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C卷_第1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C卷_第2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C卷_第3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C卷_第4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1841 年 1 月 英国侵略者派占领 A 广州 B 宁波 C 香港岛 D 厦门 2 2 分 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 使堕入近代的屈辱 彷徨和困惑的中国近代第一个 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2 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先后从中国割占领土面积达 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是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美国 4 2 分 我国大作家老舍的父亲曾是一名守卫皇城的护军 1900 年因抗击外敌阵亡 文中的 外敌 指 A 英国侵略军 B 英法联军 第 2 页 共 9 页 C 日本侵略军 D 八国联军 5 2 分 洋务派主张 师夷长技 为培养外语翻译人才 在 1862 年创办了 A 京师同文馆 B 江南制造总局 C 轮船招商局 D 北洋海军 6 2 分 在某次战争之后 列强欣喜若狂 声称 第二次发现了中国 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 中国为东方 一团大物 势已动摇 今欧洲之人 虽田夫野老 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 这次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2 分 严复译著 天演论 中提出 世道必进 后胜于今 的进步观点 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 索 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 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8 2 分 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保国会 B 同盟会 C 国民党 第 3 页 共 9 页 D 兴中会 9 2 分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每当我们听到这首激发中国 人民抗战意志的民族战歌 便会联想到当时年仅 22 岁的曲作者 A 聂耳 B 洗星海 C 徐悲 D 侯德榜 10 2 分 五四运动中罢免的国贼中不包括 A 曹汝霖 B 张作霖 C 陆宗舆 D 章宗祥 11 2 分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A 井冈山会师 B 武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南昌起义 12 2 分 假期里 靖靖同学观看了以下四部影视剧 其中 最能让他感受到中国红军伟大 长征精神 的影 视剧是 A 第 4 页 共 9 页 B C D 13 2 分 日军屠杀中国军民 30 万 制造惨无人道的大惨案是在 A 北平 B 南京 C 上海 D 重庆 14 2 分 平型关大捷中我方作战的军队是 A 八路军一二 0 师 B 八路军一一五师 C 国民党一四九师 D 新四军一一二师 15 2 分 抗战胜利后 中国共产党应对时局的政策是 A 打倒蒋介石 建立民主政权 B 推翻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 C 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D 督促美国放弃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第 5 页 共 9 页 16 2 分 和则强 分则弱 和则盛 分则衰 和则荣 分则辱 和则存 分则亡 这是已经被证明的国 共两党关系的历史规律 其中国共两党的关系直接影响了 香港问题的形成 抗日战争的胜利 北伐战争的进 台湾问题 A B C D 17 2 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张元济开创了中国近代出版业 詹天佑开创了中国的铁路交通事业 张謇被人们称为 状元实业家 夏瑞芳在北京创办了商务印书馆 A B C D 18 2 分 你认为黄兴见到孙中山时所行的礼节 不可能的是 A 鞠躬 B 握手 C 跪拜 D 点头 19 2 分 中西两种文明的交流碰撞 有力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下列人物与其成 就的连线 不正确的是 A 魏源 海国图志 B 聂耳 黄河大合唱 第 6 页 共 9 页 C 侯德榜 侯氏制碱法 D 詹天佑 京张铁路 20 2 分 冼星海被誉为 为抗战发出怒吼 为大众谱写呼声 的音乐家 他的代表作是 A 义勇军进行曲 B 毕业歌 C 黄河大合唱 D 铁蹄下的歌女 二 二 识图读图识图读图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21 10 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又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结合有关史实 回答下列问题 1 结合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简要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历程 2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经济方面有何尝试 结果和影响如何 三 三 材料解析材料解析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22 15 分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874 年 李鸿章在 筹议海防折 中认为 当时中国 东南海疆万余里 各国通商传教 来往自如 甚至进入到 了京城和各省 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 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 中国遇到 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他还 认为 轮船电报之速 瞬息千里 军器机事之精 功力百倍 炮弹所到 无坚不摧 水陆关隘 不足限制 又为数千年来 未有之强敌 1 李鸿章认为造成 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的原因是什么 2 基于上述认识 李鸿章等洋务派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中国不同阶层对产生 变局 的原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请列举两项这一时期探索 救国之路的实践并加以说明 23 15 分 阅读下表 回答问题 第 7 页 共 9 页 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表 1 根据上表分析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优劣 2 针对这种情况 中共中央制定了怎样的军事方针 3 西北解放军采取什么战术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第 8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9 页 共 9 页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