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_第1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_第2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_第3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_第4页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 家 级 教 学 成 果 奖 推 荐 书 成 果 名 称 科学组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探索科学组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探索 创新人才培养与数学教学改革新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与数学教学改革新模式 成 果 完 成 人 李大潜 叶其孝 姜启源 谭永基 谢金星李大潜 叶其孝 姜启源 谭永基 谢金星 成 果 完 成 单 位 复旦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复旦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推 荐 等 级 建 议 特等特等奖奖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上上海海市市教教育育委委员员会会 推 荐 时 间 2009 年 4 月 10 日 成 果 科 类 理学理学 代 码 序 号 编 号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教 育 部 制 一 成 果 简 介 获 奖 时 间 获 奖 种 类 获 奖 等 级 奖金数额 元 授 奖 部 门 2001 年 国家级教学成 果奖 二等 5000 教育部 2001 年 北京市教学成 果奖 一等 6000 北京市教委 成 果 曾 获 奖 励 情 况 成果 起止 时间 起始 1992 年 9 月 完成 2008 年 12 月 主 题 词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 1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不超过 500 字 1 成果简介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 1992 年 每年一届 2001 年以来在以往实践的基础上得到迅速 健康 规范地发展 2008 年参赛校数和队数分别比 2000 年增长一倍和三倍 成为在全国高校 中举办届数最多 规模最大 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性学科竞 赛 得到了同行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2007 年被列入教育部质量工程首 批资助项目 创立并完善了符合国情的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 和运行模式 探索出一条创新人才培养和数学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推 动了数学建模 数学实验课程和实验室建设 推动了把数学建模的思 想和方法融入数学主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 水平 部分竞赛成果得到深化和实际应用 2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数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 建模和与之相伴的科学计算已成为解决重大科学和工程问题的关键 手段 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特别是 数学建模的意识和能力 本成果旨在顺应时代发展对改革数学教育提 出的要求 力求有效地改变传统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理论与应用脱 节的弊端 探索理论学习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和数学教 学改革新模式 2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不超过 600 字 一 科学地规划设计 精心地组织实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从内容到形式均与传统 的数学竞赛完全不同 1 内容的实用性和挑战性 赛题来自工程 管理 社会等领域的实际问题 包括数 学模型的建立 求解和结果的检验 涉及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 强调考 察学生综合应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富有挑战性 有很 大的创新空间 2 形式的开放性和团队性 要求学生三人组队参赛 可以查阅 利用任何现有资源 三天内完成一篇科研论文 有益于提高学生自律自强 团队协作 奋力拼搏 探 索创新等综合素质 3 评价的多元化和科学化 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由多名专家根据 假设的合理性 建模的创造性 结果的正确性 表达的清晰性 评定获奖结果 实现从应试教育 到素质教育的观念性转变 4 认真实施重在参与的宗旨 竞赛不限于三天拼搏 赛前学生通过自学 讨论和教 师辅导深化与拓展学习内容 赛后学生和教师一起深入研究赛题引发的相关问题 可持续为长达数月的学生自主学习 相互切磋的过程 二 以竞赛为载体 促进数学建模 数学实验课程和以及教师队伍和实验室的建设 通过实施 2002 年教育部 将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学数学主干课程中的 研究与实践 教改立项 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了解数学建模 提高学好数学的积极 性 促进学生自学能力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 成果的创新点 不超过 400 字 1 创立并完善了符合国情的 政府支持 专家负责 学生主体 社 会参与 的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运行模式 使竞赛一直健康 规范地 发展 受益面不断扩大 质量逐年提高 成为全国高校中举办届数最多 规模最大并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性学科竞赛 也为其他国家级大学生学 科竞赛提供了经验并被广泛借鉴 2 始终坚持 创新意识 团队精神 重在参与 公平竞争 的宗旨 探索了一条理论学习与应用实践相结合 个人钻研与团队合作相结合的 创新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新途径 取得了重大的人才培养效益 3 推动了数学建模 数学实验课程和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建设 推 动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数学主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促进了整 