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1页
华师大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2页
华师大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3页
华师大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4页
华师大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华师大版华师大版 20202020 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919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1 2 分 唐朝末年 爆发了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著名的起义是 A 陈胜 吴广起义 B 绿林起义 C 黄巾起义 D 黄巢起义 2 2 分 唐太宗被各少数名族称为 天可汗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唐朝国力强大 B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唐太宗本人的素质很高 D 唐朝的经济繁荣 3 2 分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 其中正确的是 都是在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统治者都注意调整或改革统治政策 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都重视任用人才 A B C D 4 2 分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描绘的盛世景象是 第 2 页 共 12 页 A 文景之治 B 开皇之治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5 2 分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 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图反映的是 A 西晋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 B 东晋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 C 隋朝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 D 唐朝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 6 2 分 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A 宋金和议 B 宋辽和议 C 宋夏和议 D 金灭辽 7 2 分 宋太祖为了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 设立了哪一机构加强管理 A 刺史 B 知县 第 3 页 共 12 页 C 通判 D 副宰相 8 2 分 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 800 多年了 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A 北宋与辽的争战 B 北宋与金的争战 C 南宋与辽的争战 D 南宋与金的争战 9 2 分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 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 可以看到 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 由于实行 夜禁 大街上空无一人 有人在用纸币购物 有人喝米酒 A B C D 10 2 分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叙述 正确的是 都结束了政权分裂局面 完成全国统一 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 建立的政权 都建立起空前辽阔的疆域 都进行了制度创新 加强了中央集权 A B C D 第 4 页 共 12 页 11 2 分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 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 应去 A 洛阳 B 北京 C 西安 D 南京 12 2 分 司马光砸缸 的故事 在民间广为流传 司马光后来 臣之精力 尽于此书 这本书是 A 史记 B 宋书 C 二十四史 D 资治通鉴 13 2 分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曾感慨 余犹及见老儒先生 自言其少时 欲求 史记 汉书 而不可 得 幸而得之 皆手自书 日夜诵读 惟恐不及 近岁市人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 日传万纸 学者之于书 多且 易致 其中 近岁市人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 与哪项科技发明有关 A 司南 B 造纸术 C 活字印刷术 D 指南针 14 2 分 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A 八股取士 B 以诗赋为主要考试内容 C 开创殿试 D 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第 5 页 共 12 页 15 2 分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 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民族友好 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史 实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文成公主入藏 玄奘西行 郑和下西洋 五世达赖觐见顺治帝 A B C D 16 2 分 这本书被称为 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这部 巨著 是 A 伤寒杂病论 B 天工开物 C 本草纲目 D 农政全书 17 2 分 军国大计 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 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这里的 执政之府 是指 A 丞相府 B 中书省 C 锦衣卫 D 军机处 18 2 分 下列史实不属于元朝 清朝对西藏管辖的是 A 元朝时西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 第 6 页 共 12 页 B 清朝规定历代达赖 班禅经由中央政府册封 C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D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9 2 分 乾隆年间的苏州 拥有十万烟火 财富甲天下 有的地段地值千金 从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 苏州人口众多 B 苏州商业繁荣 C 苏州地价上涨 D 苏州农业发达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0100 分分 20 20 分 唐朝 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 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 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阅读材料 回 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 远行不 劳吉日出 唐杜甫 忆惜 材料二 材料三 水国寒消春日长 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 及第谣 材料四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 一个伟大的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 一条由信 念 坚持和智慧浇灌而成的求知之路 一个民族胸襟开放 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第 7 页 共 12 页 1 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 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 当时的统治者是谁 这一盛世局 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中的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 3 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哪种选官制度 4 材料四中的这位 伟大僧人 是谁 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 他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 么 21 20 分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前提与动力 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 阅读下列 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诗云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 朝为田 舍郎 暮登天子堂 材料二 唐太宗认为 夫欲盛而费广 费广而赋重 赋重则民愁 民愁则国危 国危则君丧耶 为此 他沿 用唐初的以庸代役制度 此外 唐太宗还多次下诏减免赋税 材料三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 退将诗 有 曾因国难披金甲 不为家贫卖宝刀 之句当时有谚语曰 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做针 材料四 有学者曾对我国历史上的某政治制度评论道 今立行省于外 维持错综 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 无诸侯之权 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1 材料一中的古诗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 这一制度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又有什么新发展 2 依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在赋役制度方面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辅佐唐太宗推行一系列革 新措施的两个宰相 3 材料三中的 做人莫做军 与宋代哪一政策有关 宋代的这一政策有何影响 4 材料四中的 某政治制度 指的是哪一制度 哪一朝代开始实行 当时的 腹里 直属哪个机构管辖 这一制度对后世行政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 22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晋建立后 百许年中 无风尘之警 区域之内 晏如也 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丰收之年 则数郡忘饥 会上 会稽郡 带海傍湖 良畴亦数十万顷 膏腴上地 亩值一金 荆城 荆州 第 8 页 共 12 页 跨南楚之富 扬部 扬州 有全吴之沃 鱼盐杞梓之利 充仞八方 丝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宋书 卷五十四 材料二 朝廷在故都 东京开封 时 实仰东南财赋 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 语曰 苏湖熟 天下足 陆游集 材料三 南方北方 朝代 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 户 占全国户口数 比例 西汉 2470685 19 8 9985785 80 2 唐代 3920415 43 2 5148529 56 8 北宋 11224760 62 9 6624296 37 1 杨远 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 结合所学知识 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从农业 海外贸易方面各举一例 4 结合古代经济发展的过程 谈谈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3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 陕变事起 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 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 值兹强邻 压境 国家民族危在旦夕 方谋解救之不暇 何忍再为萁豆之煎 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 多为国人所同情者 屡 陈不纳 迫以兵谏 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自 1936 年 12 月 桂林日报 材料二 全中国同胞们 平津危急 华北危急 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 才是我们的出路 全 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我们的口号是 武装保卫平津 保卫华北 不 让日本帝国主 第 9 页 共 12 页 义占领中国寸土 为保卫领土流尽最后一滴血 全中国同胞 政府与军队 团结起来 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 长城 抵抗日寇的侵略 国共两党紧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驱逐日寇出中国 摘自 中共中央 1937 年 7 月 8 日通电 材料三 中国人民经过国共两党领导的两个战场的浴血奋战 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 在付出巨大的民 族牺牲之后 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 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 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 入侵的完全胜利 摘自人教网 请完成 1 材料一中的 陕变 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陕变 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2 概况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主张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 各一列 说说两场战役的 共同点 4 根据以上材料 你得到什么启示 24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当代明史专家吴晗曾指出 其规模之大 人数之多 范围之广 那是历史上所未有的 就是明 朝以后也没有 这样大规模的航海 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 材料二 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 以通有无 材料三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2100 万元 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和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 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 材料一反映我国明朝的什么事情 这件事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2 材料二中表明 天朝 不愿与外国互通有无 我们把这种政策称作什么 3 材料三出自于哪个条约 该条约签订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4 阅读了材料二和材料三后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919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