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1页
2019届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2页
2019届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3页
2019届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4页
2019届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20192019 届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届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626 题 共题 共 5252 分分 1 2 分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 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实现了南水北调 C 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2 2 分 2017 七下 河源月考 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唐朝对各派学说和外来文化兼容并蓄 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通婚 妇女骑马 打球成为时尚 允许不 同民族 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A B C D 3 2 分 天子者 有道则人推而为主 无道则人弃而不用 诚可畏也 唐太宗产生这样的认识 是因 为 A 感受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 魏征的直言敢谏 C 受到 三省六部 的牵制 D 唐律疏议 等法令的威慑作用 4 2 分 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学艺术成就辉煌 下列搭配都正确的是 A 蔡伦 造纸术 施耐庵 西游记 第 2 页 共 13 页 B 毕昇 指南针 李时珍 天工开物 C 王羲之 兰亭序 曹雪芹 红楼梦 D 顾恺之 洛神赋图 司马迁 资治通鉴 5 2 分 2018 七下 湛江期中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句 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 盛世景象的 A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B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C 忆昔开元全盛时 小邑犹藏万家室 D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6 2 分 下列关于唐朝疆域四至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东到大海 B 西达咸海 C 北到外兴安岭 D 南及南海 7 2 分 2016 年 下图坐像与唐招提寺内的自己会面后 赶往京都壬生寺举行安放仪式 新坐像东渡的 意义在于 为了让新旧坐像会面 缅怀大师事迹 学习大师精神 传承中日两国的友谊 延续中日文化交流与互通 A B 第 3 页 共 13 页 C D 8 2 分 2018 七下 江门开学考 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书中讲到 汉宰相 是采用领袖制的 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 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A 三公九卿制 B 科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 9 2 分 2017 七下 宜春期末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 今年 2 月中央电 视台推出了 中国诗词大会 节目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 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 能从不同侧 面反映唐朝的社会风尚 下列杜甫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A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 B 接缕垂芳饵 连筒灌小园 杜甫 C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D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10 2 分 2017 七下 合浦期中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 2016 年和 2017 年中央电视台先后推出了两季 中国诗词大会 节目 在众多唐朝诗人中 诗风淳朴厚重 被誉为 诗圣 的是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维 11 2 分 以和为贵 和平交往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张骞通西域 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 玄奘西游 A B C D 12 2 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靖康之变是北宋结束的标志 B 岳家军纪律严明 维护了南方地区的稳定 C 1141 年宋金和议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 女真族在中原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生活习俗 13 2 分 2017 七下 安岳期中 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 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宋之交 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 A 对敌人的仇恨 B 对收复失地的渴望 C 对人民生活的同情 D 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14 2 分 辽 宋 夏 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民族政权并立 C 诸侯争霸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 5 页 共 13 页 15 2 分 2017 七下 邹平月考 苏湖熟 天下足 的谚语反映的是 A 北宋时 江浙地区推广种植占城稻取得的成果 B 南宋时 水田增加 太湖流域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C 王安石变法在太湖流域取得的成效 D 唐朝时 太湖流域的丰收景象 16 2 分 1087 年 北宋政府在泉州设立的海外贸易管理机构是 A 市舶司 B 瓦舍 C 司农司 D 宣政院 17 2 分 2015 烟台 宋齐继 梁陈承 为南朝 都金陵 北元魏 分东西 宇文周 与高齐 下 列与 三字经 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 A 东晋结束后 南方经历了宋 齐 梁 陈四个王朝 统称 南朝 B 北魏曾经统一黄河流域 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C 这一时期正式形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18 2 分 2017 七下 苏州期中 两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下列描述能反映 这一现象的是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苏湖熟 天下足 西汉时 江南 地广人稀 人们 没有积蓄 大多很贫困 A B C 第 6 页 共 13 页 D 19 2 分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大量田地被开垦 织锦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迅速发展 