个数学课程体系 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提高了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 研能力 4 扩大了数学教育的国际交流 让国际同行了解并认可了我国应用 数学教育的成就 5 企业积极赞助竞赛 主流媒体广泛报道 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的理 念得到充分体现 4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1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从 1992 年首届的 10 省 市 79 所学校 314 队 发 展到 2000 年 28 省 市 自治区 517 所学校 3210 队 再发展到 2008 年 31 省 市 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1023 所学校 12846 队 参赛学生累计超过 23 万 90 来自 非数学专业 10 来自人文社科类专业 几乎涵盖本科和高职高专的所有系别 竞赛 始终坚持 创新意识 团队精神 重在参与 公平竞争 的宗旨 在全国竞赛的影响 和带动下 各种形式的数学建模活动蓬勃开展 包括许多地区和学校举办的数学建模 选拔赛或邀请赛 2001 年和 2006 年分别举办了为期一周 100 多人参加的全国大学 生数学建模夏令营 一些同学还在校内自发组织数学建模协会 建立网站 出版刊物 等 抽样统计表明 参加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程学习 赛前培训及各种有关活动的 学生数量约为参赛者的 10 倍 每年约有 30 多万名学生从中受益 参加过数学建模活动 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主动学习和科研能力明显提 高 不少人被免试推荐读研究生 在专业课学习 毕业设计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及 进入社会后的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得到用人单位和研究生导师的普遍欢迎和认 可 一次参赛 终生受益 是很多参赛学生的共同感受 2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在实践中创立并完善的 符合我国国情的 政府支 持 专家负责 学生主体 社会参与 的学科竞赛的组织和运行模式 以及全国组委 会和赛区组委会两级管理 一次竞赛两级评奖 本科与高职高专分组竞赛 评奖回避 并设异议期 评选优秀组织工作奖 设立成功参赛证书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为其他 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提供了经验 并广为借鉴 3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开展 推动了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程和实验室 的建设 案例教学及启发式 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得到普遍采用 竞赛组委会自筹经费 实施 将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学数学主干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 2002 年教育部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 在全国高校 资助了 20 项研究课题 有关的研究与实践正在稳步推进 这一切均促进了整个数学 教学体系 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据不完全统计 2001 年以来正式出版的数学建模和 数学实验教材和教辅资料超过 110 本 高校中建立的直接支撑相关课程及开展课外科 技活动和竞赛培训的实验室超过 220 所 在 2001 年和 2005 年的全国教学成果奖中 与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相关的成果分别有 5 项和 2 项 占数学类的 17 截止到 2008 年 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 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程有 9 门 占数学类的 14 4 每年千余所学校的近万名教师在各类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 培训工作中拓宽 了知识面 改善了知识结构 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明显提高 不少教师通过对赛题的 进一步研究 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了学术论文 全国竞赛组委会平均每年举办一次教师 培训班 每年编辑竞赛的优秀论文集 由核心期刊正式出版 每两年组织一届全国数 学建模教学与应用会议并出版论文集 开展教学研讨和科研交流 至今已经举办了 10 届 最近的一届与会代表超过 600 人 全国竞赛组委会编辑出版了 中国大学生 数学建模竞赛 一书 1998 年第一版 2001 年第二版 2008 年第三版 每年还至 少编辑出版 3 期内部刊物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通讯 与全国竞赛组委会的网 站一起 不但用于竞赛组织 还大量介绍教改经验和优秀教材 国际动态等信息 5 每年竞赛后许多学生和教师对赛题进行后续研究 有些师生还将研究成果应 用到管理和生产实践中 如重庆文理学院师生在对 2004 年赛题 饮酒驾车 和 2006 年赛题 煤矿瓦斯和煤尘的监测与控制 深化研究的基础上 开发软件分别在某交警 队和某煤矿投入实际应用 2006 年赛题 出版社的资源配置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提 供的素材形成 赛后高教社批准成立了有学生参加的课题组 吸取竞赛优秀论文的创 意 进行实用性研究 6 前后有三家企业冠名赞助竞赛 还有数家企业赞助竞赛及相关活动 加强了 高校与企业界的联系 每年竞赛开始和颁奖都得到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 社会力量参 与教育的理念得以体现 7 全国竞赛组委会积极参与国际研讨与交流 竞赛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好评 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在国内竞赛促进下 中国学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已经 占到近 80 的比例 并且累创佳绩 让国际数学界和教育界了解和认可了中国高等教 育特别是应用数学教育的成就 二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一完成人 姓 名 李大潜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37 年 11 月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 参 加 工 作 时 间 1957 