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版_第1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版_第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版_第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版_第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精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2016 九下 东台月考 某中学进行历史课题研究 列出的关键词有黄河流域 半坡地穴式房 屋 粟 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 A 元谋人 B 河姆渡人 C 半坡人 D 山顶洞人 2 2 分 2017 七上 福建期中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火在古代有什么功能 烧烤食物 驱赶野兽 照明 驱寒 A B C D 3 2 分 2015 七上 仙游期末 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居民 D 半坡居民 4 2 分 2019 七上 深圳期中 舌尖上的中国 引发人们对美食的关注 距今约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 民的主食是 A 水稻 第 2 页 共 12 页 B 小麦 C 粟 D 玉米 5 2 分 2017 七上 江海月考 孙中山说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轩辕 即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尧 6 2 分 2016 七上 西藏期中 我国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者是 A 启 B 莱 C 封 D 禹 7 2 分 2016 七上 剑河月考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孔子周游方国 与 诸侯 方国 的产生的 直接有关的知道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民主共和 8 2 分 2017 七下 简阳期中 后周世宗柴荣改革为结束全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了一定基础 其措施 包括 鼓励垦荒 兴修水利 整顿军队 削减藩镇 A 第 3 页 共 12 页 B C D 9 2 分 你认为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由 公天下 变成了 家天下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10 2 分 以下关于夏商西周国家 为了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反抗所采取的措施包括 军队 刑法 兴办教育 礼仪教化 A B C D 11 2 分 制作年代尺 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 下面是小明复习夏 商 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 其中 部分应填 A 盘庚迁殷 B 西周灭亡 C 平王迁都 D 武王伐纣 第 4 页 共 12 页 12 2 分 史记 记载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 听其计 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诸侯名士可下以 财者 厚遗结之 不肯者 利剑刺之 这种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的策略称为 A 合纵 B 暗杀 C 连横 D 贿赂 13 2 分 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 春秋时期最主要的社会面貌可以用下列哪个词汇来概括最为恰当 A 争霸 B 伐虐 C 分封 D 变法 14 2 分 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 陶器 铁器 石器 青铜器 A B C D 15 2 分 都江堰不包括下列哪一部分 A 分水鱼嘴 B 飞沙堰 C 十里长堤 D 宝瓶口 第 5 页 共 12 页 16 2 分 2016 大冶模拟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 诸侯争霸 B 百家争鸣 C 商鞅变法 D 铁农具与牛耕的推广 17 2 分 2018 七下 岳池期中 歌曲 龙文 中唱到 一横长城长 一竖字铿锵 一画碟成双 一撇 鹊桥上 一勾游江南 一点茉莉香 这形象地赞誉了我国的 A 戏曲艺术 B 诗歌艺术 C 绘画艺术 D 书法艺术 18 2 分 2019 七上 西安期中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 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 迄今世界 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毛公鼎 D 利簋 19 2 分 2019 日照 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曾经提出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的思想 他还认为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为大丈夫 这位思想家应该属于哪一学派 A 法家 B 道家 C 儒家 D 墨家 第 6 页 共 12 页 20 2 分 2016 七上 自贡期末 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此话出自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孙子兵法 D 春秋 21 2 分 1993 年 在汉堡发现了一本 1691 年出版的 论语 英译本 该书的前言说 这位哲学家的 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请问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核心是 A 仁 B 无为而治 C 兼爱 非攻 D 法治 22 2 分 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都最大程度地重视农业发展 如果说战国以前国之大事为 在祀与戎 那 么战国时期已转变为 在农与战 该时期 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 A 磨制石器的使用 B 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 冶铁业水平的提高 D 防洪灌溉工程的兴建 23 2 分 2017 七上 南京期中 下列事件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的是 兴办私学 秦朝统一文字 秦始皇焚书坑儒 A B C D 第 7 页 共 12 页 24 2 分 2015 七上 泉港月考 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 陈胜 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B 项羽 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C 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D 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25 2 分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青铜立人像 D 大盂鼎 二 二 连线题连线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26 3 分 2018 七上 金水期末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 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 2 传说中发明了算盘 3 被誉为 医圣 27 2 分 2017 七上 潘集期中 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 他主张 要求人们互爱 互利 反对非正义战争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6161 分分 28 5 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绵延不绝 成就辉煌 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阅读有关材料 回答 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第 8 页 共 12 页 材料二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世界闻名唯有我先 孙中山 1 图一所示房屋主要分布在图二中的哪个地方 用字母作答 2 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原始居民位于图二中的哪里 用字母作答 3 距今约 70 20 万年前 会使用天然火 过着群居生活的远古居民位于图二中的哪里 用字母作答 4 材料二中提到的 轩辕 是指谁 他生活在什么地方 29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 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是几千寒热 毛泽 东 1 材料中认为人与猿的区别是什么 2 材料中反映的生产工具有哪些 3 材料中的 小儿时节 是一种什么社会 简述其情况 30 15 分 2017 七上 东台月考 夏 商 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主要阶段 第 9 页 共 12 页 材料一 朝代起止时间开国之君亡国之君 夏约公元前 2070 年 约公元前 1600 年 AB 商约公元前 1600 年 公元前 1046 年 CD 西周约公元前 1046 年 公元前 771 年 EF 材料二 材料三 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 又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卿大夫 卿大夫再将所得的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 卿 大夫和士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的义务 1 根据所学知识 写出材料一表格中 A B C D E F 代表的名称 2 材料二 三中的诸侯是通过西周什么制度产生的 哪些人有可能被分封为诸侯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说说在此制度下诸侯对天子应承担什么样的义务 31 26 分 2017 七上 射阳月考 改革 创新与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改革篇 材料一 商君治秦 法令至行 公平无私 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 秦策一 创新篇 材料二 秦朝的政治结构图 第 10 页 共 12 页 材料三 西汉初 诸侯王势力强大 各自独霸一方 生活骄奢淫逸 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 有的还企图谋反 七年级上册 中国历史 教材 开放篇 1 依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商君 的做法符合哪一学派的观点 商君治秦 中最能直接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措施 2 秦始皇首创了上图中的这种制度 写出这一制度的名称 该朝代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 度 3 针对材料三这种现象 西汉的汉武帝采取了什么建议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 依据材料四 并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 应该填写什么 用所学知识写出这条商道的开通有 何积极作用 5 上图右图中 A 处应该填写哪一地名 汉朝时期 哪一宗教通过此路传入中国 6 综上所述 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提示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 第 11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案 略 15 答案 略 16 答案 略 17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