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贵州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贵州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 这种猿人曾经居住 于现在的 A 云南境内 B 陕西境内 C 北京境内 D 浙江境内 2 2 分 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 水立方等设计精巧 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 而大约 7000 年前我国原 始人类建造的房屋也令人惊叹 看如图房屋结构 结合地理环境因素 说出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子 A 半坡原始居民 B 山顶洞人 C 北京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3 2 分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这句话体现了西周时期 实行 A 中央集权制 B 郡县制 第 2 页 共 13 页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4 2 分 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A 秦朝的建立 B 战国开始 C 夏朝的建立 D 商朝建立 5 2 分 成语生动形象 言简意赅 通过成语 反戈一击 我们可以得知哪个朝代的历史结束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6 2 分 被后代称作殷的朝代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7 2 分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是哪个朝代铸造的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 第 3 页 共 13 页 8 2 分 下列各项中 表明齐桓公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的是 A 提出 尊王攘夷 的口号 B 任用管仲为相 C 组建强大的军队 D 周天子派代表参加齐桓公召集的诸侯会盟 9 2 分 公元前 2070 年 中国第一个国家 夏朝建立 这是 A 公元前 20 世纪晚期 B 公元前 20 世纪早期 C 公元前 21 世纪晚期 D 公元前 21 世纪早期 10 2 分 目前我国最大的青铜器 司母戊鼎反映了哪个时代的青铜文明的发达 A 夏商时期 B 商周时期 C 春秋战国时期 D 秦汉时期 11 2 分 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12 2 分 七年级某班正在召开以 诚信 为主题的班会 最可能被用作正面论据的是 A 大禹治水 第 4 页 共 13 页 B 烽火戏诸侯 C 退避三舍 D 纸上谈兵 13 2 分 以下是不同历史时期出土的生产工具的图片 你知道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 域的是哪件工具 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斧 C 骨耝 D 铁犁铧 14 2 分 历史上有 秦皇汉武 称 汉武帝雄才大略 他在削弱诸侯国势力时的确高明 汉武帝削弱诸侯 国势力的目的是 A 分封刘家子弟 巩固统治 B 平定叛乱 保持稳定 C 进一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 D 彻底铲除诸侯 消除割据 15 2 分 在中央电视台 百家讲坛 栏目中热播的 心得 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关注 第 5 页 共 13 页 论语 中所记载的言论出自我国古代思想家 A 孔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董仲舒 16 2 分 春秋五霸 中 以 尊王攘夷 谋略称霸的是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秦穆公 D 楚庄王 17 2 分 右图的连环画讲述了 春秋时期哪位霸主 的故事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吴王阖闾 D 越王勾践 18 2 分 战国时期 一位农夫宁愿背水也不愿用辘轳汲水 认为一切试图征服自然的行为和所谓的革新都 属于 机巧 而 机巧 会使人心堕落 对此 持赞赏态度的可能是 第 6 页 共 13 页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19 2 分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的格言出自 A 道德经 B 论语 C 孙子兵法 D 孟子 20 2 分 都江堰市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修建于隋唐时期 由李冰主持建造 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 B C D 21 2 分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它建立于 A 公元前 221 年 B 公元 221 年 C 公元前 202 年 D 公元 202 年 22 2 分 春秋五霸 争霸的先后顺序是 齐桓公 晋文公 吴王阖闾 楚庄王 越王勾践 第 7 页 共 13 页 A B C D 23 2 分 下列四个历史人物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 李悝 B 商鞅 C 申不害 D 张仪 24 2 分 看下图 你认为该杰出的历史人物应该是谁 A 秦始皇赢政 B 汉高祖刘邦 C 汉武帝刘彻 D 西楚霸王项羽 25 2 分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实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其根本着眼点在于 A 压制知识分子 B 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 完善法律体制 第 8 页 共 13 页 D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26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 天下共苦 战斗不休 以有诸侯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 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 拱卫天子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 不听天子诏令 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 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引自人教版教材 材料三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中看出 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 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基于以上 认识 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 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在政治上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 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3 观察材料三 西汉疆域比秦朝多了什么地区 该地区即为今天的什么地方 该地区的开通主要得益于谁 的 凿空 之举 从巩固边疆的角度来分析两张地图 请思考秦汉两朝在处理匈奴的威胁时 两朝的举措是什么 请各举一例说明 4 秦皇汉武 总是被人相提并论 你认为他们共同的伟大政治功绩是什么 27 3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 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 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 周公 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 儒效 第 9 页 共 13 页 材料二 废除土地国有制 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凡是努力从事农耕 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 免除徭 役 作为奖励 禁止弃农经商 凡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人 赏给爵位或官职 全国设 31 县 由国君直接委派官 吏去治理 公布法律 实行连坐法 材料三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古风 诗 材料四 材料五 秦朝行政系统示意图 1 根据材料一 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举出受封者必须承担的义 务 2 据材料二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中 除改革土地制度 奖励军功 严明法令之外 还有哪项对后世影响 深远的措施 3 材料三中李白所盛赞的 秦王 是谁 扫六合 有何历史意义 4 依据材料四两幅图片所示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5 依据材料五所示信息 简述秦朝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历史影响 6 汉承秦制 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 28 15 分 阅读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 只要对国家有利 就 第 10 页 共 13 页 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 故汤武不循 遵循 古而王 夏殷不易 改变 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 有军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 戮力本业耕织 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免除其徭役 事末利 工商业 及怠惰而致贫者 举以为孥 奴隶 宗室非有军功者 不得为属籍 享受特权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 太子立 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 发吏 捕商君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以上均摘自 史记 商君列传 1 材料一中卫鞅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 他的理论属于哪家学派的思想 2 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 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3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 商君 的结局如何 有人说 这意味着 商君 变法的失败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