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 1 总述 怎样鉴赏诗歌 2 诗歌鉴赏步骤 一 在背景中理解文本 看题目 作者 注释等 1 看题目 看题目能否揭示中心 怀古 送别诗 2 看作者 要理解不同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3 看注释 以往的经验是 高考试题中 如需要考联系诗人生平及背景解答问题 出题者往往以注解的形式告诉考生诗歌写作时间 考生应当细心从中揣摩出一定的内容来 3 二 重点把握整体意境 1 疏通字面意思特别注意典故运用以及常见文化常识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及倒装省略等 4 2 挖掘深层情感从图景中体会其心境 进而把握其意境 5 三 分析艺术手法 从表达效果的角度 反求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其语言的简洁和丰富的表现力 是要靠一定的表现手法支撑的 如果诗歌没有了相应的表现手法 抒发的感情就会失去依托 因表现手法就是为了突出主题 抒发感情的 6 诗词鉴赏须知的术语及其运用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 书愤 1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2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7 1 羁鸟念旧林 池鱼思故渊2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8 1 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2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2 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9 1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2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3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1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2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10 淮左名都 竹西佳处 解鞍少驻初程 1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1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2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陆游 卜算子 咏梅 11 12 诗歌鉴赏表达程式这首诗采用了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技法 写出了 意象 的 某某 特点 表现 突出 了 某某 思想 感情 起到了 某某 作用 13 从题目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从注释破解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 鉴赏口诀 14 诗歌鉴赏景与情 意境的品味 15 一般认为诗歌 情与景 分为三个层次 物象 意象 意境 物象即客观现实生活中的形象 通俗地说就是诗歌中写了什么景物 或事物 人物 意象即诗歌中浸透诗人情感的物象 就是诗歌中涉及的景 或物 人 的情感倾向 意境则是诗人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现实景象 或社会景象 和谐统一而成的艺术境界 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诗歌的 情与景 的统一 16 明确 情 与 景 是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是意境的基本特点 领悟诗歌的意境应该从景 情两方面去探寻和体味 换句简单的说 就是这首诗歌什么人写了什么样的景 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能弄懂这些 就能领悟诗歌的 意境 也就把握了诗歌的 情与景 17 诗歌鉴赏 情与景 关系 抒发了什么样的情 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 或是从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来把握 或是从诗歌的主题思想 题材 来把握 18 诗歌鉴赏 情与景 之意象的内涵 特别提示 鉴赏诗歌 特别要把握住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内涵 把握诗歌的 情 这也有助于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19 了解常见的诗歌的主题思想 题材 也能比较便捷地把握住诗歌情感 诗歌鉴赏 情与景 之主题思想的把握 20 诗歌鉴赏 情与景 之主题思想的把握 山水田园诗歌 厌恶官场 远离世俗 对宁静平和的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边塞军旅诗歌 或抒写保家卫国的豪情 建功立业渴望 或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或对连年征战的哀怨 对帝王开边的不满 送别怀人诗歌 抒写离情别恨 深情厚谊 或劝勉激励 咏史怀古诗歌 借古讽 喻 伤 今 盛衰无常 物是人非 壮志未酬 爱情闺怨诗歌 绵绵思念 款款深情 离情别恨 21 咏物抒怀诗歌 或托物言志 寄寓诗人的情怀 或吟咏个人抱负 表达自身理想 或表达自己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的伤感 哲理议论诗歌 议理较多 从现象到本质 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 讽喻论政诗歌 反映国事民生 能够为民请命 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 体现出对社会 对政治 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 诗歌鉴赏 情与景 之主题思想的把握 22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 分析写景的方法 从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入手分析 如高 低 俯 仰的变化 绘声 绘色 绘形 23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 吹人舞袖回 注 此诗写于李白流放途中遇赦之后的秋季 夏十二 李白的朋友 排行十二 试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出岳阳楼的高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 分析写景的方法 24 首联中的 尽 迥 开 三字 既写出景色的渺远辽阔 又表明诗人立足点得高 诗歌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自见 颈联 云间 天上 等字衬托出岳阳楼的高 诗中无一句正面写楼高 句句从俯视的角度 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 开阔 高耸等情状 显出岳阳楼之高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 分析写景的方法 25 从描写景物的顺序入手分析 把握写景的层次 如所见 所闻 所感 感觉 听觉 视觉 味觉 触觉的变化 远景 近景的描绘 上下 色彩等方面的搭配等 如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 分析写景的方法 26 明确 移步换景和闻声想景 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 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 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 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 云外一声鸡 从诗中对景物的描写来看 简单说说这首诗写景的方法的特点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 分析写景的方法 27 3 从描写景物的技巧入手分析 如虚实结合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以动衬静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明 暗对比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以小见大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与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比兴手法的运用 蒹葭 诗歌鉴赏之情与景 分析写景的方法 28 诗歌中情与景的结合方式大致有三种 1 情中见景 