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新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有个学生对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进行描述 你认为正确的一句是 A 一个北京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B 大家很高兴 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C 并将吃剩下的野兽肉放入陶罐内 待明天食用 D 晚上 大家住在洞穴中 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2 2 分 2017 七上 江海月考 韩非子 中说 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这主要说明了 A 可供捕食的猎物很多 B 自然环境好 生态平衡 C 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D 人们必须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3 2 分 2017 七上 东台月考 2017 年 5 月 18 日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举办 5 18 国际博物馆日暨 书 香传递 文化共享 图书捐赠活动 据周口店遗址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5 月 18 日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呼 吁市民走进博物馆 爱上博物馆 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应该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4 2 分 2017 七上 西宁月考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 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 址发掘出的文物 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第 2 页 共 14 页 稻作农业 干栏建筑 划桨行舟 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他们已学会了制作 舟船 A B C D 5 2 分 2015 七上 南通月考 历史专家认为 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聚落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 我国是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6 2 分 2017 七上 绵阳月考 下图的考古发现 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 从生 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 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青铜朝代 第 3 页 共 14 页 D 铁器时代 7 2 分 2017 七上 乌兰月考 某班历史学习小组为七年级上册每个单元出了一期板报 其中一期有这 样几幅图片 请根据图片判断这一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D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8 2 分 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此战役和下列哪一人 物无关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禹 9 2 分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 A 扩充疆域 B 巩固统治 C 分封亲属 D 赏赐功臣 10 2 分 2017 七上 洛江期中 古代人们常以 钟鸣鼎食 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 由此可见 第 4 页 共 14 页 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 还有 A 乐器 B 食器 C 盛水器皿 D 装饰品 11 2 分 2017 七上 金堂月考 郭沫若说 一片甲骨惊天下 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 商代创造中国最早文字 B 龟甲或兽骨上居然还能够刻写文字 C 中国是字母文字的起源 D 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 12 2 分 2016 七上 汕头期中 西周时期 周王朝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 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 天子九鼎 诸侯七鼎 卿大夫五鼎 元士三鼎或一鼎 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B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 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D 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 13 2 分 2017 七上 滨州月考 惟殷先人 有典有册 这里的 典册 中的文字应该是 A 金文 B 大篆 C 甲骨文 D 小篆 14 2 分 甲骨文不可能记载的内容是 第 5 页 共 14 页 A 商王室狩猎 B 日食 月食 C 盘庚迁殷 D 禹传子 家天下 15 2 分 如果拍摄一部反映传说中尧 舜 禹时期的电视连续剧 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A 黄帝和炎帝共同视察大禹治水的工作 B 禹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 C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D 尧发明了文字 16 2 分 2015 潍坊 少康 以收夏众 遂灭过戈 复禹之绩 这描述了传说中发生在古代湖 北大地上的著名事件是 A 少康复国之战 B 夏商朝代更替 C 春秋争霸战争 D 秦国商鞅变法 17 2 分 2017 七上 揭西期中 2011 年 3 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 司母戊鼎 正式更名为 后母戊鼎 该鼎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的青铜器铸造水平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18 2 分 2017 七上 无锡期中 下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 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 其中秦国 的位置应是 第 6 页 共 14 页 A A B B C C D D 19 2 分 2016 七上 耒阳期中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早在战国时期 秦国就在长江 修筑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课堂上 同学们对都江堰的作用做了下面推断 参考如图 你认为最准确的说法是 A 防洪排水 B 水运 C 防洪灌溉 D 蓄水防旱 20 2 分 2016 七上 海南期中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长平之战 盘庚迁殷 牧野大战 国人暴动 A B C 第 7 页 共 14 页 D 21 2 分 战国时期 瓜分晋国的三家是 A 韩 赵 魏 B 齐 楚 秦 C 齐 楚 燕 D 楚 赵 韩 22 2 分 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得益于哪项水利工程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23 2 分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仁 就是要爱人 理解体贴别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B 礼 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 加强个人修养 C 主张以 德 教化人民 反对严酷的刑罚 D 主张实行 法治 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24 2 分 2018 七下 大庆开学考 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他曾说 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 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属于他思想的是 A 仁政 B 无为 C 兼爱 D 法治 第 8 页 共 14 页 25 2 分 2016 七上 姜堰期末 下列典故或成语与秦国灭六国有关的是 A 问鼎中原 B 合纵连横 C 卧薪尝胆 D 风声鹤唳 26 2 分 2018 邵阳 将 分封制 郡县制 厂卫制 科举制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按产生的时间 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 B C D 27 2 分 2016 七上 桂林期末 成语 斩木为兵 揭竿而起 源自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 义 即 A 国人暴动 B 陈胜 吴广起义 C 项羽 刘邦起义 D 黄巾军起义 28 2 分 2017 任城模拟 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B 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 