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17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17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17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17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17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专家 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 元素周期表 一 教材分析 1 1 教教材材地地位位和和作作用用 元素周期表 是人教版教材高一化学必修2 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本章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框架 先介绍元素周期表 再通过一些事实和实验归纳 元素周期律 本节从化学史引入 直接呈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在学生了解一些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示 意图的基础上 以周期表的纵向结构为线索 以碱金属和卤族元素为代表 通过比较原子 结构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的异同 突出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 并通过实验和事实来呈 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帮助学生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关系 在 此基础上 提出元素性质与原子核的关系 并由此引出核素和同位素的有关知识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 根据 新课标 本节内容要求达到 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 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 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知 道金属 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结合 新课标 和学生实际 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2 2 教教学学目目标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知道金属 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 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通过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 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知道核素的涵义 认 识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发现史 学会运用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形成概念 发现规律的思维方法 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通过交流讨论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 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 通过探究规律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感受化学世界的 奇妙与和谐 设计多种交流和探究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 3 说说教教学学重重 难难点点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 学中已有简单介绍 学生已经知道了元素周期表的大体结构 并会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常见 元素的相关知识 但对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还没有更深的理解 因此 本节教学的主要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能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实质 为学习元素周期 律打下基础 综合上述原因 本节的重难点设置如下 教学重点 1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2 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用心 爱心 专心2 2 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三对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都有初步了解 但在学习中较多是用机械记忆的方法 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 易遗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 这一节课是新学期的第一堂 化学课 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比较枯燥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引导学生从方法的 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一内容应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 三 方法分析 1 1 说说教教法法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促进教师的教 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之相 互促进 协调发展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育原理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采用了如 下教学方法 1 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从化学史引入新课 设计一些问题 如同学们你们知道门捷列夫吗 他的伟大成就是什么 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原则来排列元素的 现在的周期表编排的依据是什么 哪种依据 更科学 设计这些问题主要是创设问题的意境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去阅读 培养学生 的自习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 分析图表 巧得规律 课本在本节内容中设计了许多图表 列举了一些数据 这些资源可引导学生进行推理 如P5 的科学探究完全可让学生通过回忆初中所学知识和查阅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进行填表 从而找出信息中隐藏的规律 得出碱金属元素中相似性和差异性 再者P7 碱金属的主要性 质 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推知结构决定化学性质 同时也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3 精心设疑 实验探究 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让学生多参与实验 一来培养兴趣 二来增强动手能力 加强实验的改进与对比 如课本介绍钠与氧气时用的是坩埚 可以用石棉网吗 这两种 方法都做些一下 比较其中的优劣 如课本介绍钠与水反应时 用的是烧杯 可用水槽 再用投影 以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效果会更佳 科学探究 诱思创新 科学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得结论的同时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 程 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 不要给学生规定框框 不要束缚学生的 思维 要让学生动手实践 学会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 又从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 如 将氧气 水与金属钠和钾的实验改为探究实验 设计问题的情景 展示获取知识的过程 按 提出假 设 讨论 思考 给出事实 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的模式进行教学 