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试卷(II)卷_第1页
中考历史试卷(II)卷_第2页
中考历史试卷(II)卷_第3页
中考历史试卷(II)卷_第4页
中考历史试卷(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中考历史试卷 中考历史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传说中造字的人是 A 黄帝 B 仓颉 C 嫘祖 D 伶伦 2 2 分 下列三幅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B 加强亚欧非三洲联系 C 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D 东西方文明交往通道 3 2 分 假如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 下列哪件事情不可能发生 A 你作战有功 被赏赐很多良田 B 你耕种土地 喜获丰收 得到了政府的奖励 C 你看病时 医生会切你的脉搏 D 你看到了屈原用隶书写的 离骚 4 2 分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 贞观之治 和 开元盛世 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 其 中正确的是 第 2 页 共 12 页 都是在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时出现 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整顿吏治 重视人才的选拔和知人善 任 都注意加强思想文化的控制 A B C D 5 2 分 下列相关内容搭配不当的是 A 莫高窟甘肃 B 活字印刷术毕昇 C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辛弃疾 D 宋江 水浒传 6 2 分 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A 唐朝 B 隋朝 C 北宋 D 元朝 7 2 分 下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关于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措施的学习笔记 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再补充一 项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1 废丞相 权分六部 2 设内阁大学士 3 A 完善三省六部制 第 3 页 共 12 页 B 建立行省制度 C 设立军机处 D 设厂卫特务机构 8 2 分 保利艺术博物馆 常州博物馆共同举办了 圆明园兽首回归 保利国宝展 展期自 2014 年 8 月 30 日至 9 月 21 日 直接导致这些文物流失的事件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2 分 有学者研究认为 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 贸易 特权 甲午战后则变为 投资 特权 对此变化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马关条约 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C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10 2 分 90 年前 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爆发 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爆发的地点在上海 B 运动取得了了彻底的胜利 第 4 页 共 12 页 C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1 2 分 毛泽东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描绘的是下列哪次战役 A 渡江战役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12 2 分 当前 石油价格持续走高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突出 历史上中国结束了靠 洋油 过日子的 时代 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的事件是 A 一五计划的完成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大庆油田的建成 D 胜利油田的建成 13 2 分 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A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C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地 D 内地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14 2 分 一位美国学者曾在书中高度评价我国的一位科学家 是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 正引导我们走 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 这里的 他 应是 A 袁隆平 B 邓稼先 C 侯德邦 第 5 页 共 12 页 D 钱学森 15 2 分 报据下列第 组的内在关系 选择一个合适的答案 使第 组成立 伯利克里 推动雅典奴隶 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屋大维 A 建立雅典奴隶制共和国 B 发动布匿战争 C 建立罗马共和国 D 建立罗马帝国 16 2 分 下列表述属于英 法 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相同点的是 A 赢得了民族独立 B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D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17 2 分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是 A 波士顿倾茶事件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萨拉热窝事件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18 2 分 阅读 1925 1945 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示意图 1929 1933 年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第 6 页 共 12 页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C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D 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 19 2 分 20 世纪 70 年代初 西方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西方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联邦德国 D 美国 20 2 分 下列不属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 A 洗衣机 B 电冰箱 C 电子计算机 D 电风扇 二 二 列举题列举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424 分分 21 20 分 2017 黔东南 思想解放促进社会进步 请列举以下中外思想解放潮流 1 中国近代思想大解放运动 第 7 页 共 12 页 2 中国 文革 结東后的思想大解放 3 14 16 世纪西方思想大解放 4 18 世纪西方第二次思想大解放 22 4 分 根据下列提示 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 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是 2 世界名画 蒙娜丽莎 的作者是 3 18 世纪在英国改良蒸汽机的是 4 小说 约翰 克利斯朵夫 的作者是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070 分分 23 1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 年 12 月 中美关系发生了转折性变化 美国开始正视中国战场对于抗击日本的巨大作用 迫切 需要中国战场牵制与消耗日本的战斗力 12 月 23 日 在重庆召开了中 美 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 讨论了有关对 日作战问题 并确定中国战区 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 成立三国代表组成的联合作战参谋部 由史迪威任中国战 区的参谋长 据张殿清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及启示 摘编 材料二 朝鲜战争后 中美两国对抗格局已经基本上定下来了 但到 20 世纪 60 年代 双方的政策都在酝酿 着改变 中国改变的重要因素是苏联 中苏关系到 1963 年进行公开论战 中苏分歧公开化 中苏同盟实际已经破 裂 这个美国是看得很清楚的 如果美国能够跟中国联合起来对付苏联 这对美国显然是有利的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 70 年代初 美国在越南战争当中越陷越深 非常希望能从中解脱 当时中国是支持越南抗美的主要力量 美国认为 如果能够跟中国打开关系的话 可以帮助美国从越南解脱出来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中美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 归纳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促使中美双方的政策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 3 上述材料及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24 20 分 2014 年是邓小平诞辰 110 周年 中国网和中央档案馆联合推出专题 档案天天看 邓小平档 第 8 页 共 12 页 案 请阅读部分档案资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伟人风采 材料二 伟人手迹 材料三 伟人语录 是姓 资 还是姓 社 判断的标准 应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 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 年在深圳 珠海 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 材料一中 图 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 2 阅读材料二 深圳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材料三 谈话要点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4 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概括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5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邓小平 1 邓小平的 三个面向 对教育的发展有何指导意义 第 9 页 共 12 页 2 90 年代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发展战略 请谈谈实施该战略的意义 3 我国政府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26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了解圣人孔子 全世界都在学中话 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我们说的话 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一曲明快的 中国话 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材料二 某中学初一 8 班新学期刚刚开学 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 破坏公物的现象 为此班委召开紧急 会议 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 一定要严厉惩罚 罚值日 实在不行 一次罚 5 元 班长 还是说服教育吧 一次不行就两次 两次不行就三次 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 随他们去吧 扔几张废 纸而已 无所谓的事 根本不用管 请回答 1 歌词中的 孔夫子 生活在什么时期 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 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 3 孔夫子 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什么 请列举他的教育名言两句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 他创立的学说对后世有何重要影响 4 材料二中劳动委员 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 请分别指出 这种现 象当时叫做什么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1 页 共 12 页 17 1 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