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历史月考试题A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历史月考试题A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历史月考试题A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历史月考试题A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历史月考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人教版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历史月考试题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历史月考试题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2017 七上 洪泽期中 2016 年 4 月 4 日 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 下 列有关黄帝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建造宫室 车船 挖掘水井 B 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C 教人农耕 制作陶器 开辟集市 D 妻子嫘祖发明养蚕 缫丝技术 2 2 分 2017 七上 和县期中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 确的一组是 A 退避三舍 城濮之战 B 纸上谈兵 桂陵之战 C 卧薪尝胆 长平之战 D 围魏救赵 吴越争霸 3 2 分 思想活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表现之一 在诸子百家中 其思想体系后来成为我国封 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是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4 2 分 2017 七上 德州期中 如果一位游客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都城去 参观 请你告诉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城市 第 2 页 共 14 页 A 西安 B 南京 C 咸阳 D 洛阳 5 2 分 2018 七上 泗洪期末 据史书记载 公元前 127 年 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 规定嫡长子只可 继承封地的一半 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于是 封地不断缩小 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 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A 颁布 推恩令 B 实行分封制 C 实行盐铁专卖 D 罢百家独尊儒术 6 2 分 2016 孝感 习近平主席提出 一带一路 的战略构想 旨在借 丝绸之路 这一历史符号 沟通历史与未来 连接中国与世界 汉代的 丝绸之路 A 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B 使孤立 分散的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C 使中国的丝织品 玻璃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 D 使美洲特产的玉米 马铃薯 可可等传入中国 7 2 分 2016 扬州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 史记 B 汉书 C 三国志 D 资治通鉴 8 2 分 2015 七上 临沭期末 根据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的共同点 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与其相符的 第 3 页 共 14 页 战役 A 牧野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大泽乡起义 D 赤壁之战 9 2 分 2017 蜀山模拟 魏书 记载 魏主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 若有违者 免所居官 这里的 北俗之语 是指 A 匈奴语 B 汉语 C 鲜卑语 D 蒙古语 10 2 分 2017 乐山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 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 正确的是 A 夏商周时期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秦汉时期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明清时期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11 2 分 2017 七下 南安期中 下列事件与隋朝统一无关的条件是 A 北方的民族融合 B 北方社会经济恢复发展 南方得到空前开发 C 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D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12 2 分 2017 七下 邓州期末 2014 年 9 月 20 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发表题为 携手追寻民族复 第 4 页 共 14 页 兴之梦 的重要演讲 他说 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是佛教交流 回顾历史 唐朝时曾经为中印文化 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郑和 13 2 分 2017 七下 江苏月考 唐太宗善于纳谏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相同目的是 A 巩固统治 B 休兵息战 C 重用文臣 D 防止割据 14 2 分 明朝时期科举制与唐朝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差别是 A 考试目的 B 考试手段 C 考试内容 D 考试管理 15 2 分 2016 七下 徐州期中 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 交子 如图 出现在 第 5 页 共 14 页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6 2 分 在南宋王朝统治区内 产量居于首位的粮食作物是 A 水稻 B 小麦 C 玉米 D 粟 17 2 分 元朝为管辖辽阔疆域 建立行省制度 根据下面元疆域图 局部 判断 我们的家乡滨州当时 属于哪一行政机构的辖地 A 四川行省 第 6 页 共 14 页 B 河南江北行省 C 中书省 D 陕西行省 18 2 分 2017 七下 临川月考 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朵花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你知道其中 回族是在下列哪个朝代形成的 A 隋朝 B 唐朝 C 元朝 D 宋朝 19 2 分 2016 七下 商河期末 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 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军机处内景 A 专制皇权 B 监察权力 C 丞相权力 D 地方权力 20 2 分 2018 徐州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 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 观察下图 可知 当时实行 第 7 页 共 14 页 A 皇帝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21 2 分 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 A 争霸战争频繁 B 铁器 牛耕使用 C 封建制度确立 D 诸子百家争鸣 22 2 分 2016 七上 揭西期末 郭沫若说 一片甲骨惊天下 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 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 B 商代文字 C 字母文字的起源 D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23 2 分 2017 七上 泰兴期中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 天府 也 是对哪一 工程的评价 A 都江堰 B 长城 C 大运河 第 8 页 共 14 页 D 赵州桥 24 2 分 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分封制 军队 刑法 礼仪教化 A B C D 25 2 分 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 下面哪些地方时船队没到过的 A 印度洋沿岸 B 红海沿岸 C 非洲东海岸 D 地中海沿岸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9595 分分 26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所不去者 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使御史悉案问诸生 犯禁者四百六十 馀人 皆坑之咸阳 