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一模)历史试卷(I)卷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一模)历史试卷(I)卷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一模)历史试卷(I)卷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一模)历史试卷(I)卷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一模)历史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人教版九年级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人教版九年级中考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 一模一模 历史试卷 历史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919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1 2 分 中国银行行徽 图 1 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 图 2 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 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 秦朝 B 汉朝 C 三国 D 南北朝 2 2 分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毛泽东在 沁园春 雪 中提及了中国古代 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 汉武 最主要的功绩是 A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 结束割据 实现国家统一 C 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 D 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3 2 分 著名作家凌力倾心力作 少年天子 是一部描绘清朝入关后第一代皇帝顺治的长篇历史小说 该 书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并被译为英 法等多种文字 畅销欧美地区 下列各项 属于清顺治帝维护统一多民族 国家史实的是 A 平定回部大 小和卓的叛乱 B 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 第 2 页 共 12 页 C 平定准噶尔贵族噶尔丹的叛乱 D 多伦会盟 4 2 分 2009 年 1 月 6 日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抵达亚丁湾海域 执行护航和反海盗国际使命 在他们的军 歌 奔赴索马里 中提到中国最负盛名的水手 郑和 那么 历史上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 A 海上交通发达 B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 指南针用于航海 D 造船技术高超 5 2 分 扬州八怪 中 擅画兰竹 工书法 自称 六分半书 的是 A 王羲之 B 史可法 C 郑板桥 D 阮元 6 2 分 1901 年 某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 抨击清政府已成为 洋人的朝廷 与该评论直接相关的历史 事件是 A 南京条约 的签订 B 北京条约 的签订 C 马关条约 的签订 D 辛丑条约 的签订 7 2 分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 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B 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 C 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第 3 页 共 12 页 D 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 8 2 分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开始于 A 东北地 B 平津地区 C 淞沪地区 D 西北地区 9 2 分 指挥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将领是 A 陈毅 粟裕 B 刘少奇 邓小平 C 彭德怀 贺龙 D 刘伯承 邓小平 10 2 分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有许多英模无私奉献 忘我工作 心里装着全体人民 唯独没有他自己 这是对下列哪位人物的评价 A 邓稼先 B 钱学森 C 王进喜 D 焦裕禄 11 2 分 下图反映了 1978 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的变化情况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 A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兴起 第 4 页 共 12 页 B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实行 D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12 2 分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党和政府实施 科教兴国 发展战略确定的奠基工程是 A 学前教育 B 九年义务教育 C 高等教育 D 高新科技 13 2 分 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出现在 A 屋大维统治时期 B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C 汉谟拉比统治时期 D 凯撒统治时期 14 2 分 九 班同学学完 新航路的开辟 一节内容后 举办了一次 跨越时空 追访历史新闻 的活动 下面是小明同学采访远航归来的 哥伦布 的一段对话 其中有知识错误的一项是 A 小明 哥伦布 你真是太棒了 你不是要到东方去吗 可你怎么向西航行呢 B 哥伦布 因为地球是圆的呀 我向西航行同样能够到达东方 C 小明 你的船队得到谁的支持呢 哥伦布 西班牙王室 D 小明 此次航行你有何收获 哥伦布 我发现了一块新大陆 我到达了印度 15 2 分 判断下列连线题不正确的是 第 5 页 共 12 页 A A B B C C D D 16 2 分 1870 年以后 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显著提高 见图 其决定因素是 A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B 资本原始积累增加 C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 开始采用大机器生产 17 2 分 一战和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两次规模空前的战争 关于他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次战争的性质分别是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和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B 两次战争的转折性战役分别是凡尔登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 两次战争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D 两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8 2 分 历史学家认为罗斯福 改变了美国生活的全貌 主要是因为罗斯福改变了美国 A 政府对经济放任自由政策 B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 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第 6 页 共 12 页 D 资本主义制度 19 2 分 20 多年前 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说 遗憾的是 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 我们引为骄傲的莫 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 引发这位老年妇女感慨的事件是 A 十月革命 B 东欧剧变 C 华约建立 D 苏联解体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9090 分分 20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德皇威廉二世曾叫嚣道 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 在地球遥远的地方 到处都应当居住着我 们的同胞 德国的商品 德国的知识 德国人的勤奋要漂洋过海 此语一出 全世界 尤其是欧洲的英 国 法国 俄国 惊悸地听着这称霸世界的宣言 感觉到一个庞大的火药桶就在身旁 随时可能爆炸而祸及自身 