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卷C卷_第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卷C卷_第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卷C卷_第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卷C卷_第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卷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年代尺 其中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阶段是 A B C D 2 2 分 特区是个窗口 是技术的窗口 管理的窗口 知识的窗口 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一个外国旅 游团到我国广东省旅游观光 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置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 假如你是这个团的导游 你不应带他 们去下列哪个城市 A 深圳市 B 珠海市 C 汕头市 D 厦门市 3 2 分 一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 开心辞典 网上答题 她回答的题目是选择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 史事件 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4 2 分 马关条约 是继 南京条约 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其危害是 第 2 页 共 11 页 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 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清政府大举外债 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 财政和经济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开始渗入中国内地 导致严重的民族危机 A B C D 5 2 分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 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 选项史实推论 A 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C 洋务运动 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辛丑条约 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A C B A C D D B 6 2 分 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这场战争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C 揭开了中国被列强侵略的历史 D 从此中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 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 7 2 分 有人说 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 海盗式的扩张 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 的损失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第 3 页 共 11 页 A 获取大量赔款 B 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 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 允许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 8 2 分 北京城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变迁 下列事件发生在北京的是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五四运动的爆发 太平天国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 B C D 9 2 分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 大葡萄叶 可后来由于东北 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 变成 了一只 大公鸡 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 A 美国 B 俄国 C 英国 D 日本 10 2 分 如图中的历史遗址总是激起我们心中阵阵伤痛 看见它 就会联想到 第 4 页 共 11 页 A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2 分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 在人类历史中 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 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 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 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 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 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12 2 分 马克思在论及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时说道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在此 马克思旨在强调 A 两次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B 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 英国领先于世界的军事是矛盾的根源 D 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最主要指向英国 13 2 分 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 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 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B 严惩外国侵略者 第 5 页 共 11 页 C 发表 资政新篇 D 反对封建统治 14 2 分 太平天国的都城 天京 实际上是今天我们的什么地方 A 北京 B 南京 C 西安 D 洛阳 15 2 分 它在近代条件下 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真正摆脱传统羁绊 甩开落后思想 继续前进的方向 和道路 材料中的 它 指的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师夷长技 D 民生主义 16 2 分 1841 年林则徐有言 终为中国患者 其俄罗斯乎 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 徐预言的是 A 逼迫清政府赔偿白银 4 5 亿两 B 攻占北京城 火烧圆明园 C 割占中国领土 150 多片平方千米 D 割占辽东半岛 索银二亿两 17 2 分 甲午战争中黄海战役的结局是 A 双方互有损失 B 日本舰队全军覆没 C 北洋舰队丧失战斗力 第 6 页 共 11 页 D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 2 分 马克思说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 指太平天国运动 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太平天国运动是 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B 列强的侵略激化了国内原本已经尖锐的阶级矛盾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 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 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 19 2 分 辛丑条约 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款是 A 清政府赔偿白银 4 5 亿两白银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清政府拆除大沽至北京的炮台 D 在北京划定使馆区 列强可驻兵 20 2 分 从林则徐的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到张春的 实业救国 从詹天佑的 各出所 学 各尽所知 使国家富强 不受外侮 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到卢沟桥烈士的 国家多难 军人当马革裹尸 以死报国 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A 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B 曲折前进 民族复兴 C 国家分裂 民族融合 D 百年屈辱 民族抗争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767 分分 21 30 分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 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 阅读材料 回答问 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 第 7 页 共 11 页 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 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 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 中国 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 毫不停息地向前进 并获取新的资源 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文明史纲 1 材料一中 这场战争 是指什么 界碑 的含义是什么 2 材料一中 这场战争 是指什么 界碑 的含义是什么 3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 作者认为列强侵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 作者认为列强侵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 据材料三指出 这一个世纪 中反映中国 努力 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获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 6 据材料三指出 这一个世纪 中反映中国 努力 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获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 22 12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840 至 1901 年短短的几十年间 中国屡遭西方欺凌 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 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结合如图 回答问题 第 8 页 共 11 页 1 观察上面四幅图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西方列强发动的四次侵略中国的战争 A B C D 2 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3 列强发动的四次侵略战争中 A B C 分别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 B C 23 25 分 今年是 2017 年 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关键年 在此 让我们重温历史 砥砺前行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的东方 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 中国 然而 177 年前 英国派出的只有 7000 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 80 万军力的东方大国 123 年前 披着文明的皮而带着野蛮筋骨的怪兽 日本 公然摘下文明的面具 暴露野蛮的真面目 挑起了一场侵华战争 毁灭了清朝的强国梦想 117 年前紫 禁城依然巍峨庄严 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 20 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 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 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 若鸦片一日未绝 本大臣一 日不回 大将酬边尚未还 湖湘子弟满天山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君足壮海军威 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 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他们的不屈不挠 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1 材料中 177 年前 123 年前 117 年前 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 2 在这些事件中 清政府被迫和帝国主义分别签下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3 这三件事件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4 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 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 请举两例说明 5 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 谈谈你对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这一主题的认识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