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新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新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新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新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5 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IIII 卷新版 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日本曾多次侵略我国 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下列哪些侵华战争与日本有关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B C D 2 2 分 在中英鸦片战争打响的那一年 安德烈出生在俄国一个贫寒的农奴家庭 到他三十岁的时候 下 列情况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 安德烈由于不听话 被地主毒打一顿之后 卖给了另一个地主 B 安德烈有自己的一块份地 C 安德烈到莫斯科的一家工厂里面做工 D 安德烈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一匹小毛驴 3 2 分 每年的 6 月 26 日是 世界禁毒日 历史上英国曾以向中国倾销禁品 鸦片为直接原因发动了 侵华战争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是 A 中国大量白银流入英国 B 一批中国人毁于鸦片 C 开放通商口岸 D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2 分 学者齐卫平认为 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 有三个主导因素 第一 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 要发源地 第二 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第三个主导因素应该是上海也是 第 2 页 共 15 页 A 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 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 C 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D 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地方 5 2 分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有一个国家 充当帮凶的角色 没有花费一文钱 没有出动一兵一卒 却 得到了比参战国更多的好处 掠夺中国领土 150 多万平方千米 这个国家是 A 俄国 B 日本 C 英国 D 法国 6 2 分 针对下表的贸易状况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 年代英输华货物总值 单位 万英镑 1837 1839 年均不足 100 1845 约 239 1846 约 179 1854 约 100 A 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 B 要求协定关税 C 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在中国开矿设厂 7 2 分 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 恨意冲云际 谁无怒愤 不感痛悲 曾滴了多少血汗 才夺了 天工建起 用我心力建 期传万世 期传万纪 不想终是这田地 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 大火当中血肉满园 为 你死正因要维护你 还望这火的震撼 能令我子孙记起 自会醒悟到 何来外侮 为何受欺 请你根据歌词判断 上述歌曲应是 第 3 页 共 15 页 A 火烧圆明园 B 我的中国心 C 龙的传人 D 万里长城永不倒 8 2 分 天朝田亩制度 规定 将每户足够食用以外的粮食归入国库 有婚娶弥月 疾病灾荒等开支 全 由国库支给 这则材料说明太平天国 A 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B 追求平等 自由的政治生活 C 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 D 具有平均主义色彩 9 2 分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 D 完全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10 2 分 洋务派的中央代表奕 提出 自强以练兵为要 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由此可看出洋务运动的 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 A 思想文化 B 军事技术 C 教育制度 D 政治制度 11 2 分 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了工厂 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 鸦片战争 第 4 页 共 15 页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甲午中日战争 12 2 分 近代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苦难 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救国的道路 按开始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 件 洋务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百日维新 甲午中日战争 辛亥革命 第二次鸦片战争 A B C D 13 2 分 在电影 甲午风云 中 可以看到下面哪位历史人物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 A 戚继光 B 林则徐 C 关天培 D 邓世昌 14 2 分 下列年代尺中能体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探索的事件有 第 5 页 共 15 页 A B C D 15 2 分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 图是学习主题为 近代化的起步 的知识结构图 下 列与图中数字编号 相关的历史事件 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A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B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C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16 2 分 有学者认为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剧创痛 空前的民族危机 把中国人民惊醒了 以下属 于 中国人民惊醒了 的表述 错误的是 A 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 争取回归祖国的起义 B 地主阶级开始了 自强 求富 的洋务运动 C 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第 6 页 共 15 页 D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 17 2 分 中国人口约为 4 亿 5 千万 列强要求中国赔款 4 亿 5 千万两白银 用意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向 他们交纳 1 两白银的 罚金 借此惩罚 侮辱所有的中国人 该材料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8 2 分 这次惨败 在社会上层人士特别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看来 完全是由于慈禧推翻戊戌新政 重用顽 固守旧大臣 实行反动政策造成的 自戊戌变政 与民更新 而忌之者辄曰祖宗成法万古不易 无论成法之如 何积久弊深 新政之如何有裨实济 而概以 祖宗 二字钳制天下之目 卒以开衅邻国 而太庙不守 负罪祖宗 材料中 这次惨败 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 2 分 根据下面两幅图片提供的信息 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 牢记 落后就要挨打 的教训 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 B 牢记 团结就是力量 的道理 反对民族分裂活动 第 7 页 共 15 页 C 坚信 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 积极发动人民群众 D 坚持 实践出真知 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0 2 分 1900 年 7 月英国某著名漫画杂志登载了题为 没有开化的中国佬 和 中国就要崩溃了 的漫 画 1900 年英国人认为中国要崩溃了的主要依据是 A 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 