材料三 1916 年 6 月 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空战 协约国的战斗机源源不断地扑向德国阵地 德国也毫不示弱 就这样天空中的殊死搏斗持续了七天 双方损失异常惨烈 战中索姆河战役 材料四 战争中 一架架飞机倾泻而下的是炸弹 流逝的却是生命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骇人听闻的核泄漏 让日本灿烂的樱花顿时黯然失色 原子弹变成人类自我毁灭的工具 对那些曾经参与或关注过原子弹研究和制造 的科学家们产生了巨大的震撼 请回答 第 7 页 共 12 页 1 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人类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 它们分别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2 根据材料二 英 法 俄惊悸这个庞大的火药桶 将这个火药桶最终点燃的导火索是什么 3 材料三告诉我们 一种新式的战争武器的问世 现代社会 飞机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请写出它的发 明者 4 两次工业革命共同促进了交通工具的革新 除了飞机 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各一项交通工具的名称 及发明者 5 根据以上材料 谈一谈你的感受 有何启示 21 20 分 下列材料摘选自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确 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 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探索过程中 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 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 大成就 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 理论准备 物质基础 材料二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 反两方面经验 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 史性决策 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 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所指的具体内容 2 材料一中提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 经历了严重曲折 除了 大跃进 运动和人民 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以外 使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文化遭受空前浩劫 给 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损失的长时期的 左 的错误的名称是什么 3 中国共产党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是在哪一次 会议上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是在哪一次会议上 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哪一个 4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 中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先河 请写出全国农 村最早实行 包干到户 的地点名称 1980 年 国 家决定在广东省 福建省的四个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试办集工 农 商 牧 渔 旅游为一体 的经济特区 第 8 页 共 12 页 请写出除珠海市 汕头市 厦门市以外的另一个市的名称 22 25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人们从战火的灰烬中走出来 是否意味着和平时代的到来 战后漫长而又短暂的半个世纪里 两个 超级大国给世界带来如此强大的震撼 震撼结束后 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题 材料二 20 世纪 50 年代 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 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 卒子 东欧和西欧 材料三 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 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 表现在西欧六国 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 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 50 年代那样 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 发号施令了 材料四 1999 年 3 6 月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地区阿 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 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 材料五 我们这个星球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家园 人类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应对 各国政府和人民应该共同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 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 我们要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 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 树立互信 互利 平等 协作的新安全观 坚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促进世界各国和睦相处 1 材料一中 两个超级大国给世界带来如此强大的震撼 指的是什么 这一震撼开始的和结束的标志事 件分别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分析 20 世纪 50 年代西欧各国 东山再起 的原因 3 遏制美国称霸世界的力量除了材料三中所说的还有哪些力量 材料三说明了未来政治格局是怎样的 4 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5 根据材料五指出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 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如何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3 20 分 中国是正在崛起的大国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关 系 阅读以下材料 请回答 材料一 新中国诞生后 美国从政治 军事 经济等各方面采取措施 千方百计地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政治上 实行所谓遏制加孤立政策 经济上 对新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 军事上 美国对新中国实行 第 9 页 共 12 页 武装侵略和军事包围 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纪胜利 郝庆去 战后 国际关系史 1945 2000 材料二 跨洋握手 材料三 我们要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 共同努力建设 21 世纪积极合作的全面的中美关系这一目标 促进两国在双边 地区 全球层面的沟通 协调 合作 胡锦涛 2010 年 5 月 24 日在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的致辞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你认为当时美国对新生的中国是什么态度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发生于 1972 年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这件事使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哪年 今年是中美正式建交多少周年 4 长期阻碍中美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 你认为 20 世纪 70 年代中 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