这种诗歌以诗人的情感抒发为主 有时不用写景 但景却历历所见 情中显景 景融于情 如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9 全诗一共只有短短的四句 以直抒胸臆为主 虽不见景物描写 但你眼前会浮现一幅立体的画面 一片浩渺无际的天宇 一座兀然耸立的燕昭王招贤台 一位从军失意壮志难酬极忧伤而又异常孤独的诗人 这三者交汇在悠悠时空的交点上 让我们体会到岁月的无穷 生命有限的孤独 诗人怀才不遇满腔悲愤的痛苦 面对专制强权 炎凉的世态 诗人是那样的无助 无奈 这幅凄怆的画面给我们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这首诗歌中的情就化为景 一切都成了有形的画面 30 2 景中含情 这类诗歌诗人寓情于景 情化于景融为一体 如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31 这首诗描画了一幅独钓寒江图 字面无一情字 但我们却能从那鸟飞绝 人踪灭 独钓寒江的画面中深深感受到诗人孤傲高洁的情怀 情溢于言表 诗人面对黑暗势力傲岸不屈 独守高洁 诗中描画的景实际上是诗人内在心灵的折射 32 当场练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要点 1 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 2 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的喜爱 33 3 情景并茂 这类诗歌 诗歌中的景物描绘与感情抒发相融相生 相得益彰 景情合一 情景并茂又可分 A 渲染烘托 以乐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哀情 如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34 明确 诗中选取了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六种物境 以 急 高 哀 清 白 回 六个字分别加以形象 组成画面 猎猎秋风 高远的天空 老猿在悲鸣 水落石出 水清沙白 苍劲的秋风中 孤鸟在吃力的盘旋 再近看落叶萧萧 黄叶满地 远观滔滔江水 滚滚东逝 写出了夔州秋景的壮阔与悲凉 既含有无边的悲意 有蕴有不尽的悲愤 为全诗渲染了悲凉凄切的氛围 为后面的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后两联写杜甫晚年多病客居他乡 独自登台赋诗 生命的苍凉感与秋的萧杀浑然融为一体 更能衬托出诗人无尽的悲凉 生命将尽 事业无成 诗人将悲自然之秋与生命之秋恰当的融合起来 构成一个悲壮苍凉 雄浑阔大意境 是以哀景写哀情的典型 35 夜下征虏亭李白船下广陵去 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 江火似流萤 明确 征虏亭畔的丛丛山花 在朦胧的月色下 绰约多姿 好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 江上的渔火和水中倒映的万家灯火 星星点点 闪闪烁烁 像无数的萤火虫飞来飞去 这些景物衬托出了诗人出游的喜悦之情 36 B 以景衬情 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 反衬的手法 古人曾评价说 以乐写哀 以哀写乐 一倍增其哀乐 如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明确 写扬子江边 春光正好 杨柳依依 杨花点点 但因为 君向潇湘我向秦 的离别 故景色虽好 却使人愁杀 作者迁情于景 景随情变了 美好的景物与人物内心的哀怨形成鲜明的对照 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37 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明确 一二两句渲染出春光逝去 了无踪迹的凋零空寂的气氛 反衬出三四句诗人对幽竹 不改清阴待我归 的欣喜之情 38 鉴赏诗歌之 情与景 关系的一般答题原则 1 读懂原诗 用恰当的术语明确诗歌 情与景 的关系 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表现手法 步骤一 明确 情与景 常用术语有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 寓情于景 虚实相生 渲染烘托 以乐景写乐情 以哀景写哀情 衬托 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 39 春行即兴 注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 此诗正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 当场练 请你从 情与景 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解答 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 或以乐景写哀情 的表现手法 步骤一 40 鉴赏诗歌之 情与景 关系的一般答题原则 2 读懂原诗找出诗歌中写到的景物 这些景物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步骤二 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当场练 请你从 情与景 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41 解答 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 以乐景写哀情 的表现手法 步骤一 诗人站立城头远眺宜阳外 只见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潺潺溪水东流又折向西 烂漫的山花 无人观赏任其自开自落 鸟语婉转 自鸣自听自乐 绿草 芳树 山泉 鸟语 这些些宜人之景 构成了一幅明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42 3 体味诗歌中的意境 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具体情感 步骤三 鉴赏诗歌之 情与景 关系的一般答题原则 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当场练 请你从 情与景 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43 解答 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 以乐景写哀情 的表现手法 步骤一 诗人站立城头远眺 只见处处长满了茂盛的野草 潺潺溪水东流又折向西 烂漫的山花 无人观赏任其自开自落 鸟语婉转 自鸣自听自乐 或 绿草 芳树 曲折的山泉 鸟语这些宜人之景 构成了一幅明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但美景竟然 无人 观赏 春花 自落 百鸟 空啼 我们可以感受到经过安史之乱后 民生凋敝带给诗人的寂寞 伤感之情 或反衬出诗人凄凉的心境 在花落鸟啼之中寄寓历史的兴亡之感 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步骤三 44 常见意境特点列举 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淡雅幽远清冷幽静清幽明净明丽清新安谧美好高远深邃幽僻冷寂萧疏凄寂 45 一定要记住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写景就是为了言情 诗中的景物 都是为烘托气氛 抒发情感服务的 46 阅读下面的诗歌 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 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后 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47 描写景物生动活泼 层次分明 先由远到近 远景 林断 山明 描写远处林尽头 高山清晰可见 近景 竹隐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贸易大客户货物进出口代理合同
- 交通运输机械伤害事故调查报告及责任认定合同
- 2025公务员社区面试题及答案
- 校验码标准化研究-洞察及研究
- 音乐专业加试题库及答案
- 戏曲专业考博试题及答案
- 文书专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胆囊结石患者的护理
- 春的教学课件
- 员工团队精神培训
- 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互换性及技术测量》期末考试复习题
- 医院普通外科病史采集、查体及病历书写要点精讲课件
- 食品执行标准对照新版表
- 大班科学《神奇的洞洞》课件
- 第二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
- 控制计划CP模板
- 最新苏教牛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Hobbies》Grammar time 公开课课件
- 路面压浆施工方案
- 第8课时 主题阅读《雨的四季》-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 Linux基础入门培训
- 现场技术服务报告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