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B卷_第1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B卷_第2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B卷_第3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B卷_第4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代表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的早期人类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2 2 分 2016 七上 苏州期中 孔雀飞去回忆悠长 玉龙雪山 闪耀着银光 秀丽丽江 人在路上 被誉为 彩云之南 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 怡人的气候 更有悠久的历史 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 的最早人类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3 2 分 2017 七上 南雄期中 我中华民族 天宝物华 地灵人杰 根深叶茂 源远流长 或招之聚 于华夏 或去之散于五洲 天水一方 其源盖皆出于始祖轩辕也 这篇祭文是在赞颂中国古代的 A 黄帝 B 炎帝 C 大禹 D 商汤 4 2 分 下列考古成果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 生活情形 第 2 页 共 12 页 粟遗存 钻孔石斧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人面鱼纹彩陶盆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居民 D 半坡居民 5 2 分 2017 七上 鸡东月考 在逐鹿之战中被打败的东方部落首领是 A 黄帝 B 炎帝 第 3 页 共 12 页 C 大禹 D 蚩尤 6 2 分 2017 七上 滨州月考 我国神话传说中 黄帝之后 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三位部落首领尧 舜 禹 他们都是通过推荐成为部落首领的 这种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称为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选举制 D 投票制 7 2 分 望夫石是安徽涂山的一处著名景点 关于它的来历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涂山氏女的丈夫在结 婚后不久 便离家去治水 一别十三年不回家园 涂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 最后化作一块望夫石 这一望就望了 4000 多年 涂山氏女的丈夫是 A 黄帝 B 炎帝 C 禹 D 舜 8 2 分 2018 九上 常熟期末 香港中学历史教材 新理论中国历史 中四上 中 周代封建 提到 在封建制度下 周天子具有 一尊 的统治地位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书中的 封建制度 在我们大陆 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A 分封制 B 封建社会 C 君主专制 第 4 页 共 12 页 D 中央集权制度 9 2 分 当你走进湖北省博物馆 听到馆内的人员正在为参观者演奏一种乐器 当听到这美妙的乐曲 参 观者们激动的说 奇谈 世界奇迹 此乐器是 A 整套战国编钟 B 古筝 C 琵琶 D 京胡 10 2 分 2016 七上 蒲江月考 春秋时期 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 强大的诸侯 迫使各国承认他的 首领地位 成为 霸主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 晋文公 B 齐桓公 C 楚庄王 D 秦穆公 11 2 分 2017 七上 南平期中 下图工具出现的直接影响是 A 促进生产力发展 B 实现富国强兵 C 缓和社会矛盾 D 井田制瓦解 12 2 分 2017 七上 南通月考 甲骨文残片 上有五字 年 其 寿 贝 丕 甲骨文是我国现存 最早的文字 其内容主要涉及到哪个王朝的活动 第 5 页 共 12 页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13 2 分 2017 七上 邵阳期中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 国家众多 分裂趋势加剧 B 霸主 尊王攘夷 扶助弱小 C 周王室中兴 王权加强 D 周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14 2 分 2019 七上 大洼期中 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 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 楚 B 燕 C 秦 D 齐 15 2 分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 1691 年出版的 论语 英译本 该书的前言说 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 无限辉煌的 请问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核心是 A 仁 B 无为而治 C 兼爱 非攻 D 法治 16 2 分 2016 七上 兴化期中 李萌萌同学在模拟考试中考砸了 爸爸暴跳如雷 说要 家法伺候 妈妈赶紧说 我们要好好讲道理 使他进步 爷爷慢吞吞地说 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 知道差在哪儿 坏 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 其中爷爷的言论与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最接近 第 6 页 共 12 页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17 2 分 2017 七上 揭西期中 在我国广西桂林市兴安县有一处古代遗迹 它沟通了湘水和漓水 促 进了南北交通 请你说说这处遗址是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兵马俑 D 长城 18 2 分 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 汉武帝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 下面能解释这一观 点的史实是 A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 B 焚书坑儒 推恩令 C 统一文字 推恩令 D 统一文字 罢黜百家 19 2 分 当代中国 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 