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抽测试卷D卷_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抽测试卷D卷_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抽测试卷D卷_第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抽测试卷D卷_第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抽测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抽测试卷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抽测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2016 七上 剑河月考 下列表述中 错误的是 A 旧石器时代大约距今 200 多万年到 1 万多年之间 B 旧石器是打制石器 C 新石器是磨制石器 比旧石器先进 D 农业 制陶业出现于旧石器时代 2 2 分 2017 七上 大石桥月考 民以食为天 我国先民最早种植和实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 A 水稻和玉米 B 水稻和小麦 C 粟和小麦 D 粟和水稻 3 2 分 2017 七上 颍上期中 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A 火的使用 B 原始农业的产生 C 建造房屋 D 制造和使用陶器 4 2 分 2017 七上 罗湖期中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 一个馒头 到 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 主 食 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这是最近央视热播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的解说词 历史上 我们祖 先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第 2 页 共 11 页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5 2 分 2017 邗江模拟 依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 这是孙中山先生缅怀下列哪一位人物的 题词 A 黄帝 B 炎帝 C 周武王 D 秦始皇 6 2 分 2018 七下 井陉矿开学考 在我国古老传说的人物中 被尊称为 人文初祖 的是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7 2 分 海外华人常自称是 炎黄子孙 是因为 A 中国人善于想象 B 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8 2 分 2017 七上 益阳月考 常言道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当年姜尚辅佐的贤明君主是 第 3 页 共 11 页 A 黄帝 B 夏启 C 商汤 D 周武王 9 2 分 2017 七上 东台月考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 历史时期政 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 其中 处应该是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10 2 分 2017 七上 呼和浩特期中 在西周初年 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的可能性最小 A 甲是某部落的首领 曾带兵帮助周军进攻商军 B 乙是某地的平民 才能 人品俱佳 C 丙曾带兵攻打商军 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 丁是西周王族成员 整日无所事事 11 2 分 2018 七上 泗洪期末 商代青铜器中反映王公贵族身份和地位的是 A 兵器 B 礼器 C 酒器 D 食器 12 2 分 下列有关西周文字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 4 页 共 11 页 A 西周时期 铸有文字青铜器增多 B 这些文字为后人研究西周的历史留下宝贵的资料 C 西周的甲骨文比商朝更普遍 D 西周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 13 2 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对商鞅评价很高 说商鞅是 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 家 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 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 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商鞅的变 法内容中 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措施有 改革土地制度 推行县制 奖励军功 重农抑商 A B C D 14 2 分 2017 七上 东莞期中 下列成语与军事家孙膑有关的是 A 退避三舍 B 围魏救赵 C 尊王攘夷 D 纸上谈兵 15 2 分 2016 七上 句容期末 退避三舍 的成语出自于 A 吴越争霸 B 晋楚争霸 C 秦朝统一中国 D 刘邦项羽争霸 第 5 页 共 11 页 16 2 分 2017 青海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 如 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等 从这 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 A 奴隶制开始形成 B 封建制开始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17 2 分 2016 七上 滨海期中 战国时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哪一诸侯国境内 A 楚 B 秦 C 赵 D 韩 18 2 分 2017 七上 黄石期中 中国的古典文化在日本获得了传承性发展 甚至日本人起名字通常要 参考四书五经 皇室尤为如此 如明治天皇名睦仁 大正天皇名嘉仁 昭和天皇名裕仁 平成天皇名明仁 日本 天皇名字在多缀 仁 说明他们对哪一著作的推崇 A B 第 6 页 共 11 页 C D 19 2 分 奉法者强 则国强 奉法者弱 则国弱 下列持这一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D 韩非 20 2 分 2017 七上 焦作月考 猖獗的拐卖儿童犯罪活动 给不少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不幸 也给国家 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你认为应该采用下列哪一家思想来处理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21 2 分 2017 九上 应县月考 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我们现在看到的基本上是明代修葺的长 城 而戏剧 孟姜女 所提到的长城是秦朝的长城 秦始皇为什么要征发大批人力修筑万里长城 A 为了防御匈奴进攻 第 7 页 共 11 页 B 为了防止蒙古骑兵南下 C 为了显示强大国力 D 为了阻止农民起义 22 2 分 2017 七上 孝南月考 秦统一后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A 天子 B 王 C 皇帝 D 朕 23 2 分 2016 七上 呼和浩特期中 下列秦朝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的分析 正确的是 A 焚书坑儒 摧残了古代文化 B 统一六国的货币 度量衡 C 修筑长城 徭役繁重 D 秦的暴政使人民不堪忍受 24 2 分 2017 九上 江都月考 公元前 771 年 犬戎族攻破镐京 西周灭亡 这一年处于 A 公元前 7 世纪前期 B 公元前 7 世纪后期 C 公元前 8 世纪前期 D 公元前 8 世纪后期 25 2 分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A 沉重的赋税 B 繁重的徭役 C 秦朝的暴政 第 8 页 共 11 页 D 严酷的刑法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 2 分分 26 2 分 墨子主张 兼爱 非攻 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 提倡节俭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27 5 分 2017 七上 辽阳期中 战国时期和秦朝修建的水利工程 28 20 分 2019 七上 姜堰期中 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以其独 具风格的文化魅力打动和影响世界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战国时期 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 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 形 成了不同的学派 各陈其说 史称 诸子百家 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 相互抨击 同时又相互影响 取长补短 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华局面 部编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 材料三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 丞相李斯乃奏同之 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 仓颉篇 中车府令赵高作 爰 历篇 太史令胡毋敬作 博学篇 皆取史籀大篆 或颇省改 所谓小篆者也 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序 1 材料一中的文字叫什么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该文字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2 据材料二指出 思想文化的繁华局面 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其中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 材料中 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指的是秦朝推行的哪一项措施 以哪种文字作为通用文字 4 青少年应该为促进文化大发展作出贡献 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第 9 页 共 11 页 29 15 分 2017 七上 蚌埠期中 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 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 直接结 果是激发人们的创新性和积极性 最终推进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是老有所终 壮有 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材料二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 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 史记 商鞅列传 1 文中的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我国西周的众多诸侯又是通过什么制度 产生的 2 变则兴 不变则亡 材料中的 卫鞅 是谁 他变法的内容是什么 这次变法有何作用 3 秦统一六国后 在制度方面进行了创新 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在中央设立哪三个主要官职 根据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来判断 秦王 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第 10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案 略 15 答案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