灌钢法的发明 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出现了城市的繁荣 A B C D 20 2 分 2018 七下 徐州期中 两宋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 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 时期内是座顶峰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对外开放 海外贸易兴盛 B 商业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 C 发展文教 提高文化素养 D 多重机构 削弱宰相权力 21 2 分 2017 七下 简阳期中 下面是唐 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 B C 第 7 页 共 13 页 D 22 2 分 2018 七下 龙州期末 又造突火枪 以巨竹为筒 内安子 如燃放 焰绝 然后子发 出 如炮声 远闻百五十步 描述的是我国古代 四大发明 中的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23 2 分 大师西去悲难禁 毕升功德世长流 北宋时期 毕升发明的 在科技史上是一个划 时代的技术创新 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A 造纸术 B 雕版印刷术 C 活字印刷术 D 指南针 24 2 分 2017 七下 双阳月考 2008 年 西藏拉萨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 这是由达赖集团有 组织 有预谋 精力策划煽动境内外 藏独 分裂势力 相互勾结制造的 历史上元朝曾设有专门管理西藏的机 构是 A 澎湖巡检司 B 中书省 C 军机处 D 宣政院 25 2 分 2016 七下 包头期中 英国作家培根说 这三种东西 改变了世外面貌 第一种在文学上 第二种在战争上 第三种在航海上 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这种变化如此之大 以致没有一个帝国 一个宗教 派别 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他说的 这三种东西 不包括 第 8 页 共 13 页 A 地动仪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26 2 分 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的人是 A 鉴真 B 玄奘 C 孙思邈 D 李春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27 5 分 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 科技领先发达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 他们通常被称为 圣人 请分别写出被称为 医圣 书圣 画圣 诗 圣 的人物及其生活的朝代 2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请写出我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哪些发明 并 写出其中两项发明的代表人物及其生活的时代 试以其中一项发明为例说明中国的 四大发明 对世界文明发展 进程的影响 28 15 分 2018 七下 定西月考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9 页 共 13 页 1 图中大运河的中心 A 北至点 B 南至点 C 个是哪里 2 大运河的四段 1 2 3 4 各是什么 3 大运河起到了什么作用 29 20 分 2017 七下 无锡月考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 毛泽东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1 结合材料一 写出唐宗 宋祖 成吉思汗的名字 2 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人的功绩 3 根据材料二 写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执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治理方法 他被少数民族尊 第 10 页 共 13 页 奉为什么 4 写出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 30 15 分 2018 七下 太仓期中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已呈现相当繁荣局面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 题 材料一 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 金 银 彩 帛等 每一交易 动辄千万 南宋临安城 自大街及诸 坊巷 大小铺席 连门俱是 无空虚之屋 材料二 南宋政府由于贪图 市舶之利 想以对外贸易的收入来弥补对政开支 因而很重视时外通商 日本 朝鲜 南洋 印度 波斯 阿拉伯 东非诸国和地区 都与南宋有商业往来 瓷器 丝织品 漆器和 铜器是南宋的主要出口货物 材料三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宋史 1 材料一中哪句话最能反映开封城的发达 自大街及诸坊巷 大小铺席 连门俱是 无空虚之屋 反 映的是临安城哪方面的繁荣景象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 3 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31 20 分 2017 重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唐 开明的政治 繁荣的经济 强大的国力 促成了文化的全面繁荣 同时也使诗歌创作进入 一个黄金时期 那种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 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 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也是盛唐诗歌的主流 叶郎 费振刚 王天有主编 中国文化导读 材料二 大批文化人士及中央级文化团体 报刊移至重庆 重庆成为抗战文化的中心 抗战时期的中国 文化 在战火中成长 民族化 大众化 政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 这是文化为抗战服务的必然 据张岂之 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 整编 第 11 页 共 13 页 材料三 14 15 世纪 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 他们不得不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 界观和人生观 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文学 艺术作品和其他著作 都鲜明地表现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 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 近代史编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的时代背景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唐朝哪位诗人被称为 诗仙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抗战时期我国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1942 年 4 月 3 日 由郭沫若编写的哪一历史剧在重庆成 功首演 3 材料三表明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艺术作品具有怎样的时代精神 4 综合以上材料 你认为文化与其所处的时代有什么关系 第 12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626 题 共题 共 5252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