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 因材施教 B 温故知新 C 有教无类 D 仁者爱人 20 2 分 2017 七上 芒市期中 毛泽东说 劝君莫骂秦始皇 百代都行秦建制 秦始皇实行的下列 第 7 页 共 12 页 措施中对后世影响深远 被许多朝代所沿用的 A 郡县制 B 禅让制 C 世袭制 D 分封制 21 2 分 2017 七上 武威月考 在封建社会里 皇帝 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 的人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成吉思汗 22 2 分 农业 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比较关心重视的问题 农民 在促进历史变迁和社会更 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 国人暴动 B 黄巾起义 C 项羽 刘邦起义 D 陈胜 吴广起义 23 2 分 2019 七上 邵阳期中 于公元前 202 年建立汉朝 定都长安的皇帝是 A 刘邦 B 汉文帝 C 刘秀 D 汉景帝 24 2 分 2019 靖江模拟 及至始皇 吞二周而亡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秦始皇为 制六 第 8 页 共 12 页 合 采取的措施是 A 确立皇帝制 实行三省六部制 B 建立刺史朝 统一文字 C 实行郡县制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D 推行内阁 颁布严苛律令 25 2 分 2020 七上 西安期末 下列是某班同学设计的历史课本剧中的台词 其中出现失误的是 A 秦始皇 泱泱大国 完成一统 舍我其谁 B 汉高祖 轻徭薄赋 休养生息 中兴汉室 C 汉武帝 平灭匈奴 张骞使西 四海归一 D 光武帝 兴复汉室 恢复民生 严惩贪官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26 5 分 2017 七上 和县期中 公元 184 年 经过精心策划 张角等领导的黄巾起义终于爆发了 这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起义军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使其一蹶不振 以上表述正确吗 请简要说明 理由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171 分分 27 20 分 2017 七上 临河期中 历史上的变法 改革与创新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政治上 确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改革户籍制度 加强对人民的 管理 严明法度 禁止私斗 经济上 废除井田制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 生产粮食 布帛多的人可免 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 奖励军功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二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 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 诽谤他 他被诬陷 谋反 惨遭 车裂 而 死 他虽遭不幸 但新法仍继续推行 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 依据材料一内容并结合所学回答 材料中反映的内容是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 哪位国君任用他 第 9 页 共 12 页 进行了变法 2 如果你生活在战国时期 要想获得爵位或土地 你应该怎么做 3 依据材料回答 该变法内容中 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哪一条 4 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 结合所学知识 你认为这次变法对秦国有什么影响 28 20 分 2017 七上 翁牛特旗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 他说 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有无相生 难易相 成 长短相形 等 材料二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他的法治思想对秦王朝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 材料三 墨子的思想体系有两大核心 一是 兼相爱 交相利 即所谓的 二是反对 攻伐无罪之国 即 所谓的 1 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 思辨色彩 最能体现老子的思想思辨色彩的著作是什么 2 材料二法治思想的内容是什么 根据此思想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3 材料三的横线处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4 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的什么局面 29 20 分 2017 七上 临城期中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 皇帝 称号的君主 被明代思想家 李贽誉为 千古一帝 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 写出促进秦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大改革和秦始皇统一六国完成的时间 2 为巩固统治 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实行怎样的统治措 施 这套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 在文化 交通方面 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统治措施 4 为了巩固北部边疆地区 秦始皇又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 30 11 分 2018 九下 遵义模拟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 不同朝代的疆域 变迁是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 识读下列古代三个时期的疆域图 回答问题 第 10 页 共 12 页 1 与图一相比 图二的疆域有什么重大变化 原因是什么 2 由图一 图三信息可知 当时的朝代分别在地方实行什么行政制度 3 古今地名的变化也能反映历史的发展变迁 请填写下表空白处对应的现用名 出处古名称现用名出处古名称现用名 河水黄河琉球 图一 江水长江 图三 宣政院辖地 图二长安 图三大都 第 11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