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II )卷一、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 (共14题;共95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偏僻癖好 诧异叱咤风云 精粹鞠躬尽瘁B . 虐待戏谑 惊骇言简意赅 笨拙相形见绌C . 着急着落 鲜美鲜为人知 应和随声附和D . 积累连累 救济人才济济 憎恶深恶痛绝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 . 立锥之地 莫名其妙 肆无忌惮 寄人篱下B . 造谣生事 豪不犹豫 文质彬彬 理所当然C . 触目伤怀 情郁于中 转瞬即是 安分守己D . 俯拾皆是 唾手可得 心肝惧烈 忸怩不安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部小说最精彩的部分是作者将主人公面对生活的诸多挫折时所表现出的坚韧顽强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B . 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一种潜滋暗长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已成为现代人的心理疾病之一。C . 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D . “好家乡”举办15年店庆,有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纷纷抢购。4. (2分)(2013黄石)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冶的古矿冶遗址和阳新的布贴画征服了无数热爱它们的人们。(“人们”改为“人”)B . 丛平平经过认真的筹备,一个名为“CY故事”的故事贩卖店在淘宝网上正式开张了。(“经过”提到“丛平平”的前面)C . 我们如果把中国自己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当今世界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不”提到“把”的前面)D . 歌星、影星多是中学生崇拜的偶像,他们将青春的热情乃至痴情恣意挥洒,常常荒废学业。(“他们”换成“我们”)5. (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报恩塔明张岱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 , 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 , 信属鬼工。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 , 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 , 谓四大部洲所无也。(选自陶庵梦忆)注释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窑器:陶瓷器具。斗榫(sn)合缝: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识:标记。工部:指掌管工程建筑的衙门。重译: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则报恩塔是也 闻烧成时 半日方散 必顶礼赞叹而去 (2)下列各句中的而 与“中国之大古董”中的“之” 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 . 齐之习辞者也B . 乃记之而去C .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D . 非成祖开国之精神(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6. (12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李士衡为馆职,使高丽 , 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难免倾覆。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更不暇拣择 , 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捡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注】李士衡:当时在昭工馆为官。高丽:古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俱:一起。遗(wi):给予。委:委托。缣帛(jinb):丝织品。藉:垫。更不暇拣择:没有时间去拣择。(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之俱使高丽( )船欲倾覆( )舟人大恐( )悉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 )(2)与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船底A . 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B . 可以为师矣(八则)C . 跪而拾之以归(赵普)D . 屠惧,投以骨(狼)(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4)翻译下列句子。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5)选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7.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月的阴晴圆缺,每每牵动敏感的心。“晨兴理荒秽,_”,是陶渊明隐逸避世,沐月山抒;“我寄愁心与明月,_”,是李白牵挂朋友,托月寄情;“共看明月应垂泪,_”,是白居易骨肉分离,望月抒怀;“_,明月来相照”,是王维淡泊宁静,守约独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是李煜心系故国,对月伤怀;“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_。_,化作相思泪”,是范仲淹乡愁情浓,睹月泣泪;“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盖竹柏影也”,是苏轼携友同游,赏月怡情。8.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无味之味李锐曾见过齐白石一幅斗方:一棵肥硕的白菜配两枚鲜红辣椒,题曰:“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识白菜为菜之王,何也?”白石大师勤奋一生,不失农家本色,深知白菜性格,才写得出这样深切的颂辞。