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卷新版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卷新版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卷新版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卷新版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I)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下列关于宋金和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南宋向金称臣 双方以淮水和大散关一线为界 南宋向金送纳岁币 双方在边境设榷场进行贸易 A B C D 2 2 分 2017 七下 新余月考 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是 统一蒙古部落 灭亡西夏 灭亡南宋 定都大都 A B C D 3 2 分 2017 七下 苏州期中 学习宋元时期的历史后 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 你认为最能 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 社会变化和民族关系发展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4 2 分 下列政权中曾经先灭辽 后灭北宋的是 第 2 页 共 10 页 A 唐朝 B 元朝 C 西夏 D 金 5 2 分 2016 常熟模拟 常熟方塔 原名 崇教兴福寺塔 因其四方外形而得名 塔始建于公元 1130 年 八百多年来 十余次修缮 古塔屡难而不倒 1953 年就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从始建时间来判断 当时常熟 A 盛行百家争鸣 B 渐成鱼米之乡 C 隶属江浙行省 D 见证倭寇来犯 6 2 分 2018 黄石 江南地区在 史记 中曾被描述为 地城辽阔而人烟稀少 但在汉以后的三国两 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开发 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江南开发因素的是 A 优越的自然条件 B 北方人口的南迁 C 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D 经济重心的南移 7 2 分 运用所学知识 判断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功绩不相符的一项组合是 第 3 页 共 10 页 A 统一文字 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B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C 重用房玄龄 杜如晦为相 D 建立元朝 定都大都 8 2 分 2017 七下 山西期末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历史上 成吉思汗的主要 历史功绩是 A 吸取隋亡教训 重视发展生产 B 在会宁称帝 建立金 C 建立元朝 D 统一蒙古 建立蒙古政权 9 2 分 2017 七下 崇仁月考 唐朝衰亡与东汉衰亡的相似之处有 统治者贪图享乐 任用奸臣 发生了人民起义 外戚宦官专权 A B C D 10 2 分 按照发明的先后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火药 纸 活字印刷术 司南 第 4 页 共 10 页 A B C D 11 2 分 2014 珠海 他是一位蒙古族的杰出首领 于公元 1271 年定国号为元 次年定都大都 他重 视发展农业 治理黄河 下令开凿新运河 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 他就是 A 铁木真 B 忽必烈 C 阿骨打 D 元昊 12 2 分 2017 七下 启东月考 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 以武力镇压为主 B 妥协退让 C 恩威并重 D 和亲 13 2 分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 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 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你知道这一制度是什么吗 A 行省制 B 科举制 C 郡县制 D 厂卫制 14 2 分 2017 七下 河源月考 宋代名将岳飞的 满江红 怒发冲冠 中写道 靖康耻 犹未 雪 臣子恨 何时灭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首词中所说的 胡虏 匈奴 应该都 第 5 页 共 10 页 是指当时的 A 契丹族 B 女真族 C 党项族 D 鲜卑族 15 2 分 2017 七下 槐荫期末 小明同地作了两则读书摘要 请你判断这些内容与哪位皇帝有关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宋太祖 D 元世祖 16 2 分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宋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风俗画 其中 被誉为 中华第一神 品 的是 A 敦煌飞天图 B 百子嬉春图 C 清明上河图 D 秋郊饮马图 17 2 分 2016 七下 泰州期末 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 誉为 当代毕升 那么 历史上毕升的发明是 A 造纸术 B 雕版印刷术 第 6 页 共 10 页 C 活字印刷术 D 转轮排字 18 2 分 2018 九下 荣昌月考 宋代 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职能是 A 主持变法 B 监察百官 C 执行削藩政策 D 管理海外贸易 19 2 分 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是 A 史记 B 汉书 C 后汉书 D 资治通鉴 20 2 分 2017 七下 惠安月考 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要比欧洲早约 400 年 你知道毕升所使 用的活字是以下哪种 A 陶活字 B 木活字 C 金属活字 D 石刻活字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21 15 分 2016 七下 平川期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历史上出现了各民族的分裂和统一 但是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题 唐太宗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在他统治期间 国内政治清明 与周边 少数民族关系融洽 两宋与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对峙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 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 会礼部尚书 江夏郡王 李 道宗 主婚 持节送公主入蕃 第 7 页 共 10 页 弄赞率其兵次柏海 亲迎于河源 旧唐书 材料二 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田猎是生涯 契丹生活 图景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事件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唐太宗因为对少数民族 爱之如一 所以被他们尊称为什么口号 在他统治时期由于政治清明被称为 贞观 之治 请列举 贞观新政 的主要内容 3 这一时期北宋并立的政权都有哪些 其中辽与宋签订的澶渊之盟有何积极影响 22 15 分 隋唐至明清时期完成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宏大工程 1 请标出下面示意图或图片所代表的工程名称 2 请你各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三大工程在历史上的地位 3 了解了三大宏伟工程 你有何感想 请用一两句话来概括 可自由发挥 但不要离题 第 8 页 共 10 页 三 三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23 2 分 2017 七下 邹平月考 苏湖熟 天下足 表明巢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24 2 分 2017 宜兴模拟 南宋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民间流传着 苏湖熟 天下足 的谚语 25 2 分 2018 七下 崇仁月考 唐朝的阎立本被称为 画圣 他的画 立体感强 风格奔放 人们称 赞说 吴带当风 他的代表作有 送子天王图 等 26 2 分 判断题 玄奘西行与岳飞抗金虽都是古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件 但两者有本质区别 前者属于友好和平往来 后者则 是抵御外来侵略 27 2 分 2017 吉安模拟 元朝在地方设置宣政院 主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西藏的军政要务 28 2 分 2015 七下 邯郸月考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此诗句反映了唐朝科举制度 的情况 四 四 填表题填表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 2 分分 29 2 分 2017 七下 临清期中 916 年 称皇帝 建立契丹政权 后改国号为辽 1115 年 称皇帝 建立金政权 五 五 列举题列举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30 5 分 2017 七下 固始月考 隋唐时期我国科技发达 有许多走在世界的前列 请列举两项 31 5 分 2017 七下 长春月考 列举宋代的著名词人三位 32 5 分 2017 七下 长春月考 完善科举制的三位皇帝 第 9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案 略 15 答案 略 16 答案 略 17 答案 略 18 答案 略 19 答案 略 20 答案 略 第 10 页 共 10 页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21 答案 略 22 答案 略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