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浮华虚名还教育本来面目.doc_第1页
摒弃浮华虚名还教育本来面目.doc_第2页
摒弃浮华虚名还教育本来面目.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摒弃浮华虚名 还教育本来面目刘宪恩2005年12月16日08:07【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就职演说中提到一句话“把教育还给教育”。李显龙之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时候说这句话,是因为他看到了教育领域中的失真现象,并表明要通过决策层面使教育真正成为教育。由此联想现在出现的一些问题,不由感慨良多。学校教育是什么?是教书育人,这是不能含糊的。在文革期间,交白卷的也可以上大学,只求思想“红”,教育不像教育,学校也不像要读书识字的样子,教育“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历史的教训是辛酸而沉重的。前段时间,成都在当地媒体的牵头下举行“2005年度超级教师”评选活动,本次活动借用了时下火爆全国的“超级女声”的海选模式,评委也不再是清一色的专家学者,而是学生和家长。就说“超级教师”这个称谓吧,是指超特级还是指超高级?大家都知道,不论是特级教师还是高级教师,其评选都是从德、能、勤、绩等多方面,经过县、市、省的审核、讲课、答辩、单位座谈等,经过多层专业把关、多个专家鉴定筛选而定的,从申报到评审结束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和选择过程的,而“超级教师”却是速生的,且评委的担任还要拒绝教育专业的内行,就连牵头组织者也不是教育内行。此名不正也。说其评选标准,敬业爱生、学识丰富,有健康的心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懂生活、受学生拥戴,还要有社交家、演讲家的能力。就这样的条件来定义优秀教师,重心岂不是偏到了天涯海角。“超级女声”也不是专业艺术的评定,只不过是一种大众娱乐形式罢了,迎合了少男少女的青春萌动。“超级教师”是“超级女声”的翻板,充其量也不过是教师的娱乐或游戏。再说,通过演讲、拉选票还能选出一个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吗?袁隆平也绝对不会去高呼“认识我的挥挥手,喜欢我的鼓鼓掌”的。学校教育需要的是安定的环境、稳定的合作以及稳定的氛围,需要的是宁静致远的思考和心平如镜从真务实的研究,我们要想使教育健康地发展,就应当将非教育的东西拒之门外,树立防干忧的意识,坚守教育的本真。又闻,有些教育专业媒体对校长应扮演的角色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讨论,讨论的目的是“当什么样的校长,办什么样的学校”,这不必说,但讨论的必要性是不能不提的。不知从什么时候,校长的名分被“创造”了许多,什么交往型、社交型、经营型、表演型、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等等,不一而足,而且多呈“开坛立派”之势,真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明天说不定会创造出“巴顿型”、“艾森豪威尔型”。名分和角色之多,就连我们的教育管理学恐怕也无法认清楚“真假美猴王”了。应当承认,在社会体制变迁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发生着多元的变化,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着不健全、不畅通,使得学校教育处在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层面上。但教育终归还是教育,校长还是校长,校长的思考还应该在学校内、在教育内,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形与神离,思考着教育以外的前途,不能因为转轨时期的情况复杂,而去改变校长的本真原义。校长需要的是心清气静地研究教育,研究管理,研究教学,崇尚学术,老实做学问,悠然才见“南山”,悠然才见真义,悠然才能坚守教育的本真。网上在中国教师报读者论坛里有一幅图片,一所学校在招生时,校门口挂着大字标语“学生是老师的上帝”。这使我想起“顾客是上帝”这句话。不错,在市场经济下这句话已成为众多商家的法宝。连珠炮似的“甜言蜜语”,“跟屁虫”式的循循善诱,弄得人直想躲,过分服务直至让人生厌反感。现在有人借了商家的口号,就打出了“学生是老师的上帝”的标语。大家知道,在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中,师生平等对话、心与心的交流是很明确的,“学生是老师的上帝”这本不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 如果学校招生者知道这句话不符合教育理念,那打出这个口号就会有“甜言蜜语”之嫌,学校将真的要变成商家。然而顾客真的成了上帝吗?为了努力实现消费者所祈求的公平,国家因此才有了维护消费者权益法。也确有像商家一样的学校,对学生也上演着过分服务,对学生课下培优补差,课上狂轰滥炸,节假日补课、家教,题海战术,延长学习时间,增加教学训练量,你方唱罢我登场,学生连个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不管学生有多反感,一句“都是为了你好”似乎就可以化解一切。果真“都是为了你好”吗?业内人一看就知道,惟有分数,而不见人,惟有分数,而不见教育,分数才是老师的上帝呢!我们应当深入细心地研究教育这门科学,戒除轻薄,坚守教育的本真。有不少的学校,一幢楼变成两幢楼,两幢楼变成八幢楼,八轨制变成十二轨,十二轨变成二十轨,规模连年翻番,师生人数飞速壮大成万余人。来的人多了,学校收费的门槛也提高了,货币交易的尘嚣扶摇直上,俨然一幅教育拉动经济的样子。把学校吸引普通家长的高额学费,作为地方支柱产业,这种竭泽而渔式的经济现象能说是产业吗?况且,学校飞速的发展,使学校的灵魂已经跟不上自己的脚步了,学校好似是按照地方的经济法则来运行,神圣的育人遭遇旁落,规模经济却成了座上宾,功利色彩已掩盖住了教育的本色。且不论“教育产业化”这种提法的是与非,我们应该看到,有人在用“教育产业化”来异化我们的教育,使教育偏离了它的本质属性。看来我们确有必要拒绝功利思想,坚守教育的本真。笔者并非嗜好批判,也不是在搞批判,只是想唤回清心静气的教育环境,坚守教育的本真。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