对于这个称赞,天下白菜确也当之无愧。白菜即菘。本草曰:“菘性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除不择时地,易于生长之外,比一般蔬菜,白菜还易于高产,便于保存,“盖易具而可常享也”(苏轼菜羹赋)。然而齐白石的称颂,当有另一层深意。人们大体都有这样的经验,不论什么佳肴美味,不要说天天吃,就是连续多餐,也会腻的。如果吃得过分,反是“腐肠之药”。白菜却百吃不厌,更不要说“腐肠”了。这是什么缘故呢?仔细一想,其故大概就在一个“淡”字。同水一样,白菜的性格是淡的,也即是“有自然之味”(菜羹赋)。清淡,自然之味,可说是蔬菜的通性。惟有白菜之淡,淡得更纯正,更接近水性之淡。提到淡,总不免想起“淡而无味”的解释,至少是味道很薄。可是,这正是白菜最值得宝贵的性格。古人说,“大味必淡”。这是指“淡”本身没有什么至极或特殊之味,而是一切味的本原。“淡者水之本原也,故曰天一生水,五味之始,以淡为本。”(管子水地)这种本味,可以同一切味相谋、相济,而不相侵、相扰;它平淡无奇,不自命不凡;它平易近人,不巧言令色;正像“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至于五味,_、_、_、_、_,究竟以何者为上?何者能算“大味”呢?恐怕访遍神州,也得不到一个完满的答案。江浙人做菜喜欢放糖;湖南、四川人要辣;城里人口轻,乡下人口重;苦瓜则只有南方几省熟悉;看来只有酸,天南地北,男女老少,都爱吃一点,然而绝不能多吃,否则就会倒牙。因此很显然,五味之病,就在厚重,即至极、过分;“五味令人口爽(伤)”(老子),它的优点也就是它的缺点,反而不如淡薄无味而能持久不厌了。这就是白菜的辩证法:淡薄才会_,无味才会_,清淡、自然、平常才会淡而不厌,久而不倦。古人很懂得“淡”的道理:“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惟其淡如水,故无不相调。孔子这话的开首,还有这样三句话:“君子不以辞尽人。故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这就是说,要“听其言,观其行”,天下有道,行胜于言,德厚为先,自然百业兴旺,蒸蒸日上;天下无道,言胜于行,虚辞绞绕,自然礼崩乐坏,江河日下。历史总是无情的:花言巧语,哗众取宠,弄权玩术,文过饰非,虽能高论惑人,愚弄一时,但终究是不能长久的。(1)请问古人为什么又称白菜为“菘”? (2)请问“白菜之淡”有什么特点? (3)我们常说的“五味”是指哪五味?请将其填充到第自然段的横线上。 (4)白菜的辩证法是什么?请在第自然段横线上各填一个合适的词语。 (5)积累链接:请默写出苏轼惠崇中的后两句。 9. (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爸爸教我读中国诗程怡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有删改)(1)对第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 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B . 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C . 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D . 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2)第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_。(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_;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_。(4)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5)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10. (5分)十四五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11.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注】此诗作于唐王朝的“安史之乱”后;梁园:西汉梁孝王的后苑。(1)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12. (4分)名著阅读填空(1)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二是对。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2)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给每个人挂上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恶行,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有别人恶行的口袋挂在前面,把另一只挂在后面。因此人们总看见别人的恶行,自己的却瞧不见。(选自伊索寓言)这则寓言的寓意是:。13. (1分)请按下面的格式,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它情节,最少使用一个成语。保尔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保尔是一个_14. (7分)学校“春草文学杜”要举办一个“走进文学”的活动,要求参与者用精练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方法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种植2025年智能化风险评估与精细化管理效果提升策略报告
- 安全方法培训总结课件
- 法院大楼改造工程方案(3篇)
- 理想家园课件
- 理发店员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安全文明服务培训方案课件
- 电力工程评审方案(3篇)
- 农业灌溉智能化升级2025年农业现代化路径研究报告
- 废水改造工程资金方案(3篇)
- 安全教育知识培训反思课件
- 《网店色彩设计》课件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 《中国汽车产业格局》课件
- 老年女性子宫颈癌筛查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CNAS-GL025:2023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述指南
- 船用齿轮箱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 古建筑屋面瓦拆除与修复方案
- DB22T 2091-2014 国境空港口岸检验检疫设施建设规范
- 2024数据要素典型案例集
- 医院科室副主任竞聘
- 无人机项目建设规划投资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