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 A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B 促进了经济发展 C 爆发了鸦片战争 D 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 2 分 下面既是我国唐朝时期主动对外开放的最大港口 又是清政府被迫开放的口岸城市是 A 广州 B 泉州 C 上海 D 福州 3 2 分 1841 年 英国占领香港岛 1856 年 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1 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 平天国运动爆发 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 西方侵华史 B 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 中国人民探索史 4 2 分 1842 年 8 月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该条约中开放 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南边的是 A 厦门 B 福州 第 2 页 共 15 页 C 上海 D 广州 5 2 分 成语 趁火打劫 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 强占中国大片领 土的国家是 A 英国 B 俄国 C 日本 D 法国 6 2 分 下列城市按被迫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重庆 上海 天津 南京 A B C D 7 2 分 下图是 2003 年保利集团以 3 千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的圆明园故物 猴 虎 牛三铜首 致使它 们流散国外的侵略者是 第 3 页 共 15 页 A 俄国 B 英国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8 2 分 1853 年马克思在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一书中描述 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 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 革命 是指 A 北伐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9 2 分 如果你是清朝洋务派官员 你支持下列哪个行动 A 筹办兵工厂 B 推翻清王朝 C 实行变法维新 D 宣传民主与科学 10 2 分 19 世纪以来 中国近代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中萌发 关于下列企业的相同点 表 述正确的是 第 4 页 共 15 页 A 皆由洋务派官员创办 B 都一定程度上抵制外来侵略 C 均体现轻工业的发展 D 都在 自强 的口号下兴办 11 2 分 刘亚洲上将指出 甲午一役 是民族之哀 民族之痛 但我认为 它同时还是民族之幸 因为 在这场战争之后 一个奇妙的瞬间诞生了 在这个瞬间里 历史向古老的中国打开了另外一扇门 作者意在强调 甲午中日战争 A 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促使仁人志士开始进行制度探索 D 促使中国认清其所处的国际地位 12 2 分 西方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 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辛丑条约 D 马关条约 13 2 分 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对象 为 开拓万里波涛 日本联合舰队和清朝北洋舰队相遇黄海并发生 激战 此役中 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A 林则徐 B 左宗棠 第 5 页 共 15 页 C 邓世昌 D 李鸿章 14 2 分 某同学制作了下面图示 以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而图示中空白的方框内应填写 A 洋务运动 B 公车上书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义和团运动 15 2 分 近代以来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 2018 年又是戊戌年 追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 他们的共同点有 A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6 2 分 自鸦片战争爆发以来 中国就不断有人作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 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 梦想 有西方的新型工业 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自强求富梦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 变祛图强梦 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 民主共和梦 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实现中国历史第一次巨变 D 民主科学梦 促进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 17 2 分 1840 年爆发的鸦片战争 列强凭借坚船利炮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 丑条约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A 协定关税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第 6 页 共 15 页 B 开设工厂 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C 巨额赔款 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D 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8 2 分 这次惨败 在社会上层人士特别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看来 完全是由于慈禧推翻戊戌新政 重用顽 固守旧大臣 实行反动政策造成的 自戊戌变政 与民更新 而忌之者辄曰祖宗成法万古不易 无论成法之如 何积久弊深 新政之如何有裨实济 而概以 祖宗 二字钳制天下之目 卒以开衅邻国 而太庙不守 负罪祖宗 材料中 这次惨败 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 2 分 根据下面两幅图片提供的信息 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 牢记 落后就要挨打 的教训 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 B 牢记 团结就是力量 的道理 反对民族分裂活动 C 坚信 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 积极发动人民群众 D 坚持 实践出真知 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0 2 分 1900 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 A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第 7 页 共 15 页 B 康有为梁启超上书光绪帝 C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 慈禧太后仓皇出举行 D 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 21 2 分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 1840 年 6 月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签订 南京条 约 迫使中国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1894 年 7 月 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派 李鸿章与日本议和 签订 马关条约 清政府完全成为 洋人的朝廷 C 1900 年 6 月 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 联合发动侵 华战争 签订 辛丑条约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1931 年 9 月 18 日 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 炮轰沈 阳城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 A B B C C D D 22 2 分 洋务运动中以 求富 为 121 号创办的民用企业不包括 A 江南制造总局 B 开平煤矿 C 轮船招商局 D 汉阳铁厂 23 2 分 亚渐觉副发生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是指亚洲进入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其革命具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下列人物属于 亚洲觉醒 范畴的是 第 8 页 共 15 页 章西女王 孙中山 甘地 玻利瓦尔 A B C D 24 2 分 剑桥中国晚清史 记载 经过 10 月 10 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 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 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 坚决地出击 到凌晨 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 史料中记载的重要事件是 A 护国战争 B 