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I)卷_第1页
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I)卷_第2页
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I)卷_第3页
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I)卷_第4页
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教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1010 月份月考试卷 月份月考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央视热播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 一个馒头 到各种小吃 全方位展示了 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米饭 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急剧变化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意见 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学术局 面 下列选项 体现了孟子思想的是 A 兼爱 非攻 B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C 民贵君轻 仁政 D 主张改革 反对空谈主义 提倡法治 3 2 分 2014 年 5 月 17 日 位于苏州阊门内下塘街的泰伯庙修复一新 对游人免费开放 商朝末年 为 了完成父亲传位给弟弟季历的心愿 泰伯 促雍兄弟避居吴地 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 但他们还不可能做到的 是 A 传授铸造铁器的方法 B 带来青铜礼器 C 带来精美的彩陶器具 D 传播甲骨文字 4 2 分 一同学学习历史时 总结了四句顺口溜 太康失国 少康复国 桀失其国 无人复国 顺口溜指 的朝代是 第 2 页 共 16 页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5 2 分 据考古发现 河姆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A 建造干栏式房屋 B 种植粟 C 铸造司母戊鼎 D 使用甲骨文 6 2 分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 春秋战国历史 的过程中 搜集到下列信息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铁器 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大变革的时代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7 2 分 跑男 栏目组给演员们出来这样一道题 他是我国春秋晚期的鲁国人 他提出了 仁 的学说 他最早创办私学 他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墨子 8 2 分 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所知 我国有文 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第 3 页 共 16 页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时期 9 2 分 战国七雄是指 A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B 楚 秦 赵 宋 魏 齐 韩 C 晋 楚 齐 韩 赵 燕 魏 D 吴 魏 燕 赵 楚 秦 韩 10 2 分 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这是大自然的规则 人类总是在不断与自然适应的过程中发展前行 下列生活技术中 明显地增强了人们的生存能力的是 A 制造工具 B 使用火 C 缝制衣服 D 种植作物 11 2 分 下列现象属于原始农业出现重要标志的是 农作物的种植 城市的出现 家畜饲养 磨制工具 聚落 A B C D 12 2 分 红山文化 出现在公元前 4000 前 3000 年 以辽河流域为中心 与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并列成 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 红山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饲养猪 牛 羊等家畜 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以 之 字 第 4 页 共 16 页 形纹和彩陶为特色 房屋为方形半地穴式 下列与 红山文化 相类似的农耕文明代表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13 2 分 下列属于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徭役 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建立县制 A B C D 14 2 分 下列是对我国一处原始文化遗址的描述 长江流域 水稻 干栏式房屋 此处文化遗址 最可能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15 2 分 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 在粮食培育 牲畜饲养的品种方面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 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 第 5 页 共 16 页 B 自然条件的差别 C 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 D 生活时代不同 16 2 分 我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是 A 华夏族的形成 B 商朝的建立 C 禅让制的实行 D 夏朝的建立 17 2 分 图中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B C D 18 2 分 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图景的是 A 半坡人 B 河姆渡人 第 6 页 共 16 页 C 山顶洞人 D 北京人 19 2 分 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 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 竭泽而渔 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 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 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 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 20 2 分 战国历史的特点 一是 乱 二是 变 以下各项中 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 A 商鞅变法 B 长平之战 C 楚庄王称霸 D 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 21 2 分 兼爱 非攻 是哪个学派的政治主张 A 道家 B 儒家 C 法家 D 墨家 22 2 分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A 农耕技术的提高 B 都江堰的兴修 C 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 D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第 7 页 共 16 页 23 2 分 我国古代倫家主张 仁 信 墨家主张 兼爱 法家主张以 法 治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中有 和谐 诚信 友善 法治 等内容 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朋的思想 B 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 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24 2 分 某同学整理的如图这张资料卡片 可用来研究 A 商鞅变法的原因 B 商鞅变法的影响 C 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D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5 2 分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孔子周游列国 等故事大家耳熟能详 那么 与 诸侯 列国 的产生 相关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26 2 分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如图所示文物为研究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的是 第 8 页 共 16 页 A B C D 27 2 分 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 老师安慰他说 一次的失败不要紧 说不定 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 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 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来教育学生吗 A 老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 28 2 分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用图形 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请从字形推测下列甲骨文 哪个是 羊 字 A B C 第 9 页 共 16 页 D 29 2 分 生活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原始居民不可能做的事情是 A 饲养猪 狗等家禽 B 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 C 用火把肉烧成熟食食用 D 使用磨制石器 30 2 分 火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远古人类生活的进步 下列远古居民中最早掌握人工取火技术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8686 分分 31 50 分 物久则废 器久则坏 法久则弊 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 请阅读材料 探究下列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论语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天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倾邻国而雄诸侯 至于始皇 遂并天下 汉书 食货志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 那么西魏 北周就是追随者 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 新走向全国统一 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使上 第 10 页 共 16 页 简明中国史读本 经济篇 材料二 如下图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 思想篇 材料三 如下图 教育篇 材料四 魏晋以来 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 都可以作官 许多出身低 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 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五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 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 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 于八股文 小楷试帖 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 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 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1 材料一中三在则史料依次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三次政治改革 其中第一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概括第二 三则史料 指出这两次改革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 第 11 页 共 16 页 2 材料一中三在则史料依次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三次政治改革 其中第一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概括第二 三则史料 指出这两次改革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 3 从材料二的图片中 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 4 从材料二的图片中 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 5 材料中三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的三场重要运动 请写出其中一次运动的名称及其对思想解放的积 极影响 6 材料中三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的三场重要运动 请写出其中一次运动的名称及其对思想解放的积 极影响 7 为改变材料四所反映的弊端 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8 为改变材料四所反映的弊端 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9 针对材料五所反映的现状 晚清政府是如何变革教育 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的 10 针对材料五所反映的现状 晚清政府是如何变革教育 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的 32 11 分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割据混战的时期 也是我国一次历史大变革的重要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材料二 鼓励农民开垦田地 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免除徭役 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 连同家属罚作奴 婢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奖励打仗有功的人 建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1 材料一中 管仲相桓公 发生在 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的主要原因是 同一时期著名的诸侯霸主有 请列举两例 2 根据材料二说出 这是 时期发生的 人名 变法 这次变法的内容还有 3 综合上述材料 你觉得这对我国在当代的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中有何启示 33 25 分 请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鼓励人们开垦农田 实施耕种 他年老时 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材料二 他全身心的投入治水 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因治水有功 舜年老时 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了 第 12 页 共 16 页 他 材料三 禹立 勤劳天下 日夜不懈 通大川 决壅塞 凿龙门 降通漻水以导河 疏三江五湖 注之东海 以利黔首 1 材料一中的 他 指的是谁 2 材料二中的 他 指的是谁 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他继位后扩大了哪一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3 两则材料中继承人的产生办法被称为什么制度 4 材料三中记述了大禹采用哪种治水方法取得了成功 5 大禹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 13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