年 9 月高校教龄51 年 专业技术 职 称 中国科学院院士 教授现任党政职务无 工作单位复旦大学联系电话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应用数学 教学与科研电子信箱 dqli fudan 通讯地址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邮政编码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国际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82 及三等奖 1997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1 一等奖 2005 及上海市特等奖 2005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5 华罗庚数学奖 2007 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2007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7 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5 欧洲科学院院士 2007 葡萄牙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8 主 要 贡 献 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1 年 起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 2000 2008 8 名誉理事长 2008 8 起 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执行委员 2003 年起 全国大 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主任 1998 年起 领导组委会工作 主持制定竞 赛的指导思想及组织原则 确定有关竞赛的重要决定及颁奖的原则 为每年 的颁奖大会发奖并作主题发言 在各种类型的数学建模研讨班和每两年一届 的全国数学建模教学与应用大会上作大会报告等 本 人 签 名 2009 年 4 月 6 日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二完成人 姓 名 叶其孝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36 年 9 月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 参 加 工 作 时 间 1963 年 2 月高校教龄36 专业技术 职 称 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无 工作单位北京理工大学联系电话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偏微分方程与应用数学电子信箱yeqx 通讯地址 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 数学系 邮政编码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2001 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北京市一等奖 主 要 贡 献 1 自 1985 年以来分别在北京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多次开设数学建模课 程和讨论班 2 自 1987 年以来积极把美国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介绍到我国 积极 参与和组织我国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夏令营等活动 多次组织教 师培训班 积极参与和组织命题和阅卷等工作 担任全国组委会委员 副主任和专家组副组长 3 参与 组织和执行 把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融入大学主干数学课程 的教育部立项 编写与之有关的教学单元 部分已经总结在 大学生 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材 五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6 月 中 4 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积极传播我国的竞赛和融入微积分课程的具体经验 1996 年第 8 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 ICME 8 数学建模研讨会 WGA5 组 织者之一 1998 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 ICMI 大学水平数学教育研究 课题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 2000 年第 9 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 ICME 9 大学数学教育研讨会 WGA5 共同主席 另一位共同主席是美国数学 协会 MAA Mathematics Association of America 的前主席 著名数学教 育家 A Steen 2001 年第 10 届国际数学建模教学与应用会议 ICTMA 2000 组委会主席等 本 人 签 名 2009 年 4 月 6 日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三完成人 姓 名 姜启源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39 年 4 月最后学历本科 参 加 工 作 时 间 1962 年 2 月高校教龄44 年 专业技术 职 称 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无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联系电话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2005 年退休 应用数学电子信箱 jiangqy tsinghua edu cn 通讯地址北京清华大学数学系邮政编码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1997 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北京市一等奖 2001 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北京市一等奖 主 要 贡 献 1 1994 年至 2007 年历任第一 二 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 会秘书长 秘书处设在清华大学 是竞赛的创始人之一 十几年来 一直负责竞赛的组织工作 为竞赛的举办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2 从 1984 年起讲授数学建模课程 直至 2005 年 是国内同类课程中开 课最早 讲课次数最多的教师之一 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 效果 3 出版教材 