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历史试题(I)卷新版_第1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历史试题(I)卷新版_第2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历史试题(I)卷新版_第3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历史试题(I)卷新版_第4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历史试题(I)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3 3 月 历史试题 月 历史试题 I I 卷新版 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这条运河以 A 余杭为中心 B 涿郡为中心 C 洛阳为中心 D 长安为中心 2 2 分 589 年 中国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这个重新统一的朝代是杨坚建立 A 汉朝 B 隋朝 C 唐朝 D 清朝 3 2 分 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中心是在 A 长安 B 江都 C 余杭 D 洛阳 4 2 分 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第 2 页 共 11 页 D 清朝 5 2 分 科举制度在我国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 请问中国科举制度的起止朝代是 A 秦 明 B 隋 清 C 唐 明 D 宋 明 6 2 分 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最先是在哪个朝代实行 A 唐朝 B 隋朝 C 秦朝 D 汉朝 7 2 分 少小须勤学 文章可立身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要求 隋唐以后 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 投笔从戎 获取军功 B 参加科举考试 C 到各地讲学 著书立说 D 投靠名门大族 8 2 分 一代女皇 武则天 传奇的一生 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争议和思考 下列有关武则天的说法你认为 有失偏颇的是 A 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B 在治国方面 有识人之智 还有用人之术 C 滥杀无辜 昏庸残暴 D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第 3 页 共 11 页 9 2 分 唐太宗在位期间 政治较为清明 经济得到发展 国力逐渐强盛 史称 A 贞观之治 B 贞观遗风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10 2 分 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 大力提倡 例行勤俭节约 严守廉洁从政 古时候 即有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的皇帝 他在魏征劝谏后 即能身体力行 持之以恒 这位皇帝是 A 隋炀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11 2 分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句中 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B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C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D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12 2 分 唐玄宗统治前期 政治清明 经济空前繁荣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历史上称为 A 开元盛世 B 贞观之治 C 政启开元 D 文景之治 13 2 分 下图所示钱币出自我国古代哪个历史时期 第 4 页 共 11 页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14 2 分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A 开皇律 B 隋律 C 唐律疏议 D 宋律 15 2 分 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 他的诗飘逸洒脱 充满想像力和感染力 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享有 诗仙 的美誉 他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陆游 16 2 分 唐 陇西行 写道 自从贵主和亲后 一半胡风似汉家 这里的 胡 是指 A 西夏 B 辽 C 金 第 5 页 共 11 页 D 吐蕃 17 2 分 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远嫁吐蕃的积极意义是 发展并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 加强了汉藏双方的文化交流 形成了汉藏两 族世代和亲的制度 A B C D 18 2 分 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 下列历史人物在中外交流中做出过突出贡献 其活动按先后顺序排 列正确的是 张骞出使西域 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 马可 波罗来华 A B C D 19 2 分 历经六次东渡 最终成功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是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戚继光 第 6 页 共 11 页 20 2 分 7 世纪时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密切了汉藏关系 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这件事发生在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6969 分分 21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 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 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摘自 英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 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 英国的考试制度 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 去的 孙中山 材料三 据史书记载 唐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大喜道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唐代人写诗说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讲的 选举制度 是指什么 诞生于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 2 材料一 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 3 材料三中提到的 长策 是指什么 谈谈 长策 对唐太宗的统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22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统治时期 农民占有一定土地 赋役负担减轻 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大量荒地被开 垦出来 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那时候 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发展较快 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称当时的统治为 贞观之治 唐玄宗统治前期 政治清明 经济空前繁荣 仓库充实 人口明显增加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历史上称为 开元盛世 选自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邢州窑与越州窑是唐朝南北诸窑的代表窑 出产的瓷器质量不相上下 茶圣陆羽按照瓷色与茶色是 第 7 页 共 11 页 否相配来定各窑优劣 说邢瓷白 盛茶呈红色 越瓷青 盛茶呈绿色 唐三彩是有名的陶器 所谓三彩 即在无 色釉的白底胎上用铅黄 绿 青等色画成花纹 烧制成陶器 因是唐朝创制 故称唐三彩 选自 全彩中国 史 材料三 唐太宗李世民说 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四 有位唐朝名僧受日本僧人礼请 率弟子 工匠等 前后 5 次东渡 均告失败 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 他到达日本后 受到日本天皇和人民的热烈欢迎 政府还为他在京都建了一座名为 唐招提寺 的寺院 供其讲 经传道 他在日本除了传布佛教外 还将盛唐的医药知识 建筑艺术 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唐太宗 唐玄宗在位时的封建治世的年号是哪两个 2 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在陶瓷业方面的成就 其中被称为世界工艺的珍品的是哪个 3 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时期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举出一个为唐朝民族关系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 4 材料四中的 唐朝名僧 是谁 他在日本受到尊崇的原因是什么 这些说明了唐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 23 20 分 唐朝 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 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 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禀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不 劳吉日出 唐 杜甫 忆昔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 及第谣 材料四 复理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 一条由信念 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 一个民族胸襟开放 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 材料一中的唐诗中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的繁荣富庶 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 当时的统治者是谁 这一盛 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第 8 页 共 11 页 2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的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何用途 3 材料三中的唐诗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 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 样的贡献 4 材料四中的这位 伟大僧人 是谁 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 他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是什么 24 14 分 隋唐到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历经大统一到又一次出现分裂 再到大统一的时期 这一时期 既有我国封建社会最繁荣的时期 又有民族政权并立 复杂纷乱的时期 为了使学生对此有更深刻的理解 老师 特开设了历史探究活动课 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一些材料 据此回答问题 1 第一组同学拿到的资料中搜集了关于 开皇之治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唐蕃和亲 阿倍仲麻吕 空海与鉴真 等有关资料 由此可知老师要他们研究的课题主题是什么 2 第二组同学拿到的是一个表格 请帮助他们填写完整 政权名称建立民族建立者 契丹国 辽 契丹族耶律阿保机 北宋汉族 人物 西夏党项族元昊 金 族 完颜阿骨打 南宋汉族赵构 宋高宗 元朝 族 人物 3 第三组同学拿到的是视频材料 主要内容是西藏 台湾如何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 请问他们研究的是 哪一朝代 当时管辖西藏 台湾的分别是什么机构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