使天下知之 以惩後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臣愚以为 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 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汉书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 第 9 页 共 14 页 材料二中的 臣 是谁 他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3 以上两则材料的做法是否相同 27 30 分 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讲起八一历史长 南昌打响第一枪 秋收暴动毛泽东 闹得湘东满地红 井冈山上朱毛红 创建四军建奇功 引自红军一段歌谣 材料二 我跟蒋先生 指蒋介石 的冲突 就是他是要 安内攘外 我是要 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 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他引导着中国走向光明 在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 我们更加深切缅怀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顽强奋斗的所有先驱 他们为祖国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永垂史册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这段歌谣涉及到哪三个重要历史事件 2 为了实现材料一中蒋介石由 安内 转向 攘外 张学良等采取了什么行动 3 材料三中 百万雄师过大江 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哪次重要战役 第 10 页 共 14 页 4 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在何地诞生 到今年 她走过多少年的光辉历程 5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风雨雨 你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 列举近代以来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或作出杰出贡献的四位先驱 28 1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说 火药 罗盘针 印刷术 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炸 得粉碎 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 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制造精 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材料二 16 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区 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 材料三 从一个岛国变成欧洲强国 最终成为世界霸主 凭借的是它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制度文明与创新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 中国三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 具体地说 印刷术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 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所指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 2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所指的国家是哪一个国家 分别举例说明这个国家在制度文明和工业文化上创新 29 25 分 2014 重庆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唐朝科举考试科目已分常科和制举两类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 明经 进士 明法 明字等 50 多种 其中明经 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 科举制推动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 它促使一些读书人平时注意加强对古诗 律诗 词赋 散文 小说的写作训练 认真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唐玄宗时 诗赋定为科举的必试项目 唐诗名家辈出 流传 至今的作品有近五万首 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 科举考试还专设 书学 一科 以书取士 使朝野上下莫不笃 第 11 页 共 14 页 重书法 趋之若鹜 贞观 开元之治 经济繁荣 国威远扬 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 更把书法艺术推向了前所未 有的高峰 唐代书法成就以楷书最为突出 对后世影响极大 唐代书法家更是不计其数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有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张旭和怀素等 摘编自 中华文明史讲义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 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A 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 请在答题卡对 应题号后涂 B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 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C 1 唐朝时期 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设置的科目众多 2 唐朝时期文学领域只有诗歌得到了发展 3 杜甫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 被称为 诗史 4 在唐代 楷书成就最为突出 书法名家人才辈出 5 唐朝的文化发展与该时期政治经济因素关系密切 30 15 分 2018 九上 常熟期末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 生产和生活方式 让我们沿着科技发展的轨迹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药 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 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 第 12 页 共 14 页 材料二 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 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 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 19 世纪 70 年代 以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以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为 指导 人类在原子能 计算机 航天技术 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第三 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摘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 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 技术是科学理论的基础 严格地说古代科技只能 叫做技术 不能称之为科技 古代技术主要表现为生产经验的积累和劳动技能的熟练程度 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 近现代科技则是科学和技术的结合 二者的主要不同在于 是否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作支撑 请回答 1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 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试以四大发明对欧洲向 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为例说明 2 材料二认为古代科技和近现代科技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 据材料二 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以爱因斯坦的 成就为例说明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是怎样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3 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第 13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