复 根据实地调查 矿区植被以灌木为主 物种多样性简单 矿区内无国家珍 稀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由此可见 矿山活动不会对植被的多样性产 生威胁 影响较轻 3 4 3 矿山开采对动物造成的影响矿山开采对动物造成的影响 对动物的影响 取决于各类动物的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居留情况以及工 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大小等多方面因素 矿区范围内的野生动物以野兔 刺猬 蛇 蛙类为主 国家及省级保护动物已难以发现 随着矿山活动的正常生产 施工机械 人员的进场 废石 表土的堆积及施工噪声将破坏现有野生小动物 的生存环境 导致动物栖息环境变化 使该区域的动物不得不迁移到周围适应 环境中去栖息和繁衍 但矿区周围可栖息的范围较广 总体环境优越 是野生 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 在矿山开采结束复垦后 部分野生动物又可以回到原栖 息地附近区域 因此项目活动对区内的动物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3 4 4 矿山开采对水体造成的影响矿山开采对水体造成的影响 1 1 矿业活动对地表水的影响矿业活动对地表水的影响 根据现场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