B 日本打败了中国的北洋舰队 C 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 D 八国联军推翻了淸政府 21 2 分 林则徐被誉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主要因为他 A 为官清正廉洁 B 领导禁烟运动取得胜利 C 敢于上书言事 D 深受道光帝的信任 22 2 分 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 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第 8 页 共 15 页 汉阳铁厂 大生纱厂 A 洋务企业的产生 B 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C 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D 地主创办的封建企业 23 2 分 你认为 下列哪项内容可能不是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一书的内容 A 批驳康有为的维新变法运动 维护清朝统治 B 宣传民族民主革命 C 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朝统治 D 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4 2 分 有人说武昌起义是 一个烟头引发的革命 革命党人孙武因吸烟烟头掉落 引爆自制炸弹 招 致搜捕 从而形势紧迫 面对搜捕 革命党人群龙无首 无奈之下 几名士兵仓促举事 首义成功 以上材料表 明 A 没有这个烟头就没有武昌起义 B 武昌起义成功具有很大偶然性 C 孙中山亲自领导了武昌起义 D 武昌起义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 25 2 分 袁世凯死后 北洋军阀分化为直 皖 奉三系 其中奉系军阀的代表人物是 第 9 页 共 15 页 A 冯国璋 B 曹锟 C 张作霖 D 段祺瑞 26 2 分 孙中山发表宣言 谴责袁世凯 推翻民国 号召全国人民 猛力进行 以除去此 国贼该宣言 应发表于 A 兴中会成立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二次革命 时期 D 护国运动时期 27 2 分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二次革命 袁世凯复辟 袁世凯接受 二十一条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护国战争 A B C D 28 2 分 1917 年 胡适在 新青年 上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 A 恢复帝制 尊孔复古 第 10 页 共 15 页 B 打倒孔家店 C 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D 击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9 2 分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 呈现 学技术 学制度 学思想 的特 点 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 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民主 科学 三民主义 变法图强 自强 求富 A B C D 30 2 分 1840 年的 侵略者 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它的根本目的是 A 要求清政府赔偿鸦片的损失 B 开辟市场 推销工业品 掠夺原料 C 为了向中国输出资本 D 要求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31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 骄做自满 19 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 在这些战争 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 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 应 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 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材料三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 并表示要 尽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清政府完全成 第 11 页 共 15 页 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 材料一中的 19 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 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说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 3 材料三中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与 辛丑条约 中的哪一项内容密切相关 4 综上所述 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32 25 分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 金融 贸易和航运中心 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 上海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结合材料一展示的图片 上海是在哪次战争签订的什 么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这次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 上海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抗争的历史进程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离不开上海 材料二图片反映的是中 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 3 材料三中图 1 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4 材料三中在图 1 所示的历史事件的影响之下 结合图 2 回答 上海发生了什么开天辟地的大事 使中国 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33 20 分 中国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在列强的铁蹄下遭受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开始了艰难的复 兴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 年 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生铁炉正式出铁 从 1895 年到 1911 年 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 第 12 页 共 15 页 铁生产基地 生铁年产量最高的 1910 年达到 119 万吨 钢产量 6 万吨 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 中国早期兴建的京汉 粤汉 津浦等八条铁路干线所用钢轨和钢件均由其提供 产品一度远销美国 澳大利亚 材料二 树立了 国民全体 作为 国家主权 拥有者的崇高地位 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 权力 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 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 帝制的终结 材料三 万户涕泪 一人冠冕 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 既忘共和 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 以拯吾 民 孙中山 讨袁檄文 材料四 如下图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 汉阳铁厂 的诞生与哪一重要历史事件有关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的积极作用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革命党人 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 大胆的尝试 指的是颁布哪部法 律文件 是哪个历史事件的重要成果 这部法律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革命党人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3 材料三孙中山发表 讨袁檄文 的原因是什么 袁世凯死后中国社会陷入什么局面 4 材料四反映的是近代哪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取得什么重要成果 胜利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