数学模型 第一版 1987 年 第二版 1993 年 第三 版 2003 年 是国内最早的教材之一 印数累计超过 35 万册 是国 内印数最多的同类教材 本 人 签 名 2009 年 4 月 6 日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四完成人 姓 名 谭永基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43 年 1 月最后学历大本科 参 加 工 作 时 间 1965 年 2 月高校教龄43 专业技术 职 称 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无 工作单位复旦大学联系电话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教师 应用数学电子信箱yjtan 通讯地址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邮政编码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997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1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5 上海市科技进步 奖一等奖 1979 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5 主 要 贡 献 1 自 1994 年至今历任第一 二 三 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 委会委员 是竞赛的创始人之一 十几年来一直负责竞赛的命题 组 织工作 为竞赛的举办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2 长期讲授数学建模课程 是国内开课最早 讲课次数最多的教师之一 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国内有良好声誉 在国际上 有一定影响 3 出版教材 数学模型 经济管理数学模型案例教程 在国内有较 大影响 4 长期探索数学建模竞赛活动 数学建模课程和数学模型科研对数学与 应用数学专业与其他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并得 到推广 本 人 签 名 2009 年 4 月 6 日 主要完成人情况 第五完成人 姓 名 谢金星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65 年 12 月最后学历博士研究生 参 加 工 作 时 间 1988 年 7 月高校教龄 14 专业技术 职 称 教授 现 任 党 政 职 务 无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联系电话 010 现从事工 作及专长 教学与科研 应用数学 运筹学 电子信箱 jxie math tsinghua 通讯地址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邮政编码 何时何地受何种 省部级及以上奖励 主 要 贡 献 担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 2004 年起 国际数学建模 教学与应用学会执行委员 2005 年起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副 秘书长 2002 2007 秘书长 2008 年起 参与组委会和专家组的各项决 策和制度建设 起草各种通知和文件 协助处理 2002 2007 和负责 2008 年起 竞赛组委会秘书处的具体工作 如 1 竞赛报名 2 征题 命题 评阅 投诉处理 面试 颁奖 3 竞赛网站管理 赛区管理系统的开发 阅卷管理系统的开发 4 编辑出版书籍 论文集 竞赛通讯等各类出版物 5 与各赛区组委会的联络 与新闻界及企业界的沟通 6 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沟通等 在国内外几十所大学和国内外各种相关研讨会 学术会议上作报告 交流和探讨数学建模教学与应用的研究成果 宣传和推动中国大学生数学 建模竞赛活动 本 人 签 名 2009 年 4 月 6 日 三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一完成 单位名称 复旦大学主管部门教育部 联 系 人朱军联系电话021 传 真 021 电子信箱junzhu 通讯地址上海邯郸路 220 号复旦大学邮政编码 主 要 贡 献 复旦大学自 1982 年起即为本科生开设数学建模课程 是国内第一所 为本科生开设该课程的学校 学校一直将数学模型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数学 建模竞赛活动 作为培养数学和其他专业人才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 精神的重要措施 在学校的支持下 有关同志首先在上海组织了数学建模 竞赛 并推向全国 我校学生在国内和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中屡创佳绩 首 开国内学生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之先河 学校对获得数学 建模竞赛优异成绩者曾给予学校最高奖励 复旦大学校长奖 学校鼓励 并且支持数学学院等院系举行了多种有关数学建模课程和数学建模竞赛的 经验交流和研讨活动 单 位 盖 章 2009 年 4 月 6 日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二完成 单位名称 清华大学主管部门教育部 联 系 人李蔚联系电话 010 传 真 010 电子信箱wli 通讯地址北京清华大学邮政编码 主 要 贡 献 我校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秘书处所在单位 学校十多年 来一直对秘书处的工作高度重视并给予积极支持 在人力 人员配备 物力 办公室用房 等方面尽量满足秘书处的工作需要 为全国大学生数 学建模竞赛组委会的正常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我校长期以来极为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积极鼓励 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类型 不同层次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 我校是最早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学 校之一 近年来每年举行一次校内数学建模竞赛 已连续举办了十届 我 校也是国内最早开设数学模型课程和大面积数学实验课程的学校之一 数 学实验课程 2005 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我校还于 2001 年承办了第十届国际数学建模教学与应用会议 校长 顾秉林院士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学校各级领导对数学建模竞赛非常支持 校长顾秉林院士还亲自为竞赛活动题词 单 位 盖 章 2009 年 4 月 6 日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第三完成 单位名称 北京理工大学主管部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