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卷精编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卷精编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卷精编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卷精编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卷精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 I 卷精编 卷精编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2018 九下 广东模拟 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 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 其中能够见证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文物图片是 A 干栏式房屋 B 打制石器 C 稻谷 D 铁犁 2 2 分 2019 七上 宜宾期末 目前已确认 被称为 东方人类故乡 的最早古人类遗址位于 A 云南元谋县 B 北京周口店 C 浙江河姆渡 D 陕西半坡村 3 2 分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是 A 埃及 B 中国 C 印度 D 希腊 4 2 分 2017 七上 宜兴期中 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某 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 他们应该去 第 2 页 共 12 页 A 陕西蓝田 B 北京周口店 C 云南元谋 D 浙江河姆渡 5 2 分 2017 七上 合肥月考 下图是北京人的头像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B 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前 C 开始使用天然火 D 开始烧制陶器 6 2 分 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 你可曾想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 知识判断 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A 北京周口店 B 陕西半坡村 C 山东大汶口 D 浙江河姆渡 7 2 分 2017 七上 鸡东月考 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 食作物是 A 水稻和小麦 B 水稻和粟 第 3 页 共 12 页 C 小麦和粟 D 水稻和玉米 8 2 分 2015 七上 务川期末 下图是哪一聚落房屋复原图 A 山顶洞原始居民 B 半坡原始居民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大汶口原始居民 9 2 分 2017 福田模拟 2015 年 在海南发现了距今约 6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填补了海南考古 该方面的空白 同一时期 我国还生活着以下哪一远古人类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10 2 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你能从哪个选项中找到证据 A 蓝田人遗址 B 大汶口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11 2 分 2017 七上 河源月考 史书载述 我国原始社会时期 神农耕而作陶 其反映的历史现象 第 4 页 共 12 页 是 A 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 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 C 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 河姆渡人会运用雕刻技术 12 2 分 2017 七上 沭阳月考 我国神话传说中 黄帝之后 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 舜 禹 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 选举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禅让制 13 2 分 父死子继 兄终弟及 是我国王位世袭制的典型特点 标志着我国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 是 A 禹传位给伯益 B 禹传子 家天下 C 舜传位给禹 D 启打败有扈氏 14 2 分 2016 七上 惠来期中 礼记 中所说的 天下为公 选贤任能 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 么时期 A 尧舜禹时期 B 黄帝 炎帝时期 C 山顶洞人时期 D 半坡氏族时期 第 5 页 共 12 页 15 2 分 2016 九上 新泰期中 如图中的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 竟屡次 烽火戏诸侯 最初几次 诸 侯都会带兵前来 保卫周王 诸侯这样做 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16 2 分 西周的最后一个国王是 A 周幽王 B 周文王 C 周武王 D 周平王 17 2 分 和谐齐鲁风 精彩全运情 等是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 那么 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 于古代的什么制度 A 推行县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18 2 分 三星堆 文化盛行于我国的 A 华北平原 第 6 页 共 12 页 B 东北平原 C 辽河平原 D 成都平原 19 2 分 2017 七上 荣成期中 我们今天的汉字渊源于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大篆 D 小篆 20 2 分 2017 七上 大石桥月考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 B 商 C 西周 D 东周 21 2 分 2016 七上 邢台期中 关于都江堰的叙述正确的是 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修建 位于岷江中游 著名的水上运输工程 消除水患 灌溉 农田 A B C D 22 2 分 2016 七上 红桥期末 老子的学说集中在 里 A 论语 第 7 页 共 12 页 B 春秋 C 道德经 D 中庸 23 2 分 商鞅变法中对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措施是 A 编制户口 B 奖励生产 C 奖励军功 D 推行县制 24 2 分 2015 七上 九台期末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水是生命之源 生产之要 生态之基 兴水利 除水害 关系人类生存 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在古代史上 李冰父子主持修 建的水利工程是 A 灵渠 B 都江堰 C 白渠 D 大运河 25 2 分 2016 七上 盂县期中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 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 下列哪一选项 是孔子的主张 A 兼爱 非攻 B 实行 法治 C 无为而治 D 仁 和 爱人 二 二 列举题列举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1717 分分 26 5 分 2017 七上 靖远期中 列举战国七雄的名称 第 8 页 共 12 页 27 5 分 2017 七上 凉山期中 列举战国时期三个著名的战役 28 5 分 2016 七上 西藏期中 列举春秋五霸中的五个霸主 29 2 分 2016 七上 常德期中 为加强思想统治 秦始皇实行 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巨大 损失 汉武帝实行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141 分分 30 15 分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中外历史上不乏有成功的改革实践 都促进了社会进步发展 结合教本中 所学知识回答 1 列举古代中外三个成功的改革实践 2 请用上题中一个改革实践说明这次改革为什么说是成功的 3 你认为古代中外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1 15 分 2016 七上 滨海期中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 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 各种 学说蓬勃兴起 1 某同学前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 心里很难过 你认为可以用春秋时期哪一学派的谁的观点劝导他 2 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 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 仁 他在政治上提出了什 么主张 3 战国时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他反对空谈仁义 提出什么主张 树立君主的权威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 统治 第 9 页 共 12 页 32 11 分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杰出的封建统治者 他们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 央集权统治 巩固了统一 请完成下列问题 1 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 完成下表 人物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军事上 秦始皇 创立封建专 制主义的中 央集权制度 A 焚书坑儒 统一文字 B 汉武帝 C 将地方的铸币权和 盐铁经营权收归中 央 统一铸造五铢 钱 D 派卫青 霍去病反 击匈奴 2 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各造成什么影响 3 请用一句话简要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 1 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 完成下表 人物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军事上 秦始皇 创立封建 专制主义 的中央集 权制度 A 焚书坑儒 统一文字 B 汉武帝 C 将地方的铸币 权和盐铁经营 权收归中央 统一铸造五铢 钱 D 派卫青 霍去病反 击匈奴 2 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思想控制方面各造成什么影响 第 10 页 共 12 页 3 请用一句话简要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 第 11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案 略 15 答案 略 16 答案 略 17 答案 略 18 答案 略 19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