C 秦朝时修筑了西起临洮 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D 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六国 29 2 分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第 9 页 共 14 页 A 连年灾荒 百姓无法生活 B 民族矛盾尖锐 C 秦统治者的暴政 D 戍边的路上遇上了大雨 道路被冲坏 误了期限 按秦律当斩 30 2 分 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相比 A 霸主出现更多 更替更频繁 B 周天子的地位有所提高 C 诸侯国的数目不断增加 D 战争更为频繁惨烈 二 二 辨析题辨析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31 5 分 2017 七上 简阳期中 诊断 在历史课上 小文发言说 陈胜 吴广之所以起义 是因为 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遇雨误期 按秦律当斩 才揭竿而起的 如果没有遇到大雨 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了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为什么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151 分分 32 16 分 春秋战国时期 生产力迅速发展 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 传统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 冲击 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 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活跃局面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 各国纷纷变革 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出现了诸子百家 教育 的兴起 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 稷下学宫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 材料二 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 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 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 国史大纲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 矣 1 材料一说明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4 页 2 历史活动课上 四位同学在表演 诸子百家 论治国的短剧时 说了下列台词 请在横线上写出这四 句台词的代表人物 A 民贵君轻 仁政于民 B 无为而治 顺其自然 C 爱人如己 崇尚和平 D 以法治国 中央集权 3 孔子 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的举措是什么 4 材料中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 33 20 分 2014 孝感 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相关问题 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提出了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的 重大举措 并确立了农业未来的发展道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重温我国农业发展历程 古代农业评说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 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黄河流域的 半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粟 可从五个方面去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一是统治者重视农业 如商鞅变法建立 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出现的盛世无不是与农业发达有关 二是生产工具的改进 三是农作物的引进推广 四是水 利工程的兴修 五是 近现代农业调整 1947 年 10 月 中共中央颁布了 中国土地法大纲 大批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 开展轰 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到 1948 年秋 解放区有 1 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1950 年 6 月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决定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到 1952 年 底 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 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 开 以上内容均摘自岳麓版八年级 中国历史 1 第 11 页 共 14 页 黄河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孕育了什么文明 商鞅变法在土地所有制转变方面采取了哪一 措施 请列举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任举一例 2 参考下面古代经济发展过程示意图 将 五是 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3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在解放区和新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使土 地所有制有何改变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土地政策方面是如何调整的 苏联同期的改革却导致了国家解体 其原因是什么 从中我们获得什么启示 34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 时期 更替示意图 部分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 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 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 四国之地 已紧密地联为一体 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 为了有效地维系 大一统 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 用以规范 整齐全 国上下的思想 秦汉以后 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 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 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 之梦 请回答 第 12 页 共 14 页 1 材料一示意图中的 处应该填写的朝代 时期 分别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西周的建立者是 谁 据材料二 归纳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作用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 秦朝统治者用以 规范 整齐 思想的措施是什么 汉武帝选择的 统 治思想 是什么 举一例说明 追求统一仍始终是 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3 综上所述 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第 13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介入室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蜡油渣油加氢装置操作工岗位职业健康及安全技术规程
- 真空电子器件零件制造及装调工战略理解与执行力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司电路图形制作工设备技术规程
- 公司手风琴零件制作工岗位合规化技术规程
- 公司电力电容器及其成套装置装配工岗位安全技术规程
- 河北省唐山市名校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招远市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哈尔滨156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专项知识培训的意义
- 2025年固态变压器(SST)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少年读史记课件
- 微电子器件(4-11)多栅结构MOSFET与FinFET
- 伴郎伴娘租赁协议合同
- 结肠癌根治术后护理
- 《婚姻家庭辅导》课件
- 2024年共青团入团考试题【附答案】
- 新统计法培训
- 心力衰竭治疗指南
-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三国演义》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4月自考00840第二外语(日语)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