北伐战争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25 2 分 1915 年 蔡锷 李烈钧 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 领导了一场维护共和制度 反对袁世凯复辟 帝制的 A 黄花岗起义 B 辛亥革命 C 二次革命 D 护国战争 26 2 分 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袁世凯 A 颁布 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B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 组织内阁 D 制造 宋案 27 2 分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第 9 页 共 15 页 A 都受到清政府的重用 B 都重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 都为中国的近代化作出贡献 D 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28 2 分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提倡民主和科学 B 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C 促使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D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9 2 分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 几个字 我横竖 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胡适 D 鲁迅 30 2 分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 历史评价等方式 其中 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 价值的评判表达 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1838 年底 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 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B 1851 年 1 月 11 日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英 法和清政府签订了中英 中法 北京条约 D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31 20 分 人类历史的进和反复证明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 能否顺应时代潮流 抓住历史 第 10 页 共 15 页 机遇 事关兴衰之命运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料卡 1 时间 公元前 356 年 主要目的 富国强兵 资料卡 2 时间 公元 7 世纪 主要人物 中臣镰足 材料二 下列图片反映了英国的近代化历程 材料三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战国 此次转型是从封建到帝制 我国史上第二 次社会政治大转型 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动开始的 此次转型为从帝制到民治时代 唐德刚 晚清七十年 1 古代中国和日本 都曾通过改革方式促成社会转型 根据材料一写出两次改革的名称 指出它们在社会 转型方面的相同作用是什么 2 图一是 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 他的作品是 图二中的法律条文出自 它确定了 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 从而确立了 的资产阶级统治 3 我国史上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 开始于什么事件 请指出 20 世纪最初 20 年里政治和思想文化推动 这次转型的重大事件及其意义 32 25 分 学习与探究一一落后带来屈辱 材料一 1842 年 8 月 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 康华丽 号上签订条约 见下图 第 11 页 共 15 页 材料二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 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与外界完备 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 接踵而来的必然是 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材料三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 欣然回电李鸿章 所有十二条大纲 立即照允 并 表示要 尽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 是指哪一场战争 这次战争后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该条约给近代中国带来哪些恶果 2 材料二中 旧制度 指什么制度 造成中国与世隔绝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3 材料三中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 让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 概括 材料 回答该条约的签订给近代中国带来的恶果 33 20 分 根据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定意义上说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 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 频频得手的历史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材料二 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 数千年未有之强敌 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 大沽 北塘 山海关一带 主张 防敌兵沿海登岸 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 他分析了福建 上海二局造 船的情况 认为 派中国学生 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 1894 年 9 月 黄海风云突变 几乎不约而同的 美国 法国 英国 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 这里 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 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 甲舰队之间的决战 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第 12 页 共 15 页 纪录片 走向海洋 材料四 21 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 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 陆地究竟不足 资源有限 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究竟 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 必须依赖强大的海就此力量作为后盾 中 国自北向南 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 没有强大的军力量 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 21 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侵入中国的四次战争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出 19 世纪 60 至 90 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3 结合材料三 请说出英 法等国集体观摩一场 殊死搏斗 是指哪一次故役 此次战役中涌现的民族英 雄 见材料三中图一 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 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原因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速公路土方运输管理方案
- 边缘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案
- 住宅施工场地排水与防洪方案
- 高速公路地下排水管网施工方案
- “双新”背景下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资源的有效利用
- 人脸识别展厅访客管理方案
- 基于云平台的生产监控解决方案
- 产品力与营销力对品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 人防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方案
- 业财融合在提升运营效率与决策支持中的作用
- 中国外币管理制度
- 广州市市政工程主要项目概算指标及编制指引 (2021年)
- 关于体育的论文
- 中医治疗发热
- 水利安全风险防控“六项机制”与安全生产培训
- 导医客服礼仪培训
- 第三届“皇家杯”职业院校宠物营养学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QGDW12505-2025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三年级上册《9.犟龟》教案
- 盆栽种植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常见病护理常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