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 动力 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索知识 2 2 说说学学法法 本节课我在探究 A 族元素原子结构与性质时 让学生学会运用对比 归纳的方法去研究问 题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相互合作 学会观察 善于动脑 主动探究 勇于创新 指导他们 学会运用准确的化学语言描述实验过程 同时增强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四 教学程序 1 1 导导入入新新课课 展示一张元素周期表 播放有关门捷列夫的录像 提出问题 门捷列夫的伟大成就是什么 门捷列夫开始是按照什么原则来排列元素的 现在的周期表 编排的依据是什么 哪种依据更科学 2 2 元元素素周周期期表表 用心 爱心 专心3 过渡 我们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 得到原子序数 可见原子序数与原子 结 构间存在什么关系 结合1 18 号元素原子结构 过渡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这张元素周期表 学生观察 元素周期表中有多少横行 纵行 教师 元素周期表有7 个横行 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18 个纵行 除了8 9 10 三个纵 行称为 外 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族 提问 共多少族 16 提问 把不同的元素排在同一个横行即同一个周期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 依据为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在一个横行里 提问 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 学生 周期序数等于该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 教师 如此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板书 周期序数 电子层数 学生看元素周期表 教师 元素周期表中 我们把1 2 3 周期称为短周期 4 5 6 周期称为长周期 第7 周 期称为不完全周期 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请大家根据自己绘制的元素周期表 完成下表内容 投影 表 5 11 周期表的有关知识 类 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 1H He21 2Li Ne82 短周期 3Na Ar83 4K Kr184 5Rb Xe185 长周期 6Cs Rn326 不完全 周期 7 Fr 112 号 267 教师 从上面我们所填表的结果可知 在元素周期表的7 个周期中 除第1 周期只包括氢 和氦 第7 周期尚未填满外 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1 的碱金属开始 逐步 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 的卤素 最后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 的稀有气体结束 需作说明的是 第6 周期中 57 号元素镧 La 到 71 号元素镥 Lu 共 15 种元素 它们原 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 总称镧系元素 第7 周期中 89 号元素锕 Ac 到 103 号元 素铹 Lr 共 15 种元素 它们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也十分相似 总称锕系元素 为了 使表的结构紧凑 将全体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分别按周期各放在同一个格内 并按原子序 数递增的顺序 把它们分两行另列在表的下方 在锕系元素中92 号元素铀 U 以后的各种元 素 多数是人工进行核反应制得的元素 这些元素又叫做超铀元素 元素周期表上列出来的元素共有112 种 而事实上现在发现的元素还有 114 号 116 号 118 号元素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 教师 罗马数字 等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 族序数 教师 A B 又分别表示什么呢 用心 爱心 专心4 学生 A 表示主族 B 表示副族 教师 什么是主族 什么是副族 学生 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叫做主族 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 族 叫做副族 总结 最后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三短三长一全 七主七副 和零 3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我们把 A 称为碱金属族 我们为什么要把他们编在一个族呢 请同学们观察碱金属的原 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碱金属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 思考 我们知 道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从碱金属原子的结构可推知 其化学性质如何 是否完全相同 学生 由于元素化学性质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 上都只有一个电子 因此它们应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由此可推知它们也应该像碱金属 的代表物钠一样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 形成 1 价的阳离子 并能与氧气等非金 属元素及水发学生化学反应 教师 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同一族元素的性质 实验 1 将一干燥的坩埚加热 同时取一小块钾 擦干表面的煤油后 迅速的投入到热坩埚 中 观察现象 同钠与氧气的反应比较 教师 观察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预测金属钾的性质 并与钠的性质进行比较 学生 钾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A 族 与钠元素处于同一主族 并且 它应该 比金属钠更容易失去电子 如果与水反应 应该更剧烈 设计意图 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 产生好奇和疑惑 议论纷纷且探究热情高涨 通过实验 观察 分析 讨论 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同时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 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实验步骤 分别向两只培养皿中加水至其体积的1 2 然后分别加入绿豆大小的一块金属钾 和金属钠 用表面皿盖在培养皿口上 注意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记录所发生的现象 待 冷却后 分别向两只培养皿中加入2 3 滴酚酞 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动手实验 记录现象 思考与交流 根据实验讨论钠与钾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 你认为元素的性质与他们 的原子结构有关系吗 学生 有关系 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且还原性增加 Li Na K Rb 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Li Na k Rb Cs 颜 色均为银白色 Cs 略带金色 硬 度柔 软 密 度较 小 熔沸点较 低 相 似 点 导电导热性强 递变性密度变化逐渐增大 K 特殊 用心 爱心 专心5 熔沸点变化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教师 由上表可见 碱金属在物理性质上也表现出一些相似性和规律性 总总结结 1 我们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 通过讨论周期中第一主族 碱金属 的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大家应该 原子的结构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存在必然的联系 我们可以说结构决定性质 究竟事实是不 是 这样呢 从结构能不能推导了元素的性质 我们将在下节卤族元素学习中验证一下 五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中 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我没有过分强调 而侧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 与 探究的体验 学会分享与合作 我相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