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沪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沪科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形式或途径有 民族迁徙 联合斗争 友好交往 统治者的改革 A B C D 2 2 分 以上四场战争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图 图 图 图 B 图 图 图 图 C 图 图 图 图 D 图 图 图 图 3 2 分 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下列组织 部落 氏族 部落联盟 A B 第 2 页 共 14 页 C D 4 2 分 天工开物 被外国学者誉为 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它反映了明代 医学的发展状况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手工业简单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航海业的发展盛况 A B C D 5 2 分 下列几位皇帝在位的顺序是 汉高祖 汉文帝 汉武帝 汉景帝 A B C D 6 2 分 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是 A 夏朝的建立 B 西域都护的设置 C 伊犁将军的设置 D 驻藏大臣的设置 7 2 分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重大工程的示意图 它是 第 3 页 共 14 页 A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都江堰 C 秦朝长城 D 明朝长城 8 2 分 齐桓公称霸 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 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统一国家的建立 9 2 分 下列选项存在关联错误的一组是 A 祖冲之 圆周率 B 王羲之 兰亭序 C 贾思勰 齐民要术 D 云冈石窟 道教艺术 10 2 分 概括历史主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 请你为下列图片确定一个适当的主题 第 4 页 共 14 页 A 生产工具的变革 B 生活工具的变迁 C 人类社会的变迁 D 我国的农耕文化 11 2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得以开发的主要原因有 中原汉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自然条件优越 战乱少 社会稳定 国家的统一 A B C D 12 2 分 项羽以少胜多 消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A 马陵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巨鹿之战 13 2 分 铁制农具和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是在 A 原始社会末期 B 夏商周时期 C 春秋时期 第 5 页 共 14 页 D 战国时期 14 2 分 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目的是为了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王族 功臣和旧贵族 让他们镇守疆土 保卫王室 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尽义务 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 B C D 15 2 分 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 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 此场战役 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 国 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 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这场战役是 A 马陵之站 B 长平之战 C 牧野之战 D 桂陵之战 16 2 分 匈奴在统一后迅速发展 它不包括 A 畜牧业兴旺 B 冶铸业发展 C 制瓷业发达 D 学会农耕 17 2 分 下面的文字 字体是隶书的是 第 6 页 共 14 页 A B C D 18 2 分 黔东南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 我们的远古祖先 这一课时 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 能直 立行走 头部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 使用天然火 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19 2 分 下列有关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及其生活状况的叙述 正确的是 北京人会使用火 北京人能用打制方法制作出尖状器 刮削器等石器 北京人生活在周口店龙骨山上 元谋人生活在黄河流域 A B C D 20 2 分 两汉时期社会经济能够得到发展 其主要原因包括 第 7 页 共 14 页 国家统一 生产技术得到改进 商业发展繁荣 社会相对安定 A B C D 21 2 分 东汉 光武中兴 与西汉 文景之治 的相同点是 A 提倡勤俭治国 B 重视 以德化民 C 合并郡县 裁减官员 D 调整统治政策 实现稳定与繁荣 22 2 分 暑假期间 小聪高兴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 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 据此你推断这 个遗址应该是 A 山顶洞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第 8 页 共 14 页 23 2 分 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 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正面影响是 A 加剧了南方混乱的局面 B 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C 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D 使北方趋于平静 24 2 分 西汉出现的社会较为安定 百姓比较富裕的时期被称为 A 开元盛世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文景之治 25 2 分 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 姓起源于母系社会 氏大量产生于周朝 有的以技艺为姓 如陶 屠等 有的以官职为氏 如司马 史等 那么魏 鲁 韩等氏应是 A 以排行为氏 B 以所居地名为氏 C 以封地 国 为氏 D 以祖先名字为氏 26 2 分 宗室权落 外戚兴起 外戚势衰 而宦官又盛 这一现象出现于 A 秦朝末年 B 西汉中后期 C 东汉初期 D 东汉中后期 27 2 分 北京出土的青铜器 克盉 h 下图 记载 周成王封克做匽 今北京地区 的诸侯 管理羌 族 驭族 克进驻匽地 接收土地 平息动乱 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第 9 页 共 14 页 A 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 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 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D 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28 2 分 下列对西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西汉政府反对 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战争 B 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 C 是西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 D 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 的斗争 29 2 分 下列成语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草木皆兵 四面楚歌 三顾茅庐 投笔从戎 A B C D 30 2 分 如果把元谋人 北京人 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 炎帝与黄帝 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 题 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 第 10 页 共 14 页 C 大一统时代的到来 D 国家的分裂与民族汇聚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31 1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 北方的匈奴 羯 氐 羌 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 各民族纷纷 建立自己的政权 他们彼此征战 人民被屠杀 牛马被掠夺 城市化为废墟 田地大量荒芜 为躲避战乱 大 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 形成第三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魏晋以来 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 开始过定居生活 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 民族隔阂不断消解 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到北朝后期 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节选自 人教版七年级教材 材料三 三国鼎立时期 无论魏 蜀 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 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 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 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 整顿政治 增强国力 促进 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魏 蜀 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1 依据材料一指出 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 形成第三次南迁浪潮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一现象导 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魏晋以来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3 依据材料三 概括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32 15 分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请观察下图 回 答问题 1 图一 A B 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 图一中的辩论结束后 秦国开始了哪一重大活动 最终促成了哪一社 第 11 页 共 14 页 会制度的确立 2 图二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个朝代的什么事件有关 该事件起到了什么作用 3 结合上面两幅图片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 你从上述两件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33 15 分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 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构想 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 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 凿井 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 西方的皮毛 汗血马 瓜果 以及佛教 魔术 音乐 舞蹈 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丝绸之路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材料三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 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 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 作放在重要位置 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 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1 结合所学知识 请将图 4 丝绸之路路线中的 A E 两处填写完整 2 众所周知 丝绸之路的开辟者是张骞 他不畏艰难险阻曾两次出使西域 那么他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分 别是什么呢 3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 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 共建 丝绸 之路经济带 有什么现实价值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高效节能幕墙施工简易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电视剧编剧聘用合同书
- 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融资中介服务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保健食品专业市场独家代理购销合同范本
- 2025版金融信贷法律顾问聘请协议
- 2025宾馆客房使用权股份转让与年度客房入住服务及运营保障合同
- 2025版公路运输合同履行监督协议
- 2025年度冷链物流货物采购运输效率提升合同
- 2025年度车间生产设备租赁与承包服务合同
- 2025版全屋定制家具定制与智能家居生活助理升级合同
- 起搏器植入患者全程护理要点
- (2025年标准)会议代办协议书
- 2025年招录考试-工会招聘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电力工程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湖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 气道支架植入术后护理查房
- 2025年时事政治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子痫前期预测与预防指南(2025)解读
- 2025年卫生院信息化建设年初工作计划
- 《安宁疗护》高职护理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